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植树的牧羊人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 植树的牧羊人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初 中 部 集 体 备 课(个案)
年 级 七年级 学 科 语文 时 间
课 型 新授课 课 题 13.《植树的牧羊人》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练习默读,在整体感知文章、了解基本内容的基础上,争取提高阅读速度,并勾画关键语句。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细节描写分析牧羊人的形象特征;体会作者在这个人物形象上寄托的深刻而丰富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牧羊人植树行为的意义;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念。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了解牧羊人这个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通过揣摩对人物的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从而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中心。
教法学法 默读法、赏析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 学 过 程
共 案 设 计 个 性 设 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教学 1、PPT图片导入:出示三张分别是荒漠、植树、荒漠绿洲的图片。让学生看图说话并说下感受。 荒漠要是变成绿洲,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任务,然而有一个人他做到了,他数十年如一日,在荒原上默默地种植着树木,靠自己的体力与毅力,把荒凉的土地变成沃土惠及上万人,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植树的牧羊人。 二、走进作者 让·乔诺(1895~1970),生于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马诺斯克市,是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当过步兵,在经历惨烈场面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让·乔诺的作品获奖很多,大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1932年获得法国荣誉勋章,1953年以全部作品获得摩纳哥王子奖,次年,入选为龚古尔学院成员。 写作背景:《植树的牧羊人》是让·乔洛于1953年应美国一本杂志专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约稿而写的,小说的原文题目为《这植树的人,还种植着希望与幸福》(The man planted hope and Grew happiness)。
三、整体感知 1、正音识字 栋(dòng ) 拣(jiǎn) 戳(chuō) 慷慨(kāng kǎi) 帐篷(zhàng peng) 废墟(fèi xū) 坍塌(tān tā) 琢磨(zhuó mó) 酬劳(chóu láo) 流淌(liú tǎng) 刨根问底(páo gēn wèn dǐ) 沉默寡言(chén mò guǎ yán) 2、学生自由读课文,利用圈点勾画的方法,筛选关键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1)初读课文,要求读后回答: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可指定同学简要复述故事,其他同学进行补充。要求圈点勾画,画出重点字词,并标注拼音)。 明确:通过“我”的回忆,讲述了一个荒漠中的牧羊人几十年默默无闻地植树,让一片荒原变成绿洲而造福众人的故事。 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2)课文按照时间顺序,重点叙述了“我”和牧羊人的几次见面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快速默读,勾画出标志故事情节发展的语句,填写下表。(课后的思考探究)参照教参P187页的表格。 1>初遇牧羊人。 牧羊人的情况:一个人住在房子里;牧羊同时种树;沉默寡言,充满自信、意志果断、生活一丝不苟。 高原的情况:毫无生趣;村落都成了废墟;环境恶劣。 再见牧羊人。 牧羊人的情况:身体更矫健了;减少了有羊群的数量,开始养蜂;性格上没有变化,依然心无旁骛地种树,依然沉默不语。 高原的情况:乡景依旧如昔,但已萌发生机;树木已然成片,蔚然成林;干涸的河床有了淙淙的水流;各种草木开始复现。 最后一次相见。牧羊人的情况:87岁,年事已高;住在自己凭一己之力建成的乡间。 高原的情况:景象完全改观了,甚至连空气也不一样了;整个乡间散发出健康与富裕的光芒;人们搬了回来,处处呈现着幸福与安适的景茂。 (3)分析人物形象 要求:默读课文,找出有关牧羊人的描写,适当做批注; 参考示例,以“我从.....可以看出他是......的人”的形式,说说你对牧羊人的认识。(包括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示例: 1>第4段: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孤独、自信、平和) 2>第5段:房间里收拾的得很整齐......他的衣服扣子缝的严严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描写室内环境,突出其洁净,侧面衬托出牧羊人勤劳能干、做事认真仔细、干净利落的性格特征;描写他的着装打扮,写出了他爱整洁、生活俭朴、勤劳、一丝不苟的特点。) 3>第6段:他回答说不吸烟。他的那条狗也像他的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生活习惯良好,安静低调、忠厚) 4>第10段:“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他只是一心一意把一百颗橡子都种了下去。”这几句话表现了牧羊人怎样的品格? 明确:牧羊人不计名利、不图回报、高尚无私,种树纯粹是为了拯救大地,而不是为了增加自己的财富或是别有企图。他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 5>第11段: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剩下的一万颗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通过数字对比,具体地说明种植橡子数量之多,树苗成活率低,成活不易,从侧面衬托出牧羊人植树的艰辛,说明他是一个有着非凡的毅力和坚定信念的人。) 教师小结:牧羊人一心种树,几十年来不计回报,凭借一己之力,将一个荒原建成一座家园,体现了他的坚忍执着、不计回报、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他的坚毅、无私、伟大令我们敬佩,他创造的伟业让我们震撼。 (4)评价人物精神 牧羊人的精神不仅震撼了我们,也震撼了文中的“我”,勾画文中评价牧羊人的议论性的语句,看看文中“我”给予了牧羊人怎样的评价。 参考示例:1>文章第1段用了“慷慨无私、不图回报、难得的好人”等褒义词,充满了崇敬、赞美之情。 2>“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天一样创造。”这句话写出了牧羊人凭借他的勤劳和毅力使这片荒地蔚然成林,表达了作者对牧羊人的崇敬、赞美之情。 3>结尾段运用议论与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总结出牧羊人的精神品质——一个具有顽强毅力、执着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的人,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牧羊人的敬佩与高度赞美之情。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共同走进文本,了解了牧羊人的事迹,感受到他伟大的人格。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文,品味其意味隽永的语言,分析对比的手法。 一、品味写作技巧 *1、分析运用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 联系全文来看对比有: (1)“无边无际的荒野”和“一眼望不到边的山毛榉树林”、“一大片茂盛的橡树”; (2)干涸的泉眼和“农场边上,枫树林里,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泉水”; (3)倒塌的房屋和废墟上新建的干净的农舍。 作用:这些对比有力的突出了牧羊人的贡献。 *2、第一人称叙述,真实感人 文章在叙事方面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采用局外人“我”的第一人称的视点,来讲述种树人的故事,通过“我”耳闻目睹,所思所想,对种树人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做出了高度的评价。“我”在本片中仅仅只是个旅人,一个过客,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因缘际会目睹了一个寸草不生的荒僻之地变成了一个森林村庄。在文章中,“我”作为一个见证人,使种树人的事迹具有极强的纪实性。由此,种树人的故事才显得真实可信,才产生了打动人心的力量。另外,“我”由于不是和种树人朝夕相处,因此,对种树人的生活实际上了解得不是非常全面,但是这个地方沧海桑田地巨变令我震惊,因此,种树人地生活就具有神秘感和神圣感。 *3、叙述、描写、议论相结合 作者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穿插了描写与议论。如第2段对阿尔卑斯山地荒凉景象的描写和第19、20段对充满生机的绿地的描写,形象而生动,前后对比,鲜明地表现了环境变化之大,突出了牧羊人的贡献,议论如“当我想到眼前的一切,不是靠什么先进的技术......还可以向上天一样创造”及文章最后一段,画龙点睛,点明了文章的主旨。议论、描写与叙述的有机结合,使文章更加生动感人。 二、思考探究 (1)课文第二段中,作者细致描写“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等环境,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环境描写的作用) 明确:为后面写牧羊人的植树做了铺垫;这大片荒凉的原野、废弃的家园、稀少的人烟、贫瘠的土地、干燥的气候都与后面呈现出来的绿色、富饶、滋润、美丽幸福的乐园似的情景形成鲜明对照,突出了牧羊人植树所创造的奇迹。 (2)课文首尾两段是作者对牧羊人的评价,前呼后应。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明确:议论,是作者对牧羊人的评价,首段的议论起到了总领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结尾的议论既照应全文,又给主人公以高度评价,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牧羊人的形象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艾力泽·布菲并不是一个真是的人物,而是作者虚构出来表达其理想的小说人物。 首先,他是一个普通人,创造了伟大的事业,以一己之力把不毛之地变成富裕的村庄,这是人类精神与肉体力量的体现。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运用这种力量,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就能改造恶劣的环境,为人类造福。这是作者的信念,通过艾力泽·布菲这个形象表现了出来。 其次,牧羊人始终默默无闻,不求名利和回报,人们享受到了他的赐予,却没有感觉到他的存在。因此,可以说他是一个具有奉献精神的人。 三、积累拓展 (1)由《植树的牧羊人》想到了哪些在现实中为改变中国生态环境而努力奋斗的“种树”人?我们应该学习他们怎样的精神? 植树模范马永顺;默默种树人杨善洲 (2)写两句关于植树或保护环境的宣传标语 六、作业布置:课时夺冠 七、板书设计 一访牧羊人,画面一:废弃的村庄 慷慨无私 植树的牧羊人 二访牧羊人,画面二:绵延的森林 不图回报 三访牧羊人,画面三:充满活力的乡村 勤劳执着 教学 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