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1社会历史的本质【学习目标】1、理解实践的重要性2、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3、掌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难点:社会意识的特点【学习过程】1、为什么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社会存在的含义3、社会意识的含义和特点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重难突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和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类别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物质与意识区 别 研究对象 人类社会 整个世界地位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作用 对两者关系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依据 对二者何者是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联系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体现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与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不是矛盾的。图示如下【典型例题】训练1. 某实验团队通过对细胞凋亡发生和调控机制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过程。根据其研究成果研发的治疗癌症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表明( ) ①意识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 ②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变式训练2. 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对人类实践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的分析,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对此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 B.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C.实践生成了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形成了全部社会关系,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D.人们正是在实践中创造和产生人的社会关系、社会本质和人类历史等全部社会关系 训练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是传承千百年的中国春节习俗,然而现在春节期间,许多人选择少放甚至不放烟花爆竹,北京、上海等许多城市的烟花爆竹燃放量较往年大幅减少,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在从“放”到“少放”或“不放”的变化中,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绿色环保过春节正成为“新年俗”。年俗的这种变化表明( ) ①社会意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主变化的 ②社会意识可以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 ③社会意识的变化总是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④社会意识的变化归根到底是对社会存在变化的反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变式训练4 “一带一路”是中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握人类进步大势,为优化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而提出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国际背景下,“一带一路”建设为沿线国家和全球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获得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支持,已经成为全球极具活力和受欢迎的公共合作平台。这体现了( )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社会意识总是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③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④正确的社会意识能推动社会发展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 2020年12月,《咬文嚼字》公布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逆行者、后浪、神兽、直播带货、双循环、打工人、内卷及凡尔赛文学等十大流行语,这些词语是对2020年社会生活的生动诠释。这表明( ) ①流行语的产生都有其物质原因 ②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是如影随形的 ③流行语是对当年社会热点的反映 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有生育意愿的家庭远低于预期。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从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到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表明 ①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②社会的发展取决于国家政策的调整 ③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趋势 ④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材料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综合考虑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就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建议,该建议已在2021年的人大会议上通过。||建议明确“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标以及2035年远景目标,突出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提出一批具有标志性的重大战略,实施富有前瞻性、全局性、基础性、针对性的重大举措,统筹谋划好重要领域的接续改革,对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原因。【易错修正】1.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如影随形。2.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3.社会意识总是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4.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5.先进的社会意识具有超越时代和历史条件的特性。6.符合规律的社会意识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7.实践是社会历史的起点。8.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始终是不可分割的。【课堂小结】【学习收获】附参考答案:【典型例题】1—6 ,DCCBBB7.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因此我们党综合考虑国内外发展趋势和自身发展条件,制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的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作为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够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奋斗,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易错修正】1.社会意识具有相对对立性,可以超前或者滞后反映社会存在2.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3.社会意识可以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也可以滞后反映社会存在4.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5.任何社会意识都没有超越时代和历史条件的特性。6.符合规律的社会意识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7.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8.社会存可以独立于社会意识而存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