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上海市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上海市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25.0分)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蓝田人
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属于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共同点的是( )
A. 发现于黄河流域 B. 都发掘出头盖骨化石
C. 会制作工具 D. 都懂得人工取火
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  )
①农作物的出现
②家畜饲养
③聚落
④磨制石器
⑤城市的出现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④
如图中,建造不同房屋的决定性因素是(  )
A. 自然条件 B. 生活习惯 C. 生产工具 D. 劳动技术
《史记。黄帝本纪》中记载:“尧之子丹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这一描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A. 世袭制 B. 禅让制 C. 郡县制 D. 分封制
下图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一位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下列有关该部落联盟首领的传说,正确的是( )
①他与炎帝在阪泉展开大规模战争,打败炎帝后两部落结成联盟
②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
③他教人们挖井,制造船只
④他创造了文字
A. ①②③ B. ①④ C. ①②③④ D. ③④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道衰,王纲坠。”材料中夏、商、西周的亡国之君分别是()
A. 启、纣、周武王 B. 桀、纣、周幽王 C. 桀、汤、周平王 D. 桀、纣、周文王
下列各项制度中,属于西周的是( )。
①世袭制②禅让制③分封制④中央集权制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有学者认为文明起源的标志是:已经发明文字和能够利用文字作记载;已知道冶炼金属。按照此标准,你认为我国进入文明社会的时间最迟不晚于
A. 半坡时期 B. 夏朝 C. 商周 D. 秦汉
西周利簋(青铜器)上有一段铭文:“武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右吏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这段铭文印证了《尚书·牧誓》中关于牧野之战的记载。这说明该青铜器的特点是()
A. 工艺高超 B. 制作精美 C. 种类多,规模大 D. 具有史料价值
生产工具的改进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重要标志。将下列工具按其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磨制石器 ②青铜农具 ③打制石器 ④铁制农具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④ C. ③①④② D. ①③②④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提出了“尊周室,攘夷狄”的口号。其目的是(  )
A. 为齐国争霸提供借口 B. 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C. 维护以周天子的利益 D. 促进各诸侯国友好交往
小明在历史课上学到了“三家分晋”的典故,其中“三家”对应的诸侯国分别是( )
A. 韩、赵、魏 B. 郑、宋、楚 C. 韩、赵、燕 D. 秦、齐、楚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铁器牛耕、商鞅变法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 统一国家的建立 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 争霸称雄与社会变革
四川某地二王庙的大殿有一副对联:“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与;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人们赞誉“此公”是因为( )
A. 三过家门而不入 B. 修筑都江堰 C. 奖励耕战 D. 治理黄河水患
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我国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反对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的是( )
A. 墨子 B. 孟子 C. 庄子 D. 韩非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主要争论的问题是()
A. 对战争的看法 B. 对环境的看法 C. 如何治理国家 D. 是否进行改革
中国古代思想家中,主张“无为而治”的是
A. 荀子 B. 墨子 C. 老子 D. 韩非子
有网友评价秦始皇:“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吞并八荒,六合一统,千古一帝,夺万世之潇洒。”该网友评价的主要是秦始皇哪一方面的功绩()
A. 开始启用“皇帝”称号 B. 修筑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C.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D. 建立首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制国家
秦始皇所创造的事业,不仅为中国设立了以后版图的基本框架,也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秦始皇开创的制度是(  )
A. 禅让制 B. 王位世袭制 C. 郡县制 D. 中央集权制
秦朝灭亡和项羽失败的共同原因中最根本的是( )
A. 严酷的刑法 B. 骄傲自大 C. 赋税徭役沉重 D. 失去民心
《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西汉初年曾经出现过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一个盛世局面,即文景之治。其实当时,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A. 提倡节俭 B. 发展农业生产 C. 以德化民 D. 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西汉初年,汉高祖为了增加农业劳动力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
①士兵还乡务农 
②提倡勤俭治国 
③奴婢释放为平民 
④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一部电视剧的片头有这样一句话:“他建立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威严,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这个“他”是指:()
A. 汉高祖 B. 汉文帝 C. 汉景帝 D. 汉武帝
漠北战役中,汉军作战指挥得当,准备充分,以骑兵实施突击,步兵担任保障,分路进击,果敢深入,是在沙漠草原地区进行的一次成功作战,在中国战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指挥作战的大将是( )
A. 陈胜、吴广 B. 刘邦、项羽 C. 卫青、霍去病 D. 汉武帝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5.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秦王嬴政任用了许多有才能的人。李斯原来是楚国小吏,被秦王拜为客卿。王翦是秦国名将,嬴政因未采纳王翦的建议,伐楚失败,就亲自到王翦家,当面检讨。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统一全国的原因。(2分)
(2)某学生制作了下面知识结构图,请你来完成空白部分。(3分)
(3)请你完成下表中关于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6分)
措施
经济 统一度量衡,统一①________
文化 统一②________
交通 统一③________和④________的宽窄,并开凿⑤________
军事 北击匈奴,修筑⑥________
(4)结合秦统一全国和秦巩固统一的措施,谈谈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影响。(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 --司马迁《史记 仲尼弟子传》
材料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材料三:
(1)材料一人名中蕴含了丰富的时代信息,据此你可以推论春秋时期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一现象引发了急剧的社会变革,由此导致了当时思想领域怎样的局面?(2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学派的主张?这出自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2分)
(3)请你将材料三中的人物填写在相应的括号里。(4分)
①顺其自然--______ ②以法治国--______
③民贵君轻--______ ④兼爱非攻--______
(4)春秋战国的这次思想解放运动对社会发展有何积极作用。(2分)
纵观中国历史,历朝历代中央政府都采取不同的措施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以维护国家统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1)材料一中的“制度”是谁首创?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当朝统治者推行了什么制度?(4分)
材料二 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驾,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改编自《凤凰网》
(2)阅读材料二,西汉时期国家出现了什么问题?汉武帝用何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 (2分)
材料三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经济上,秦汉统治者也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摘自《“大一统”之梦》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为巩固统治,汉武帝在思想和经济领域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4分)
(4)概括两位封建帝王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到的共同作用。 (2分)
1.【答案】A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A
5.【答案】B
6.【答案】A
7.【答案】B
8.【答案】C
9.【答案】C
10.【答案】D
11.【答案】B
12.【答案】A
13.【答案】A
14.【答案】D
15.【答案】B
16.【答案】A
17.【答案】C
18.【答案】C
19.【答案】D
20.【答案】D
21.【答案】D
22.【答案】B
23.【答案】C
24.【答案】D
25.【答案】C
26.【答案】(1)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一跃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诸侯国,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长平之战后,东方各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军的强大攻势;嬴政重用人才,雄才大略;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等等。
(2)A:皇帝;B:丞相;C:郡(守)。
(3)①货币;②文字;③车辆;④道路;⑤灵渠;⑥长城。
(4)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秦朝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后世文化、经济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27.【答案】(1)出现牛耕;百家争鸣。
(2)儒家;孔子。
(3)①庄子;②韩非;③孟子;④墨子。
(4)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等。
28.【答案】(1)秦始皇;郡县制。
(2)诸侯王势力膨胀,对皇权构成了威胁;推恩令。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又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4)都加强了中央集权,都对国家的统治进行了探索,都有利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加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历 史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5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8.(12分)
(1)(4分)
(2)(2分)
(3)(4分)
(4)(2分)
27.(10分)
(1)(2分)
(2)(2分)
(3)(4分)
(4)(2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1.[A][B][C][D] 06.[A][B][C][D] 11.[A][B][C][D]
2.[A][B][C][D] 07.[A][B][C][D] 12.[A][B][C][D]
3.[A][B][C][D] 08.[A][B][C][D] 13.[A][B][C][D]
4.[A][B][C][D] 9.[A][B][C][D] 14.[A][B][C][D]
5.[A][B][C][D] 10.[A][B][C][D] 15.[A][B][C][D]
16.[A][B][C][D] 021.[A][B][C][D]
17.[A][B][C][D] 022.[A][B][C][D]
18.[A][B][C][D] 023.[A][B][C][D]
19.[A][B][C][D] 24.[A][B][C][D]
20.[A][B][C][D] 25.[A][B][C][D]
26.(13分)
(1)(2分)
(2)(3分)
(3)(6分)
(4)(2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第 2 页 (共2页)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