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时代的主题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选择性必修1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第四课“和平与发展”第一框的内容。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第一目“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主要讲了和平问题、发展问题分别是什么,和平与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阐明了当今世界形势下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的丰富内涵,以及和平与发展的辩证关系。第二目“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主要介绍了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的发展,当今国际社会促进和平与发展的若干因素。二、教学目标1.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正确看待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形势。2.理解和平与发展的关系,了解我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过程所作贡献,增强政治认同。3.理解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正确认识和平和发展的含义、表现以及二者的关系教学难点: 理解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能够理解我国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措施,认同中国是国际社会负责任的大国。四、教学过程课程导入探究与分享:1985年5月23日至6月6日,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到会作重要讲话。会议作出军队减少员额100万的战略决策。观看视频:《邓小平与百万大裁军》(上图是视频资料“【课程引入】邓小平与百万大裁军”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查阅资料,说说为什么邓小平要做出百万大裁军的决策。邓小平之所以在80年代做出百万大裁军的决策是有其历史背景的。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都维持着庞大的军队数量,这是因为我们过去一直做着战争随时爆发的准备。这张图是中国一线、二线、三线地区的划分图,“三线建设”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它是在当时国际局势日趋紧张的情况下,为加强战备,逐步改变我国生产力布局的一次由东向西转移的战略大调整,建设的重点在西南、西北。在当时“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思想指导下,很多工业基地都布置到交通不便的三线地区,这对后来的经济发展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但中国当时的选择是有其历史背景的。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美苏争霸的漫画中苏之间的“兄弟”关系已经破裂,在中苏边境,苏联屯集了数十万军队,战火的硝烟随时都可能燃起(不久,果然发生了中苏两军的珍宝岛之战)。中国南方,强大的美军侵占了越南的大片领土,战火随时可能燃过友谊关,威逼中国大陆。中国西部,中印边境反击战的硝烟还未散去,中印边境之争仍未结束,印度军队随时都有可能越过麦克马洪线。西藏叛乱后逃亡国外的达赖喇嘛,在一些国家的支持下,不断地派人窜入西藏边境,继续阴谋策划“西藏独立”。在东边的台湾海峡,美军第七舰队仍然在“巡逻”……可以说,中国过去基于战争随时爆发的判断,做出了很多相应的决策,其带来的影响已经给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带来了阻碍。这是我国沿海地区开放示意图,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改革开放后我们对外开放的前沿都是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就像著名歌曲《春天的故事》里唱到的“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这些地区交通便利,与国际沟通便利,因此成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但是这种安排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正是因为邓小平做出了战争在长时期内不会爆发的战略判断,因此这种安排才得以进行。1984年10月,邓小平指出:“国际上有两大问题非常突出,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南北问题,还有其他许多问题,但都不像这两个问题关系全局,带有全球性战略性的意义。”1985年,邓小平又指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可以说,邓小平的判断为中国的战略转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这个论断,反映了国际大局的根本变化和主要特点,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依据。在这一论断指导下,我国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实行改革开放,确定了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决策;改善了同美国和苏联的关系,为中国的国内建设和对外开放争取了有利的国际环境。——《科学发展观百科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总结:正是基于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判断,邓小平才敢于做出裁军百万的决策。这一决策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为贯彻落实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而采取的一项重大行动,也是中国政府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的重要贡献。那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具体有哪些内涵,又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呢,我们下面就一起来学习一下相关内容。(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1.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的含义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问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探究与分享回首最近100多年的历史,人类经历了血腥的热战、冰冷的冷战,也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巨大的进步。上世纪上半叶以前,人类遭受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那一代人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免于战争、缔造和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殖民地人民普遍觉醒,他们最强劲的呼声,就是摆脱枷锁、争取独立。冷战结束后,各方最殷切的诉求,就是扩大合作、共同发展。这100多年全人类的共同愿望,就是和平与发展。然而,这项任务至今远远没有完成。我们要顺应人民呼声,接过历史接力棒,继续在和平与发展的马拉松跑道上奋勇向前。——摘自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2017年1月18日)思考:为什么说这100多年全人类的共同愿望,就是和平与发展?总结:人类发展的历史一直伴随着大大小小的战争,和平是全人类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共同渴望,因为战争只会带来灾难与痛苦,只有在和平的环境下,人们安居乐业才有保障,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梦想才能得以实现。尤其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后,全世界渴望和平的呼声越来越强烈。2.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原因(1)和平问题地位: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维护世界和平,可以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具体表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2)发展问题地位: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世界经济发展更加注重提高质量,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具体表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探究与分享材料一:利比亚今昔对比昔卡扎菲时代的利比亚,全民享有免费医疗和教育,政府对粮食等生活必需品也实行价格补贴,很多居民都住上了楼房,相当数量的家庭都拥有汽车一类的交通工具。今卡扎菲身亡之后,整个利比亚内战不断,曾经西方国家宣传的“理想国度”已经成为梦幻泡影,以往让其他非洲人羡慕无比的利比亚,已经沦为战乱和落后的代名词。思考:利比亚的今昔对比对你有何启示?总结:利比亚的今昔对比可以让我们充分感受到战争给一个国家带来的影响,没有一个和平的环境,一个国家的发展是不可能得以实现的。材料二:索马里海盗观看视频:《铤而走险的索马里海盗》(上图是视频资料“【典型案例】铤而走险的索马里海盗”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1991年,索马里时任总统穆罕默德·西亚德·巴雷遭推翻后,索马里陷入无政府状态。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常年战乱使索马里成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尽管拥有绵长的海岸线丰富的渔业资源,但渔民的小型渔船无法与来自欧洲与东亚的远洋捕鱼船抗衡,索马里人找不到经济上的依托。获取来往商船的物资和赎金,似乎是极端贫困的索马里人唯一可靠的致富途径。尽管面临愈演愈烈的联合打击,越来越多的索马里人却选择铤而走险。对于他们来说,不盗即贫。思考:造成索马里人铤而走险的原因是什么?总结:索马里人之所以铤而走险走上海盗之路,是因为当地没有任何其他发展的机会,被贫穷包围的索马里人只能铤而走险,走上靠当海盗养家糊口的道路。材料三:禁毒替代种植成果丰硕 “金三角”罂粟花逐渐消失“春节到,满山遍野罂粟花,每天早晨我去大烟地里收钱,有了大烟花就有了生活……大烟花,大烟花,我们的生活永远是大烟花。”这是一首在“金三角”一些村寨广为流传的民歌,“金三角”就是那个有“魔鬼的温床”之称的世界三大毒品生产地之一的地方。现在,长期危害我国乃至全球的“金三角”毒品问题正在得到遏制。这种变化,归功于备受注目的 “金三角”替代种植。中国帮助“金三角”首创的“禁毒替代种植”,取得了丰硕成果,也启发了联合国在这里的禁毒计划;要消灭“金三角”的毒品,关键是要消灭这里的贫困。联合国禁毒署称,这项“金三角”绿色禁毒工程,是“全球禁毒史上的创举”、“造福全人类的宏大工程”。观看视频:《老挝:替代种植让罂粟花开成为历史》(上图片是视频资料“【典型案例】老挝:替代种植让罂粟花开成为历史”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思考:金三角的变化给我们何种启示?总结:金三角的变化启示我们要消灭一个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关键是要消灭这里的贫困。只有不断发展一个地区的经济,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也才能为地区的稳定与和平奠定坚实的基础。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和平与发展的关系是如何的?总结:综合以上材料,我们不能看出和平与发展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和平的环境,发展就无从谈起,没有发展的保障,和平也无法维持,二者是不可分割的。3.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和平是发展的前提,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需要国际社会保持持久和平的环境,为各国正常发展和政治经济的往来提供保障。发展是和平的基础,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才能为国际社会的持久和平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有助于消除贫困,减少地区冲突,消除不稳定因素,为维系持久和平提供动力。知识拓展: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的贡献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2015年,也门安全局势急剧恶化,中国政府积极采取行动保证中国公民生命安全,也门撤侨的同时,帮助其他国家和公民安全撤离。观看视频:《中国减贫,为世界贡献了什么?》(上图是视频资料“【典型案例】中国减贫,为世界贡献了什么?”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以上材料显示了中国在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过程中的努力与贡献。中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现了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抱负和担当。(二)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毋庸讳言,当今世界远非太平,地区热点、局部冲突以及恐怖袭击等此起彼伏,对人类社会构成现实威胁;全球经济又复苏乏力,主要经济体走势分化,大宗商品价格反复波动,通货紧缩迹象更雪上加霜。不少人对世界前景抱有悲观情绪,认为不仅和平与安宁出了问题,发展也难见曙光。——李克强在世界经济论坛2015年年会上的特别致辞你认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前景如何?有哪些促进因素?和平与发展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期盼,但是和平与发展不会自动到来,需要全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共同努力推动,那现在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呢?1.经济全球化探究与分享美国的“华为禁令”,到底伤了多少国际企业?2020年5月15日,美国商务部正式发布公告,确定将对使用美国技术向华为供货的全球厂商进行限制,所有厂商,一律需要提前获得美国政府的许可证,才可继续向华为供货。美国的“华为禁令”让很多国际企业暗暗叫苦。“日企零件出口受影响规模达1万亿日元”《日本经济新闻》报道说,美国的华为禁令将重创日企。文章举例说,索尼每年向华为供应数千亿日元的图像传感器,美方的禁令对索尼造成的影响巨大。据韩国半导体行业推算,禁止出口华为持续一年以上时,韩国半导体业的年损失额将达1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76亿元)。德国半导体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整个行业1/3的业务额在中国实现。若华为无法采购欧洲的芯片,这些企业的半导体收入将下降5%至10%。华为禁令给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带来强烈冲击,美国企业也会受到影响,尤其是导致美企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严重下滑。《纽约时报》曾报道说,华为每年从美国公司采购大约110亿美元的技术。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已公开发声,批评禁令对商业芯片销售的广泛限制将给美国半导体行业带来重大的破坏,给供应链造成严重的不确定性。思考(1)美国政府对中国企业的制裁为什么伤害这么多国家的利益?(2)材料提供的信息反映了哪种因素对和平与发展的影响?总结:材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国与国之间利益密切相连,对中国企业的制裁伤害的不仅是中国企业也牵扯到其他国家乃至美国自己企业的切身利益。这种情况就像孟德斯鸠的名言所说的一样。名言赏析“贸易的自然效应就是和平。两个国家既彼此通商,又相互依存,一方以购入获利,另一方则以出售获利,一切联合均以相互需要为基础。”——孟德斯鸠经济全球化发展加深了各国相互依赖程度。国家间日益增长的经济往来,增进了彼此间的交流,各国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经济上的共同利益不断扩大,共同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意愿不断增强。正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之下,现在不光是中国强烈反对美国的制裁行为,连一些相关国家的企业也表示出强烈的反对声音。2019年6月,英国《每日电讯报》的一则报道称,英国最大的独立微芯片公司---戴乐格半导体公司(英-德合资)的CEO贾拉勒·巴盖利表示,如果技术贸易战升级,电子行业将别无选择,只能同中国一起对抗美国——因为所有元件都在中国和亚洲制造。相关链接国际政治中的相互依赖理论认为,国家是国际关系的主体,但并不是唯一的主体,国际社会还存在着许多次国家、超国家的主体,如跨国公司、国际组织等。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国家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联系越来越紧密,呈现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点。仅仅依靠传统的军事因素无法应对和处理日益多样化的矛盾与冲突。理性的国家,在应对和处理国际关系中的矛盾与冲突时,会理性权衡利益的得失,作出最有利的选择。2.各种力量崛起探究与分享材料一:在世界多极化背景下,逐渐呈现出一超多强的态势。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不断提升,任何发达国家已经不能完全凭一国意愿掌控国际局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没有发生世界性战争,发展中国家和人民的反对是重要原因之一。材料二: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当前,金砖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同时,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和全球组织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也不断提升。思考:材料反映了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是什么?总结:材料反映出当前世界上不同力量中心之间相互制衡。发展中国家力量不断增强,新兴经济体实力提升,壮大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力量。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改变了国际关系和战争面貌。3.谈判与对话的作用凸显探究与分享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巴黎协定》。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第二份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协议,是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最重要国际协调机制,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了安排。思考:国际社会为什么要以订立公约的方式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总结:在当前世界,谈判和对话成为解决冲突的主要手段。随着国际协调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多边主义的深入发展,国家间交流与合作的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和平的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冲突。相关链接近代以来,国际协调机制和多边主义不断发展。例如,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协调机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世界贸易组织是贸易体制的组织基础和法律基础,还是众多贸易协定的管理者、各成员贸易立法的监督者,以及为贸易提供解决争端和进行谈判的场所;亚太经合组织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欧盟是当今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际组织;等等。课程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并了解了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冷战思维、零和博弈愈发陈旧落伍,妄自尊大或独善其身只能四处碰壁。只有坚持和平发展、携手合作,才能真正实现共赢、多赢。中国将同世界各国一道,坚持开放共赢,勇于变革创新,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不断迈进,共同开创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3 / 1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