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选择性必修1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第一课中“国体与政体”第二框的内容。本框共安排三目的内容:第一目“人民代表大会制”。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主要阐述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及其重要地位。第二目“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从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及其职权范围,阐述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的特点。第三目“议会制和总统制”。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从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角度,阐述议会制、总统制、半总统制的特点。二、教学目标1.理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能够在全球视野中观察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坚信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好制度。2.了解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和共和制的主要特点,能够辨识世界主要国家的政体,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评析。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和总统制教学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四、教学过程课程导入: 我国的政体是什么?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有哪些类型?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也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从不同角度看,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有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之分,也有议会制、总统制、半总统制之别。要认识和理解这种现象,我们就需要清楚这样的问题——人民代表大会制是什么?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有何特点?议会制和总统制有何特点?带着这样的问题意识与探究精神,开始本节课的学习。一、人民代表大会制探究与分享1:从1953年7月到1954年5月, 我国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基层人大代表选举。据统计,全国登记选民总数为3.2381亿,占18周岁以上人口总数的97.18%,投票率为85.88%。此次选举共选出近570万名基层人大代表。在此基础上自下而上逐级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奠定了组织基础。1954年9月15—2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建立。 为什么人民群众对选举有这么高的热情? 查找历史资料,讲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艰辛探索历程。总结1:人类社会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政治文明成果不断积累,水平不断提高,但其政治制度仍然是少数剥削者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统治,都是少数人对绝大多数人的统治,是不合理、不公正、不平等的。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得以确立,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政治文明的飞跃。要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就必须扩大公民政治参与,广大人民群众只有在政治参与的过程中才能表达政治愿望和利益诉求,参与政策制定和决策,使政策和决策体现人民的意志,符合人民的愿望和需要。民主选举是政治参与的主要机制之一,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体现。总结2:中国人民从长期的探索和奋斗中深刻认识到,要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必须彻底推翻剥削阶级统治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制度,真正由人民当家作主。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而浴血奋战的同时,对建立新型人民民主政权及其组织形式进行了长期探索和实践。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第一次提出中国未来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制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权组织形式。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政治实现了向人民民主的伟大跨越,亿万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1953年,中国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普选,在此基础上自下而上逐级召开了人民代表大会,从而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奠定了法律基础和组织基础。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得以建立,中国人民找到了实现民主权利的制度载体。过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群众真正实现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决定着国家的其他具体制度。人民大会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2.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上的伟大创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场外景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采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过渡:1840年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从那时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各阶级、各阶层围绕在中国建立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和政权组织形式展开了长期争论。历史证明,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是死路一条。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为建立新型人民政权进行了不懈探索和实践,得出一个重要的历史性结论,这就是: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制度,只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符合中国国情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只能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观看视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上图片是视频资料“【知识解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2)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①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间接选举:全国人大代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主持下选举产生。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直接选举: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②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民主集中制: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③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各司其职,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各项权利。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探究与分享2:衡量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是不是民主和优越,不能只看表面上全民直选等热热闹闹的民主形式,而要从本质上看人民的意志是否得到充分体现,人民根本利益是否得到充分保障。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我国根据国情和实际不断完善选举制度,逐步实现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并保障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的代表。在2016年开始的全国新一轮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中,登记选民10亿多人,直接选举产生近250万名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我国建立健全常态化的法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政务公开制度体系,拓宽公众参与立法和重大决策渠道。截至2018年,国家立法机关共有172件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收到1.5亿多人次提出的510多万条意见。我国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可靠制度保障。在这样的根本政治制度下,我国人民既在选举时有民主投票的权利,也在日常国家政治生活中有持续参与的权利,享有广泛的选举民主、参与民主、协商民主。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的认识。总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国家政治制度中具有根本性质,在国家政权组织体系中具有根本地位。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完善和发展,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发挥了极为重要的根本政治制度功效。一是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二是全面动员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地位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坚定不移朝着国家发展的宏伟目标前进。三是有效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实行民主集中制,保证国家统一有效组织各项事业、开展各项工作。四是切实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五是有力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推动国家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发展。◆◆◆相关链接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也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政治制度模式。“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各国国情不同,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独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过去和现在一直生长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之中,未来要继续茁壮成长,也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国的社会土壤。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安子(书)总结: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必须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作用,继续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牢牢把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掌握在人民手中。过渡:相同性质的国家可能选择不同的政体。例如,美国和英国同样是资本主义国家,美国采用了总统共和制,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其主要原因是两国选择国家政体形式时所面临的历史环境、文化传统等不同。此外,美国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基于本国国情制定出来的,我们要把握和分析各国政治制度的独特性。二、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1.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的划分依据探究与分享3:白金汉宫:英国国王居住和办公的场所白宫:美国总统的官邸和办公场所 从政体角度看,为什么这两个国家的元首称谓不同?总结:英国是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君主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没有实际权力,议会是国家权力为中心,政府向议会负责。在君主立宪制中,实行君主的世袭制,由具有亲缘关系的继承人依长幼顺序继承君主权位。君主立宪制通常是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妥协的产物,属于资产阶级国家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美国是实行民主共和制的典型国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领导政府并执掌行政权。政府有总统提名组织成立并对总统负责。议会则专掌立法权,与总统所代表的行政权是并立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过渡:从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及其职权范围看,现代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大致分为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请同学们继续学习下面的内容。2.民主共和制探究与分享4:观看视频:《民主共和制: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政体形式》(上图片是视频资料“【知识解析】民主共和制: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政体形式”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 结合视频材料,谈谈你对民主共和制的认识。总结:民主共和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政体形式。这种形式萌芽于16世纪,到18世纪末叶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正式确立,并在以后的200年间被多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所接受。在民主共和制下,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的任期。因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关系的不同,这种制度又可分为议会共和制和总统共和制。议会共和制的国家,立法权归议会,行政权归政府,政府以总理为首脑并对议会负责,所设总统的职责是礼仪性和象征性的。在总统共和制的国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统集外交、内政大权于一身。(1)主要表现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是经由选举产生的。约瑟夫·拜登(Joe Biden)当选美国第46任总统(2)历史进步性①民主共和制的思想理论基础,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主权在民”“分权、制衡”等主张。提出这些反对封建教会神权的思想,是人类精神的一次大解放。②议会制取代君主制,选举制否定世袭制,任期制代替终身制,是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上的巨大进步。自由、平等、博爱(3)实质①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运用金钱的力量,以民主的形式掩盖国家的阶级实质。②民主共和制是资产阶级对国家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有效工具,也是他们掩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最好的政治外壳。探究与分享5:1987年10月,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总书记卡达尔来华访问。邓小平即对他提出忠告:既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做法,也不能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更不能丢掉自己制度的优越性。江泽民明确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既不是苏联模式,也不是东欧模式,而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胡锦涛坚定表示: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习近平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睿智地讲道:正如一棵大树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树叶一样,天下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验,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模式。只有走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道路,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最终才能走得通,走得好。 结合材料,谈谈发展中国家为什么不能照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共和制的模式?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不懈探索和艰苦奋斗中一步一个脚印踏出来的。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使命,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走什么道路,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综合决定的。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因此,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能做出判断和抉择。(4)发展中国家不能照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共和制的模式不符合本国的国情,既不能保障本国人民的经济权利和政治权利,也难以有效行使国家职能,使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已。过渡:除了民主共和制之外,现代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还包括君主立宪制。那么,君主立宪制有哪些主要表现及局限性呢?请同学们继续学习下面的内容。3.君主立宪制探究与分享6:观看视频:《英国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类型》(上图片是视频资料“【知识解析】英国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类型”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 结合视频材料,谈谈你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认识。总结:英国君主立宪制,是1688年光荣革命后在英国建立起来的国家政体,属于资产阶级民主制政体类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这种政治体制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它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历史的一大进步。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这一制度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不仅对巩固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对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建立新的制度也有着巨大影响。(1)主要表现①国家元首由世袭的君主担任,但在宪法框架内,君主的权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权利法案》明确提出来议会拥有的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2)局限性一般来说,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或对君主制进行改良的产物。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君主制的外壳甚至某些实质性内容。威廉和玛丽接受《权利法案》(3)实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英国、日本、西班牙等资本主义国家实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国家政权的实际运行与民主共和制国家大体相同。过渡:基于上面的学习内容可知,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的划分标准是根据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的产生及其职权范围。然而,从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看,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又存在哪些主要类型及其划分标准。下面请同学们继续下面的学习。议会制和总统制探究与分享7: 查阅相关资料,在表格相应位置画“√”。国家 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议会制 总统制 半总统制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俄罗斯美国总结:国家 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议会制 总统制 半总统制英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日本 √俄罗斯 √美国 √1.议会制和总统制的划分标准从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关系看,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分为议会制国家、总统制国家、半总统制国家。2.议会制探究与分享8: 结合材料,请你谈谈对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认识。总结:英国近代政治制度是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其中存在多种权力制衡关系。从内阁与国王的关系看,内阁掌握国家实权,国王“统而不治”;国王形式上任命内阁,但内阁不对国王负责。从内阁与议会的关系看,内阁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议会掌握立法权,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但是首相也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过渡:根据所学,英国近代政治制度中议会、内阁与国王之间存在一定的权力制衡关系。那么议会制的一般运行模式是怎么样的呢?请同学们继续下面的学习。(1)议会制又称内阁制、议会内阁制、责任内阁制。(2)运行模式①国家行政权力:政府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向议会负责。②政府的产生:政府以议会为基础而产生,政府首脑一般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政府首脑往往从政见基本相同的议员中挑选阁员人选,提请国家元首任命。政府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③政府重组:当议会对政府表示不信任时,政府必须集体辞职,由国家元首指定人员重新组织政府;或由政府首脑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进行议会选举,根据新的议会选举结果,成立新的政府。典型国家:英国、日本、意大利等。◆◆◆相关链接当前西方议会制度分为两院制和一院制。两院制是某些资本主义国家两院并立,分担议会职能的制度。这些国家的两院名称不尽相同。例如,英国称为上院和下院,日本叫参议院和下议院,荷兰叫一院和二院,等等。两院制最早产生于英国。英国议会下院素有“至尊议会”之称,拥有极大的权力,包括立法权、财政权和监督权,是行政权力的最高来源。上院在议会体系中只起辅助作用,表现在监督下院工作、协助下院立法、通过行使“延搁权”修改和否决议案等方面。一院制是议会只设一个院的制度。丹麦、新加坡、新西兰等国家均采用这种制度。3.总统制探究与分享9:观看视频:《总统制: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上图片是视频资料“【知识解析】总统制: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 结合材料,请你谈谈对总统制的认识。总结:总统制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与议会内阁制相对称,指由选民分别选举行政和立法机关,由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同时担任政府首脑的制度。实行总统制的国家,在宪法中都规定了总统的职权。与议会内阁制相比较,总统制的特点是以总统为行政首脑,行政机关从属于总统而非议会。在总统制下,总统独立于议会之外,定期由公民直接或间接选举;总统只向选民负责,不对议会负责。有些国家虽然也设总统,但总统只是国家元首,不兼任政府首脑,内阁由议会产生,只对议会负责。这种情况属于半总统制或者双首长制。过渡:根据所学,除了总统制的一般情况以外,也存在半总统制的特殊情况。那么二者各自的运行模式和典型国家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继续下面的学习。(1)运行模式①国家行政权力: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总统不仅是国家的象征和代表,而且直接行使国家最高行政权力。②总统产生:总统独立于议会之外,由选民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产生,一般有任期限制。③总统与议会的关系:总统只对选民负责,不对议会负责,但在某些重大事务上可能会受到议会的制约。(2)典型国家:美国。4.半总统制(1)运行模式:总统由选举产生的国家元首,拥有一定的行政权力,但不是政府首脑,政府首脑另有内阁总理担任,向议会而不是总统负责。这种政体既有总统制的特征,又有议会制的特征。(2)典型国家:法国。课程小结15 / 1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