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共36张PPT+4份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共36张PPT+4份视频)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2NaOH+CuSO4=Cu(OH)2↓+Na2SO4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
01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能从微观的角度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
03
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学习目标
02
新课导入
·蜡烛燃烧变短,减少的蜡烛哪里去了?
·铁生锈后质量为什么增加了?
实验探究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燃烧物是 ,
其燃烧时主要现象是 ,
符号表达式为 。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物质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与反应后生的各物质的总质量之间是否发生了改变呢?
红磷
产生大量白烟
P + O2 P2O5
点燃
【提出问题】
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时,物质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比较,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提出问题
猜想1: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大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猜想2: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猜想3: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小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进行猜想
实验探究
方案1: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方案2: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选取合适的化学反应,分别测量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实验探究
【设计方案】
实验探究
【主要实验步骤】
1.称量反应前各物质质量总和;
2.使反应发生;
3.称量反应后各物质质量总和;
4.比较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的关系。
实验探究
【观察和探究的问题】
1、请注意观察以下实验中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及其他变化现象。
2、记录实验中观察到的质量变化情况。
实验探究
实验现象
反应前各物质总质量
反应后各物质总质量
分析
方案1: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P + O2 P2O5
点燃
红磷燃烧发黄光,产生大量白烟,气球先变大后变小
m1
m1 = m2
m2
实验探究
反应前物质总质量m1
反应后物质总质量m2
锥形瓶
细沙
橡胶塞
玻璃管、气球
红磷
锥形瓶
细沙
橡胶塞
玻璃管、气球
五氧化二磷
氧气
氮气
稀有气体
空气
氮气
稀有气体
剩余空气
参加反应的P和O2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P2O5的质量。
【讨论分析】
【实验结论】
实验探究
1、锥形瓶底放一层细沙的作用是 ;
2、玻璃管的作用是 。
将玻璃管换成玻璃棒的后果是 ;
3、实验中小气球的变化是 ; 小气球的作用是 ;
4、实验后如果没有完全冷却就称量,则会导致称得的质量 。
防止瓶底炸裂
引燃红磷
橡胶塞被冲出
先变大后变小
平衡气压、密闭装置
偏小
【讨论分析】
5、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实验过程中 。
装置气密性良好
红磷燃烧放热,锥形瓶内气压增大,气球变大;
燃烧消耗氧气,冷却后气压减小,气球变小。
1.现象:铁钉表面有____ 物质生成;溶液由___ 变为 。
2.表达式:
3.测定结果:m前 m后
4.结论:参加反应的___和________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____和__________的质量总和。
Fe + CuSO4 → Cu + FeSO4
方案二 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红色
蓝色
浅绿色

硫酸铜

硫酸亚铁
=
实验探究
分析两个方案的实验结果,你得到什么结论?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__________,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____________。
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总和
质量总和
归纳总结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 于
关 键 词 ①参加
②化学反应
③质量
④总和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只强调“质量”,不包括“体积”
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解释物理变化
1.即实际反应掉的那一部分物质;
2.反应物剩余部分、催化剂质量不计算在内。
“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
如沉淀、气体等都应考虑进去。
一、质量守恒定律
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减少了
B.50g酒精与50g水混合后总质量为100g
C.10g蔗糖溶解在90g水中,形成100g蔗糖溶液
D.水蒸发后质量变小
A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即学即练
一、质量守恒定律
2.理解:
(1)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 ;
(2)反应物_______的质量等于_________增加的质量;
(3)质量比等于反应前后 之比。
减少
生成物
生成物的总质量
质量变化
现象:剧烈反应,有大量_____产生,
表达式:
实验5-1 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1.不平衡原因:
参加反应的盐酸和碳酸钠的总质量等于反应生成的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的总质量。
气泡
反应生成的气体扩散到了空气中
2.该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
HCl+Na2CO3 → NaCl + H2O + CO2
遵守
实验探究
天平指针右偏
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该实验装置应如何改进?
改为在_____容器中进行。
密闭
观察与思考
实验5-2 镁条燃烧
现象:发出耀眼___光,生成___色固体。
表达式:
【讨论】该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_
参加反应的_____和____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_______的质量。
氧气

氧化镁


Mg + O2 MgO
遵守
实验探究
天平是否平衡与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没有必然联系,无论天平是否平衡,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拓展提升
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若有气体参加反应、或有气体生成,必须在 中进行实验。
密闭容器
O
H
H
O
H
H
H
H
H
H
O
O
H
H
H
H
O
O
+
破裂
重组
为什么化学反应一定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讨论分析
水分子
氢原子
氧原子
氢分子
氧分子
分子  原子 新分子
破裂
重新组合
水分子
氢原子
氧原子
氢分子
氧分子
化学反遵守质量守恒的原因
H2O H2 + O2
O
H
H
O
H
H
H
H
H
H
O
O
H
H
H
H
O
O
+
破裂
重组
反应前后原子
能力提升
种类
数目
质量
不变


种类
质量
不变
各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化学变化中各种量的变化“622”
宏观 微观
6个不变 元素的种类 原子的_______
元素的质量 原子的_______
物质的总质量 原子的_______
2个一定改变 物质的种类 _______的种类
2个可能变 元素的化合价 分子的个数
种类
数目
质量
分子
总结提高
(1)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会变化的是( )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原子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④⑥ B.①③⑤⑥ C.①②⑥ D.②③⑤
B
当堂检测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 解释化学变化中的有关现象。
2. 推断物质的元素组成或化学式。
3. 求反应中某物质的质量。
4. 求反应中某元素的质量。
5. 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6. 推断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教材P98,第3题
1.参加反应的铜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氧化铜的质量。
2.纸燃烧生成CO2和水蒸气扩散到了空气中。
3.反应生成的氧气扩散到空气中。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点石成金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请用质量守恒定律揭穿这些骗局。
变水为油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P98,2(3)】现有10gA和6g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
5:1
易错提醒:质量比是指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比,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物质或反应剩余物的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P98,2(4)】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植物光合作用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 淀粉+氧气。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无法确定
光照
C
AgNO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其分解时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
A. SO2 B. NH3 C. N2 D. NO2
D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某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与生成物均为单质
B.该反应中A、B、C的分子个数比为1:2:3
C.反应后,反应物A有剩余
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发生了改变
C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代表A分子
代表B分子
代表C分子
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物质质量(g) 7.5 4.2 5.0 3.8
反应后物质质量(g) 6 x 8 3.8
变化(参加) ↓1.2 ↓ 2 ↑3.2 0
(1)x的值 =_______
(2)该反应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d_______(一定/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
(4)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先求x)
2.反应物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物增加的质量。
3.质量比等于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之比(参加)
1:1:2
2.7
a+b c
可能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经过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34 2 5 5
反应后质量/g 0 x 5 21
A.该反应可表示为:乙+丁+丙=甲 B.x的值为13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丙一定是催化剂
C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铜粉在密封容器中(内含氧气)加热,下图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的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
A. B. C. D.
C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一、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参加__________的各物质的质量____,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 。
二、质量守恒的原因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 、 都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化学反应
总和
总和
种类
数目
质量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