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2社会历史的发展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掌握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2、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难点:区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学习过程】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及其构成要素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的含义和及其构成要素4.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5.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6、社会发展的总趋势7、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重难点突破】1、区分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1)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2)直接动力:①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②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我国社会主义改革不是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关系,而是改革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同经济基础发展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3)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人民群众。2.区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凡与经济有关的制度、体制、政策,属经济基础,如: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市场经济体制、财税制度、土地“三权分置”制度等。政治、法律制度属上层建筑。如:人大制度、政党制度、司法制度、XXX法,等。政治、法律制度的设施,属上层建筑。如:军队、警察、监狱、法庭、政府机构,等。与意识形态有关的观念,如:毛泽东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属上层建筑。一般而言,涉及经济体制改革,体现的是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涉及政治体制改革、思想观念的转变体现的是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2、社会历史的发展【典型例题】1.近年来,我国在高温超导、中微子物理、量子科学、人类基因组测序等基础科学领域取得诸多突破,这一切的背后,富有成效的激励政策和奖励制度功不可没。这说明( ) A.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B.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起促进作用 C.群众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2.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为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促进公平竞争、增强市场活力和经济内生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以政府立法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提供制度保障。《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的出台就基于( ) ①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 ③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④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法 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 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哲学家维特克曾经用四句谚语概括了人类历史的进程:某人即将灭亡时,往往拥有炙人的权势;时间是筛子,终会淘去一切陈渣;蜜蜂采花,却会使花更加繁盛;暗透了,反而望得见星光。由此可见,维特克( ) ①看到了社会历史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②揭示了支配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③认清了贯穿社会历史发展始终的主要矛盾 ④承认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A.③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③ 4.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上述观点突出表明( ) A.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 B.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C.社会历史发展是直线上升的 D.社会矛盾是可以根除的 5.目前,特大镇行政管理体制已严重阻碍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为此,我国推进了特大镇“撤镇设市”改革,赋予其部分县级管理的权限。该做法的哲学依据是( ) ①对生产关系的合理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②对上层建筑的合理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③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使生产关系发展 ④改革是解决我国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素养题——科学精神)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 ) ①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的重大举措 ②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必然要求 ③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 ④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2018全国Ⅰ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改革开始于农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我国农村改革始终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材料一 1978年冬,小岗村的18户村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一纸大包干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改革如同释放了魔力,次年,小岗村迎来大丰收,粮食总产达13.3万斤,一举结束20余年吃国家救济粮的历史,并首次归还国家贷款800元。进入新时代,小岗村大力推进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成立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并发放股权证,实现了村民从“户户包田”到“人人持股”的转变。2017年,小岗村集体收入突破820万元,农村人均收入比2012年增长70%以上。材料二 为发展农村生产力,满足广大农民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生活的期盼,党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业改革发展的文件。如1982年发布《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明确肯定“包干到户”等形式的责任制的社会主义性质;1991年颁发《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把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确立为我国农村的一项基本经营制度;2016年制定《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推进“三权分置”改革;2018年出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导农村改革发展不断深入。小岗村的改革发展实践证明,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10分)【易混修正】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主要矛盾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3.经济基础决定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促进经济基础发展。4.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能促进生产力发展。5.只要调整生产关系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6.社会的基本矛盾都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7.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8.社会主义改革意味着变革社会主义制度根本变革。9.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曲折的。【课堂小结】【学习收获】附参考答案:【典型例题】1—6:DCBBBC7.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②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解放生产力的基本方式,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③小岗村进行“大包干”改革、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和土地流转,发展集体股份经济,不断克服阻碍农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经营机制弊端,┃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易混修正】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适合生产力状况能促进生产力发展。3.经济基础决定生产关系,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能促进经济基础发展。4.上层建筑适合先进的经济基础能促进生产力发展。5. 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状况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6.社会的基本矛盾都是通过阶级斗争或改革实现的7.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8.社会主义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自我完善、自我发展。9.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