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练习题选择题1.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从国家角度看,需要( )①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②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建设法治国家③为法治建设建言献策,保障公民的尊严与权利④厉行法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2. 截至2021年12月26日,680名目标逃犯已抓获610名,抓获率89.7%;全国扫黑办打掉涉黑组织164个、涉恶犯罪集团1 018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4余万人,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及“保护伞”问题9 931起;专项斗争结束后的存量案件办结率超过99.3%。这( )A. 能够确保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B. 体现了走法治道路要求实行良法之治C. 是我国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表现D. 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3. 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该法将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该法律的出台有利于( )A. 夯实法治基础,提高教育水平B. 明确法定义务,加强民主协商C. 凝聚法治共识,完善家庭教育D. 扩大公民权利,拓宽民主渠道4. 《人民日报》评论指出:建设法治国家,关键就在于各级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能否在履职尽责的时候带头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营造一个风清气正、依法行政的良好环境。这体现了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新方针中的( )A. 科学立法 B. 严格执法C. 公正司法 D. 依法执政5. 2022年1月21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了2021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2021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63.1万件,处分62.7万人(其中党纪处分52.4万人)。处分省部级干部36人,厅局级干部3 024人,县处级干部2.5万人,乡科级干部8.8万人,一般干部9.7万人,农村、企业等其他人员41.4万人。以上材料表明( )①我国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从严治党②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监委依法执政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违法行为都要受到追究④党和国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6. 伪造核酸检测报告、隐瞒返乡行程、强行闯卡……2022年1月10日,河南省通报了11起涉及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典型案例。其中11人被刑事立案侦查,5人受到行政处罚。依法打击此类违法犯罪行为是因为( )A. 依法防控是战胜疫情最有力的保障B. 此类行为会干扰疫情防控的正常进行C.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违法就是犯罪D. 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公正司法7.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方案》,2022年5月,东莞市组织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活动,把民法典普法作为普法的重点内容,培育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开展这一活动有利于( )A. 提高公民严格执法能力 B. 杜绝各类违法犯罪行为C. 提升公民法治素质素养 D. 推进法律条款内容修订8. 近年来,“碰瓷”违法犯罪案件时有发生,手段千奇百怪:或故意“设局”捏造他人损害其人身财产的假象;或自伤或利用旧伤诬告他人;或“碰瓷”被识破后直接对被害人实施抢劫、抢夺……对此,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依法办理“碰瓷”违法犯罪案件的指导意见》,要求严惩“碰瓷”违法犯罪行为。打击“碰瓷”违法犯罪行为,需要( )①公检法机关分工配合,让不法分子付出代价②公审“碰瓷”典型案件,有效震慑违法犯罪分子③加强法治宣传,提升人民群众依法维权意识④开展专项行动,让“碰瓷”者都受到刑罚处罚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9. 某市交警支队在整治机动车乱停乱靠违法乱象时,发现其中有一些是警务用车,但同样贴上了违法行为告知单,引起路过市民围观。交警对违停警务用车“贴条”的行为( )①体现了维护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②有利于防止权力的滥用,杜绝滋生腐败③有利于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④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社会环境,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10. 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机关提出的要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努力目标和明确要求,受到了社会的欢迎。下面各项体现了司法维护公平正义的是( )A. 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检察权,不受任何机关干预B. 政府要依法行政,简政放权,努力为人民服务C. 依法纠正冤假错案,健全完善预防和纠正错案机制D. 建立健全法律体系,推进科学民主立法1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明确“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路线图。纲要提出,要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自助办”,赢得人民群众更多理解、信任和支持……纲要的实施有利于( )A. 维护人民合法权益,建设服务型政府B. 给予公民更加广泛的民主权利C. 规范政府的行政权,建设法治政府D. 促进政府科学决策、依法执政12. 某省在建设服务型政府过程中,对公共服务“做加法”,对增加办事门槛和费用负担的中介服务“做减法”。过去一年“公共服务清单”新增2 505个服务项目,增幅135%;“中介服务清单”取消或规范147个项目,精简比例达43%。“加减法”的意义在于( )A. 减少政府财政支出,降低公共管理成本B. 拓展政府的基本职能,健全公共服务体系C. 明确政府服务内容,提高公共管理水平D. 方便社会监督,防止政府缺位和权力滥用13. 如图,为了防止和克服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各级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 )①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人民负责②推进政务公开,科学立法,公正司法③自觉接受监督,依法行政,严格执政④法定职责必须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A. ①② B. ②④C. ①④ D. ③④14. 斑马线是守护安全的生命线,也是衡量文明的标尺线。礼让斑马线,“礼”是文明要求,“让”是法定义务。司机“不礼让行人”将被依法罚扣3分、罚款200元。礼让斑马线( )①需要扩大交警的行政执法权力②要求司机遵守交规、礼让行人③体现行人优先,赋予行人特权④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5. 《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确立了五年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目标,明确到2025年,政府行为要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这一目标的实现( )①杜绝政府行政权力的滥用②可以有效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③会使政府具备更高的公信力④会使每个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6.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法令得不到执行,那一定是上层人员不遵守法令,甚至违法。这对我国政府工作的启示有( )①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决策权②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提高政府公信力③要自觉接受监督,公正司法,严格执法④政府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A. ①② B. ①③C. ②④ D. ③④17. 下面漫画主要体现( )A. 法律对道德建设有促进作用B. 道德和法律都具有强制性C. 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D. 法律和道德可以相互替代18. 厉行法治对我们中学生的要求是( )①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②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积极制定国家法律③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④自觉做到依法行政,严格依法行使权力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9. 垃圾虽小,却牵动着民生。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模式粗放,垃圾分类推进迟缓,造成每年数百亿元的损失。垃圾分类推进迟缓,缘于“有倡议缺标准、有试点少管理,靠自发无惩戒”。针对“靠自发无惩戒”,应当( )A. 加强科学管理,推动习惯养成B. 继续扩大垃圾分类试点的范围C. 以道德来引领,用法治来约束D. 提高公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度20.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强调法治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作用,因此建设法治国家必须做到( )A. 政府依法执政,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B.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C. 检察机关依法行政,严格执法D. 公民要敢于斗争,制裁违法犯罪二、非选择题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统计,2021年1—11月份,广东法院审结电信网络诈骗及上下游关联案件4 384件,判处罪犯8 528人,同比分别上升214%、104%,挽回经济损失近1.1亿元。材料二:2022年1月5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联合出台《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的工作指引》,强调公检法办案机关要加强协作配合,全链条全方位打击,最大力度最大限度追赃挽损,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以上两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2)广东省相关部门采取的举措有何深远影响?(3)请你撰写一段温馨提示,提醒网友们预防网络诈骗陷阱。22. 九年级(3)班的同学们正在筹划一场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他们搜集了很多时政素材,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相应的任务。时政素材一: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2022年立法工作计划: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粮食安全保障法、学前教育法、社会救助法等,修改国务院组织法、科学技术普及法、文物保护法等。同学们想按照依法治国的要求进行板块分类,时政素材一可以用于哪一板块的介绍?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工作计划有哪些作用?时政素材二:2021年11月11日,柳州市城中区城管执法局河东中队接到群众投诉占道经营,工作人员现场执法时发现是一对腿脚不灵便的老夫妇用三轮车卖青菜。城管队员先是小声解释不能在此摆摊,然后自掏腰包花了108元买光车上27斤青菜,只为了能让老人早点回家。两位同学对时政素材二产生了分歧,请你挖掘两人观点中的合理性。请你为本次法治宣传活动教育拟定一个主题。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强调要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社会各界也积极响应,开展“光盘行动”。尽管如此,我国食品浪费现象依然存在。材料二:2021年4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该法明确规定了餐饮服务经营者等主体浪费食品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反食品浪费从此有法可依。道德与法律的实施手段有何不同?有人认为,节约粮食是传统美德,属于个人道德修养,没有必要动用法律这一治国重器。结合上述材料,请运用道德与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制定本法。该法的出台,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哪一环节?有人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能够推进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看法。(3)青少年要成长为崇德守法的接班人,需要付出哪些努力?答案1-5ADCBD 6-10BCAAC 11-15ACCCC 16-20CCBCB(1)材料一说明广东法院坚持公正司法,严惩网络诈骗罪犯。材料二说明广东省重视依法治省,维护人民财产安全。①广东省的这些举措能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网络生活秩序,保障人民的财产安全。②有利于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建设和谐的网络环境。③有利于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3)我们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防范意识,学会分辨网络信息,加强防范,不轻信他人,不轻易转账,还可以下载国家反诈App等。22、(1)科学立法。有利于推进科学立法,健全我国法律体系;有利于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民福祉。(2)小明观点的合理之处:严格执法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有利于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维护法律的权威,规范公民的行为,维护社会的良性运转,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社会秩序,建设法治国家。小雪观点的合理之处:执法要有温度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利于保护人民的尊严与权利,增强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3)略。(言之有理即可)23、(1)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等力量保证实施;法律主要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2)这个观点是片面的。①我国食品浪费现象依然存在,仅靠道德约束不能有效制止食品浪费行为,还必须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通过国家强制力惩治浪费食品的违法行为。(3分) ②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国家和社会的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一方面要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另一方面还要重视法律的强制规范作用。24、(1)科学立法。(2)我赞同这个观点。德治和法治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1分)法律发挥规范作用,道德发挥教化作用。家庭美德属于道德范畴,依靠法律的强制力,能够更好地推广和执行。要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体现了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3)①做崇德的青少年,需要我们提高道德修养,杜绝不良行为,正确对待父母和老师的教育。②做守法的青少年,需要我们增强法治观念,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