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下列的伦敦烟雾事件?如何避免?新课导入海洋污染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致4000人死亡,成为20世纪十大环境公害事件之一。第六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1.了解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化和社会问题。3.认识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也带来了重大的社会问题。学习目标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1.人口增长原因:表现:代表:变化: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19世纪前50年,英国人口从约900万增加到约1800万。19世纪20年代,美国的人口约为1 000万,到1914年,美国的人口已超过1亿。英国和美国变化: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19世纪英国工厂工作的女工1.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2.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为其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2.大众教育背景:表现:意义: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图为近代法国课堂19世纪初,德国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1802年,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1870年以后,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1850年的洪保特大学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的扩大。工业革命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二、城市化农村城市1750年 1761年 1870年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的变化英国1.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到十九世纪后期,大部分英国人已经生活在城市中。2.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的环境开始得到改善,一些基础设施建立起来。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原因:代表:表现:结果:农村城市1750年 1761年 1870年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的变化1800年,伦敦有近100万人,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城市。1851年,伦敦人口达到236万。1801年,巴黎有将近55万人,1851年,巴黎人口猛增到100万以上。1800年,维也纳人口约为25万,柏林人口约为17万;到1850年,维也纳的人口已超过44万,柏林人口也增长到42万。相关史事二、城市化19世纪中期,英国城市的街道狭窄而拥挤,卫生条件极差,孩子们在垃圾堆上玩耍。19世纪40年代的一份调查报告这样描述英国城镇的卫生状况:“在城镇的最热闹地区,也正是在商业中心区,堆满了从肉庄、厕所、垃圾箱和便池中……倒出来的垃圾和烂肉烂鱼等等。”美国大城市处理污物的方式,也只是在半夜用马车将各个家庭的排泄物运出城外。城市人口增长太快,住房变得拥挤不堪,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条件更差。1850年的巴黎街道狭窄而幽暗,许多居民区都是名副其实的贫民窟。相关史事二、城市化三、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1.环境污染原因:表现:影响:工厂排放大量的废气和废水等,严重污染了大气和河流。废水废气污染环境,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孩子们在肮脏的泰晤士河岸耍伦敦的下水道雾都:伦敦1952 年 12 月 5 日至 9 日,伦敦上空受反气旋影响,大量工厂生产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的废气难以扩散,积聚在城市上空。伦敦被有浓厚的烟雾笼罩,交通瘫痪,行人小心翼翼地摸索前进。市民不仅生活被打乱,健康也受到严重侵害。许多市民出现胸闷、窒息等不适感,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增加。直至 12 月 9 日,一股强劲而寒冷的西风吹散了笼罩在伦敦的烟雾。据统计,当月因这场大烟雾而死的人多达 4,000 人。此次事件被称为“伦敦烟雾事件”。三、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1.环境污染19世纪后期,英国的有钱人以乘坐汽船游览泰晤士河为时尚。汽船在河中冒着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也使河水变得污浊不堪。相关史事机器时代的“享受”三、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1.环境污染三、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资本家欔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广大工人从事高强度劳动,收入却难以糊口。广大工人每天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从事高强度的劳动,获得的收入却难以糊口,他们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激烈。原因:表现:影响:2.贫富分化加剧十九世纪工人生活条件极为恶劣,资本家要求工人一天至少工作 12 小时,甚至可以高达 16 小时。在经济繁荣的公元1851 年,英国有 52% 的工人家庭,就算全家劳动,全年无休,也只能勉强吃饱。就连高工资的技术劳工,其积蓄能在失业时维持一两个月就已经算是不错了。贫富分化加剧,阶级矛盾尖锐三、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三、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①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②英国工人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③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法国里昂工人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3.工人运动(资本家压迫的结果)卢德运动:英国莱斯特郡一个名叫纳德·卢德的工人,有一次同工厂主发生了争执,工厂主叫来了警察。警察到来后,吩咐鞭打卢德,怒不可遏的卢德夺来铁锤,捣毁了机器。卢德捣毁机器的行动后来成为许多工人进行反抗斗争的榜样,这种以卢德的名字命名的捣毁机器的行动,历史上称为卢德运动。材料: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流淌出纯金。在这里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英]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认为“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人们在追求财富时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环境污染,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材料研读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科技。2.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工业化进程给我们的启示:四、家国情怀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四、家国情怀课堂小结课后练习1.19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最早建立起国家教育体系的国家是:A.法国和英国 B.美国和英国 C.日本和美国 D.法国和德国2.工业革命后,酒吧、咖啡馆成为流行的小型聚会和休闲解闷场所,歌剧、舞剧、马戏、杂技和舞会等成了雅俗共赏的文娱活动。这表明工业革命后:A.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加快B.贫富分化差距拉大,社会关系变化C.家庭规模日渐缩小,教育日益普及D.生活内容丰富,生活质量提高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3.在整个19世纪,来自美洲的白糖简直变成了一种英国穷人的食品。它是除茶叶外唯一一种对英国大众的饮食习惯产生重大影响的进口食品,“在英国人均卡路里摄入量中所占比例从2%提高到14%”。这则材料作为直接论据可以用来探究(D)A.对外扩张与英国资本主义发展B.工业革命与社会结构转型C.种植园经济与美洲的独立运动D.世界市场与民众日常生活课后练习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课后练习4. 19世纪初,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感觉到与她家乡那种“单调的纯净”不同,这种舒服的烟雾“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这种感受的产生反映了她:A.对英国环境污染的漠不关心B.对化学和医学知识茫然无知C.为本国的空气纯净深感自豪D.为工业文明到来而兴奋不已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