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认识经济全球化【教材分析】本课是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框,教材从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三个方面介绍经济全球化。对于这三个方面表面浅层次知识很容易理解和掌握,但是向深处挖掘却又具备相当的难度,比如生产全球化和贸易全球化涉及的比较优势理论、国际分工理论,比如跨国公司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等。因此,需要灵活把握知识的深度和难度。【学情分析】高二年级的学生,通过初中阶段和高一阶段的学习,对于历史学科的相关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有一定的政治专业知识的积累,对国际国内发生的事情关注度、兴趣度较高,但是缺乏理论思考,不能够深究其背后本质,对于世界经济格局和趋势还缺乏相应的了解和掌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现实生活,引入生活的事例,运用相关资料,加深学生对于经济全球化认识,提高其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逐步加强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实现有效教学。【教学目标】(政治认同)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科学精神)正确理解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及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影响。(公共参与)融入经济全球化,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教学重点】1.经济全球化的主要主要表现2.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教学难点】1.区分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2.比较优势【教学方法】1.教法:讲授教学法、创设问题情境法2.学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设计 二备批注一、自主学习 1. 课前3分钟 复习与回顾 2. 完成导学案填空题 二、情境引入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接触过的外国品牌的商品和知道的在国际市场上畅销的中国商品 三、新知探求 议题1: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下列材料分别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哪一表现? (1)华为手机的生产是由不同国家共同完成的,其中主板和硬盘是由美国提供的,光驱是由日本提供的,声带网卡是由中国台湾提供的,组装工作在中国完成。(生产全球化) (2)华为在海外市场的表现一直十分抢眼。2019年上半年,我的高端智能机(P&Mate系列)在德国、波兰、日本等20多个大国市场,发货量同比增长超过100%,创下了发布28天全球销量超150万台的成绩。(贸易全球化) (3)在全球195个国家中,公司投资创立了241家子公司,“我”的大领导任正非先生在新西兰宣布,即将要在新西兰追加投资4亿新西兰元。(金融全球化) 议题2:影响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新科技革命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从生产力和运输和通讯手段两个角度来回答 议题3: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3.有人认为,跨国公司是鲜花;也有人认为,跨国公司是祸水。 你如何看待这一说法?(要求:根据课件上的材料进行小组合作探究,3分钟,小组选派代表发言,语言精炼。) 【典例剖析】小组讨论(时间:3分钟) 中国如何顺应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自由发言) 五、课堂小练 (小组抢答)判断题 1.目前,经济全球化已经形成。( × )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就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 ( × ) 3.经济全球化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利润的不断追求。 (× ) 4.经济全球化的重大意义之一是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 ) 5.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 × ) 选择题 1.近几年,一些美国消费者喜欢购买“美国制造”的汽车,但某汽车资讯网站指出,在全球化的今天,想买完全在美国本土制造的“美国车”恐怕不容易。其直接原因是( C ) A.贸易全球化 B.金融全球化 C.生产全球化 D.科技全球化 2.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各国的跨国公司纷纷落户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它们对我国社会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其中包括( D ) ①提供了就业岗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的就业压力 ②彻底解决了我国进行经济建设的资金难题 ③促进生产要素全球流动,实现了全球的资源共享 ④加强了我国与世界的联系,促进了经济交流与合作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六、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进行本节课知识总结 课后作业 对应练习册上相关练习【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