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 第6单元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 第6单元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

资源简介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3)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2.过程与方法
(1)会对展示或演示的资料分析、归纳。
(2)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会对现象分析归纳,总结出重要的知识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
(2)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
教学重点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教学方法 观察——分析——总结。 实验探究——分析——归纳。
教具准备 教师用具:金刚石、石墨、C60分子模型、玻璃刀、6B铅笔芯、干电池、石墨电极、投影仪、电视媒体、防毒面具、导线、灯泡。
学生用具:(1)仪器:小锥形瓶、试管(大小各1个)、铁架台、酒精灯、网罩、带导管的塞子;
(2)药品:红墨水、烘烤过的木炭(活性炭)、木炭粉、CuO粉末、澄清石灰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我们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那么,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吗
一、碳的单质
(一).金属石
1、物理性质: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的固体,硬度大,熔点高,不导电(自然界最硬物质)
2、用途:做钻头、钻石,切割玻璃。
(二)、石墨
1、物理性质: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细鳞片状固体、很软、良导体,熔点高、有滑腻感
2、用途:做铅笔芯、电极材料、润滑剂
[介绍]由于石墨很软,所以常用石墨作铅笔芯,但由于太软,光用石墨作笔芯,既易断又易磨损,因此生产上常在石墨粉末中掺进一些粘土粉以增加硬度。最软的铅笔是6B,最硬的铅笔是6H,HB铅笔则软硬适中。
[演示实验]把一根6B的铅笔芯和导线连接在一起,接上电池和灯泡,接通电源后,观察
灯泡是否发亮。
[学生讨论回答]石墨有良好的导电性。
[展示]干电池中的石墨电极。
(三).木炭、活性炭
1、组成:由石墨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的。(混合物)
2、特点:疏松多孔,表面积大,具有较强的吸附性
[设问]利用这一性质,活性炭会有什么用途
[学生发言]1.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就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毒气的;
2.冰箱的除味剂;
3.制糖工业的脱色剂。
3、用途:吸附毒气、除味剂、脱色剂
[活动探究]在盛有半瓶水的小锥形瓶里,加入一滴红墨水,使水略显红色。投入几块烘烤过的木炭(或活性炭),轻轻振荡,观察现象。
[交流]我们可以看到淡红色的水颜色褪去。
[防毒面具是怎样发明的] 防毒面具最早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它是俄国著名的化学家捷林斯基发明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曾与英法联军为争夺比利时伊泊尔地区展开激战,双方对峙半年之久。1915年,德军为了打破欧洲战场长期僵持的局面,第一次使用了化学毒剂。他们在阵地前沿设置了5730个盛有氯气的钢瓶,朝着英法联军阵地的顺风方向打开瓶盖,施放18万公斤氯气,使协约国有1.5万人中毒,5000人死亡。可奇怪的是,只有野猪活了下来,经科学家研究发现是野猪喜欢用鼻子拱地习性,泥土被拱动后其颗粒就变得较为松软,对毒气起到了过滤和吸附的作用,才使他们免于一死。1916年第一具单兵使用的防毒面具诞生了,经战场实地使用,防毒效果很好。所以防毒面具酷似猪嘴。
(三)、C60:一个C60分子,它由60个碳原子构成,分子形似足球,又名足球烯。
[讨论]结合金刚石、石墨和木炭的性质和用途,讨论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结]1.结构 性质 用途
2.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3、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各不相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二、碳的化学性质
[投影]资料:我国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
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2.高温下,碳能跟多种物质反应。
(1)可燃性:C+O2CO2(充分燃烧)
2C+O22CO(不充分燃烧)
(2)跟某些氧化物反应
[活动与探究] 2CuO+C2Cu+CO2↑
①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中黑色粉末变红。
②用酒精灯加网罩的作用: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③实验完毕,先撤出导管,后熄酒精灯。(防倒吸)
[分析]从分子组成上看CuO转变为Cu,发生了什么变化 是谁导致了这种变化
[讨论回答]CuO转变为Cu失去了氧,是碳夺走了CuO中的氧。
(三).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性:能夺走含氧化合物里氧的物质具有还原性。
[练习]焦炭在工业上可用来炼铁:2Fe2O3+3C4Fe+3CO2↑
反应中得到氧的物质 被氧化 发生氧化反应 作还原剂 具有还原性
反应中失去氧的物质 被还原 发生还原反应 作氧化剂 具有氧化性
体现
决定
体现
决定
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