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课标分析《2022年最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3.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通过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和解决疑难问题;4.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5.课堂练笔写作要求: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教材分析《紫藤萝瀑布》一文是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一篇,是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选文体裁多样,无论散文还是诗歌均蕴含了丰富的生活哲理,直接或间接地表达着作者的人生思考。本单元的文章或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作者对寄寓了情感、志趣的“景”或“物”进行描摹,而这些描摹是建立在对“景”“物”熟悉的基础之上的。所以本单元课文的训练重点是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体会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寄寓自己的情思,抒发对社会人生的感悟。运用比较的方法阅读,分析作品之间的相同或不同之处,以拓展视野,加深理解。《紫藤萝瀑布》这篇状物散文以精细的工笔描摹了紫藤萝瀑布繁花似锦的盛开景象和独具特色的神采风韵,由对自然的感触升华为对生命的感悟,使读者体会到生命的美丽与永恒。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2.赏读课文,赏析语言内涵。3.悟读课文,悟出积极乐观的人生哲理。教学重难点:对生命的感悟,使读者体会到生命的美丽与永恒。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我们邻居宁阳县东部有一座山,名字叫神童山。山上有株千年紫藤树,每年这时候开花,从山脚望去,宛如瀑布一般,站在古藤底下,往上看去,就像紫色的天幕一样。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紫藤萝瀑布》,去聆听紫藤萝花开的声音!【紫藤萝瀑布宗璞】二、教学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行动的方向,首先让我们一起来齐读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2.赏读课文,赏析语言内涵。3.悟读课文,悟出积极乐观的人生哲理。三、检查预习明确目标后,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哪位同学愿意自告奋勇来读一读呢?有请这位举手最积极的同学。嗯,你读得声音洪亮,字正腔圆,但老是听到忍俊不禁的禁字有同学读错了,请大家再仔细的看一下大屏幕,一定要注意它的读音与写法。字词是难不倒大家了,那谁来介绍一下作者宗璞呢?好,这位女生,恩,你收集的资料很详细,看来你的预习工作做得十分充分。有了你的帮助大家对作者又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与了解。四、整体感知1.通过预习我们了解到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下面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章围绕紫藤萝写了哪些内容?在横线上各填一个字进行概括。朗读声渐弱,有同学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分享了,请你来说。嗯,本文主要讲了作者赏花、忆花、悟花的故事。从花的盛衰中感悟到了生命的永恒。你的语言简练,概括能力很强,请坐。【赏、忆、悟】2.默读课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紫藤萝花的呢?靠窗的这位同学你来说。是的,文章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由远及近、由面到点的顺序,先写了像瀑布一样的紫藤萝花,再写花穗最后写花朵。通过这两位同学的概括相信大家已经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五、深入赏析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文本,速读1-7自然段,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读的时候注意圈点勾画出相关语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1.哪位同学想分享?这位举手的同学,哦,你找的是文章第二段描写紫藤萝形状和颜色的句子“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盛开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生动形象的表现了紫藤萝花繁叶茂的样子。其中“流动、欢笑、生长”等动词,将静态的花赋予了活力和生机。你的心思真细腻,请坐!2.同桌也想补充,有请你。恩,你喜欢这两句。这里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紫藤萝花以人的情态,一系列的动词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紫藤萝花的生机勃勃和可爱的情态。你观察的真仔细,请坐!3.还有吗?后排同学,你找到的是描写紫藤萝气味的句子。这句话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将嗅觉和视觉互通,使花香化作可见的“浅紫色”,巧妙的表现了作者沉浸在花香中的感受。你的知识储备真丰富,请坐!经过同学们的解读,作者笔下的紫藤萝花好像更美了。那我们齐读一下这部分吧!同学们读得声情并茂,让老师仿佛置身于这一片美丽的花海中了!4.作者由花及人,发出了“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感悟,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呢?请大家看大屏幕,结合写作背景来思考刚才的问题,前后四人为一小组交流讨论。同学们讨论的很投入,请你来说。嗯,十年前的紫藤萝花是稀落衰败的,作者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现在紫藤萝的繁盛的状态。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不幸离世,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株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的自衰到盛,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和永恒。同时也将丧失亲人的悲痛化为了精神的宁静和前进的动力。你分析的既全面又深刻,请坐。【盛、衰、生命】同学们,作者借用紫藤萝来暗示自己的情思,这种通过对物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的写法就叫——托物言志。【托物言志】5.学到这里老师有个疑问,文章最后作者为什么又加快了脚步呢?这期间作者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中间的这位同学,请你来给大家解读一下。是的,作者从赏花前的疑惑、悲痛,到赏花时的宁静喜悦,最后到赏花后的精神振奋,暗示作者受紫藤萝花鼓舞,以饱满的生命力和积极乐观的态度,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实现人生价值。所以她又加快了脚步。你的理解十分到位,请坐。下面,让我们在优美的音乐中齐读全文,再次体会作者的情感。六、拓展延伸,布置作业是啊,紫藤萝花由衰到盛,让作者感悟到生命永恒,生生不息。那么,同学们从课文里得到什么启示呢?大家说的情真意切,尤其是这位同学,还联想到我们的祖国40年前遭遇了10年的不幸,现在又是疫情期间,我们还刚刚上完网课,相信我们国家的“动态清零”政策一定会成功的。这节课我们领略了宗璞笔下美丽的紫藤萝花,请大家运用这节课学习过的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写一写让你印象深刻的植物,下节课我们再一起交流分享。其实,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每个人都会经历挫折和失败,但要坚信,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愿同学们每个人的生命都像一朵朵小小的紫藤萝花,努力张满自己的风帆,绽放生命的光彩!今天的语文之旅到此结束,下课!同学们,再见!【素养拓展】1.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春到人间,花儿娇艳芬芳,蜂围蝶阵....,自然受到不少美誉。B.这个小品真逗,连一向严肃的爸爸看了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C.这棵古槐据说已经有一千年的历史了,盘虬卧龙....的枝干、茂盛的枝叶,让人叹服生命的伟大。D.在沙漠里经历了整整四天的苦苦挣扎之后,他终于发现了一片水源,这对于他来说,真是仙露琼浆....啊。2.选出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安徒生童话经典经过多重改编,以绘本、舞台剧、电影等多种形式_________在人们眼前,其永恒价值,在于给人_________和警醒的人物形象,在于给人无限希望的思想,在于或优雅温润,或震撼心灵的语言,在于对后人道德情操的_________,更在于它历经大浪淘沙还能千古流芳,代代_________且历久弥新。A.呈现 启迪 熏陶 传承 B.出现 启发 陶冶 传播C.出现 启迪 陶冶 传承 D.呈现 启发 熏陶 传播3.对于本课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作者因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写成此文。B.文章中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C.本文描写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实际上是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D.作者由花的勃勃生机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4.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思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他的先进感人肺腑。B.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在5月25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就中国军舰识别查证、警告驱离美舰,军人住房公积金计息,等等问题回答了几个电视台的记者的提问。C.本赛季欧冠决赛于北京时间6月4日凌晨展开角逐,皇家马德里以4:1的比分完胜尤文图斯,再度捧起了象征欧洲俱乐部冠军荣誉的圣伯菜德杯。D.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参考答案1.B解析:语意重复,“忍俊不禁”的意思是“忍不住笑”,和句中的“笑起来”重复。2.A解析:“呈现”意为显出;显现。“启迪”意为开导;启发。“熏陶”指被一种思想、品行、习惯所濡染而渐趋同化。“传承”指更替继承。3.B解析:象征不是修辞手法。4.D解析:A项成分残缺,“先进”后加“事迹”;B项有歧义,可将“几个电视台的记者”改为“几位电视台的记者”;C项搭配不当,将“展开角逐”改为“展开”。《紫藤萝瀑布》课后反思《紫藤萝瀑布》是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读课文,是宗璞在1982年所写的一篇散文,通过生动而细腻的笔触,采用多种修辞手法从不同方面描写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让人感受到生命力的顽强,从而感悟生命。在教学前我先阅读了单元目标,这一单元的课文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最终确定三个教学目标。七年级的孩子已经能够对文本有自己初步的感悟,散文教学重在品析语言,但品析语言离不开对重点字词的把握,因此在确立目标时我其实是忽略了基础,基础较差学生对文本当中的一些字词不太理解,甚至一些同学还不会读,这样对于他们来说就难上加难了。因此在目标设定时不能忽略最基础的字词教学。在朗读教学过程当中,我有意于通过多种读法指导学生,采取了默读、齐读以及个读的方式,以期待实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教学效果,虽然合理但不够细致。在课程快结束时,我在引导孩子理解“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时,孩子们通过上面的学习自然而然就谈到的了在无止境的生命中需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这句话是本节课的核心,在生活当中遇到挫折并且能在挫折当中站起来的例子有许多,如果我能继续顺势让孩子们结合本课的内容,对这些生活中勇者按着“虽然-—但是—”的固定句式说几句心里话,既能进一步理解课文主旨又能提升孩子们的语言能力,一举两得,因此在教学中教学活动的开展不能走过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