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一、单选题1.1521年,这位葡萄牙航海家的船队到达菲律宾群岛,1522年船队完成航行回到欧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这次航行得到了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B.这次航行印证了“地圆说”C.这位葡萄牙航海家是迪亚士 D.这从航行的方向是自西向东2.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提到:文明成长的动力来源于挑战激起成功的应战,应战又反过来引发新的挑战。大多数文明之所以未能持续成长,是因为这些文明在许多重大关头未连续应战。以下史实不能论证上述材料观点的是( )A.两次鸦片战争激发中国洋务运动的开展 B.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推动工业革开展C.工业革命推动英国进行1832年议会改革 D.西葡新航路开辟加速两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3.新航路开辟以来,随着商品的流动,各国文化也传播到其他地区,在互相借鉴中发展。以下体现近代以来中外文化交流的有( )①“日本茶道” ②英国“下午茶” ③日本的西服 ④民国中山装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4.黄邦和在《通向现代500年》中说:“基督教自称是普世教会,凡有人类的地方就应该有基督教……15世纪葡萄牙的亨利王子沿西非的海岸线南下,教皇任命他为骑土团长,并拔给他巨额的资金供他在西非传……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世俗的要求罩上了神圣的光环。”作者意在说明( )A.宗教是新航路开辟的精神动力 B.宗教神权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C.葡萄牙的殖民重心是在西非 D.新航路开辟得到了葡萄牙王室的支持5.1434年,葡萄牙亨利王子的船队成功越过博哈多尔角,他们认识到北大西洋的风向和洋流的规律,知道只要沿着西非海岸向西北航行,就能遇上把他们带回葡萄牙的西风。据此可知,这次探险活动( )A.开辟了直通亚洲的新航线 B.使葡萄牙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C.揭开了大航海时代的序幕 D.利于增强人们远洋探索的能力和信心6.下表为15—17世纪欧洲人的部分海上探险活动,对其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时间 事件1492年 哥伦布率船达到美洲的巴哈马群岛1497—1498年 达·伽马率船绕过非洲好望角驶达印度1594—1597年 巴伦支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1642—1643年 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①建立了世界主要大洋和大陆之间的直接联系②开辟了重要的新航线③激发了人文主义精神的产生④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1571年,西班牙开通了马尼拉大帆船航线。据统计,该航线开通后的20年间,平均每年有150吨白银运到马尼拉,这些白银最终大量流入中国。据此判断,这一贸易( )A.源于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B.表明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贸易格局形成C.加速了全球商业贸易联系D.助推中国东南地区工商业市镇蓬勃发展8.1522年,某国王特地制作了一个地球仪,褒奖生还的18位勇士“你们第一个拥抱了地球。”主要原因是他们( )A.最早绕过非洲最南端,开辟了前往东方的航道B.横跨三大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C.第一次到达印度,开通了欧亚之间的海上航路D.四次横渡大西洋,抵达美洲,开辟了欧美航路9.如图为世界物种交流过程中两种作物的传播路线示意图,两种作物是A.小麦、玉米 B.玉米、水稻 C.小麦、甘蔗 D.水稻、甘蔗10.下面为欧洲某航海家探险过程大事记(部分)。据此可知,这位航海家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11.“到中世纪后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如果不存在从中世纪以来就形成的东西方贸易失衡及其对东方商品的强烈需求,西方绝不可能在15世纪里发动地理大发现。”这句话表述的是( )A.商品经济发展推动新航路开辟 B.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的联系C.欧洲人渴望去东方实现黄金梦 D.科学技术发展支持新航路开辟12.1649年9月,俄国探险家捷日纽夫和阿列克塞的船队绕过亚洲东北端——楚克茨角(或大石角),通过了亚、美间的海峡(后称白令海峡),证明了亚、美大陆隔海相望;1740年,白令奉沙皇之命又开拓了从阿瓦恰湾到阿拉斯加的航路,踏上了美洲大陆。这些航海探险活动( )A.开辟了从欧洲到达美洲的新航路 B.进一步开阔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C.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D.表明俄国航海技术水平世界领先13.1519年,一位航海家率领五艘海船向西航行,最终只有一艘海船完成航行后返回到欧洲,他本人也在途中因与土著人发生冲突而丧生。该航海家开辟的航海路线为( )A.西欧至非洲航线 B.西欧至亚洲航线 C.西欧至美洲航线 D.环球航行14.图1、图2为荷兰画家维米尔(1632-1675)的经典名作,描绘了当时荷兰代尔夫特城镇的日常生活。图1中女子正抓住一个被安置在印度织锦台布上的玻利维亚银制水罐。图2中的女子在窗边读信,在土耳其风格的毯子上,一个青花瓷盘与各类水果清晰可见。这可以反映( )A.荷兰控制了全球海陆通道B.女性的经济地位不断提高C.浪漫主义成为了艺术潮流D.全球性经济文化联系加强15.如图为世界棉花种植者、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不同时期的空间分布示意图。世界棉花生产、消费中心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注:图中“O”代表棉花生产、消费中心)A.工业革命的开展 B.世界市场最终形成C.文艺复兴的影响 D.新航路开辟的推动16.英国人第一次把自己的王国称为“帝国”时,是在指一个摆脱了教皇控制的独立主权国家。所以,英国人主张他们有权到伊比利亚势力(西班牙﹑葡萄牙)尚未渗透的地区从事殖民探险活动时,尽管有着丑恶的动机,但从某些方面看却是在向其他民族国家以及教皇权威提出挑战。材料意在强调英国早期殖民扩张( )A.推动了世界殖民霸主的更替 B.受到民族主义思想影响C.削弱了英国人对宗教的信仰 D.适应了自由主义的要求二、材料分析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3世纪中后期,蒙古军队占领亚欧大陆的广大地区。1259年,大蒙古国分裂为元朝和四大汗国。17岁时,马可·波罗跟随他的父、叔尼古拉兄弟,沿陆上丝绸之路前来东方,历时四年险阻,于1275年到达元大都。他的足迹远至云南、四川西部的金齿、福建的福州、泉州等地。1291年初,跟随阔阔真公主下嫁伊尔汗阿鲁浑的使团,从泉州经海道返回他的故乡威尼斯。他的游记使许多欧洲人为东方的富庶、文化的昌盛而倾倒。纽伦堡地理学家马丁·贝海姆参考《马可·波罗游记》等资料制作了欧洲中世纪第一只地球仪。——摘编自沈福伟著《中西文化交流史》等材料二 西欧各国,特别是葡萄牙、西班牙、法兰西、英吉利等新兴国家寻求从欧洲直航印度、中国的航路。1498年,葡萄牙瓦斯科·达伽马率领的一支四艘船组成的舰队,绕过南非好望角首航印度卡里库特。接着,西班牙哥伦布开辟了北美航线,麦哲伦和他的同伴在1522年完成了环球一周的航行。此外,西欧人还探寻南半球,发现了许多当时在欧洲不为人知的国家与地区。这些远洋探索活动被欧洲人统称为“地理大发现”。——摘编自(英)彼得·弗兰科潘著《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可·波罗旅行及其游记对哥伦布等人开辟新航路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欧洲人把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人的远洋探索活动统称为“地理大发现”是否合适,并说明理由。(3)马克思曾指出,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蒙古西征和新航路开辟在世界历史形成过程中的不同作用。三、论述题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奥斯曼帝国与新航路开辟材料一 14世纪欧亚贸易商路图——地质出版社《历史地图册》材料二 奥斯曼帝国的扩张与新航路开辟的进程奥斯曼帝国的扩张 新航路开辟1453年攻占君士坦丁堡;60多年之后,土耳其人于1516年占领叙利亚;1517年征服埃及。 1415年葡萄牙人占领北非的休达城;1441年葡萄牙人发现布朗角,探险队从非洲带回黑人奴隶;1488年巴托罗缪·迪亚士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航行到美洲;1497—1498年达·伽马的船队到达印度卡里库特城;1517—1519年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材料三 1600年欧亚部分商品交易统计表商路 商品 重量(万镑)亚洲——好望角——欧洲 胡椒 100—200丁香、靛蓝、药品、肉豆蔻等 共约35—65亚洲——地中海——欧洲 胡椒 300—400丁香等 70—100生丝 50——摘自王加丰《扩张体制与世界市场的开辟》材料四 从15世纪80年代起,西欧就渲染土耳其反基督教文明的暴行,夸大土耳其人的野蛮,西欧知识分子制造反抗土耳其的舆论。1480—1609年之间法国出版的书籍中,涉及土耳其人题材的很多,其中充斥着与反土耳其战争有关的内容。根据材料,围绕“奥斯曼帝国与新航路开辟”,完成下列历史小论文的写作设计。步骤 具体要求 设计呈现提出论文题目 主题明确,具有可研究性。材料的准备与整理 ①对既有材料进行选取及价值辨析。(至少两则) ②对材料的补充建议。论文问题组设计 设计3~4个思考题;多角度、多层次涵盖该主题的主要内容;揭示该主题的内在联系;体现创新性和思考深度。论文撰写及结语 略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B2.D3.B4.A5.D6.B7.D8.B9.C10.D11.A12.B13.D14.D15.A16.B17.(1)影响:马可·波罗冒险精神的激励;他的海上旅行经历揭示了开辟新航路的可行性。游记描述的东方富庶提供了开辟新航路的经济动力;游记推动了地理知识的进步等。(任意三点)(2)①合适。因为这些国家与地区都是欧洲人新认识的,它反映了欧洲人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②不合适。因为这些国家与地区的文明早已存在,它带有“欧洲中心论”的色彩。(判断与理由形成逻辑关系。理由要充分合理。)(3)说明:蒙古西征使亚欧大陆连接起来,有利于世界历史的形成,但仍属于区域历史(地域史)。新航路开辟使人类第一次建立起全球性联系,因而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形成。18.步骤 具体要求 设计呈现提出论文题目 主题明确,具有可研究性。 从两者的关系角度,无关、有关(阻碍、竞争、控制等)。示例:奥斯曼帝国扩张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奥斯曼帝国扩张与新航路开辟无关等。材料的准备与整理 ①对既有材料进行选取(至少两则)及价值辨析。②对材料的补充建议。 ①能够写出材料反映的基本史实及其与研究主题的关联;体现证据意识,分析判断材料的真假、追问材料的出处等)。 示例材料一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前传统航路的发展状况,可作为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材料。材料二反映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崛起历程和新航路开辟前后的航海探险活动,可通过对比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分析奥斯曼帝国与新航路开辟的关系,但未标明材料来源,在使用时应确认相关史实是否无误。材料三反映了1600年新航路与传统航路商品交易的对比情况但只能反映特殊年份的信息,无法反映长时段新旧航路贸易量的对比情况。材料四反映了15世纪后期西方对奥斯曼帝国的敌视,折射出双方的矛盾,可用于研究西方开辟新航路的背景。但未标明材料来源,在使用时应确认相关史实是否无误。 ②补充建议的作答要求;本题考查材料论证充分的意识,可从完善材料类型、视角、数量等角度作答。 补充相关的第一手史料,如当时西欧人对奥斯曼帝国及新航路开辟的记载,奥斯曼帝国当时在传统航路上的征税情况等。 补充其他材料如新航路开辟前经奥斯曼帝国运到西欧的香料价格与量的变动数据。论文问题组设计 围绕研究主题,设计3个思考题;多角度、多层次涵盖该主题的主要内容;揭示该主题的内在联系;体现创新性和思考深度。 示例: ①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对传统商路有何影响? ②15世纪以来,传统商路的变动对西欧有何影响? ③欧洲进行新航路开辟还有哪些原因? ④奥斯曼帝国与新航路开辟的关系到到底如何?论文撰写及结语 略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