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课件 (38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课件 (38张)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学习目标
1.了解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2.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
求资源
我有资金
但我急需资源
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很不均匀
自然资源一般不具有流动性
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
必须进行
资源跨区域调配
求资金
我有资源
但我需要转化成资金
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
西气东输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塔什干
(乌兹别克斯坦)
乌鲁木齐
轮南
哈密
霍尔果斯
库尔勒
中卫
靖边
西安
南京
上海
南昌
广州
独山子
鄯善
赣州
樟树
枣阳
武威
酒泉
120亿m3/年
补充站
300亿m3/年
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东部
经济发达,能源需求大
能源相对贫乏
16.2%
原煤
44%
原油
18.2%
天然气
能源生产
19.1%
西部
32.2%
中部
48.7%
东部
能源消费
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西部
经济水平限制
能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24.9%
原煤
24.8%
原油
71.3%
天然气
能源生产
19.1%
西部
32.2%
中部
48.7%
东部
能源消费
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
存在地区差异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能源相对贫乏,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天然气的消费比重
能源消费
(中国)
70.4%
煤炭
3.3%天然气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天然气的消费比重
固体废弃物污染
排放SO2,形成酸雨
可吸入颗粒物污染(PM10)
造成交通压力
能源消费
(中国)
70.4%
煤炭
3.3%天然气
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
存在地区差异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能源相对贫乏,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
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一直以煤炭为主,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北煤南运给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很大压力
清洁的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很低
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塔里木
盆地
准噶尔
盆地
柴达木
盆地
鄂尔多
斯高原
四川
盆地
我国天然气分布示意图
东部油气已开采到了中后期,油气资源开发重点在西部
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
存在地区差异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能源相对贫乏,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
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一直以煤炭为主,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北煤南运给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很大压力
清洁的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很低
我国油气资源开发战略重点在西部
天然气分布的总体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四大气区:新疆、青海、川渝、鄂尔多斯
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P84活动
1.西部天然气资源的主要分布地区,如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鄂尔多斯高原等,气候干旱,人口较少,交通不便,给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2.相对来说,西部地区经济实力较弱,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天然气的勘探、开发。
3.西部地区技术力量较弱,且缺乏作相应研究的配套设施,而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技术要求较高。
4.西部地区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对能源的需求较小,形不成促使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市场动力。
P84活动
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中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资源开发 经济建设 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资源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缓解能源紧张状况
推动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 调整 加快综合利用天然气的步伐 有选择地发展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工业 推动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促进东部的能源生产、
轻重工业的结构调整
基础设施 建设 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基础设施建设 增加就业机会,强力拉动相关产业,形成一条新的经济增长带 东部地区的西气东输工程的配套建设将极大地带动东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对社会经济
的影响
西气东输工程包括:
天然气开发建设、输气管道建设和用户管网建设。
   中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有利影响 促使西部能源结构气化的实现。缓解砍伐森林、破坏植被带来的压力 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
有效改善大气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不利影响 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 途经地区地质地貌类型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水土保持尤为重要
对生态环境
的影响
实施西气东输,有利于调配能源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状况,优化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为沿途各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激活沿途省区钢铁、建筑、建材、运输、商业、水泥、土建安装和机械电子等产业的发展潜力。
西电东送
线路及其影响
西电东送
北部通道
西电东送
中部通道
西电东送
南部通道
原因:西部能源资源丰富(水电、煤炭等);东部经济发达,电力资源不足
对输入地的影响
缓解能源紧张局面,促进经济发展
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减轻环境污染
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对输出地的影响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缩小东西部差距,对社会稳定起重要作用
中哈输油管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