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七课 做个明白的劳动者第二框 心中有数上职场 导学案【课标要求】理解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和方式。【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认同我国尊重劳动,重视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科学精神: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法治意识:增强依法维权意识。公共参与:把握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主要义务。【重点难点】重点: 了解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劳动争议。难点: 理解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和方式。课前预习【知识梳理】一.明明白白工作1.劳动者的权利(1)劳动者有取得 的权利劳动报酬是对劳动者付出劳动的回报,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按照 的约定支付报酬。(2)劳动者有休息休假的权利①休息权是宪法规定的劳动者的 。依据《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职工每日工作八小时,每周工作四十小时。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②我国还实行 制度。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3)劳动者有获得 的权利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并为劳动者提供符合 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4)劳动者有享受 和福利的权利①为了确保劳动者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国家和社会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这就是社会保险。②劳动法规定, 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应当创造条件,改善集体福利,提高劳动者的福利待遇。(5)劳动者还享有 和选择职业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提请 处理的权利等。2.劳动者的义务(1)权利与义务从来都是 、不可分割的。劳动者在维护自身 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2)劳动者的义务①完成劳动任务。②提高职业技能。③执行 规程。④遵守劳动纪律和 。二.清清楚楚维权1.劳动争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因履行 发生纠纷,就会出现劳动争议。2.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 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和提起诉讼。(1)协商解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在 的基础上就争议的解决进行友好协商。如果协商一致,可以达成和解协议。(2)申请调解①当事人也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互谅互让的前提下,按照 的原则达成调解协议,签订调解协议书。②调解协议书对双方当事人具有 ,当事人应当履行。(3)劳动仲裁①劳动仲裁是由 以第三方的身份居中进行裁决的活动。②如果当事人不愿意协商或调解、协商或调解不成、当事人达成和解或调解协议后不履行,都可以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仲裁申请,由仲裁委员会依法作出具有 的裁决。③根据劳动法律、法规,除特定情形外,未经 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4)劳动争议诉讼①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的仲裁申请 的,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②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 提起诉讼。【判断纠错】1.试判断:劳动者有休息休假的权利,因此,企业让劳动者加班加点都是违法的。( )2.试判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所有纠纷都属于劳动争议。( )3.试判断:劳动争议可以在自愿、合法的基础上友好协商解决。( )4. 想一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是最有效的维权方式,这一观点对吗 课堂探究【探究活动一】议题:正确认识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材料一 我国实行了带薪年休假制度。然而,许多劳动者的休息休假乃至补偿权益却常常受到侵害。张欣在一家公司连续工作两年一直没有被允许休假。她要求公司支付未休五天年休假期间的三倍工资,但被公司拒绝。(1)公司侵犯了张欣哪些权利?张欣的要求是否合法?(2)张欣作为劳动者还享有哪些权利?材料二 大学生孙某与甲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孙某经常无故迟到、请假。月底发工资时,公司按照规定扣发孙某200元工资。孙某以劳动者有休息休假的权利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为由,要求公司发给足额的工资。(3)运用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的知识对材料二进行分析。【探究活动二】议题:正确认识劳动者的维权途径丙公司职工乔某负责该公司供销工作。随着业务量的扩大,丙公司增派职工李某协助乔某工作。李某从事供销工作的第一天,正遇一客户要求送货,丙公司安排李某随乔某一起送货以便熟悉业务。乔某拒不答应,坚持自己一人送货,并拦住汽车,不让汽车开出公司,公司领导再三劝说无效,致使为客户送货拖延达 3小时之久。为此,丙公司增加支付借用汽车费300 元,并影响了公司的声誉。事后,丙公司扣发了乔某当月的全部工资。乔某不服,遂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中,双方经调解,无法达成协议。运用心中有数上职场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职工乔某的行为和企业扣发工资的行为是否合理 请说明理由。(2)对于双方的劳动争议,应该如何解决 巩固检测(必做题)如下图漫画,企业与劳动者订立“生死合同”侵犯了劳动者的( )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B.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C.休息休假的权利D.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某些企业盛行“996工作制”的加班文化,“996工作制”是指员工每天上午9点到岗,工作到晚上9点,每周工作6天。据此,下列对“996工作制”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企业如果强制推行此制度,则违反我国劳动法②实行“996工作制”的企业侵犯了员工的健康权、休息休假权③企业以此引导员工崇尚奋斗、高效工作,无可厚非④企业实施此制度必将大幅提升员工工作效率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劳动者患上职业病,这表明其所在的用人单位侵犯了劳动者( )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B.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C.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D.休息休假的权利4.李某在某家具厂工作时,不慎从脚手架上跌落下来,住院治疗一共花费了2万多元,但该家具厂一直拒绝支付医疗费用。此时,李某可以采取的维权方式有( )①找人把家具厂的家具搬走以抵医疗费用 ②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③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④请求政府部门进行调解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下图揭示的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是( )A.协商解决 B.行政调解C.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D.根据双方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6.姜某与某装饰公司之间因工作待遇问题发生了劳动争议。依据法律规定,为解决争议,双方当事人可以( )①申请调解 ②私下找人报复对方 ③申请仲裁 ④提起诉讼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7.2019年7月,大学生小王利用假期时间与某教育培训中心签了聘用协议。按照协议的工资标准,他应该拿到3700元,但打工结束时,工资却“缩水”了,只拿到1000元,之后再也联系不到该培训中心的负责人。面对这种情况,小王应( )①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②与用人单位协商和解③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④在不服仲裁时向人民法院提起劳动争议诉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每年夏季,我国有许多地方都会出现高温酷暑天气,杭州、重庆等地气温甚至会突破40℃。高温下保障劳动者的权益需要( )①有关部门采取措施落实高温补贴政策 ②劳动者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③尊重劳动者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④劳动者主动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9.古文《卖油翁》中的卖油翁能使油从钱孔入而钱不湿,其原因很简单,“无他,唯手熟耳”。这启示我们,作为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是( )A.完成劳动任务 B.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C.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D.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10.甲家的鸡跑到乙家,吃了乙家晒在地上的小麦,乙将甲家的鸡用石头打死,为此,甲、乙两家发生纠纷。甲、乙两家解决纠纷的最好方式是( )A.甲家可以向法院起诉,让乙家赔偿 B.甲家可以提起行政诉讼C.甲家可以提请仲裁委员会仲裁 D.甲家可以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给予调解(选做题)1.(2017·浙江·高考真题)某公司拖欠68名员工共计55万元的劳动报酬。员工因此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报,并在后者的干预下,从公司领到了被拖欠的全部劳动报酬。由此可见,劳动者享有( )①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②休息休假的权利③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④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2.(2022·内蒙古兴安盟·高一阶段练习)《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第五十九条规定: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不得驾驶大型客车、牵引车、中型客车,大型货车等。M运输公司将驾驶员应聘条件设置为年龄“18-45岁”.陈某是47周岁的老司机,应聘M运输公司驾驶员,公司以陈某超过招聘年龄要求而不予录用,陈某遂将M运输公司诉至法院。在此案中( )①M公司的规定侵犯了陈某的平等就业权②M公司有任意设定招聘条件的自由③陈某行为扰乱了M公司正常的经营秩序④陈某有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王海在一家玩具阚造企业上班,因工伤与厂方达成和解协议,厂方一次性补偿给他人民币8万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不管王梅对该和解协议满意与否,他都必须遵守②只有对和解协议不满意时,才可以采用其他维权手段③如果王海对该和解协议感到不满意,他可以通过调解、仲裁、诉讼解决问题④和解协议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自愿、平等基础上达成的,不具有法律效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22·山东·临朐县实验中学高二开学考试)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科技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增加了工作强度和时间。尤其对于互联网从业人员,“996工作制”已经成为行业普遍存在的现象。关于加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班侵犯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不能加班B.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加班C.若随时加班写入合同必备条款,可以加班D.用人单位按规定支付了加班工资就能加班5.(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农民工李某进城到一个建筑工地参加工作。一天,他因忘记戴安全帽,被班长按劳动合同规定罚款50元,李某为此非常生气。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A.班长侵犯了李某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B.李某没有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应该受到处罚C.李某没有完成劳动任务 D.李某没有履行职业道德7.2参考答案【判断纠错】1.提示 ×。保证劳动者的休息休假并不意味着一律不能加班加点。根据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作为对劳动者牺牲休息或休假时间的回报,用人单位必须向劳动者支付高于正常工资的加班工资。2.提示 ×。劳动争议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因履行劳动合同而发生的纠纷,即双方当事人因劳动合同中的权利义务的实现而发生纠纷,除此之外的纠纷不属于劳动争议。3.提示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可以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就争议的解决进行友好协商,如果协商一致,可以达成和解协议。也可以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互谅互让的前提下,按照自愿、合法的原则达成调解协议,签订调解协议书。4. 提示 不正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比较高。维权的方式除了起诉之外,还有协商、调解、劳动仲裁等。【探究活动一】答案 (1)公司侵犯了张欣休息休假的权利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张欣的要求是合法的。(2)作为劳动者,张欣还享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等。(3)①权利与义务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劳动者在维护自身劳动权益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②孙某经常无故迟到、请假,没有很好地完成劳动任务,没有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公司按照规定扣发一定的工资是合理、合法的。【探究活动二】答案:(1)均不合理。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 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本案中,为加强供销业务力量,丙公司指派新手李某随车熟悉业务,本是一项正常的工作安排,乔某作为职工应当服从。但乔某却无 理阻挠,不遵守公司劳动纪律,已经构成违纪,而且给公司造成了经 济损失,影响了公司的声誉。因此,公司有权对乔某进行处罚。但是,丙公司扣除乔某当月全部工资不妥,应予以纠正。(2)双方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调解但无法达成协议,可以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裁决;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直接向人民 法院提起诉讼。巩固检测(必做题)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劳动者享有权利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辨析可知答案为D项。2.答案:A解析:①正确,企业如果强制推行“996工作制”,则违反我国劳动法,因为员工的每日工作时间及平均每周工作时间超过了相关法律规定。②正确,实行“996工作制”的企业侵犯了员工的健康权、休息休假权。③错误,企业的做法是违反劳动法的。④错误,企业实施此工作制度与提升员工工作效率不构成必然关系。3.答案:C解析:劳动者患上职业病,说明用人单位侵犯了劳动者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故C符合题意。A、B、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4.答案:C解析:材料中李某在某家具厂工作时不慎从脚手架上跌落下来,住院治疗一共花费了2万多元,但该家具厂一直拒绝支付医疗费用,李某可以请求政府部门进行调解,还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②④说法正确。①的维权方式不合法,排除。③中“行政诉讼”说法错误,应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5.答案:A解析:图反映了双方当事人坐下来面对面的商量,协商解决劳动争议,A正确。在图中没有出现行政机关、人民法院、仲裁机构,B、C、D排除。6.答案:D解析: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争议,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解决问题,①③④正确。找人报复对方是缺乏法律意识的表现,会侵犯他人合法权益,②错误。7.答案:D解析:材料与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无关,①排除。小王联系不到该培训中心的负责人,故无法与用人单位协商和解,②排除。小王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在对劳动争议仲裁不服后可向人民法院提起劳动争议诉讼,③④正确。8.答案:C解析:高温下保障劳动者的权益既需要有关部门采取措施落实高温补贴政策,也需要劳动者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①④符合题意。②属于劳动者的义务,与题意无关。材料与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无关,③排除。9.答案:D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首先要清楚题的设问是必须履行的义务,其次要从题干中把握关键信息,即“唯手熟耳”。A、B都没有体现,C是劳动 者的权利,D符合题意。10.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纠纷为普通民事纠纷,所涉财产份额较小,若通过诉讼解决,则法律成本偏高,A不是最好方式。仲裁必须双方达成仲裁协议,自愿提交仲裁,甲家单方提起仲裁不符合程序,C错误。甲乙纠纷不属于行政诉讼范畴,B不符合题意。D是解决纠纷的“第一道防线”,成本低,符合题意。(选做题)1.【答案】D①④:材料说的是企业拖欠员工报酬,员工向有关国家机关举报,这是将劳动争议提请相关国家机关处理,表明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和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①④正确。②③:题干材料涉及侵犯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未涉及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②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2.【答案】B①④:M运输公司在违背《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相关条款的基础上,私自将驾驶员应聘条件设置为年龄“18-45岁”,把应聘者陈某拒之门外,陈某将其诉诸法律,显然M公司的规定侵犯了陈某的平等就业权,陈某有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①④符合题意。②:M公司可以在不违背《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相关条款的基础上设定招聘条件,②不符合题意。③:陈某是在通过合法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3.【答案】D①:当王海对和解协议不满意时,可以通过调解、仲裁、诉讼解决问题,不一定都要必须遵守,①错误;②:王海即使对协议满意,也可以采用其维权手段,②错误;③:当王海对和解协议感到不满意,可以通过调解、仲裁、诉讼渠道解决问题,③正确;④:和解协议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自愿、平等基础上达成的,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但不具有法律效力,④正确。4.【答案】BA:保证劳动者休息休假权并不意味着一律不能加班加点,故A说法错误。B:根据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故B说法正确。C:根据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并不是将随时加班写入合同必备条款,就可以加班。故C说法错误。D:用人单位除了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外,还要与劳动者协商一致,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5.【答案】BA:材料中,班长按劳动合同规定对李某未带安全帽的行为罚款50元,没有侵犯了李某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A错误。B:依题意知,李某没有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应该受到处罚,B正确。CD:材料未涉及“李某没有完成劳动任务”和“李某没有履行职业道德”,CD排除。故本题选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