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1.1 数据的收集(2)【学习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分层抽样的特点和适用范围;2.了解分层随机抽样的必要性;3.掌握各层样本量比例分配的方法;4.结合具体实例,掌握分层随机抽样的样本均值.【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预习课本,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1) 什么是分层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的总体具有什么特性?(2) 简单随机抽样和分层随机抽样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二、课前小测1.为了解某地区的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拟从该地区的中小学生中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事先已了解到该地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学生的视力情况有较大差异,且男女生视力情况差异不大.在下面的抽样方法中,最合理的抽样方法是( )A.简单随机抽样 B.按性别分层随机抽样C.按学段分层随机抽样 D.随机数法抽样2.某单位有职工160人,其中业务员104人,管理人员32人,后勤服务人员24人,现用比例分配的分层随机抽样法从中抽取一容量为20的样本,则抽取管理人员有( )A.3人 B.4人C.7人 D.12人3.某工厂生产A,B,C三种不同型号的产品,产品的数量之比依次为3∶4∶7.现在按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样本中A号产品有15件,那么样本量n为( )A.50 B.60C.70 D.804.某公司生产三种型号的轿车,产量分别是1200辆,6000 辆和2000辆,为检验该公司的产品质量,现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46辆进行检验,这三种型号的轿车依次应抽取________辆、________辆、________辆.三、新知探究1.分层随机抽样的概念一般地,按一个或多个变量把总体划分成若干个子总体,每个个体属于且仅属于一个子总体,在每个子总体中独立地进行简单随机抽样,再把所有子总体中抽取的样本合在一起作为总样本,这样的抽样方法称为分层随机抽样(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每一个子总体称为层.在分层随机抽样中,如果每层样本量都与层的大小成比例,那么称这种样本量的分配方式为比例分配.2.分层随机抽样的特点(1)从分层随机抽样的定义可看出,分层随机抽样适用于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个部分组成的情况.(2)分层随机抽样是等可能抽样.用分层随机抽样从个体数为N的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时,在整个抽样过程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相等,都等于.(3)分层随机抽样是建立在简单随机抽样的基础之上的,由于它充分利用了已知信息,因此利用它获取的样本更具有代表性,更能充分反映总体的情况,在实践中的应用也更广泛3.分层随机抽样的实施步骤(1)根据已经掌握的信息,将总体分成互不相交的层;(2)根据总体中的个体数N和样本量n计算抽样比k= ;(3)确定第i层应该抽取的个体数目ni≈Ni×k(Ni为第i层所包含的个体数),使得各ni之和为n;(4)在各个层中,按步骤(3)中确定的数目在各层中随机抽取个体,合在一起得到容量为n的样本.4.分层随机抽样下总体平均数的估计在分层随机抽样中,如果层数分为2层,第1层和第2层包含的个体数分别为M和N,抽取的样本量分别为m和n.我们用X1,X2,…,XM表示第1层各个个体的变量值,用x1,x2,…,xm表示第1层样本的各个个体的变量值;用Y1,Y2,…,YN表示第2层各个个体的变量值,用y1,y2,…,yn表示第2层样本的各个个体的变量值,则第1层的总体平均数和样本平均数分别为==i,==i.第2层的总体平均数和样本平均数分别为==i,==i.总体平均数和样本平均数分别为=,=.在比例分配的分层随机抽样中,==,+=+=.因此,在比例分配的分层随机抽样中,我们可以直接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四、题型突破题型一 分层随机抽样的概念【例1】(1)下列问题中,最适合用分层随机抽样抽取样本的是( )A.从10名同学中抽取3人参加座谈会B.红星中学共有学生1600名,其中男生840名,防疫站对此校学生进行身体健康调查,抽取一个容量为200的样本C.从1000名工人中,抽取100人调查上班途中所用时间D.从生产流水线上,抽取样本检查产品质量(2)分层抽样又称类型抽样,即将相似的个体归入一类(层),然后每类抽取若干个个体构成样本,所以分层抽样为保证每个个体等概率抽样,必须进行( )A.每层等概率抽样B.每层可以不等概率抽样C.所有层按同一抽样比等概率抽样D.所有层抽个体数量相同【反思感悟】分层随机抽样的一个前提和遵循的两个原则(1)前提:分层随机抽样的适用前提是总体可以分层、层与层之间有明显区别,而层内个体间差异较小.(2)遵循的两个原则:①将相似的个体归入一类,即为一层,分层要求每层的各个个体互不交叉,即遵循不重复、不遗漏的原则;②分层随机抽样为保证每个个体等可能入样,需遵循在各层中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每层样本数量与每层个体数量的比等于抽样比.选择抽样方法的思路(1)若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个层次组成,则选用分层随机抽样.(2)若总体没有差异明显的层次,则考虑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当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小时,宜用抽签法;当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大、样本量较小时,宜用随机数法.【跟踪训练】1.某政府机关在编人员共100人,其中副处级以上干部10人,一般干部70人,工人20人,上级部门为了了解该机关对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要从中抽取20人,用下列哪种方法最合适( )A.抽签法 B.简单随机抽样法C.分层随机抽样法 D.随机数法题型二 比例分配的分层抽样的运用【例2】某学校有在职人员160人,其中行政人员有16人,教师有112人,后勤人员有32人.教育部门为了了解在职人员对学校机构改革的意见,要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请利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写出抽样过程.【反思感悟】分层随机抽样的步骤(1)将总体按一定标准进行分层;(2)计算各层的个体数与总体的比;(3)按各层的个体数与总体的比确定各层应抽取的样本量;(4)在每一层进行抽样(可用简单随机抽样抽取个体);(5)最后将每一层抽取的样本合成总样本.【跟踪训练】2.一个单位有职工500人,其中不到35岁的有125人,35岁至49岁的有280人,50岁及50岁以上的有95人.为了了解这个单位职工与身体状态有关的某项指标,要从中抽取100名职工作为样本,职工年龄与这项指标有关,应该怎样抽取?五、达标检测1.某学校为了了解三年级、六年级、九年级这三个年级之间的学生的课业负担情况,拟从这三个年级中按人数比例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则最合理的抽样方法是( )A.抽签法 B.简单随机抽样C.分层随机抽样 D.随机数法2.某大学为了了解在校本科生对参加某项社会实践活动的意向,拟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该校四个年级的本科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300的样本进行调查,已知该校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的本科生人数之比为4∶5∶5∶6,则应从一年级本科生中抽取________名学生.3.某学校高一年级在校人数为600人,其中男生320人,女生280人,为了解学生身高发展情况,按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50名男生身高为一个样本,其样本平均数为170.2 cm,抽取50名女生身高为一个样本,其样本平均数为162.0 cm,则该校高一学生的平均身高的估计值为________.六、本课小结1.对于分层随机抽样问题,常利用以下关系式求解:=.2.选择抽样方法的规律:(1)当总体和样本量都较小时,采用抽签法;当总体量较大,样本量较小时,采用随机数法;(2)当总体可以分为若干个层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参考答案课前小测1.答案:C解析:依据题意,了解到该地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学生的视力情况有较大差异,且男女生视力情况差异不大,故要了解该地区学生的视力情况,应按学段分层随机抽样.故选C.2.答案:B解析:由=,设管理人员x人,则=,得x=4.故选B.3.答案:C解析:由分层随机抽样定义知=,∴n=70,故选C.4.答案:6 30 10解析:三种型号的轿车共9 200辆,抽取样本量为46辆,则按=的比例抽样,所以依次应抽取1 200×=6(辆),6 000×=30(辆),2 000×=10(辆).题型突破【例1】答案:(1)B (2)C解析:(1)A中总体所含个体无差异且个数较少,适合用简单随机抽样;C和D中总体所含个体无差异且个数较多,不适合用简单随机抽样和分层随机抽样;B中总体所含个体差异明显,适合用分层随机抽样.(2)保证每个个体等概率的被抽取是三种基本抽样方式的共同特征,为了保证这一点,分层抽样时必须在所有层都按同一抽样比等概率抽取.【跟踪训练】1.答案:C解析:总体由差异明显的三部分构成,应选用分层随机抽样.故选C.【例2】解:由题意知,该抽样为比例分配的分层随机抽样,抽样过程如下:第一步,确定抽样比,样本量与总样本量的比为=;第二步,确定分别从三类人员中抽取的人数,从行政人员中抽取16×=2(人);从教师中抽取112×=14(人);从后勤人员中抽取32×=4(人);第三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行政人员2人,教师14人,后勤人员4人;第四步,把抽取的个体组合在一起构成所需样本.【跟踪训练】2.解:由题意知,该抽样为比例分配的分层随机抽样,抽取步骤如下:(1)分层.按年龄将500名职工分成三层:不到35岁的职工;35岁至49岁的职工;50岁及50岁以上的职工.(2)确定每层抽取个体的个数.抽样比为=,则在不到35岁的职工中抽取125×=25(人);在35岁至49岁的职工中抽取280×=56(人);在50岁及50岁以上的职工中抽取95×=19(人).(3)在各层按随机数法抽取样本.(4)汇总每层抽样,组成样本.达标检测1.答案:C解析:根据年级不同产生差异及按人数比例抽取易知应为分层随机抽样.2.答案:60答案:根据题意,应从一年级本科生中抽取的人数为×300=60.3.答案:166.4 cm解析:由题意可知,=170.2,=162.0且M=320,N=280所以样本平均数=+=×170.2+×162.0≈166.4(cm)故该校高一学生的平均身高的估计值为166.4 c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