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B版(2019)数学必修第二册6_1_5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 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B版(2019)数学必修第二册6_1_5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 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6.1.5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导学案
一、考纲分析
课程标准解读 关联考点 核心素养
1.通过力和力的分析等实例,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理解平面向量和向量相等的含义,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 2.通过实例,掌握向量加、减法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 3.掌握向量数乘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以及两个向量共线的含义. 4.了解向量的线性运算性质及其几何意义. 1.平面向量的有关概念. 2.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3.共线向量定理的应用. 1.数学抽象. 2.直观想象. 3.数学运算.
二、本节重难点
1.平面向量的有关概念.
2.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3.共线向量定理的应用
三、课前自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向量与有向线段是一样的,因此可以用有向线段来表示向量.(  )
(2)若两个向量共线,则其方向必定相同或相反.(  )
(3)若向量与向量是共线向量,则A,B,C,D四点在一条直线上.(  )
(4)当两个非零向量a,b共线时,一定有b=λa,反之成立.(  )
2.(多选)已知m,n是实数,a,b是向量,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m(a-b)=ma-mb
B.(m-n)a=ma-na
C.若ma=mb,则a=b
D.若ma=na,则m=n
3.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M,若=a,=b,用a,b表示为(  )
A.a+b B.a-b
C.-a-b D.-a+b
4.化简:
(1)(+)++=________.
(2)++-=________.
5.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若|+|=|-|,则四边形ABCD的形状为________.
四、考点梳理
1.向量的有关概念
(1)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向量,向量的大小叫做向量的模.
(2)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其方向是任意的.
(3)单位向量:长度等于1个单位的向量.
(4)平行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又叫共线向量,规定:0与任一向量共线.
(5)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
(6)相反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反的向量.
[注意] (1)向量不同于数量,向量不仅有大小,而且还有方向.
(2)任意向量a的模都是非负实数,即|a|≥0.
2.向量的线性运算
向量运算 定义 法则(或几何意义) 运算律
加法 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 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a+(b+c)
减法 求a与b的相反向量-b的和的运算 a-b=a+(-b)
数乘 求实数λ与向量a的积的运算 |λ a|=|λ||a|,当λ>0时,λa与a的方向相同; 当λ<0时,λ a与 a的方向相反; 当λ=0时, λ a=0 λ(μ a)=(λμ)a; (λ+μ)a=λa+μ_a; λ(a+b)=λa+λb
3.向量共线定理
向量b与非零向量a共线的充要条件是有且只有一个实数λ,使得b=λa.
常用结论
1.三点共线的等价转化
A,P,B三点共线 =λ(λ≠0) =(1-t)·+t(O为平面内异于A,P,B的任一点,t∈R) =x+y.(O为平面内异于A,P,B的任一点,x∈R,y∈R,x+y=1)
2.向量的中线公式
若P为线段AB的中点,O为平面内一点,则=(+).
常见误区
1.若两个向量起点相同,终点相同,则这两个向量相等;但两个相等向量不一定有相同的起点和终点.
2.零向量和单位向量是两个特殊的向量.它们的模确定,但方向不确定.
3.注意区分向量共线与向量所在的直线平行之间的关系.
五、典例剖析
考点一 平面向量的有关概念
1.设a是非零向量,λ是非零实数,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与-λa的方向相反 B.|-λa|≥|a|
C.a与λ2a的方向相同 D.|-λa|=|λ|a
2.(多选)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
A.两个有共同始点且相等的向量,其终点可能不同
B.若非零向量与共线,则A,B,C,D四点共线
C.若非零向量a与b共线,则a=b
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则必有||=||
3.设a,b都是非零向量,下列四个条件中,使=成立的充分条件是(  )
A.a=-b B.a∥b
C.a=2b D.a∥b且|a|=|b|
[方法总结]
平面向量有关概念的四个关注点
(1)相等向量具有传递性,非零向量的平行也具有传递性.
(2)共线向量即为平行向量,它们均与起点无关.
(3)向量可以平移,平移后的向量与原向量是相等向量,解题时,不要把它与函数图象的移动混淆.
(4)非零向量a与的关系:是与a同方向的单位向量.
考点二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例1] (1)(2020·西安五校联考)如图,AB是圆O的一条直径,C,D是半圆弧的两个三等分点,则=(  )
A.- B.2-2
C.- D.2-2
(2)(2020·河南八市联考改编)在等腰梯形ABCD中,=2,点E是线段BC的中点,若=λ+μ,则λ=________,μ=________.
[方法总结]
向量线性运算的解题策略
(1)向量的加减常用的法则是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一般共起点的向量求和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差用三角形法则,求首尾相连的向量的和用三角形法则.
(2)找出图形中的相等向量、共线向量,将所求向量与已知向量转化到同一个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中求解.
[跟踪训练]
(2020·吉林梅河口五中4月模拟)在△ABC中,延长BC至点M使得BC=2CM,连接AM,点N为AM上一点且=,若=λ+μ,则λ+μ=(  )
A. B. C.- D.-
考点三 平面向量共线定理的应用
[例2] 设两个非零向量a与b不共线.
(1)若=a+b,=2a+8b,=3(a-b),求证:A,B,D三点共线;
(2)试确定实数k,使ka+b和a+kb共线.
【变式探究】
1.(变条件)若将本例(1)中“=2a+8b”改为“=a+mb”,若A,B,D三点共线,则m=________.
2.(变结论)若将本例(2)中的“共线”改为“反向共线”,则k=________.
[方法总结]
[提醒] 证明三点共线时,需说明共线的两个向量有公共点.
[跟踪训练]
1.已知向量a与b不共线,=a+mb,=na+b(m,n∈R),则与共线的条件是(  )
A.m+n=0 B.m-n=0
C.mn+1=0 D.mn-1=0
2.已知P是△ABC所在平面内的一点,若=λ+,其中λ∈R,则点P一定在(  )
A.△ABC的内部 B.AC边所在直线上
C.AB边所在直线上 D.BC边所在直线上
六、随堂训练
1.(多选)已知向量a,b是两个非零向量,在下列四个条件中,一定能使a,b共线的是(  )
A.2a-3b=4e且a+2b=-2e
B.存在相异实数λ,μ,使λa-μb=0
C.xa+yb=0(其中实数x,y满足x+y=0)
D.已知梯形ABCD,其中=a,=b
2.若||=||=|-|=2,则|+|=________.
3.已知e1,e2为平面内两个不共线的向量,=2e1-3e2,=λe1+6e2,若M,N,P三点共线,则λ=________.
4.已知 ABCD的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且=a,=b,则=________,=________.(用a,b表示)
5.在△ABC中,D,E分别为BC,AC边上的中点,G为BE上一点,且GB=2GE,设=a,=b,试用a,b表示,.
七、本课小结
本节知识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加法、减法、数乘向量)及其几何意义、共线向量定理,有时也会有创新的新定义问题;题型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属于中低档题目.
参考答案
课前自测
1.答案:(1)× (2)× (3)× (4)√
2.答案:AB
解析:C错误,例如m=0;
D错误,例如a=0;
A,B是数乘运算的分配律,正确.
故答案为AB.
3.答案:D
解析:==(-)=(b-a)=-a+b.
4.答案:(1) (2)0
解析:(1)原式=+++=.
(2)原式=+=0.
5.答案:矩形
解析:如图,因为+=,-=,所以||=||.
由对角线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可知,四边形ABCD是矩形.
典例剖析
1.答案:C
解析:当λ取负数时,a与-λa的方向是相同的,选项A错误;
当|λ|<1时,|-λa|≥|a|不成立,选项B错误;
|-λa|=|λ|a中等号左边表示一个数,而等号右边表示一个向量,不可能相等,选项D错误;
因为λ≠0,所以λ2一定是正数,故a与λ2a的方向相同,故选C.
2.答案:ABC
解析:对于A,相等向量的始点相同,则终点也一定相同,所以A不正确;
对于B,向量与共线,只能说明,所在直线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B不正确;
对于C,非零向量a与b共线,则a与b的方向相同或相反,但a与b不一定相等,所以C不正确;
对于D,因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所以D正确.
故选ABC.
3.答案:C
解析:因为向量的方向与向量a相同,向量的方向与向量b相同,且=,
所以向量a与向量b方向相同,故可排除选项A,B,D.
当a=2b时,==,故a=2b是=成立的充分条件.
[例1] 答案:(1)D (2) 
解析:(1)连接CD,因为C,D是半圆弧的两个三等分点,所以CD∥AB,且AB=2CD.所以=2=2(-)=2-2,故选D.
(2)取AB的中点F,连接CF,则由题意可得CF∥AD,且CF=AD.
因为=+=+=+(-)=+=+,
所以λ=,μ=.
[跟踪训练]
答案:A
解析:由题意,知==(+)=+×=+(-)=-+,所以λ=-,μ=,则λ+μ=,故选A.
[例2] 解:(1)证明:因为=a+b,=2a+8b,=3(a-b),
所以=+=2a+8b+3(a-b)=5(a+b)=5,
所以,共线,又它们有公共点B,
所以A,B,D三点共线.
(2)因为ka+b与a+kb共线,
所以存在实数λ,使ka+b=λ(a+kb),
即(k-λ)a=(λk-1)b.
又a,b是两个不共线的非零向量,
所以k-λ=λk-1=0,所以k2-1=0,
所以k=±1.
【变式探究】
1.答案:7
解析:+=(a+mb)+3(a-b)=4a+(m-3)b,即=4a+(m-3)b.
若A,B,D三点共线,则存在实数λ,使=λ,
即4a+(m-3)b=λ(a+b),
所以解得m=7.
故当m=7时,A,B,D三点共线.
2.答案:-1
解析:因为ka+b与a+kb反向共线,
所以存在实数λ,使ka+b=λ(a+kb)(λ<0),
所以所以k=±1.
又λ<0,k=λ,所以k=-1.
故当k=-1时两向量反向共线.
[跟踪训练]
1.答案:D
解析:由=a+mb,=na+b(m,n∈R)共线,
得a+mb=λ(na+b),即
所以mn-1=0.
2.答案:B
解析:由=λ+得-=λ,=λ.
则,为共线向量,
又,有一个公共点P,
所以C,P,A三点共线,即点P在直线AC上.
随堂训练
1.答案:AB
解析:对于A,因为向量a,b是两个非零向量,2a-3b=4e且a+2b=-2e,所以a=e,b=-e,此时能使a,b共线,故A正确;
对于B,由共线定理知,存在相异实数λ,μ,使λa-μb=0,则非零向量a,b是共线向量, 故B正确;
对于C,xa+yb=0(其中实数x,y满足x+y=0),如果x=y=0,则不能保证a,b共线,故C不正确;
对于D,已知梯形ABCD中,AB=a,CD=b,AB,CD不一定是梯形的上、下底,故D错误.
故选AB.
2.答案:2
解析:因为||=||=|-|=||=2,
所以△ABC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
所以|+|为△ABC的边BC上的高的2倍,
所以|+|=2.
3.答案:-4
解析:因为M,N,P三点共线,
所以存在实数k使得=k,
所以2e1-3e2=k(λe1+6e2),
又e1,e2为平面内两个不共线的向量,
可得解得λ=-4.
4.答案:b-a -a-b
解析:如图,==-=b-a,=-=--=-a-b.
5.解:=(+)=a+b;
=+=+=+(+)=+(-)=+=a+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