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6.2 共筑生命家园 课件(28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6.2 共筑生命家园 课件(28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共筑生命家园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明确我国的新发展理念,知道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措施,明确绿色发展的意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责任意识:敬畏自然,具有绿色发展理念,初步形成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观,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的理念。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第二课时 共筑生命家园
认真阅读课本P81-88,思考下面问题。(3分钟)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怎样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4、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5、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自学导航
01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地球正在哭泣!
人类社会的发展给地球、其他生物带来了什么影响?
笔记: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生态文明是人类的共识。(智慧选择)P81
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人类责任)P81
③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内在关系)P81
④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和一味地索取,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基本态度)P82
恩格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我们的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你是怎么理解“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自然界如何报复了我们?
一、地震活动偏强,西部地区发生强震大震
上半年,我国大陆地区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12次,其中,5.0–5.9级9次,6.0–6.9级2次,7级以上1次。5月21日夜间、22日凌晨,云南漾濞、青海玛多相继发生强震大震,是上半年造成损失最重的两次地震。云南漾濞6.4级地震造成15.9万人受灾,3人死亡,34人受伤,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1.9万间,交通、道路、市政、教育等设施受损。青海玛多7.4级地震造成3.9万人受灾,19人受伤,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8600余间,部分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损毁。此外,3月24日新疆拜城5.4级地震造成3人死亡。
2021年上半年全国部分自然灾害情况
二、旱情阶段性特征明显
2020年底以来,我国南方地区降水明显偏少,云南大部、江南南部、华南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2–5成,同时,南方大部气温较常年偏高。1月,云南及江南、华南出现较重旱情。3月中旬至4月上旬,云南、江南南部、华南等地气象干旱再次发展。5月份,华北、东北南部、黄淮及甘肃南部等地旱情露头并发展。总的看,上半年干旱灾害累计造成云南、广东、浙江、江西等14省(区)533.5万人受灾,121.4万人因旱需生活救助,农作物受灾面积431.3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6.2亿元。
2021年上半年全国部分自然灾害情况
2021年上半年全国部分自然灾害情况
三、强对流天气极端性强,风雹灾害损失相对突出
因强对流天气引发的雷击、大风、短时强降水、冰雹等造成部分地区人员伤亡、房屋倒损及农作物大面积受灾。总的看,上半年风雹灾害造成1054万人次受灾,81人因灾死亡失踪,2.9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2700余间房屋倒塌,19.4万间不同程度损坏,直接经济损失114亿元。此外,沙尘暴灾害多发,对北方地区影响较大。
我们应该怎样减少“自然界的报复”与自然和谐相处?
笔记: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①坚定目标
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P83
②基本国策
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P84
③发展理念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P84
02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研讨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会议形成并公布了著名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规定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让世界各国人民永远纪念它。
1992年6月3日至14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会议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
1994年3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正式生效,奠定了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基础。
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京都议定书》,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这是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届缔约方会议在法国巴黎通过《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指明了方向。
相关链接
由此可见,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2021年4月22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中国将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国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
我国在应对资源和环境问题上,已经取得非常明显的进步。
笔记:3、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①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P83
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P84
③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P87
浙江余村生态文明之路的启示
探究与分享P84
1.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请比较一下,这两条道路有什么不同?
2.余村是如何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
通过关停污染企业;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建设“美丽乡村”;引进无污染、高效益企业来践行。
第一次富起来
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
谋求一时的经济增长。
鼓了“钱袋子”
伤了“居住环境”
第二次富起来
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走绿色发展之路。
既获得了经济效益
又获得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笔记:4、怎样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P85)
①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②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是指:
金山银山是指:
生态环境保护
经济发展
两山:
“限电”、“停产”等成为近期市场各方关注焦点,能耗“双控”趋严,纺织、钢铁等行业企业出现限产停产现象。多地限电背后,能源缺口双控调节是主因,将倒逼能源结构改革。
结合余村发展历程和“限电”“停产”,分析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笔记:5.怎样走绿色发展道路?(怎样建设生态文明?)
国家:①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P85
②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P85
③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P85
④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P86
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限。P87
⑥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P87
课堂小结:
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怎样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课堂练习
1.(2022·贵州贵阳)2022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调节、群众参与,在全社会倡导绿色消费,形成科学、环保、健康的消费方式。这有利于( )
A.全面解决资源短缺问题
B.形成新型社会文明形态
C.根本改变环境污染问题
D.杜绝资源的无节制消耗
B
课堂练习
2.(2022·甘肃金昌)陇陇出门携带水杯,外出就餐打包剩余菜品,购买电器留意能源标识,循环使用物品包装……陇陇的做法( )
①是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的表现
②表明公民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
③能够彻底解决我国生态和环境危机
④有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B
课堂练习
3.(2022·山东聊城) 2022年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在第53个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了“我们'减塑’,给地球'减负’·绿色节俭好生活”系列宣传海报。下列宣传口号中符合海报主题的是( )
①践行垃圾分类,环保从我做起
②放下塑料袋,拿起环保袋
③禁用自然资源,建设美丽中国
④少用一次性,减塑在行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B
课堂练习
4. (2022·湖北恩施)2022年1月6日,恩施州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夏锡瑞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全力打造生态文明样板,加强生态突出问题治理、生态环境保护……为把恩施建设成为美丽湖北绿色崛起的重要一极不懈奋斗。全州人民应( )
A.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B.促进乡村振兴,走绿色发展道路,可以先污染后治理
C.坚持绿色惠民,将生杰环境作为唯-普惠的民生福补
D.增强环保意识,倡导节能、环保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D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