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1张PPT)“落实才是硬道理”—2023高考物理冲刺指导1. “双基”是根本2. “落实”才是硬道理(1)要循序渐进,不要盲目上攀;(2)要有的放矢学习力所能及的知识,不要脱离实际一味追求高难度的题目;(3)不要好高骛远,搞题海战术;(4)要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愉快地自主学习,不要搞疲劳战。3、培养解题意识有意识地做某事和无意识地做某事有天壤之别⑴一切物理题都是纸老虎——题目可以被战胜的意识⑵你是侵略者——进攻意识⑶别想一口吞下一头牛——局部作战意识⑷往事重现——主动回忆的意识⑸杀熟——眼熟的题要格外谨慎意识⑹看清敌人——找到“题障”所在的意识⑺忘记成败——重解题过程的意识4、以主干知识为核心,自主构建知识网络。重要结论-让我再看你一眼5、复习的关键是提高中低档题的正确率。选拔和导向是高考的两大功能。选拔功能,要求高考题要具有适当的难度、必要的区分度和较高的效度,把那些达不到要求的考生淘汰,将那些具有进一步学习潜能的合格新生选拔到高校;同时还要把达到要求的考生排序比较均匀,分别选送进不同层次的高校。根据高考试卷分析的结果,物理成绩比较低的原因可以概括成一句话:难题得的分少,不难的题丢的分多。正确的策略是:容易题不失分;中档题少失分;难题得些分。考生想提高成绩,必须走不难的题少丢分的路。例3、(2011新课标20)一带负电荷的质点,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曲线abc从a运动到c,已知质点的速率是递减的。关于b点电场强度E的方向,下列图示中可能正确的是(虚线是曲线在b点的切线)难度:0.399D5、抓好“反馈——矫正”环节是高考复习中重要的复习策略复习中要想取得好的效果,要想较快的提高成绩,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抓好“反馈——矫正”。从我们听到及见到的许多高考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的学习经验中,我们都能得知他们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有改错本,改错本不仅反映了错题及错误的原因,还反映了自己在掌握知识上的薄弱点。复习策略,概括成一句话,就是:“找题、做题,不如查错改错”。这是对症下药,提高成绩的有效办法。不要在大量的模拟卷中去大海捞针,做廉价低下的劳动。6、回归课本课本是高考命题的重要资源依据,是物理知识、规律、方法最科学的载体,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内容。对教材中设置的板块:“思考与讨论”、“阅读材料”、“演示实验”、“探究实验”、“研究性学习”等都要给予全面的重视和理解。纵观多年来的高考命题情况,这类内容始终是命题的重要取材点,因此我们应该“以本为本”。几点思考及建议:1、信心、恒心和平常心2、教材与参考资料、真题与模拟题3、习题成精与限时做题4、审题训练、规范做题5、听懂了、看会了;会做、做对、快速做对(一)小题小做-突破选择题高考选择题的考查内容应关注:①牛顿运动定律②天体运动③静电场④近代物理⑤电路动态分析(包括交流电等)⑥力的平衡,运动图象⑦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⑧电磁感应现象。⑨物理学研究方法选择题求解对策解题目标:快速求解,小题小做解答计策:肯定计与否定计“肯定”计——利用相应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分析物理现象,或进行有关的数学运算得出结果,再和给出的现象相比较,从而得出答案。⑴直接判断法;⑵推理法;⑶比较法;⑷函数分析法;⑸推论法;⑹物理思维法,如整体与隔离法、对称法、模型法、守恒法、图像与图解法。推论法例1、如图所示,DO是水平面,AB是斜面,初速为V0的物体从D点出发沿DBA滑动到顶点A时,速度刚好为零。如果斜面改为AC,让物体从D点出发沿DCA滑动到顶点A且速度刚好为零,则物体具有的初速度(已知物体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且不为零。A.大于V0B.等于V0C.小于V0D.取决于斜面的倾角解析:若斜面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相等,那么在斜面上运动时摩擦力做功的数值与在相对应的水平面上运动时摩擦力做功的数值相等。若记住该结论,马上可得正确选项B。例2、(2011海南第2题)如图,E为内阻不能忽略的电池,R1、R2、R3为定值电阻,S0、S为开关,V与A分别为电压表与电流表。初始时S0与S均闭合,现将S断开,则A. V的读数变大,A的读数变小B. V的读数变大,A的读数变大C. V的读数变小,A的读数变小D. V的读数变小,A的读数变大解析:“串反并同”函数分析法例3、电磁轨道炮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待发射弹体可在两平行轨道之间自由移动,并与轨道保持良好接触。电流I从一条轨道流入,通过导电弹体后从另一条轨道流回。轨道电流可形成在弹体处垂直于轨道面的磁场(可视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I成正比。通电的弹体在轨道上受到安培力的作用而高速射出。现欲使弹体的出射速度增加至原来的2倍,理论上可采用的办法是A.只将轨道长度L变为原来的2倍B.只将电流I增加至原来的2倍C.只将弹体质量减至原来的一半D.将弹体质量减至原来的一半,轨道长度L变为原来的2倍,其它量不变解析:利用动能定理有 ,而B=kI解得。所以正确答案是BD。图像与图解法例4、如图所示,一子弹射入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静止的木块,子弹未穿透木块,若此过程中产生的内能为6J,则此过程木块的动能可能增加了( )16J B. 12JC. 6J D.4J解析:故:选D例 5、 在水平方向的电场中,一个质量为m的带正电的微粒从A点以初速度v0射出。当它经过最高点B时,具有与v0大小相等的水平速度,则最高点的位置是:( )A、在射出点A的正上方B、在射出点A的左上方C、在射出点A的右上方D、A、B、C三种情况都可能答案:C守“恒”法“否定”计——有的选择题根据题意不能直接得出答案,或者有的计算类的选择题根据题目给的条件计算很繁琐。对于这样的题,可以先找出错误选项,一个一个排除,就是常说的“排除法”。多选题及选考题可多用此法。⑴一例判断法;⑵单位判断法;⑶特殊值法;⑷选项比较法;⑸极限思维法;极限思维法例6、(2010海南卷第5题)如右图,水平地面上有一楔形物块a,其斜面上有一小物块b,b与平行于斜面的细绳的一端相连,细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斜面上.a与b之间光滑,a和b以共同速度在地面轨道的光滑段向左运动.当它们刚运行至轨道的粗糙段时A.绳的张力减小,b对a的正压力减小B.绳的张力增加,斜面对b的支持力增加C.绳的张力减小,地面对a的支持力增加D.绳的张力增加.地面对a的支持力减小解析:若 =0°时,b的速度不变,张力会减小,ab间压力不变;若 =90°时,张力不变,ab间压力增大。现在具体情况是0°< < 90°,介于二者之间,C对。2、分析:重点关注:(1) 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纸带的处理(2)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及变形;测电阻率;测电阻变形(3)其它命题方向主要是:(1)常规仪表的读数和使用:重点是有效数字(2)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如处理纸带的逐差法、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列表法、测量电表内阻的图象法等常规方法;(3)仪器、仪表的选择,电路的设计与选择,灵活应用学过的方法处理问题以及简单的误差分析;(4)电学实验实物连线的规范性;(5)设问的开放性等。3、实验题的关键是什么?——是实验原理。实验原理是实验本身最具有灵魂的东西,也是实验拓展性、迁移性最强的地方,当然也是高考命题概率最高的地方(1)确定实验原理物理实验的精髓在于测量,测量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其中间接测量是重点,也是我们确定实验原理的依据。待测物理量 基本测量方法力学 速度v 1.纸带法2.光电门法3.平抛运动法加速度a 1.打点纸带(频闪照相)2.光电门法功W 转化为测动能,即测物体的m、v电学 电阻R (精确测量) 1.转化为测U、I(伏安法)2.电阻箱(半偏法、替代法)电功率P 根据P=UI,转化为测量U、I电动势E 根据E=U+Ir,转化为测U、I,然后联力方程或利用图像处理高中物理实验常见物理量的间接测量“同物带实验,用物依原理”力学实验:以打点计时器为主要器材。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五:探究动能定理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电学实验:以伏+安表为主要器材。八: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九: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十: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十一: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十二: 传感器的简单使用(2)进行实验操作三因素:可行性是实验设计的基础、准确性是实验操作的核心、方便性是实验成功的保障(3)数据处理包括实验结果的获得及实验误差的分析。采用哪种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对实验中出现的系统误差的分析的思维出发点,也是基本实验原理。具体落实①常规仪器要会用②实验数据处理的常用方法要掌握③掌握实验中变通应用仪器的几种常用方法④熟悉实验的常用创新方法【例】设计型电学实验核心知识1、电流表和电压表⑴看作理想表时电流表:RA=0,当作短路,可用导线代替。电压表:RV=∞,当作断路,可拆除电压表分析。⑵不能看作理想表时电流表:实质是能显示出自身电流值的电阻。电压表:实质是能显示出自身两端电压值的电阻。即“会说话”的电阻。⑶结构2、两种测量电路的选择基本电路电路选择:大内小外伏安法变式①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可以测量它们的内阻②两只同种电表,若知道其中一只的内阻,就可以测另一只的内阻③两只同种电表的内阻都未知,则需要一只电阻箱才测定电表的内阻⑸其它测电阻的方法⑴替代法⑵半偏法GS1S2R1R2VRabSR0基本电路电路的选择3、两种控制电路的选择下列三种情况,必须采用分压连接方式:①负载电阻Rx远大于滑动变阻器总电阻R,须用分压式接法,此时若采用限流式接法对电路基本起不到调节作用。②要求负载上电压或电流变化范围大,且从零开始连续可调,须用分压式接法。③采用限流电路时,电路中的最小电流(电压)仍超过电流表的量程或超过用电器的额定电流(电压)时,应采用变阻器的分压式接法。案例探究示例例7、某电压表的内阻在20kΩ~50kΩ之间,现要测量其内阻。实验室提供下列可选用的器材:待测电压表V(量程3V)电流表A1(量程200μA)电流表A2(量程5mA)电流表A3(量程0.6A)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1kΩ)电源E(电动势4V)电键K(1)所提供的电流表中应选用___________(填写字母代号)。(2)为了尽量减小误差,要求多测几组数据,试在图方框中画出符合要求的实验电路(其中电源和电键及其连线已画出)。思路点拔:(1)选仪表、估算电流:选A1(2)设计测量电路:电流表与电压表串联 RV=U/I(3)设计控制电路:电路如图所示注意:以下三种情况应选分压电路①电压要求从零开始调起。②用电器的电阻比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大许多。③限流接法不能满足用电器额定值要求。此电路初态p应在a端。例8、用以下器材测量一待测电阻Rx的阻值(900~1000Ω):电源E,具有一定内阻,电动势约为9.0V;电压表V1,量程为1.5V,内阻r1=750Ω;电压表V2,量程为5V,内阻r2=2500Ω;滑线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为100Ω;单刀单掷开关K,导线若干。(1)测量中要求电压表的读数不小于其量程的1/3,试设计出测量电阻Rx的一种实验电路原理图(原理图中的元件要用题图中相应的英文字母标注)。(2)根据你所画的电路原理图在题给的实物图上画出连线。(3)若电压表V1的读数用U1表示,电压表V2的读数用U2表示,则由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Rx的公式为Rx=______________。(1)(2)(3)或参考答案:备考时计算题关注的核心内容是: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2、牛顿运动定律;3、平抛运动,圆周运动;4、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5、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6、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平衡、加速、偏转;7、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圆周运动;8、电磁感应中的电路、力和运动、图象、功能关系、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3.熟悉常规模型,做到有的放矢⑴力和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匀变速运动规律、平抛运动、圆周运动、天体运动、带电粒子在场中的运动a、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平衡、加速、偏转问题,其中偏转问题是类平抛运动b、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问题,“抓一式,求十量”c、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问题⑵能量: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⑶动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⑷电磁感应与电路a.解决此问题的要领是“抓一式,求十量”。“抓一式”即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公式:“求十量”,从上式可求出以下十个物理量例: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问题突破b. 难点:时空关系的确定。如何突破:搭台唱戏,这个“台”,就是画好带电粒子的轨迹图,寻找到正确的几何关系。要点:找圆心、定半径、画轨迹、找关系。常见题型:① 单个粒子的圆周运动;②两个粒子的圆周运动:注意时间、空间关系③从同一点、同方向以不同速度射出的相同粒子:所有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圆心在一条垂直于速度方向的直线上,垂足为粒子的入射点。④从同一点、不同方向以相同速率射出的相同粒子:所有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圆心的连线刚好是一个圆,圆心是粒子出发点,半径大小等于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4.情景分析清楚,受力分析到位,分解复杂过程,做到各个击破。难题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情景新,只要情景搞懂了,问题很好解决。二是过程复杂,使得在解题过程中出现失误的机会增加及考试时间不够用。5.渗透评分标准,争取最大限度得分颗粒归仓—该得的分一分都不能少物理科评分标准:a、清晰。主要按方程、结论给分b、宽松。能给分则给分,有必要的方程就给分c、 科学。方程要写原始表达式不要写变化式,结论要有单位d、全面。无论用什么方法,只要正确就有分,高考阅卷是不搞解题方法评优的例9、某空间存在着一个变化的电场和一个变化的磁场,电场方向向右(如图(a)中由B到C的方向),电场变化如图(b)中E-t图象,磁感应强度变化如图(c)中B-t图象.在A点,从t=1 s(即1 s)开始,每隔2 s,有一个相同的带电粒子(重力不计)沿AB方向(垂直于BC)以速度v射出,恰能击中C点,若且粒子在AC间运动的时间小于1 s,求:(1)图线上E0和B0的比值,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2)若第1个粒子击中C点的时刻已知为(1+Δt)s,那么第2个粒子击中C点的时刻是多少 解:(1)因为 所以R=2d.第2s内,仅有磁场第4s内,仅有电场所以粒子带正电,故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2)故第2个粒子击中C点的时刻为 s.沉着应考(一)放下包袱,轻装上阵1、克服“满不在乎”的自负心理;2、抛弃“在此一举”的负重心理;3、克服“畏首畏尾”的胆怯心理。(二)运筹帷幄,决胜考场1、先通览全卷,迅速摸清“题情”;2、注重答题顺序,科学分配时间;3、立足易中题目,力争一次成功;4、懂得放弃,决不能因小失大。预祝:各位老师、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快乐幸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