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7秋)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物质的变化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教版(2017秋)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物质的变化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区分物质变化的标准是有没有产生_______。
【答案】新物质
【解析】
【详解】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2. 铁在( )和( )的情况下容易生锈。
【答案】 ①. 潮湿 ②. 有空气
【解析】
【详解】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水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当铁钉在空气和潮湿的情况下最容易生锈。
【点睛】本题考查铁生锈,要求学生掌握铁钉在空气和潮湿的情况下最容易生锈。
3. 自制汽水中的气体是醋酸和小苏打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_______气体。
【答案】二氧化碳
【解析】
【详解】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自制汽水中的气体是醋酸和小苏打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属于化学变化。
4. 现在大多数的新药物都是通过_______技术研制而成的。
【答案】化学
【解析】
【详解】物质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现在大多数的新药物都是通过化学技术研制而成的。
5. _____________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答案】二氧化碳
【解析】
【详解】略
6. 化学家通过研究物质的性质和成分,采用______、______等方法,发明了许多新物质。
【答案】 ①. 提取 ②. 合成
【解析】
【详解】物质是变化的,通过研究物质的变化规律,实现化学为人类社会服务的目的,是化学科学的核心任务化学家通过研究物质的性质和成分,采用提取、合成等方法,发明了许多新物质。
7. 在铁制品表面镀上耐腐蚀的金属,达到隔绝______和_______的目的。
【答案】 ①. 空气 ②. 水分
【解析】
【详解】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在铁制品表面镀上耐腐蚀的金属,达到隔绝空气和水分的目的。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8. 抹油、喷漆、喷釉可有效防止铁生锈。( )
【答案】√
【解析】
【详解】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因此隔绝水和氧气可以防止铁制品生锈,比如保持干燥、表面涂油漆、制成不锈钢合金、抹油、喷漆、喷釉可有效防止铁生锈。
9. 铁和铁锈是同一种物质。 ( )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该题干的内容是错误的。提额和铁锈的颜色、硬度、导电性、手感、光泽等都不一样,它们属于不同物质。
10. 盐溶解在水里产生新的物质。( )
【答案】×
【解析】
【详解】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盐溶解在水里只是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11. 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 )
【答案】√
【解析】
【详解】空气是混合物,它的成分是很复杂的。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其中氧气具有助燃性;另外空气中还有极少量稀有气体和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尘埃等。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
12. 经常饮用含有咖啡因、食用色素的饮料影响身体健康。( )
【答案】√
【解析】
【详解】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汽水饮料大多数是碳酸饮料,其中溶有二氧化碳气体、调味剂,食用色素等。根据对饮料的认识,有些汽水中,除了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和调味剂,还含有咖啡因、食用色素等,经常饮用这种饮料,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13. 利用二氧化碳比空气重的原理制作二氧化碳灭火器。( )
【答案】×
【解析】
【详解】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要有氧气,三是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根据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基本原理就是降低温度、移走可燃物和隔绝空气。制作二氧化碳灭火器是利用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的原理来制作的。
14. 空气中的氧气成分最多。( )
【答案】×
【解析】
【详解】空气是混合物,它的成分是很复杂的。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其中氧气具有助燃性;另外空气中还有极少量稀有气体和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尘埃等。正常的空气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是:氮气约占78%,氧约占21%,二氧化碳占0.03%。
15. 卷心菜中富含的维生素u,牛肉含有的钾和磷,菠菜含有丰富的铁。( )
【答案】√
【解析】
【详解】食物含有的六种主要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同,比如卷心菜中富含的维生素u,牛肉含有的钾和磷,菠菜含有丰富的铁。我们每天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食物,营养均衡才能健康成长。
16. 轮胎、胶鞋都是用合成橡胶做的。( )
【答案】√
【解析】
【详解】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决定了它们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我们可以把不同材料的优点集中起来,做成人们想要的物品。轮胎、胶鞋都是用合成橡胶做的。
17. 纸在燃烧后变成一种不一样的物质。( )
【答案】√
【解析】
【详解】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纸在燃烧后变成一种不一样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每题3分,共30分)
18. 下列变化中,没有产生新物质的是( )。
A. 铜钱日久生成了绿色
B. 豆子掉在地上脏了
C. 米饭放了两天馊了
【答案】B
【解析】
【详解】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铜钱日久生成了绿色、米饭放了两天馊了都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豆子掉在地上脏了,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19. 打开可乐瓶,会有大量的气泡冒出,这些气泡中的气体是(  )。
A. 氧气 B. 水蒸气 C. 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
【详解】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部分,二氧化碳的性质是无色无味,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比空气重。二氧化碳可溶于水,可乐中溶解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打开瓶盖后由于压强的变化会使其溶解度变小,于是就冒出来了,所以C符合题意。
20. 下列属于铁锈特点的是( )
A. 有光泽 B. 红褐色 C. 能导电
【答案】B
【解析】
【详解】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水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铁锈是暗红色的、铁锈表面是粗糙的、铁锈的表面无光泽、铁锈不具有导电性、铁锈不能被磁铁吸引。下列属于铁锈特点的是红褐色,所以B符合题意。
21. 二氧化碳倒在燃烧的蜡烛上会使蜡烛( )。
A. 熄灭 B. 燃烧得更旺 C. 没有变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空气是混合物,它的成分是很复杂的。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其中氧气具有助燃性;另外空气中还有极少量稀有气体和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尘埃等。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倒在燃烧的蜡烛上会使蜡烛熄灭。
22. 在自制柠檬汽水的过程中,糖是用来调味的,产生气泡的物质是( )。
A. 小苏打 B. 水 C. 色素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一杯水中,加入两勺糖和少量的柠檬酸,再加入一小勺小苏打,做成的饮料会冒气泡,这就是柠檬汽水。汽水中产生气泡的物质是小苏打,小苏打和柠檬酸发生反应,产生了气泡。
23. 下面哪种变化产生的不是二氧化碳气体( )
A 蜡烛燃烧
B. 打开汽水瓶盖产生的气体
C. 呼吸时产生的气体
D. 植物的光合作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其余的都是二氧化碳气体。
24. 下列不是二氧化碳特点的是( )。
A. 无色、无味、透明
B. 比空气轻,不支持燃烧
C.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得浑浊
【答案】B
【解析】
【详解】空气是混合物,它的成分是很复杂的。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其中氧气具有助燃性;另外空气中还有极少量稀有气体和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尘埃等。二氧化碳 是空气中的一种气体,无色、无味、透明、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得浑浊,比氧气重,不支持燃烧。
25. 下列描述不属于化学家的发现和发明的是( )。
A. 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成分
B. 用合成的方法制备阿司匹林
C.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答案】C
【解析】
【详解】众多科学家中,有一类是化学家,他们常常在实验室里做各种各样的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成分,并制造新物质。
选项A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成分,正确;
选项B用合成的方法制备阿司匹林,正确;
选项C太阳每天东升西落,错误;这是天文学家发现和发明。
26. 铁钉在潮湿处和水中的生锈速度是( )。
A. 一样的 B. 在潮湿处快 C. 在水中快
【答案】B
【解析】
【详解】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水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铁钉在潮湿处和水中的生锈速度是在潮湿处快,因为同时接触空气和水,所以B符合题意。
27.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 )。
A. 颜色改变 B. 气体或沉淀产生
C. 放热、发光 D. 产生新物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物理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28. 将物质发生的变化用线连接起来。
苹果腐烂 易拉罐压扁
煤炭燃烧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铁钉生锈
煮熟的鸡蛋 小麦磨成面粉
水结冰 仅仅是形态发生变化 豆子生成豆芽
皮筋被拉长 钢铁熔化
【答案】
【解析】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苹果腐烂、煤炭燃烧、煮熟的鸡蛋、铁钉生锈、豆子生成豆芽这些变化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水结冰、皮筋被拉长、易拉罐压扁、小麦磨成面粉、钢铁熔化这些变化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五、实验题(共15分)
29.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的实验。
实验方法:取一只玻璃杯,倒人三匙的白醋。然后小心倒入一匙小苏打,稍后在玻璃杯上盖上玻璃片。
实验现象:用肉眼观察,发现__________。用手触摸杯壁,感觉__________。
初步结论:把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它们 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明显的变化,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新物质产生。
物质检测实验:当我们把盖在杯子口的玻璃片移开时,迅速用点燃的竹棒或火柴伸进杯子口,发现__________。后来,经过科学家反复实验,证明了这种新物质是__________。这种新物质的特征是__________。
【答案】 ①. 有气泡生成 ②. 比之前凉 ③. 有 ④. 有 ⑤. 点燃的竹棒或火柴立即熄灭 ⑥. 二氧化碳
⑦. 不支持燃烧
【解析】
【分析】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详解】小苏打的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白醋的主要成分为醋酸。取一只玻璃杯,倒入三匙的白醋,然后小心倒入一匙小苏打,稍后在玻璃杯上盖上玻璃片。用肉眼观察,发现所以冒出大量气泡(两者反应后生成大量二氧化碳),用手触摸杯壁,感觉凉一些,说明该反应过程吸热。于是判断,把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它们明显发生了化学变化,有新物质产生。二氧化碳通常不支持燃烧,当杯子中充满大量二氧化碳时,点燃的火柴与氧气的接触被二氧化碳取代,火柴火焰熄灭。所以当我们把盖在杯口的玻璃片移开时,迅速把点燃的火柴伸进杯子口,发现火柴熄灭。结合实验内容证明了这种新物质是二氧化碳。
30. 为了探究“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科同学将四枚相同的钉子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进行研究,观察并记录了如下实验现象:
(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我们可以知道试管_______(填字母)中铁钉最容易生锈。
(2)对照_______(填字母)两支试管,可知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要有水分。
(3)编号B的试管,水表面滴上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__。因此,试管B中铁钉没有生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铁生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的结果。
(5)请你写出一种减缓菜刀生锈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C ②. A C ③. 防止空气进入水分 ④. 缺少空气 ⑤. 水和空气 ⑥. 保持干燥
【解析】
【分析】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
【详解】(1)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我们可以知道试管C中的铁钉最容易生锈。
(2)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要有水分,所以唯一的变量是水分,选择A、C两支试管进行比较即可;
(3)水表面滴上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防止空气进入水分,这是控制空气的方法;试管B中铁钉没有生锈的原因是没有空气,铁钉只与水接触是不会生锈的;
(4)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因此隔绝水和氧气可以防止铁制品生锈,比如保持干燥、表面涂油漆、制成不锈钢合金。
六、综合题(15分):
31. 认识二氧化碳
(1)制取二氧化碳:在一只瓶里放入一些________,再倒进一些_______,瓶里出现的________就是二氧化碳。用带有玻璃管的塞子塞紧瓶口,并通过管子把二氧化碳引到另一只瓶里。
(2)把澄清的石灰水倒进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里,摇晃几下,可以看到石灰水变_______。说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_________,说明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识别_______气体。
(3)在一大烧杯内一高一低放两支点燃的蜡烛,沿着______倾倒二氧化碳,可以看到低处的蜡烛______熄灭,高处的蜡烛_______熄灭。
(4)以上实验说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________,不支持________,能______,比空气_______。
【答案】 ①. 小苏打 ②. 醋 ③. 泡泡 ④. 浑浊 ⑤. 浑浊 ⑥. 二氧化碳 ⑦. 杯壁 ⑧. 先 ⑨. 后 ⑩. 浑浊 . 燃烧 . 灭火 . 重
【解析】
【详解】小苏打和醋反应生成的气泡就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种方法可以用来鉴定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且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低处的蜡烛先熄灭。第一单元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区分物质变化的标准是有没有产生_______。
2. 铁在( )和( )的情况下容易生锈。
3. 自制汽水中的气体是醋酸和小苏打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_______气体。
4. 现在大多数的新药物都是通过_______技术研制而成的。
5. _____________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6. 化学家通过研究物质的性质和成分,采用______、______等方法,发明了许多新物质。
7. 在铁制品表面镀上耐腐蚀的金属,达到隔绝______和_______的目的。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8. 抹油、喷漆、喷釉可有效防止铁生锈( )
9. 铁和铁锈是同一种物质。 ( )
10. 盐溶解在水里产生新的物质。( )
11. 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 )
12. 经常饮用含有咖啡因、食用色素的饮料影响身体健康。( )
13. 利用二氧化碳比空气重的原理制作二氧化碳灭火器。( )
14. 空气中氧气成分最多。( )
15. 卷心菜中富含维生素u,牛肉含有的钾和磷,菠菜含有丰富的铁。( )
16. 轮胎、胶鞋都是用合成橡胶做的。( )
17. 纸在燃烧后变成一种不一样的物质。( )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每题3分,共30分)
18. 下列变化中,没有产生新物质的是( )。
A. 铜钱日久生成了绿色
B. 豆子掉在地上脏了
C. 米饭放了两天馊了
19. 打开可乐瓶,会有大量的气泡冒出,这些气泡中的气体是(  )。
A. 氧气 B. 水蒸气 C. 二氧化碳
20. 下列属于铁锈特点的是( )
A. 有光泽 B. 红褐色 C. 能导电
21. 二氧化碳倒在燃烧的蜡烛上会使蜡烛( )。
A. 熄灭 B. 燃烧得更旺 C. 没有变化
22. 在自制柠檬汽水的过程中,糖是用来调味的,产生气泡的物质是( )。
A. 小苏打 B. 水 C. 色素
23. 下面哪种变化产生的不是二氧化碳气体( )
A. 蜡烛燃烧
B. 打开汽水瓶盖产生的气体
C. 呼吸时产生的气体
D. 植物的光合作用
24. 下列不是二氧化碳特点的是( )。
A 无色、无味、透明
B. 比空气轻,不支持燃烧
C.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得浑浊
25. 下列描述不属于化学家的发现和发明的是( )。
A. 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成分
B. 用合成的方法制备阿司匹林
C.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26. 铁钉在潮湿处和水中的生锈速度是( )。
A. 一样的 B. 在潮湿处快 C. 在水中快
27.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 )。
A. 颜色改变 B. 气体或沉淀产生
C. 放热、发光 D. 产生新物质
28. 将物质发生的变化用线连接起来。
苹果腐烂 易拉罐压扁
煤炭燃烧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铁钉生锈
煮熟的鸡蛋 小麦磨成面粉
水结冰 仅仅形态发生变化 豆子生成豆芽
皮筋被拉长 钢铁熔化
五、实验题(共15分)
29.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的实验。
实验方法:取一只玻璃杯,倒人三匙的白醋。然后小心倒入一匙小苏打,稍后在玻璃杯上盖上玻璃片。
实验现象:用肉眼观察,发现__________。用手触摸杯壁,感觉__________。
初步结论:把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它们 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明显的变化,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新物质产生。
物质检测实验:当我们把盖在杯子口的玻璃片移开时,迅速用点燃的竹棒或火柴伸进杯子口,发现__________。后来,经过科学家反复实验,证明了这种新物质是__________。这种新物质的特征是__________。
30. 为了探究“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科同学将四枚相同的钉子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进行研究,观察并记录了如下实验现象:
(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我们可以知道试管_______(填字母)中的铁钉最容易生锈。
(2)对照_______(填字母)两支试管,可知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要有水分。
(3)编号B的试管,水表面滴上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__。因此,试管B中铁钉没有生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铁生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的结果。
(5)请你写出一种减缓菜刀生锈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综合题(15分):
31. 认识二氧化碳
(1)制取二氧化碳:在一只瓶里放入一些________,再倒进一些_______,瓶里出现的________就是二氧化碳。用带有玻璃管的塞子塞紧瓶口,并通过管子把二氧化碳引到另一只瓶里。
(2)把澄清的石灰水倒进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里,摇晃几下,可以看到石灰水变_______。说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_________,说明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识别_______气体。
(3)在一大烧杯内一高一低放两支点燃的蜡烛,沿着______倾倒二氧化碳,可以看到低处的蜡烛______熄灭,高处的蜡烛_______熄灭。
(4)以上实验说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________,不支持________,能______,比空气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