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新版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本章本章回顾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2023学年新版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本章本章回顾学案

资源简介

本章回顾
专题1 金属与金属材料
1.金属的物理性质: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或灰色;除汞(俗称水银)外,大多数金属室温下为固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2.金属的化学性质:
(1)某些金属能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2)活泼金属(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之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3)一些金属能与某些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新金属和新盐。
3.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4.合金:把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如生铁和钢是铁的两种合金。合金往往比纯金属有更好的性能。
5.防止金属锈蚀的方法有保护膜法和改变金属内部结构法。
例1 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B.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
C.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专题2 有机物与有机合成材料
1.有机物:一类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与碳酸盐除外)。如甲烷(CH4)、丁烷(C4H10)、乙炔(C2H2)。
2.大多数有机物易挥发、可燃烧、不易导电,不易溶于水。
3.人体内最基本的有机物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等,它们对生命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
4.有机合成材料主要成分是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制得的高分子化合物,通常有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
例2 甲烷(CH4)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乙炔(C2H2)又称电石气,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切割和焊接金属。
(1)CH4属于__化合物、有机物__(填“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无机物”或“有机物”中的两项)。
(2)写出C2H2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2C2H2+5O24CO2+2H2O__,该反应__放热__(填“放热”或“吸热”)。
(3)比较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小:CH4__<__(填“<”“=”或“>”)C2H2。
专题3 酸、碱、盐除杂技巧
1.被提纯物质与杂质所含阳离子相同时,选取与杂质中的阴离子不共存的阳离子,再与被提纯物中的阴离子组合出除杂试剂。如除去Na2SO4中含有的少量NaOH,可选用稀H2SO4为除杂试剂(生成物为Na2SO4和H2O,达到目的)。
2.被提纯物质与杂质所含阴离子相同时,选取与杂质中阳离子不共存的阴离子,再与被提纯物质中的阳离子组合出除杂试剂。如除去NaCl中含有的少量BaCl2,可选用Na2SO4溶液为除杂试剂(生成物为BaSO4沉淀和NaCl,达到目的)。
3.被提纯物质与杂质所含阴、阳离子都不相同时,选取与杂质中阴、阳离子都不共存的阳、阴离子组合出除杂试剂。如除去NaNO3中含有的少量CuSO4,可选用Ba(OH)2溶液为除杂试剂[生成物为Cu(OH)2沉淀与BaSO4沉淀,达到目的]。
例3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均正确的是( B )
序号 物质 杂质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A Na2CO3溶液 Na2SO4溶液 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过滤
B H2 HCl 加过量的NaOH溶液,浓硫酸
C NaCl固体 细沙 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
D 铁粉 Fe2O3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1.分类法是学习科学的一种方法。下列不属于分类方法的是( D )
A.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又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B.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是化学变化中的不同种类
C.元素可以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
D.空气可分为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
2.已调平的托盘天平(高灵敏度)两边各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向烧杯中倒入质量相等、质量分数也相等的足量的稀硫酸,然后在左边的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的铁粉,同时在右边的烧杯中放入等质量的锌粉,在反应过程中天平指针的偏转情况为( A )
A.先左后右
B.先右后左
C.不偏转
D.无法确定
3.分别向a、b两支试管中加入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铁片,再向a中加入植物油,均塞上橡皮塞,U形玻璃管内为红墨水(开始时两端液面水平),如图所示,放置一段时间后,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C )
A.植物油用于隔绝氧气和水
B.b试管中铁片被腐蚀
C.U形玻璃管两端的液面变为右低左高
D.U形玻璃管两端的液面变为左低右高
4.向100 g含有Cu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参加反应的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关系如图,仅考虑沉淀为Cu(OH)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P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一种
B.M点溶液比P点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小
C.整个反应过程中,氯离子个数不变
D.沉淀完全时,m1的数值为80
5.某科学小组在课外活动时做了一个实验,在甲试管中装入某固体物质,乙试管装入某溶液,按如图所示组装好仪器(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已略去)。打开止水夹,同时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足量稀盐酸,看到乙试管溶液中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再关闭止水夹,发现乙中溶液变白色浑浊。符合此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C )
选项 甲中固体 乙中溶液
A CaCO3 Ca(OH)2
B CuCO3 NaOH
C Mg AgNO3
D KOH BaCl2
6.某化学实验室从含少量硝酸锌的硝酸银废液中提取贵金属Ag,其主要操作流程如图:
(1)物体A的成分有__银和锌__。
(2)步骤Ⅰ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Zn+2AgNO3===2Ag+Zn(NO3)2__。
(3)步骤Ⅰ、Ⅱ共同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过滤__,若往溶液D中加入适量的氧化锌,可得到只含一种溶质的溶液,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ZnO+H2SO4===ZnSO4+H2O__。
7.已知金属钠和水能发生下列反应:2Na+2H2O===2NaOH+H2↑,现取金属钠9.2 g投入到100 g水中,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20 ℃),得到一种不饱和溶液,向所得溶液中逐滴滴入MgSO4溶液,实验测得溶液的总质量与滴入MgSO4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钠和水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0.4__g。
(2)图中A点的纵坐标表示的溶液的质量是__108.8__g。
(3)通过计算求出当滴入120 gMgSO4溶液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至1%)
解:(3)13%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