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七上数学第四章4.2直线、射线、线段 课时易错题三刷(第一刷)一、单选题1.(2021七上·靖西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射线 与射线 是同一条射线B.射线 的长度是C.直线 , 相交于点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2021七上·永定期末)下列各图中直线的表示法正确的是( ).A. B.C. D.3.(2022七上·泾阳期末)如图为 四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图,其中O为原点,且 , ,若点C所表示的数为x,则点B所表示的数为( )A. B. C. D.4.(2022七上·城固期末)木匠在木料上画线,先确定两个点的位置,就能把线画得很准确,其依据是(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5.(2021七上·和平期末)如图,在数轴上,若点表示的数分别是-2和10,点M到距离相等,则M表示的数为( )A.10 B.8 C.6 D.46.(2021七上·宜宾期末)如图,下列关系式中与图不符合的是( )A. B.C. D.7.(2021七上·南宁期末)已知线段AB,延长AB至C,使 ,D是线段AC上一点,且 ,则 的值是( ).A.6 B.4 C.6或4 D.6或28.(2021七上·长兴期末)已知AB=15,C是射线AB上一点,且AC=4BC,则AC的长是( )A.8 B.12 C.8或20 D.12或209.(2022七上·凉山期末)已知点A、B、C都是直线m上的点,且AB=5cm,BC=3cm,那么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是( )A.8cm B.2cm或6cm C.8cm或2cm D.4cm10.(2021七上·百色期末)平面上有三个点A,B,C,如果 , , ,则( )A.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 B.点C在线段AB上C.点C在直线AB外 D.不能确定11.(2022七上·遵义期末)在数轴上,点M、N分别表示数m,n.则点M、N之间的距离为 .已知点A,B,C,D在数轴上分别表示的数为a,b,c,d.且 ,则线段的长度为( )A.4.5 B.1.5 C.6.5或1.5 D.4.5或1.5二、填空题12.(2021七上·大埔期末)如图,D是AC的中点,CB=4cm,DB=7cm,则AB的长为 cm.三、综合题13.(2022七上·松桃期末)已知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2和5,点P是在数轴上运动.请解答下列问题:(1)当点P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时,写出点P表示的数.(2)当点P到A、B两点的距离之和为15时,写出点P表示的数.(3)当点P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O向左运动时,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点B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它们同时出发多长时间点P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14.(2021七上·鄞州期末)如图,在数轴上点 是原点,点 表示数 ,点 在点 的右侧,且 .(1)点 表示的数是 ;(2)若动点 从点 出发以2个单位 秒的速度沿着 轴正方向运动,当 时,求点 运动的时间.15.(2021七上·云梦期末)点A,B,C在同一直线上,(1)若AB=8,AC:BC=3:1,求线段AC的长度;(2)若AB=m,AC:BC=n:1(n为大于1的整数),求线段AC的长度.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直线、射线、线段【解析】【解答】解:A、射线PA和射线AP是同一条射线,说法错误;B、射线OA的长度是12cm,说法错误;C、直线ab、cd相交于点M,说法错误;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说法正确.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及性质解答即可.2.【答案】C【知识点】直线、射线、线段【解析】【解答】解:根据直线的表示方法可得C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直线的表示:用直线上任意两点的大写字母表示,也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据此判断.3.【答案】B【知识点】数轴及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线段上的两点间的距离【解析】【解答】解:∵AC=1,点C所表示的数为x,∴点A表示的数为x-1,∵O为原点,OA=OB,∴点B所表示的数为-(x-1).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两点间距离可得点A表示的数,然后根据OA=OB即可得到点B表示的数.4.【答案】C【知识点】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解析】【解答】解:木匠在木料上画线,先确定两个点的位置,就能把线画得很准确,其依据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进行解答.5.【答案】D【知识点】数轴及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线段上的两点间的距离【解析】【解答】解:AB=10-(-2)=10+2=12,∵点M到A、B距离相等,即M是线段AB的中点,∴BM=AB=×12=6,∴点M表示的数为10-6=4,故答案为:D.【分析】先求出AB=12,再由线段的中点可得BM=AB=6,从而求出点M表示的数.6.【答案】B【知识点】线段的和、差、倍、分的简单计算【解析】【解答】解:A、∵AC+CD=AD,AB BD=AD,∴AC+CD=AB BD,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AB CB= AC,AD BC=AC+CD-(CD+DB)=AC-DB,∴AB CB≠AD BC,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AB CD=AC+CD+BD-CD=AC+BD,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AD AC=CD,CB DB=CD,∴AD AC=CB DB,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由线段的和差关系可得AC+CD=AD,AB-BD=AD,据此判断A;根据AB-CB= AC,AD-BC=AC+CD-(CD+DB)=AC-DB可判断B;AB CD=AC+CD+BD-CD=AC+BD,据此判断C;根据AD AC=CD,CB DB=CD可判断D.7.【答案】D【知识点】线段的和、差、倍、分的简单计算【解析】【解答】解:∵线段AB,延长AB至C,使,∴AC=AB+BC=AB+2AB=3AB,∵D是线段AC上一点,且,如图:当点D在AB上,AD=AB-BD=AB-=,∴ ,如图:当点D在BC上,∴AD=AB+BD=AB+,∴ .故答案为:D.【分析】先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求出AC=3AB,然后分两种情况讨论,即当点D在AB上,当点D在BC上,结合BD=AB,分别利用线段的和差关系把AD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然后作比即可.8.【答案】D【知识点】线段的和、差、倍、分的简单计算【解析】【解答】解: (1)当点C落在线段AB上,即点C落在B点的左侧∵AB=15,AC=4BC∴AB=AC+BC=4BC+BC=15即5BC=15∴BC=3∴AC=4BC=12(2)当点C落在B点的右侧∵AB=15,AC=4BC∴AB=AC-BC=4BC-BC=15即3BC=15∴BC=5∴AC=4BC=20综上所述:AC=12或20故答案为:D.【分析】运用分类讨论思想与数形结合思想,画出相对应的图像并运用线段的和差列出式子,进行解题。9.【答案】C【知识点】线段的和、差、倍、分的简单计算【解析】【解答】解:当C在AB的延长线上,这时AB+BC=8cm,当C在AB上时,AB-BC=2cm.故答案为:C.【分析】当C在AB的延长线上,AC=AB+BC;当C在AB上时,AC=AB-BC,据此计算.10.【答案】B【知识点】线段的和、差、倍、分的简单计算【解析】【解答】解:如图:∵AB=8,AC=5,BC=3,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AC+BC=AB,所以点C在线段AB上.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可得AC+BC=AB,据此判断即可.11.【答案】C【知识点】数轴及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绝对值及有理数的绝对值;线段的和、差、倍、分的简单计算【解析】【解答】解:由可知,A与C,B与C距离为2,且A、B不为同一个点,故A、B相距为4.此时,不妨设点A在点B左侧.①如图,当 在 点的右侧时,,②如图,当 在 点的左侧时,,综上所述,线段 的长度为6.5或1.5故答案为:C【分析】分两种情况:①如图,当 在 点的右侧时,②如图,当 在 点的左侧时,据此分别解答即可.12.【答案】10【知识点】线段的和、差、倍、分的简单计算【解析】【解答】解:∵,点D为AC的中点,∴故答案为:【分析】先利用线段的和差可得DC,再利用线段的中点可得,再利用计算即可。13.【答案】(1)解:设点P表示的数是x,则x+2=5-x,解得x=1.5(2)解:设点P表示的数是 m,当点P在点A左侧时,则-2-m+5-m=15,解得m=-6;当点P在点B右侧时,则m-5+m+2=15,解得m=9;故点P表示的数是-6或9(3)解:设出发t秒时点P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则点P、A、B表示的数分别为: 、 、 .当点P在点A右侧时,由于点P追上点A只需要2秒钟,而点B追上点P需要2.5秒钟,所以不存在点P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的情况.当点P在点A左侧时,有两种情况:① 解得 .② 解得 .答:它们同时出发3秒或 秒时点P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知识点】数轴及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一元一次方程的其他应用;线段上的两点间的距离【解析】【分析】(1)设点P表示的数是x,可得PA=x=2,PB=5-x,根据PA=PB列出方程,求出x值即可;(2)设点P表示的数是m, 分两种情况:①当点P在点A左侧时,②当点P在点B右侧时,根据PA+PB=15分别列出方程并解之即可;(3)设出发t秒时点P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 可得点P、A、B表示的数分别为 、 、 .首先排除当点P在点A右侧不成立;当点P在点A左侧时,有两种情况:点AB重合或点P在AB两点的中间,由PA=PB分别列出方程并解答即可.14.【答案】(1)10(2)解:设点 运动时间为 秒,则在运动过程中点 所表示的数为 ,,由题意,可得: ,解得: 或 ,答:当 时,点 运动的时间为 秒或 秒.【知识点】数轴及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一元一次方程的其他应用;线段上的两点间的距离【解析】【解答】解:(1) 点 表示数 ,点 在点 的右侧,且 ,,点 表示的数为10,故答案为:10;【分析】(1)根据点A表示的数结合两点间距离公式可得点B表示的数;(2)设点P运动时间为t秒,则在运动过程中点P所表示的数为-2+2t,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可得BP=|12-2t|,然后根据OB=2BP建立方程,求解即可.15.【答案】(1)解:当点C在线段AB上时,∵AB=8,AC:BC=3:1,∴AC=6,当点B在线段AC上时,∵AB=8,AC:BC=3:1,∴BC=4,∴AC=AB+BC=12;(2)解:当点C在线段AB上时,∵AB=m,AC:BC=n:1,∴AC=,当点B在线段AC上时,∵AB=m,AC:BC=n:1,∴BC=,∴AC=AB+BC=m+=.【知识点】线段的长短比较【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分两种情况:①当点C在线段AB上时,再由AC=AB可求解;②当点B在线段AC上时,AC=AB+BC可求解;(2)由题意可分两种情况:①当点C在线段AB上时,再由AC=AB可求解;②当点B在线段AC上时,AC=AB+BC可求解.1 / 1人教版七上数学第四章4.2直线、射线、线段 课时易错题三刷(第一刷)一、单选题1.(2021七上·靖西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射线 与射线 是同一条射线B.射线 的长度是C.直线 , 相交于点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答案】D【知识点】直线、射线、线段【解析】【解答】解:A、射线PA和射线AP是同一条射线,说法错误;B、射线OA的长度是12cm,说法错误;C、直线ab、cd相交于点M,说法错误;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说法正确.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及性质解答即可.2.(2021七上·永定期末)下列各图中直线的表示法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C【知识点】直线、射线、线段【解析】【解答】解:根据直线的表示方法可得C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直线的表示:用直线上任意两点的大写字母表示,也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据此判断.3.(2022七上·泾阳期末)如图为 四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图,其中O为原点,且 , ,若点C所表示的数为x,则点B所表示的数为( )A. B. C. D.【答案】B【知识点】数轴及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线段上的两点间的距离【解析】【解答】解:∵AC=1,点C所表示的数为x,∴点A表示的数为x-1,∵O为原点,OA=OB,∴点B所表示的数为-(x-1).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两点间距离可得点A表示的数,然后根据OA=OB即可得到点B表示的数.4.(2022七上·城固期末)木匠在木料上画线,先确定两个点的位置,就能把线画得很准确,其依据是(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答案】C【知识点】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解析】【解答】解:木匠在木料上画线,先确定两个点的位置,就能把线画得很准确,其依据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进行解答.5.(2021七上·和平期末)如图,在数轴上,若点表示的数分别是-2和10,点M到距离相等,则M表示的数为( )A.10 B.8 C.6 D.4【答案】D【知识点】数轴及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线段上的两点间的距离【解析】【解答】解:AB=10-(-2)=10+2=12,∵点M到A、B距离相等,即M是线段AB的中点,∴BM=AB=×12=6,∴点M表示的数为10-6=4,故答案为:D.【分析】先求出AB=12,再由线段的中点可得BM=AB=6,从而求出点M表示的数.6.(2021七上·宜宾期末)如图,下列关系式中与图不符合的是( )A. B.C. D.【答案】B【知识点】线段的和、差、倍、分的简单计算【解析】【解答】解:A、∵AC+CD=AD,AB BD=AD,∴AC+CD=AB BD,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AB CB= AC,AD BC=AC+CD-(CD+DB)=AC-DB,∴AB CB≠AD BC,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AB CD=AC+CD+BD-CD=AC+BD,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AD AC=CD,CB DB=CD,∴AD AC=CB DB,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由线段的和差关系可得AC+CD=AD,AB-BD=AD,据此判断A;根据AB-CB= AC,AD-BC=AC+CD-(CD+DB)=AC-DB可判断B;AB CD=AC+CD+BD-CD=AC+BD,据此判断C;根据AD AC=CD,CB DB=CD可判断D.7.(2021七上·南宁期末)已知线段AB,延长AB至C,使 ,D是线段AC上一点,且 ,则 的值是( ).A.6 B.4 C.6或4 D.6或2【答案】D【知识点】线段的和、差、倍、分的简单计算【解析】【解答】解:∵线段AB,延长AB至C,使,∴AC=AB+BC=AB+2AB=3AB,∵D是线段AC上一点,且,如图:当点D在AB上,AD=AB-BD=AB-=,∴ ,如图:当点D在BC上,∴AD=AB+BD=AB+,∴ .故答案为:D.【分析】先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求出AC=3AB,然后分两种情况讨论,即当点D在AB上,当点D在BC上,结合BD=AB,分别利用线段的和差关系把AD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然后作比即可.8.(2021七上·长兴期末)已知AB=15,C是射线AB上一点,且AC=4BC,则AC的长是( )A.8 B.12 C.8或20 D.12或20【答案】D【知识点】线段的和、差、倍、分的简单计算【解析】【解答】解: (1)当点C落在线段AB上,即点C落在B点的左侧∵AB=15,AC=4BC∴AB=AC+BC=4BC+BC=15即5BC=15∴BC=3∴AC=4BC=12(2)当点C落在B点的右侧∵AB=15,AC=4BC∴AB=AC-BC=4BC-BC=15即3BC=15∴BC=5∴AC=4BC=20综上所述:AC=12或20故答案为:D.【分析】运用分类讨论思想与数形结合思想,画出相对应的图像并运用线段的和差列出式子,进行解题。9.(2022七上·凉山期末)已知点A、B、C都是直线m上的点,且AB=5cm,BC=3cm,那么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是( )A.8cm B.2cm或6cm C.8cm或2cm D.4cm【答案】C【知识点】线段的和、差、倍、分的简单计算【解析】【解答】解:当C在AB的延长线上,这时AB+BC=8cm,当C在AB上时,AB-BC=2cm.故答案为:C.【分析】当C在AB的延长线上,AC=AB+BC;当C在AB上时,AC=AB-BC,据此计算.10.(2021七上·百色期末)平面上有三个点A,B,C,如果 , , ,则( )A.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 B.点C在线段AB上C.点C在直线AB外 D.不能确定【答案】B【知识点】线段的和、差、倍、分的简单计算【解析】【解答】解:如图:∵AB=8,AC=5,BC=3,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AC+BC=AB,所以点C在线段AB上.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可得AC+BC=AB,据此判断即可.11.(2022七上·遵义期末)在数轴上,点M、N分别表示数m,n.则点M、N之间的距离为 .已知点A,B,C,D在数轴上分别表示的数为a,b,c,d.且 ,则线段的长度为( )A.4.5 B.1.5 C.6.5或1.5 D.4.5或1.5【答案】C【知识点】数轴及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绝对值及有理数的绝对值;线段的和、差、倍、分的简单计算【解析】【解答】解:由可知,A与C,B与C距离为2,且A、B不为同一个点,故A、B相距为4.此时,不妨设点A在点B左侧.①如图,当 在 点的右侧时,,②如图,当 在 点的左侧时,,综上所述,线段 的长度为6.5或1.5故答案为:C【分析】分两种情况:①如图,当 在 点的右侧时,②如图,当 在 点的左侧时,据此分别解答即可.二、填空题12.(2021七上·大埔期末)如图,D是AC的中点,CB=4cm,DB=7cm,则AB的长为 cm.【答案】10【知识点】线段的和、差、倍、分的简单计算【解析】【解答】解:∵,点D为AC的中点,∴故答案为:【分析】先利用线段的和差可得DC,再利用线段的中点可得,再利用计算即可。三、综合题13.(2022七上·松桃期末)已知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2和5,点P是在数轴上运动.请解答下列问题:(1)当点P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时,写出点P表示的数.(2)当点P到A、B两点的距离之和为15时,写出点P表示的数.(3)当点P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O向左运动时,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点B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它们同时出发多长时间点P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答案】(1)解:设点P表示的数是x,则x+2=5-x,解得x=1.5(2)解:设点P表示的数是 m,当点P在点A左侧时,则-2-m+5-m=15,解得m=-6;当点P在点B右侧时,则m-5+m+2=15,解得m=9;故点P表示的数是-6或9(3)解:设出发t秒时点P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则点P、A、B表示的数分别为: 、 、 .当点P在点A右侧时,由于点P追上点A只需要2秒钟,而点B追上点P需要2.5秒钟,所以不存在点P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的情况.当点P在点A左侧时,有两种情况:① 解得 .② 解得 .答:它们同时出发3秒或 秒时点P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知识点】数轴及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一元一次方程的其他应用;线段上的两点间的距离【解析】【分析】(1)设点P表示的数是x,可得PA=x=2,PB=5-x,根据PA=PB列出方程,求出x值即可;(2)设点P表示的数是m, 分两种情况:①当点P在点A左侧时,②当点P在点B右侧时,根据PA+PB=15分别列出方程并解之即可;(3)设出发t秒时点P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 可得点P、A、B表示的数分别为 、 、 .首先排除当点P在点A右侧不成立;当点P在点A左侧时,有两种情况:点AB重合或点P在AB两点的中间,由PA=PB分别列出方程并解答即可.14.(2021七上·鄞州期末)如图,在数轴上点 是原点,点 表示数 ,点 在点 的右侧,且 .(1)点 表示的数是 ;(2)若动点 从点 出发以2个单位 秒的速度沿着 轴正方向运动,当 时,求点 运动的时间.【答案】(1)10(2)解:设点 运动时间为 秒,则在运动过程中点 所表示的数为 ,,由题意,可得: ,解得: 或 ,答:当 时,点 运动的时间为 秒或 秒.【知识点】数轴及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一元一次方程的其他应用;线段上的两点间的距离【解析】【解答】解:(1) 点 表示数 ,点 在点 的右侧,且 ,,点 表示的数为10,故答案为:10;【分析】(1)根据点A表示的数结合两点间距离公式可得点B表示的数;(2)设点P运动时间为t秒,则在运动过程中点P所表示的数为-2+2t,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可得BP=|12-2t|,然后根据OB=2BP建立方程,求解即可.15.(2021七上·云梦期末)点A,B,C在同一直线上,(1)若AB=8,AC:BC=3:1,求线段AC的长度;(2)若AB=m,AC:BC=n:1(n为大于1的整数),求线段AC的长度.【答案】(1)解:当点C在线段AB上时,∵AB=8,AC:BC=3:1,∴AC=6,当点B在线段AC上时,∵AB=8,AC:BC=3:1,∴BC=4,∴AC=AB+BC=12;(2)解:当点C在线段AB上时,∵AB=m,AC:BC=n:1,∴AC=,当点B在线段AC上时,∵AB=m,AC:BC=n:1,∴BC=,∴AC=AB+BC=m+=.【知识点】线段的长短比较【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分两种情况:①当点C在线段AB上时,再由AC=AB可求解;②当点B在线段AC上时,AC=AB+BC可求解;(2)由题意可分两种情况:①当点C在线段AB上时,再由AC=AB可求解;②当点B在线段AC上时,AC=AB+BC可求解.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七上数学第四章4.2直线、射线、线段 课时易错题三刷(第一刷)(学生版).docx 人教版七上数学第四章4.2直线、射线、线段 课时易错题三刷(第一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