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学案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学案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无答案)

资源简介

课 题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 设计者 审核人 高二 时间
学习目标 1、梳理文章各部分主要内容,分析多角度报道事件的方法。 2、品味文中富有诗意的语句。 3、理解并传承中国人民在抗疫行动中体现的“百折不挠、众志成城、甘于奉献、命运与共”的精神品格。
学习重点 1、梳理文章各部分主要内容,分析多角度报道事件的方法。 2、品味文中富有诗意的语句。
学习难点 3、理解并传承中国人民在抗疫行动中体现的“百折不挠、众志成城、甘于奉献、命运与共”的精神品格。
学法指导 合作探究
学 习 过 程 探 究·归 纳
双基预习 一)写作背景 2020年5月,新冠肺炎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胜利。在这场战“疫”中,党中央的坚毅果敢、指路定向的领导力,上下同欲、万众一心的组织动员力,步调一致、令行禁止的执行力彰显得淋漓尽致,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现实。5月10日,新华社播发了署名“钟华论”的通讯《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该文言简意赅、简明扼要、内涵丰富,较为全面系统的回顾总结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战疫情的伟大壮举,让我们深刻感受到2020中国抗疫的艰难困苦和辉煌成绩,深刻感悟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和中国制度的优越性。 (二)文学(文化)常识 新闻通讯 新闻通讯,是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新闻通讯的基本特点: (1)严格的真实性。 (2)报道的客观性。 (3)较强的时间性。 (4)描写的形象性。 新闻通讯的种类: (1)按内容分,可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风貌通讯、工作通讯。 (2)按形式分,可分为一般记事通讯、访问记(专访、人物专访)、小故事、集纳、巡礼、纪实、见闻、特写、速写、侧记、散记、采访札记。 二、自主学习 一、理清文脉架构 三、组内合作 (一)局部信息理解 阅读课文第一、二、三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 第一、二、三部分引用了法国前总理拉法兰、恩格斯、美国作家赛珍珠的话,分别有何表达作用 阅读课文第四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 2,第四部分"你若性命相托,我必全力拼搏”这句话应怎样理解 阅读课文第七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 3,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近390万例,死亡病例近27万例。令人痛心的数字,还在不断攀升”,说明从全球范围看,抗疫战斗任重道远。 B.“中国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三个“最”字体现出中国政府的责任担当,表达出牢牢守护14亿人健康安全的雄心壮志。 C.携手抗疫、共克时艰,这是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发出的强有力的中国声音。 D.尽管推动团结合作的中国理念和中国行动得到各国广泛支持和认同,但将疫情标签化、政治化和污名化等论调始终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 4.“中国用自己的英勇行为,为全世界遏制疫情扩散争取了一个半月的时间。”俄罗斯医学专家谢苗诺夫的话应如何理解 5,“‘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互帮互助, ‘青山一道,同担风雨'的携手前行,不断给各国人民带来温暖与力量。”请结合文本内容概括其具体表现 四、课堂展示 五、归纳总结 (二)整体信息理解 6,这篇通讯在写作顺序上有何突出特色 请简要概括。 六、反馈达标 7,课堂小辩论:《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这篇通讯中提道:“疫情,以一种残酷的方式,分外真切地警示我们:人类是一个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我们应该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学(教) 后 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