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第三章 认识电路1.电现象(1)知道摩擦起电现象。(2)知道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3)知道电流的形成和电流方向的规定;了解电池的作用。学习目标知1-导1知识点静电现象摩擦过的塑料梳子能 轻小物体。将摩擦过的梳子靠近细水流附近水流将会 。吸引被吸引新知探究归 纳知1-导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吸引轻小物体。定义带电体的性质知1-讲1. 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通过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2. 自然界中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正”和“负”不同于数学中的正负数,并不表示电荷量的多少,只是用来区别电荷的性质。知1-讲3. 摩擦起电的原因: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多余的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4. 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知1-讲【例1】台式电脑使用一段时间后,为保证电脑的稳定性,需要打开主机箱盖除尘,这是因为散热风扇的扇叶在转动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带上了___________,可以________轻小物体 ,所以灰尘会附着在扇叶上。【解析】扇叶在转动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带上了电荷,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灰尘会附着在扇叶上。电荷(静电)吸引总 结知1-讲应用转换法,利用扇叶对灰尘的吸引来认识带电体的性质。知1-练(中考·襄阳)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有许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 )A.灰尘的自然堆积B.荧光屏有较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C.电视机工作时,荧光屏表面温度较高,吸附灰尘D.电视机工作时,荧光屏表面有静电吸附灰尘1知1-练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上正电荷,这是因为( )A.有电子发生了转移B.有原子核发生了转移C.摩擦创造了正电荷D.摩擦创造了负电荷22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演示实验:1. 用两块相同的丝绸分别摩擦两根完全相同的玻璃棒,再将两根玻璃棒互相靠近。2. 用两块相同的毛皮分别摩擦两根完全相同的橡胶棒,再将两根橡胶棒互相靠近。3. 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知2-讲知2-讲提出问题:同学们发现了什么?知2-讲1.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易错提醒:与带电体相互吸引的物体可能带与带电体不同的电荷,也可能不带电。知2-讲【例2】通草小球是质量很小的“灯芯草”。当它不带电时,靠近带正电的物体A时将被_______。如果它带了正电,靠近带正电的物体B时将被_______,靠近带负电的物体C时将被________。(均填“吸引”或“排斥”)【解析】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带正电的物体A吸引不带电的通草小球。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知,通草小球与带同种电荷的物体B相互排斥,与带异种电荷的物体C相互吸引。吸引排斥吸引总 结知2-讲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适用于电荷之间,也适用于不同的带电体之间。在解答时,要先确定相互靠近的两个物体的带电情况,再应用带电体的性质,或者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进行判断。知2-练(中考·沈阳)长毛狗在家中的沙发上玩耍,淘气的小明用干燥的毯子将它包裹起来并来回摩擦,结果小狗的长毛竖了起来,像一只可爱的刺猬,如图所示,狗毛是因为摩擦带上了________(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互相排斥。13知识点验电器1. 验电器的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知3-讲金属球绝缘垫金属杆金属箔金属罩接线柱知3-讲2. 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知3-讲【例3】如图所示,用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球带负电,金属箔带正电B.金属球和金属箔都带正电C.两片金属箔都带负电,由于相互排斥而张开D.两片金属箔都带正电,由于相互排斥而张开C知3-讲【解析】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当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的时候,金属球、金属杆和金属箔都会带上负电荷。两个金属箔都带负电荷,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会张开一定的角度。知3-练如图所示的仪器叫__________。用带电体接触它的金属球,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两金属箔片上,两箔片就张开,则两箔片上带的是________(填“同种”或“异种”)电荷。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上的金属球后,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说明验电器带了________电,这时验电器所有的负电荷总数要比玻璃棒接触前________。知3-练24知识点电流知4-导如图所示,闭合开关电灯亮了,说明了什么?问 题有电流通过电灯。思考: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呢?1.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2. 电池有正、负两个极,在电池外部电流从正极流出,从负极流回电池。3. 电池的种类很多,但大多数是利用伏打电池的基本原理,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知4-讲知4-讲【例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路中有电源就有电流B.在闭合电路中,要产生持续的电流,必须有电源C.电路中的电流方向是由电源负极流出,回到正极D.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就是电流的方向B【错解】 A、D知4-讲【错解分析】错选A的原因是忽略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电路中要有电源,二是要使电路形成闭合回路。错选D的原因是不明白电流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是由电源正极流出,回到负极,因此C错误。总 结知4-讲“定向移动”是指电荷向一定的方向移动,不能简单地说成“电荷移动”,因为电荷杂乱无章地移动不会形成电流。(1)可以用类比法来帮助理解电流,即用水流的形成来类比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形成电流的电荷可以是正电荷,也可以是负电荷。(2)①电流的方向与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②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③在电路中,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经过用电器流回电源的负极。关于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荷的移动形成电流B.只有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C.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D.电路中电流方向是由电源的负极到电源的正极知4-练1电现象摩擦起电电流利与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实质课堂小结1. 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2.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而不是创造了电荷。3. 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4.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其中电荷包括正电荷和负电荷。人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从电源正极到电源负极。课堂小结用带电体去吸引轻小纸屑,纸屑会飞向带电体,有的接触后又很快弹开。动手做一做,并解释被吸到带电体上的纸纸屑为什么会很快弹开。1当堂作业如图是闪电电流通过避雷针的示意图, 请标出该电流的方向。2用一根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一个金属箔已经张开一个小角度的验电器,接触时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角变大,由此判断( )A.验电器原来带正电,接触后带负电B.验电器原来带正电,接触后带正电C.验电器原来带负电,接触后带负电D.验电器原来带负电,接触后带正电34(中考·江西)如图所示,通草球甲、乙相互排斥,甲、丙相互吸引,如果已知甲带正电,那么乙、丙的带电情况是( )A.乙带负电,丙带正电B.乙带正电,丙带正电C.乙带负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D.乙带正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5(中考·广州)把餐巾纸摩擦过的塑料吸管放在支架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如图所示,手持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吸管A端,A端会远离橡胶棒。实验中( )A.吸管不带电B.吸管带正电C.摩擦时,吸管得到电子D.与吸管摩擦的餐巾纸一直不带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头发竖起来.wmv 电荷的相互作用.wmv 第1节 电现象.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