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依法收集运用证据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第四单元“社会争议与解决”中的第十课“诉讼实现公平正义”第三框的内容。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第一目“处处留心皆证据”。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介绍了证据对于打官司的重要作用以及证据包含的内容,并对收集与保存证据的重要性、做法做了说明。第二目“主张权利靠举证”。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介绍了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对于举证责任的不同规定,阐述了证据是诉讼的灵魂。二、教学目标1.知道证据对于诉讼的重要性,了解证据包括的内容,懂得不同的诉讼类型对于举证的不同的要求。2.能够结合实际案例说明证据的内容及证据的重要性。3.通过对本框内容的学习,认识到证据对于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法院查明案件事实、依法正确裁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证据的重要性;不同的诉讼类型对于举证责任的不同规定。教学难点:不同的诉讼类型对于举证责任的不同规定。四、教学过程课程导入:回顾案例:女子起诉医美机构的案例;靳东起诉抖音案例思考问题:1.在诉讼过程中,证据的作用?2.证据包括什么?3.谁来举证?4.如何收集证据?过渡:证据对于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法院查明案件事实、依法正确裁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证据的范围、举证责任、如何收集证据,都需要有详细的了解。一、处处留心皆证据(一)证据对于打官司的重要作用观看视频:《王书金被执行死刑,最高法:坚持证据裁判标准,严格落实疑罪从无》《男子凭“5万借条”起诉女友让其归还分手费,法院判决证据无效》(上图片是视频资料“【典型案例】王书金被执行死刑,最高法:坚持证据裁判标准,严格落实疑罪从无”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上图片是视频资料“【典型案例】男子凭‘5万借条’起诉女友让其归还分手费,法院判决证据无效”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总结:诉讼证据是诉讼中用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真实材料。 中国《刑事诉讼法》第42条规定:“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刑事诉讼法关于证据概念的规定具有代表性,对于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证据都是适用的。为了保障裁判公正,证据必须真实可靠。三大诉讼法均规定“证据经法庭审查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二)证据包含的内容观看视频:《这些电子数据可做诉讼证据!最高院的详细规定来了》《民事诉讼证据》(上图片是视频资料“【典型案例】这些电子数据可做诉讼证据!最高院的详细规定来了”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上图片是视频资料“【知识解析】民事诉讼证据”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总结:关于诉讼证据的种类或者具体表现形式,中国三大诉讼法均有相应的规定。《刑事诉讼法》第42条规定:“证据有七种:(一)物证、书证;(二)证人证言;(三)被害人陈述;(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五)鉴定结论;(六)勘验、检查笔录;(七)视听资料。”《民事诉讼法》第63条规定:“证据有下列几种:(一)书证;(二)物证;(三)视听资料;(四)证人证言;(五)当事人的陈述;(六)鉴定结论;(七)勘验笔录。”以及电子数据。《行政诉讼法》第31条规定:“证据有以下几种:(一)书证;(二)物证;(三)视听资料;(四)证人证言;(五)当事人的陈述;(六)鉴定结论;(七)勘验笔录、现场笔录。”(三)收集与保存证据观看视频:《聊天记录成为“呈堂证供”!》(上图片是视频资料“【典型案例】聊天记录成为‘呈堂证供’!”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总结:分手费风波的案例中,因为留存证据不足,所以争议不好解决。欠条、借据、收据、聊天记录、合同、发票、处方、病历、交费凭证、诊疗记录等等,都是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收集和保存的证据。二、主张权利靠举证(一)不同的诉讼类型对于举证责任的不同规定选看视频:《女子取快递被造谣出轨提起刑事自诉 律师建议做好取证》《取快递被造谣出轨案自诉转公诉》《杭州女子取快递被造谣出轨 案件由自诉转公诉》,说明自诉案件与公诉案件举证责任的规定不同。(上图片是视频资料“【典型案例】女子取快递被造谣出轨提起刑事自诉 律师建议做好取证”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上图片是视频资料“【典型案例】取快递被造谣出轨案自诉转公诉”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上图片是视频资料“【典型案例】杭州女子取快递被造谣出轨 案件由自诉转公诉”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选看视频:《快递丢件 谁该承担举证责任?》《最高法:医疗损害 举证要这样来》(上图片是视频资料“【典型案例】快递丢件 谁该承担举证责任?”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上图片是视频资料“【典型案例】最高法:医疗损害 举证要这样来”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总结:民事诉讼实行“谁主张 谁举证”的原则,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法律直接规定的侵权诉讼案件,举证责任倒置。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作为被告对做出的具体行政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做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刑事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负举证责任;刑事自诉案件,自诉人负举证责任。(二)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的意义观看视频:《以审判为中心 坚持证据裁判原则》(上图片是视频资料“【典型案例】以审判为中心 坚持证据裁判原则”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总结:证据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是诉讼的灵魂。近年来,伴随着三大诉讼法的多次修改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陆续出台,国内证据规则体系逐步完善,证据制度已经基本确立,坚持证据裁判原则的司法理念获得普遍认同。在诉讼中全面贯彻证据裁判原则,有利于正确解决纠纷,在 每一个司法案件中实现公平正义。课程小结:1 / 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