资源简介 (共34张PPT)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4.1 从全球变暖谈起沪粤版 新课欧洲地球科学联盟的一项研究表明:到2100年,因全球变暖,温度升幅在1.5℃和2℃之间,从1.5℃到2℃,这增加的0.5℃意味着2100年全球海平面将再上升10厘米,会导致几乎所有的热带珊瑚礁处于危险之中。温度跟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什么是温度?怎样表示温度?如何准确测量物体的温度?新课导入把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一、温度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一、温度活动做如下实验,我们能准确感知温度吗?小结:从这个实验中可知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高低是很不可靠的。要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二.温度计——测量温度的仪器(1)构造:玻璃泡液柱毛细管刻度值单位(2)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0℃冰水混合物沸腾的水100℃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0℃——100℃均分为100等份,每份为1℃三、摄氏温度的规定摄氏温度的读法例如,人的正常体温(口腔温度)是“37℃”,读作“37摄氏度”;北京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4.7℃”,读作“零下4.7摄氏度”或“负4.7摄氏度”。你知道中国最热和最冷的地方是哪里吗?20100读作12摄氏度记作12℃010负4摄氏度或零下4摄氏度记作-4 ℃16 ℃—25 ℃体温计寒暑表实验温度计温度计的种类煤油温度计水银温度计电子体温计水银体温计自制温度计: 在小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给小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细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热水冷水 将小瓶放入热水中,观察细管中水柱的位置; 然后把小瓶放入热水中,观察细管中水柱的位置。四、自制温度计细管密封小玻璃瓶酒精热水冷水 将小瓶放入热水中,观察细管中水柱的位置; 然后把小瓶放入热水中,观察细管中水柱的位置。 想想看,自制的温度计是根据什么道理来测量温度的?结论: 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问题2:两个自制温度计放在同一杯热水中,吸管细和粗,上升情况一样吗?不一样,升高相同温度,吸管细上升的高。问题3:要测出水的具体温度值,需要对此装置进行怎样的改进 (1)细管再细一些,温度变化更明显(2)将瓶子缩小(3)标上刻度(1)将瓶子缩小为玻璃泡(2)将玻璃管换成内径细一点(3)液体为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问题4:刻度怎样来标呢?瑞典科学家摄尔修斯制定-------摄氏温标最高温度值?最低温度值?℃1201101009080706050403020100-10-20-30最小分度值?1.使用前,认清量程和分度值五.温度计的使用℃℃错误正确2,使用时,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待测液体中℃℃℃错误正确3,使用时,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者容器底部℃℃错误正确4.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待测液体中,眼睛要平视,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温度计使用规则使用前:1.认清量程和分度值(最小刻度)使用时:2.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3.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读数时: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5.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体温计用于测量人体温度。根据人体温度的变化情况,体温计的刻度范围通常为35~42 ℃。思考:为什么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后再读数?试着从书中找到答案。六、体温计六、体温计一、温度的概念二、温度计的原理和结构三、温度计的使用四、体温计的结构和使用1.中国科技馆中有关于冰箱材料的保温性能的对比实验:有三个温度相同且高于室温的恒温热源,分别被三个保温箱包裹。这三个保温箱的形状、结构相同,但由不同材料组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量外面包裹材料的温度,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聚氨酯发泡材料、发泡PE,三元乙丙橡胶三种材料,__________________材料的保温性能最好。聚氨酯发泡2.小明自制了一支粗细均匀的水银温度计,在标准大气压下用它分别测冰水混合物和沸水的温度时,温度计中液柱的长度分别为10cm、30cm,则:(1)已知水银的熔点为-39℃,则该温度计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准确测量零下50摄氏度的温度;(2)所测物体温度每升高1℃,该温度计的液柱会伸长多少cm?(3)液柱的长度为15cm时,所测物体的温度为多少℃?【答案】不能 0.2cm 25℃3.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结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有关三人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人体温都是39.5℃B.甲的体温一定是39.5℃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D.三个人中有至少一人体温低于39.5℃B4.如图所示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它的最小分度是_______℃,当前示数为_______℃。若用该体温计测量人体的温度,在读数时,体温计的玻璃泡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离开人体读数。【答案】35-42 0.1 37.6 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物理大师】温度——冰与火之歌~1.mp4 体温计.wmv 全球变暖~1.mp4 媒体1~1.mp4 媒体2~1.mp4 摄氏温度.mpg 沪粤版4.1 从全球变暖谈起课件(共34张PPT).pptx 自制温度计~1.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