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善良”导写、素材化用与范文示例[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人说,灵魂最美的音乐是善良,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也有人说,善良是优秀的品性,但一切不能因善良而失去原则。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写作指导]从考试命题角度讲,这道题目属于“有话说,难说好”的类型。“有话说”是指人人都能说一些内容;“难说好” 是指并非所有人都能讲清这一问题,这里涉及到思维的精度、深度、高度和力度等。从审题准确角度讲,第一句关键是“善良是最需要的本能”,这里要强调出“最”,这就存在比较问题,将善良与其他优秀品质如高洁、自信、自尊等进行概括性比较。而第二句,“一切不能因善良而失去原则”,强调“有原则的善良”这是学生应集中分析的观点。如果考生想在写作上再有提升,需要在思维分析方面加大力度。比如在行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从行善与受善问题出发,还需要考虑另一个重要因素:“行善”中的“社会规范”问题。可见,如何正确的“行善”必须涉及到三项因素:内心感受,对方期评,社会规范。而当“行善”涉及到极端情况,比如生命问题时,我们则必须坚守“生命大于原则”的理论但是,当“行善不涉及到生命”问题时, 我们必须要坚守行善中的原则与底线,所谓原则与底线,就是说话与行事的准则与规范,应包括社会规范、伦理要求与自我价值取向等。如果具体到行善, 就应该是从三方面来考虑其中的原则问题:从行善者角度讲,行善者首先要学会爱自己,善待亲人,不应盲从,不能超过自身能力与水平,不能因行善对自己和亲人造成伤害,要学会辨识行善的对象和预判受善后的效果,这是行善中的理性思考,也是行善者的底线;从受善者角度讲,行善要换位思考的原则,“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言极是。而网上有一流行语:“世上有一种冷,叫做你妈觉得冷”,揶揄之中,呼唤的是行善需从对方期许出发,这一原则不能变;再者行善的方式要符合社会规范,而不能践踏社会制度,突破社会规范等,不能以抢劫的名义行孝心,不能以偷窃的名义行爱心[素材及化用]强力素材1:柏林墙倒塌以后,亨里奇受到审判, 因为他在守墙期间射杀了一名意欲翻墙的年轻人。律师以“执行命令”为其辩护,但法官认为:“作为警察,不执行命令是有罪的,但打不准却是无罪的。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那时你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权利,这是你应该主动承担的良心义务。”最终享里奇获刑。化用示例:法官之所以判决亨里奇有罪,源于他认为,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那时你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权利,这是应该主动承担的良心义务。法官此处所言的“善良”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维护,是人类起码的仁义与善心,这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从历史纵向角度看,从华夏思想源头讲,这也符合我国的儒家思想对人性的基本判断,也是古代大多思想家对人性的基本看法。孔子一直提倡“仁”,孟子以为“人性向善”,“善” 是人性的“端口”与本源,他提出“四端说”,即“恻隐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这可以说从思想源头解释了人需要行善的根本原因强力素材2:昔有鹦鹉飞集陀山,乃山中大火,鹦鹉遥见,入水濡羽,飞而酒之。天神言:尔虽在志意,何足云哉 对日:常侨居是山,不忍见耳!天神嘉感,即为灭火。”一明末清初周栎园的 《栎园书影》化用示例:从某种意义上说,神性不代表理性,有时恰恰是神性违抗理性。因此神性的善不是我们需要的,我们应当追求“人性”的善。人性的善是我们人类力所能及的善。我们不必强迫自己做无原则的做不到的善。神话故事中说,昔日有鹦鹉飞集陀山,一日山中大火,鹦鹉见而入水濡羽,飞往洒之。神问它们为何做无谓之事,鹦鵡说是出于心中的“不忍见”。“不忍见”正是善的体现。作为鹦鹉,它们不是全图效补火的飞域,而是明智地践行“鸟性”的善。不伤害自身,在能力范围内行善,方是善的理性。强力素材3:在毛姆小说 《月亮与六便士》中,流荡到巴黎街头,学画画的思特里克兰德遇到了烂好人、滑稽角色的施特略夫,他总是被人调侃,但又愿意伸手帮助别人。施特略夫救了一个遭遇悲惨的女人并娶了她,最后这个女人看上了身材魁梧的思特里克兰德,无论他怎样的挽回和哀求,换来的是一堆被人诟病的笑料,最可悲的是他在诉说自己悲惨故事的时候,总让人忍不住发笑。而在获得过施特略夫无私帮助的思特里克兰德眼里,施特略夫就是一个善良的没有底线的小丑。但也有 人认为他的善良具备了神性。化用示例:理性告诉你何时需要善良,对何人善良,以及如何执行自己的善心。施特略夫是(月亮与六便士》中的一个炮灰配角,用来衬托主角思特里克兰德对艺术纯粹的追求,然而我却对这个老好人产生了深切的悲悯。施特略夫因为不忍看思特里克兰德病死,便将他接到自己家由妻子照顾, 期间还忍受了无数思特里克兰德对他的言语侮辱,最后落得妻子与思私奔,他却散尽家财的下场。施是因为欣赏思的才华才帮助他,但我认为,以思的态度看来根本没有将施当作朋友,反而处处嘲讽,极尽刻薄。对待这样的人,如果一味纵容,非但得不到对方感激,还可能赔上自己的生活。善良没有错,但不能毫无底线。你没有底线,他就没有原则。所以,越是善良的人底线越要高一点,在事情变坏之前学着适度“零容忍”。 孔夫子对此的见解多么先进:“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 善良应当用来回馈给那些珍视我们的善良的人,而不是用来挥霍、任人践踏。[例文精选]理性不存,善良无义有人在沙滩上见到一只被海鸥攻击的小海龟,便上前为它赶跑了海鸥,小海龟顺利爬回大海。可当这个人转身离开,却没见到身后倾巢而出的海龟被海鸥群屠戮的惨状。原来,那人顺手帮助的,是一只探路的海龟。这个人善良吗 无疑,比起那些袖手旁观者,他是善良的。但是他的善良导致好的结果了吗 显然没有。就像苏格拉底所说的:“无知即无德”,无知的善良比天然的冷漠更加可怕。 善良是优秀的品性,但无原则的善良就犹如淬了蜜的刀剑,杀人于无形。罗素有一句箴言“若理性不存在, 则善良无意义”。我深以为然。要使善良能够大行其道, 首先应当理性归位。理性告诉你何时需要善良,对何人善良,以及如何表达自己的善心。施特略夫是《月亮与六便士》中的一个炮灰配角,用来衬托主角斯特里克兰对艺术纯粹的追求,然而我却对这个老好人产生了深切的悲悯。施特略夫因为不忍看斯特里克兰病死,便将他接到自己家由妻子照顾,期间还忍受了无数斯对他的言语侮辱,最后落得散尽家财的下场。施是因为欣赏斯的才华才帮助他,但我认为,以斯的态度看来根本没将施当作朋友,反而处处嘲讽,极尽刻薄。对待这样的人,如果一味纵容,非但得不到对方感激,还可能赔上自己的所有。善良没有错,但不能毫无底线。你没有底线,他就没有原则。所以,越是善良的人底线越要高一点,在事情变坏之前学着适度“零容忍”。孔夫子对此的见解多么先进:“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善良应当用来回馈给那些珍视我们的善良的人,而不是用来挥霍、任人践踏。进一步说,什么是真正的善 良呢 真正的善良富有原则,它是经由理性思考、由心及心的;是站在他人立场考虑问题,却也不罔顾自身意愿的。连博爱的特蕾莎修女也曾说过:“先爱亲人,再爱他人。哗众取宠的善良是虚伪的矫饰。哪怕付出再多也只是小善,而真正的大善却由人的本愿出发。试问一个人如果连身旁的亲人都不能爱护,又谈何关爱世人 正是因为特蕾莎心中充满了亲疏分明的爱,她才能善用自己的善心。当善良被赋予理性之光,或可与日月争辉!善良不是无知的冲动 而是智慧的结晶;善良不是无底线的纵容,而是以心交心的真诚;善良更不是描绘庞大却虚幻的海市蜃楼给人看,而是从亲密之人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的一种深入骨髓的习惯。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理性原则。请记住:“若理性不存在则善良无意义。”照顾好你的善良,最好让她开出玫瑰,用刺保护她的美。你的善良需要一点儿理性的锋芒。评点以耐人寻味的小故事作为文章的由头,颇为吸睛。苏格拉底的名言点缀其间,言简意赅下结论,名著《月亮与六便士》当中的人物施特略夫的素材重点制析,深度阐释。特蕾莎修女的名言再进一步深层用释 .有醍醐灌顶之效。文章的素材选用精当,使用的位置与方法也极具匠心,追求变化,或详或略,错落有致,如此议论文才能摇曳生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