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2张PPT)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有一首歌,它曾唤起一个伟大民族的觉醒;有一首歌,它曾激励四万万同胞拿起武器,把侵略者从自己家园赶了出去;有一首歌,它总能让听到它,唱起它,想起它的人,心中无比温暖,无比自豪。听到《国歌》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们知道《国歌》在什么场合下演唱或演奏吗?(非常的激动、兴奋、自豪)学校每周一早上升国旗时,会奏响起国歌。天安门广场每周一早上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会奏响起国歌运动员在颁奖台上取得金牌时,会奏响起国歌。《国歌》的原名叫什么?《国歌》的词、曲作者是谁?是如何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叫《义勇军进行曲》,是20世纪30年代以抗日为主题的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由中国诗人田汉作词,中国音乐家聂耳作曲,当时我国正处于外敌入侵的民族危难之际。由于这首歌在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革命斗争中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前夕1949年9月27日,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到1982年12月4日经全国人大会议决定,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探究一:三连音1.3 5 5 6 5 3. 1 5 5 5 3 1 5 5 5 5 5 5 1 ) 0 53333● ● ● ● ● ● ●导语:找一找歌曲中的三连音节奏出现在哪里?提问:歌曲中的三连音给你什么感觉?介绍:三连音 XXX 把一拍平均分成三等份。我们唱的时候要注意,三个音要唱得很均匀,它是一种具有推动力的节奏。(歌曲前奏是六节进军号般的前奏,三连音的妙用更增添了歌曲战斗的气氛。)探究二:重音记号 >6 5 2 3 5 3 0 5中 华 民 族 到 了5 1 5 1 5 1 1 0前 进! 前 进!前 进!进!提问:聂耳先生在这里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呢?> > > > > >> > > > > > >● ● ●导语:找一找歌曲中重音记号出现在哪里?(中华民族对敌人入侵发出的呐喊,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定信心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探究三:渐强记号5 1 . 1 3 . 3 5起 来! 起 来! 起 来!提问:三个相同的词,为什么要做渐强的变化?这种变化象征了什么?●导语:找一找歌曲中渐强记号出现在哪里?(旋律上行加渐强记号与歌词的绝妙结合产生了强烈的号召力,像一声冲锋号,激励着无数战士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蕴藏着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歌曲最后两句是全歌的高潮所在,号召式的前奏音调在这里得到了再现,使歌曲的中心思想得到了进一步肯定。结束的“进”字,使歌声更加有力,和富于特色并加强了这首歌曲的终止感。歌曲旋律环环相扣,层层推进,鼓舞着人民群众与敌人展开不屈不挠的斗争。课堂小结:《国歌》是祖国的象征,是民族的心声。“起来!起来!起来!”,这呼声不仅是前辈昨天战斗的号角,也是今天我们每个同学身负重任走向未来、建设祖国的进军号。感谢大家今天的学习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