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国有了共产党》教学设计一、设计依据让五年级的学生能更加深入的了解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 影响(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五四爱国运动,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来设计本课的学习。二、 教材分析教材第一课时开始介绍: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马克思 主义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 《新青年》杂志和李大钊为此做出 巨大贡献。通过活动园的形式讲述李大钊不惧死亡的革命气节, 引导学生缅怀先烈。接着教材介绍:在新思想影响下,中国青 年学生奋起抗争,于是爆发了著名的五四爱国运动。教材通过 阅读角的形式揭示了五四运动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及影响,并通过活动园让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的性质和弱国无外交的道理。最后教材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点名了中国 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通过“一大”转址的故事引出红船精 神,并让学生了解红船精神的内涵。链接部分呈现中国共产党 党旗和党徽的相关知识。通过了解党徽和党旗的象征和标志,加深学生对共产党的认识,增强学生敬党爱党的思想感情。三、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有了初步了解。班内很 多同学父母是党员,家庭中的耳濡目染,使得学生对党史并不陌生,这对学好本课有很大的帮助。通过课前预习,学生能很好地知晓本课的学习内容。通过询 问长辈和网上查阅资料,学生对本课历史事件的产生背景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课前动手绘制党旗,对党旗的组成及其含义有了正确的认识。四、 教学目标1.了解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了解五四运动的过程,懂得弱国无外交的道理。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过程。2.知道先进知识分子立志救亡图存的事迹,感悟红船精神精神。3.懂得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五、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五四运动的过程;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教学难点:懂得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六、 教学方法通过视频资料及问题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逐步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曲折历程和其历史必然性。七、教学准备教学PPT、音视频、板书展示牌、党旗、学习单等。八、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教师歌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引出问题:共产 党领导下的中国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图片展示:新中国与旧中国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对比,学生思考后出示:旧中国因为贫穷落后,政府软弱无能,导致八国联军侵略中华; 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国家富强,人民当家做主过上了幸福生活!通过新旧中国的对比,感受共产党的伟大。提问:共产党 的诞生算不算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呢 引出课题《开天辟地的大事》。 (板书:开天辟地的大事)【设计意图】歌曲导入,既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很自然地引出本课主 题。新旧中国的图片对比,让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和分析歌名《没 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通过歌词了解共产党的历史功绩,从而使学生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二)探究活动活动一: 十月革命1、 回顾上节课内容。点明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 帝制,但那不是一次彻底的革命,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水深火 热之中,直到1917年爆发俄国十月革命(板书:十月革命)、(播放十月革命视频)师生讨论后总结:俄国十月革命让以李大钊为首的中国先 进知识分子找到了指路的明灯。他们开始行动起来拯救我们的国家。 (板书:指路的明灯)2、 学生汇报:课前搜集的关于李大钊的简介:中国共产党 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革命早期领袖。有革命就会有流血、牺 牲。在革命活动中,李大钊被军阀逮捕后英勇就义! (课件播 放:李大钊英勇就义视频。)学生慷慨激昂地演讲李大钊在临行前发表的最后一次演说,3、 抛出问题:李大钊为什么不惧死亡 小组讨论后汇报。教师总结: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积极投身中国革命,他们唤醒了当时青年人的斗争精神。【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俄国十月革命的引入,步步推进,使学生看到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中国革命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和巨大牺牲,进而产生敬佩之情。通过活动了解李大钊大无畏的革命牺牲精神,让学生感受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和忘我精神。活动二: 五四运动青年人的思想觉醒使得两年后的1919年中国爆发了著名的 五四运动。 (板书:五四运动)。油画展示青年人来到北京天安门前打出口号,游行示威。1、 问题:当时爆发五四运动的原因是什么呢 结果又是如 何呢 大家请从教材59页《阅读角》中寻找答案后学生分享。学生分享课前查阅资料搜集五四运动提出了哪些口号 总结:从这些口号中,我们看到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情怀,救亡图存的志向。 (板书:立志救亡图存)2、 问题:为什么中国在巴黎和会上遭到如此不平等对待 小组讨论探究后学生回答。3、 问题:五四运动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小组讨论汇报。总结:青年人纷纷投身革命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设计意图】本环节在上环节的基础上,通过对五四运动口号、起因、 结果和影响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深切感受到中国当时积贫积弱 的现实状况以及爱国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工人阶级的巨大力量,从而初步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活动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五四爱国运动两年后的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 板书:中国共产党诞生)一 、中共“ 一大”的召开1、 视频了解中共“ 一大”,掌握“ 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及参会代表。2、 问题: “一大”会址为什么转移 当时发生了什么紧急情况 (阅读课本第60页《阅读角》)小组交流后,学生回答。小结: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给灾 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板书:革命焕然一新)3、 提问:每年的7月1 日,是什么重要节日 二、 红船精神 (了解红船精神的内涵,弘扬红船精神)1、视频了解“红船精神”。学生分享课前搜集的红船历史资料。2、 师生起立,齐读“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 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总结: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和嘉兴南湖每天迎接着来 自五湖四海的瞻仰者,共产党在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我们 从红色历史中汲取力量,为的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无论时 代怎样变迁, “红船精神”永放光芒,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勇往直前。【设计意图】通过分析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的故事,促进学 生体会中共一大召开的历史环境,进而感悟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艰难,产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敬佩与热爱之情。通过对“红船精神”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内容的了解,感受 共产党人对红船精神的铭记,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红船精神”的内涵。(三)拓展与提升拓展一:认识党旗和党徽课件出示党旗。课前让同学们绘制的党旗拿出来展示,并评价画得好的。然后让同学介绍党旗和党徽的知识吧!拓展二:我们身边的共产党员。班级调查同学们身边的党员父母或长辈,同学分享他们入党时的难忘瞬间。老师揭示自己党员身份,分享老师入党时的见闻感受,以此增强教师自豪感和学生对党员教师的崇敬之情。【设计意图】通过绘制和介绍中国共产党党旗党徽,加深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解和认同。通过分享身边的优秀党员入党时的情况,学习共产党员的优良品质,坚定跟党走的理想信念。(四)回顾总结1、学生谈这节课的收获后教师根据板书回顾总结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2、播放习爷爷讲话,感受共产党诞生的曲折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3、图片展示河口区城市街道、公园及校园内等关于“党史” 学习教育活动的标识、标语,感受全国上下“学党史”的浓厚氛围。4、 布置课下作业:以“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为主题, 制作一份手抄报,选出优秀作品张贴在班级文化墙上,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5、 师生高举党旗,全体起立,共同唱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设计意图】以学生总结的方式回顾本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参与度,然后教师总结相得益彰。结合当地及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深切感受党史学习教育的浓厚氛围。通过学生喜爱的手抄报作业形式,以实际行动为建党一百周年献礼。最后共同唱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揭示主题,前后呼应,烘托出歌唱共产党、永远跟党走的气氛。板书设计(1921年)共产党诞生 — — > 革命焕然一新十、 教学后记 (含教学评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曲折历 程,感受到了红船精神的时代感召力。本课学习我以问题探究 为导向,将本课知识点通过一个个问题串联起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很好地完成了预设教学目标。问题探究过程中虽然有学生全程参与,但学生学习探究的 自主性还有待提高。我在学生探究问题过程中指导的切入点还 不够准确,导致有些小组盲目探究问题,形不成较统一的答案和意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