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2大象版科学(2017)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认识小动物》教学设计第二单元 认识小动物1 兔子2 金鱼3 蚂蚁1 兔子【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了解兔子的外形特征,熟悉兔子的生活习性。2.激发学生观察和提问的兴趣。3.培养学生珍爱生命、保护身边动物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 学生通过了解兔子的外形特征,熟悉兔子的生活习性。难点 激发学生观察和提问的兴趣。【教学准备】材料准备:兔子、兔子饲养笼、各种食物、兔子教学挂画、画纸。活动场地:实验室。分组:6人一组。【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昨天老师收到外星人奇奇的一封信,我们一起来看:尊敬的王老师:您好!我是外星人奇奇,听说地球上的兔子非常可爱,但是我们星球上的人们从没见过,想请您的学生每人画一只兔子寄给我们,好吗?谢谢!外星人 奇奇同学们愿意帮奇奇实现愿望吗?(设置任务型的导课,使学生带着任务进入到下一环节的观察兔子,可以使学生观察起来更加用心和专注,提高观察效果。)二.观察活动:兔子长什么样1.谈话,教给学生观察方法。要想画得像,我们就要先认真地观察和了解兔子的外形。(教师出示兔子,每组一只。)我们该怎样观察兔子呢?先观察哪里?再观察哪里?(学生发言)教师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先总后分,从头到尾。学生观察,汇报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按正确的顺序观察兔子,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在学生汇报过程中,教师加以引导和补充,让学生清楚了解兔子各部分的特征,并初步了解各部分的作用。)三.画兔子同学们,兔子的外形我们已经了解的非常清楚了,下面就让我们根据刚才的观察来画兔子吧,比比看,谁画的最细致画的最像!(学生画兔子,教师巡视指导,并用手机拍下优秀的作品。)利用101教育PPT的互动功能展示优秀作品,并请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这个环节教师应多多的鼓励和赞扬,使学生更加大胆和自信。)四.实验:兔子喜欢吃什么兔子和我们学习了这么久,一定饿了,我给它们准备了一些食物,有白菜、苹果、猪肉、野草、小鱼、胡萝卜,该喂它们吃什么好呢?(学生:胡萝卜、白菜......)这只是大家的猜想,我们的猜想对吗?让我们来设计实验进行观察,对我们的猜想进行验证。小组讨论,设计实验。2.小组汇报方法一:把食物摆成一排放在兔子面前,看它选择吃哪种食物,就可以得出结论。方法二:每次拿一种食物放在兔子面前,看它对这种食物的反应,从而得出结论。3.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实验。4.提问:通过实验各小组有什么发现?(小组汇报))5.师小结:兔子是典型的草食性动物,最喜欢吃的食物是青草和蔬菜,饿极了的时候,它也会饥不择食,甚至吃肉,但是兔子的消化系统是不适合吃肉的,有的兔子还因为吃肉而死掉了呢。同学们在喂养兔子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五.观看视频:野兔妈妈喂兔宝宝吃奶1.通过和兔子的接触,大家是不是越来越喜欢兔子了?我们一起看一段视频,相信大家对兔子会有更深刻的认识。(播放视频:野兔妈妈喂兔宝宝吃奶)2.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3.教师小结:不止人类,动物间的母子情谊也是非常温馨感人的。面对孩子,再柔弱的母亲也会变得坚强,再凶猛的野兽也会露出柔软的一面,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六.提出问题:关于兔子,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多鼓励、多表扬,激发学生求知欲,保护学生好奇心。)七.进行保护动物的思想教育。同学们,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是大自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试想一下,如果蓝天没有了小鸟,大海没有了鱼儿,地球也将失去生机。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保护动物,让世界变得更美好!2 金鱼教学要点: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描述和记录观察信息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金鱼的外形特征。(2)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3)培养学生倾听、分享的习惯,培养合作意识。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缸养金鱼。(2)活动场地:实验室或教室。问题链:(1)这些金鱼长什么样?它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2)说一说这条金鱼的样子,你能把它的样子画出来吗?教学过程:⑴导人语:同学们喜欢小金鱼吗?今天我们—起来观察小金鱼。(2)观察:各种各样的金鱼。此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欣赏各种各样的金鱼(照片),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些金鱼都有哪些特点。这个过程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说出各种金鱼的不同特点。比如,有的头部突起,有的没有,有的眼睛鼓起来,等等。(3)描述:观察描述一条金鱼的特点。引导学生选择一条金鱼细致观察,并学习做简单的记录,比如,简单画出金鱼的特征。学生画完整的金鱼可能有困难,教师应加强指导,先由教师画出大体轮廓,再让学生添画。(4>拓展阅读:不同种类的鱼。引导学生通过图片,认识更多不同种类的鱼。说一说这些鱼的外部特征,为以后建立鱼类的概念做铺垫。3 蚂蚁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蚂蚁的身体特征和生活行为习性。2.通过对蚂蚁的观察发现、提出问题、表达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3.激发学生探究蚂蚁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保护动物的意识。教学重点:认识蚂蚁的身体结构。教学难点:观察蚂蚁的方法。课前准备:课件、装有蚂蚁的试管、放大镜、托盘。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新朋友!(蚂蚁视频)蚂蚁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你们想知道小蚂蚁身上蕴藏着哪些奥秘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蚂蚁。板书:蚂蚁二、蚂蚁的身体特征1、画一画请同学们在画纸1号区,画一只生活中见过的蚂蚁。请两名同学在黑板上画。学生画蚂蚁,师巡视观察。学生画完,作品展示 。请一名学生介绍自己画的蚂蚁身体各部分名称:头、胸、腹、一对触角、三对足师在巡视中发现,同学们对蚂蚁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蚂蚁的身体有:头、胸、腹、一对触角、三对足。板书: 头、胸、腹、一对触角、三对足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两只蚂蚁的触角有什么不同?蚂蚁的触角究竟长什么样呢?学生通过观察寻找答案。2、介绍实验器材师介绍实验器材:装有蚂蚁的试管、放大镜师指导学生演示:利用放大镜如何观察蚂蚁分组观察组长检查实验器材,开始观察。a.每一个同学都认真观察蚂蚁的样子。看看,蚂蚁的触角究竟长什么样?观察完毕,组长收实验器材。请同学们在画纸2号区,画出蚂蚁的一对触角。请在黑板画画的同学,继续在黑板上画。通过观察,学生发现蚂蚁的触角分2节。b.对比黑板上画的蚂蚁,学生发现足长的位置不同,足的节数也不同。请组长拿出实验器材,同学们继续观察。看看,蚂蚁的足长在哪里?足分几节?观察完毕,组长收实验器材。请同学们在画纸3号区,画出蚂蚁的三对足。请在黑板画画的同学,继续在黑板上画。通过观察学生发现:蚂蚁的三对足长在胸部,足分3节。出示蚂蚁图,学生仔细观察蚂蚁的身体结构。请同学们在画纸4号区画一只漂亮的蚂蚁。请在黑板画画的同学,继续在黑板上画。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画。学生作品展示 进步鼓励!总结:第一次画的蚂蚁是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虽然见过,但画得不准确。因为那是无意识的观察。在课堂上,借助实验仪器,对蚂蚁进行了先整体,再局部,有序的观察,同学们对蚂蚁的身体结构有了更清楚的了解。科学有序的观察方法很重要。4、观察发现出示不同种类蚂蚁图,学生通过观察,找异同。不同:大小、颜色、形状相同:头、胸、腹、一对触角、三对足总结:不同种类的蚂蚁身体结构相同。三、蚂蚁的生活习性引导学生提出关于蚂蚁的问题,及时评价。1、蚂蚁的食物出示:(带拼音字)虫子---蚂蚁吃吗?出示一张蚂蚁吃虫子图片验证(用面包、梨、甘蔗、花生替换)学生回答正确及时评价。出示一组蚂蚁吃食物图片,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蚂蚁最爱吃甜食。总结:蚂蚁喜欢吃的食物种类很多,发现能吃的东西,都搬回家,可以清洁环境。蚂蚁是大自然的清道夫。2、蚂蚁的生活环境出示:6张图 字带拼音 草地 土地 花园 树洞 墙角 路边学生见过…. 出笑脸及时表扬学生在生活中善于观察。总结:蚂蚁生活范围很广,随处可见。猜一猜:蚂蚁最喜欢生活在哪里?出示蚂蚁洞穴图片:蚂蚁最喜欢生活在土壤的洞穴里。四、拓展延伸 表达交流引导学生说出生活在土壤里的小动物:蚯蚓、老鼠、毛毛虫出示图片:蚱蜢、鼠妇、蟋蟀、蜗牛学生识图,通过观察对比,找出谁和蚂蚁长得像,并说明理由。总结:蚱蜢和蟋蟀身体结构和蚂蚁相似,都有头、胸、腹、一对触角、三对足。它们长得最像。五、蚂蚁信息传递放蚂蚁传递信息视频,学生观看并讨论交流。总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蚂蚁不仅可以通过触角传递信息,还可以分泌信息素,在路上留下气味路标。德育教育:鼓励学生学习小蚂蚁勤劳、勇敢、团结的精神。六、作业:课后和家长一起探究关于蚂蚁的问题,(可以到大自然中观察,可以查阅资料…)下节课继续交流。七、结束:儿歌总结本课所学师带领学生说儿歌,做动作。小蚂蚁小蚂蚁,真可爱。身体分,头胸腹,一对触角,三对足。碰碰触角,传信息,齐心协力,了不起。八、板书设计蚂 蚁头 一对触角胸 三对足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