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2—2023 学年上学期高一线上测试 地理试卷一 、单项选择题。(共 50 小题,每题 1.2 分,共 60 分)下图为太阳系部分行星运转轨道示意图。据此完成 1-3 题。1. 图中反映出的天体系统共有( )A. 一级 B .二级 C.三级 D.四级2. 图中行星的运动特征是( )A. 公转轨道均为正圆 B.公转周期相同C.公转轨道倾角相同 D.公转方向相同3. 图中四颗行星中( )A.①的体积最大 B.②③公转轨道之间有小行星带C.③的温度最高 D.④主要由气体构成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一种,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下图为 1981~2010 年华南地区年太阳辐射量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 4-6 题 。4. 华南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的空间分布特点为( )A.总体上自南向北增大 B.广西西部高,东部低C.广东西北部高于东南部 D.海南西部高,东部低。15. 形成华南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整体分布特点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天气状况 D.地形起伏6. 人类开发利用的太阳能可用于( )①人工降雨 ②发电 ③取暖 ④空调制冷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021 年 6 月 10 日发生的日环食天象,形成“火环”般的景象,本次日环食可见地点主要在北极地区附近,环食从加拿大南部开始,经过加拿大北部、格林兰岛西部、北冰洋,在俄罗斯东北部结束。据此完成 7-8 题。7.本次日环食发生时,加拿大部分地区居民在户外用肉眼能直接看到的太阳大气层是(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三层均可见8.太阳大气层( )A.由外向里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B.存在的太阳活动只有黑子和耀斑C.太阳活动有明显的周期性 D.距离地球远,对地球不产生影响2017 年 7 月 22 日至 8月 1 日 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不向其火星轨道探测器和火星车发出任何指令。NASA 有关人员解释:“预计到通信会明显变差,谨慎起见,这段时间我们不会和我们的火星设备交流。我们不想冒险让航天器执行错误指令。”完成9-10 题。9.这次通信变差与火星、地球、太阳三者相对位置关系相关,该时段火星最可能位于上图中的( )A.甲段 B.乙段 C.丙段 D.丁段210.干扰通信的物质直接来自太阳( )A.日冕层的带电粒子 B.光球层的耀斑爆发C.色球层的日珥抛射物 D.色球层的太阳黑子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层示意图。据图完成 11-13 题。11.图中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a-b-c B.b-a-c C.c-b-a D.a-c-b12.图中 c 岩层中可能含有的化石是( )A.银杏化石 B鸟类化石 C 哺乳动物化石 D 鹦鹉螺化石13.b 岩层形成时期( )A. 联合古陆开始解体 B.发生了物种大灭绝事件C.哺乳动物快速发展 D.恐龙达到了大繁盛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 800 万年,被誉为“中国国宝”。和它们同时代的很多动物在第四纪大冰期中已灭绝,但大熊猫却是强者,成为“活化石”保存到了今天。据此思考完成 14-15 题。14.大熊猫在地球上最初出现的地质年代是( )A.古生代 B.中生代 C.新生代 D.元古宙15.下列关于对大熊猫出现的地质年代中地球演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①形成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 ②是重要的成煤时期③发生了规模巨大的造山运动 ④爬行动物大发展 ⑤被子植物大发展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⑤3下图示意地震波在地球内部圈层波速变化。据此完成 16-18 题。16.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 )A.①地壳 ②地幔 ③地核 B.①地壳、地幔 ②外核 ③内核C.①岩石圈 ②地幔 ③地核 D.①地壳、上地幔 ②下地幔 ③地核17.关于甲、乙地震波说法,正确的是( )A.甲波传播速度慢,为横波 B.乙波在 X 界面消失,为纵波C.甲波在各圈层都能传播,为纵波 D.乙波只在①圈层传播,为纵波18.地震波中的横波会引起地面左右摇晃,纵波会引起地面上下颠簸,一般认为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及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但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根据所学知识推断“黄金 12秒”确定的依据是( )A.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 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雾凇,俗称树挂,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雾凇景观以吉林雾凇最为有名。下图为吉林雾凇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 19-20 题。419.在雾凇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 )A.水 B.岩石 C.大气 D.树木20.构成雾凇景观的核心要素所属的地球圈层是( )A.大气圈 B.水圈 C.岩石圈 D.生物圈下图为 1987~2017 年南极点地面至 30 千米高空多年平均气温垂直分布图。据此完成 21-23 题。21.图中信息表明南极点( )A. 地表平均气温四季均低于-40℃ B.近地面常年有逆温层存在C.冬季海拔 10 千米以下气温变化较小 D.夏季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22.在距离地面 22~27 千米处,南极点气温常年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面辐射 B.风速大小 C.臭氧含量 D.人类活动23.南极点 9千米下的大气层( )A.下热上冷,大气层极为稳定 B.存在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C.水汽和杂质较多,有降雪现象 D.能见度较好,适合航空飞行下图示意我国某地不同天气形势下的气温日变化状况。据此完成 24-26 题。524.该地( )A.晴天时的最高气温低于阴天 B.晴天时气温日较差较大C.各天气状况最低气温均出现于 6 时 D.阴天时气温上升速率较快。25.该地最可能出现霜冻的天气状况及时间为( )A.阴天 20 时前后 B.晴天 24 时前后C.晴天 7 时前后 D.阴天 2时前后26.该地晴天最低气温低于阴天的主导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削弱作用 D.大气逆辐射下图为中纬度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其中 a、b、c 表示不同数值的等压线,箭头表示风向。据此完成 27-29 题。27.沿图中虚线方向,气压的分布状况为( )28.该区域位于( )A.北半球高空 B.北半球近地面 C.南半球高空 D.南半球近地面29.若图示等压线分布状况的南北半球位置发生变化,但纬度位置等其他因素不变,则变化后( )A.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 B.地转偏向力消失C.风力大小几乎不变 D.风向保持不变我国西北地区某河流域未来建设用地规划图,据此完成 30-31 题。630.图示用地规划实施后,该流域水循环各环节发生的变化是( )A.降水量明显减少 B.蒸发量增加C.地下径流量增加 D.地表径流量增加31.与规划实施前相比,规划实施后流域内( )A.水资源供应紧张状况缓解 B.建设用地面积减小C.河流洪峰到来时间提前 D.河水水质明显提高读浙江某城镇水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水循环的环节,完成 32-33 题。32.有关水循环的环节描述正确的是( )A.①环节夏季大于冬季 B.②环节主要受植被多少的影响,与地形无关C.③是该地水汽的主要来源 D.④环节降水时,水量猛增33.该地城镇发展扩大后,有关水循环环节表述正确的是( )A.①减少 B.②减少 C.③增多 D.④增多我国气候千旱区,农民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 10-15 厘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形成砂田农业。图左中数字代表水循环环节,图右为宁夏砂田景观图。读图完成 34-35 题。34.图中( )A.①代表下渗 B.②代表蒸发 C.③代表地表径流 D.⑤代表水汽输送35.砂石覆盖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 )A.①减弱 B.②增加 C.④减少 D.⑤减少7下图为大西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完成 36-38 题。36.图中曲线①②③依次表示大西洋的( )A.密度、温度、盐度 B.温度、盐度、密度C.温度、密度、盐度 D.密度、盐度、温度37.影响曲线②出现图示变化规律的主要因素是( )A.洋流性质 B.太阳辐射 C.陆地径流 D.海域形状38.下列关于大西洋表层海水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60°N表层海水密度低于 60°SB.60°N表层海水盐度低于 60°SC.表层海水盐度最高的地方,温度约为 25℃3D.表层海水盐度最高的地方,密度约为 1027kg/m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表层海水水温分布图。据此完成 39-41 题39.图示海域蒸发量最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40.图示海域( )A.大部分位于北半球 B.④处海水盐度比②处大C.③处海水密度比①处小 D.②处海域通航条件最好41.导致①④两处海域表层海水水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云量多少 C.海陆位置 D.洋流性质8波罗的海地处欧洲北部,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与欧洲大陆之间,从 54°N 起向东北展伸,到近北极圈的地方为止,平均深度约 55 米,每年冰封期较长且沿岸雾日较多。下图示意波罗的海及其周边地区。据此完成 42-43 题。42.波罗的海冰封期较长的主要原因有( )①水深较浅 ②受陆地影响大 ③盐度低 ④植被覆盖率低 ⑤洋流降温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②③⑤43.波罗的海沿岸多雾,主要是因为( )A.寒暖流交汇,终年温和湿润 B.光照强烈,大量水汽蒸发C.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多温泉 D.地形闭塞,水汽不易扩散图为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 44-45 题。44.影响红海与波斯湾海水盐度差异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A.太阳辐射 B.降水量 C.入海径流 D.与外海连通状况45.货轮从红海进入阿拉伯海可能出现的现象及原因是( )A.吃水变浅、海水温度的变化 B.吃水变浅、海水密度的变化C.吃水变深、海水温度的变化 D.吃水变深、海水密度的变化9读图,回答下面 46-48 题。46.图中冲浪爱好者利用了( )A.潮汐的能量 B.洋流的能量 C.海啸的能量 D.波浪的能量47.关于图中波浪的描述正确的是( )A.波浪越高,能量越大 B.风速越小,波浪越大C.波浪越高,波峰越低 D.波的传播方向与风向相反48.下列关于海水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海啸大多由海底地震引起B.热带、温带沿海地区可能受到风暴潮的袭击C.通常,一天中可以观察到三次海水涨落D.海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潮汐时刻表能够反映不同时刻的潮水高度,是船舶进出港口的重要依据。2020 年 6月 20 日某海洋运输船来到我国辽宁省锦州港,该船是符合进港条件的最大吨位船舶。下图表示锦州港当日的潮汐时刻表。读图完成 49-50 题。49.下列关于潮汐说法正确的是( )A.钱塘江大潮与杭州湾“口大肚小”的形状有关B.潮汐的形成与太阳对月球的引力有关C.潮汐是深层海水最基本的运动形式之一D.海水上升称为潮,海水下降称为汐50.此日,这艘船舶要进港卸货,最合理的进港时间是( )A.6时 B.11 时 C.16 时 D.21 时10二、综合题(共 40 分)5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 分)拉萨气温日较差大,气候独特,既有“日光城”的美誉,又有著名的“拉萨夜雨”。独特的高原风光,日趋便捷的交通,使拉萨成为新兴避暑旅游城市。(1)与纬度较低的海南省相比,说明西藏自治区太阳辐射强,但气温较低的原因.(6 分)(2)结合相关地理原理,解释“拉萨夜雨”的原因。(6分)(3)雅鲁藏布江谷地夏季昼晴夜雨,分析其对当地种植业的有利影响。(4 分)5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2021 年 2 月下旬,某货轮原计划经上海、马六甲海峡至印度洋,于 4 月 1 日抵达荷兰港口鹿特丹(见下图)。吃水深度是指船舶在水中沉入水下部分的最深长度,不同船舶有不同的吃水深度。同一船舶根据不同的载重量及所处水域的盐度,而吃水深度有所不同。船舶吃水深度与海水盐度大致呈负相关。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相同。11(1)若仅考虑海水的盐度,判断该货轮途径甲、乙、丙、丁四海域时吃水深度最浅的海域是____,并说明该海域盐度高的原因。(7分)(2)比较图中海水等温线数值的大小,并指出影响其数值变化的主要因素。(2分)(3)判断 A 处洋流的性质,并说明理由。(2分)(4)说明该货轮航行至丁海域北侧时,航行速度的变化。(1 分)5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 分)努克市位于格陵兰岛西岸某峡湾口,是格陵兰岛的最大城市,冬季寒冷漫长,冰川广布,但海水终年不结冰。城市的支柱产业是航运、捕鱼、海产品加工等。下图示意努克市位置。M(1)简述努克市西面海域冬季不结冰的原因。(2分)(2)若 M 海域附近发生海洋石油污染,说出该处洋流对石油污染的影响。(4分)(3)努克市捕鱼、海产品加工产业依靠的是附近海域丰富的渔业资源。解析其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6分)12高一线上测试 地理答案一、选择题(共 50 小题,每题 1.2 分,共 60 分)1-5 BDADA 6-10 BACCA 11-15 CDACC 16-20 BCADB21-25 BCCBC 26-30 DABCD 31-35 CABBD 36-40 ABCBB41-45 DADCD 46-50 DACAC二、综合题(共 40 分)51、(1)与海南省相比,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晴天多,云量少;污染轻,尘埃杂质少,大气透明度好)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气温较低。(6分)(2)拉萨地处谷地(河谷),夜晚谷坡降温快,冷空气沿谷坡下滑至谷底,谷底的暖湿空气被迫上升,冷却凝固,易成云致雨。(6分)(3)白天晴朗,光照强,利于光合作用;夜间降水,蒸发弱,利于保持土壤含水量;利于农作物生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4分)52.(1)丙 原因:丙海域位于副热带海域,气温高,降水少,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沿岸淡水注入少;海域相对封闭,与外界海域海水交流少。(7分)(2)①>②>③>④; 因素:纬度(太阳辐射) (2 分)(3)A 洋流为暖流。 理由: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一致,A洋流向北流,由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为暖流。(2分)(4)丁海域北侧洋流自南向北流,船舶顺洋流航行,航行速度快。(1分)53.(1)努克市西面海域有暖流流经,受暖流增温影响,海水水温较高,因此冬季不结冰。(2分)(2)有利于 M 海域石油污染物的扩散,加速其净化速度;扩大了石油污染的范围。(4分)(3)附近海域有寒暖流交汇,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得鱼类饵料丰富,渔业资源丰富。(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3学年河南省新密市第一高级中学上学期高一线上测试地理试卷.pdf 2023学年河南省新密市第一高级中学上学期高一线上测试地理试卷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