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如果物质只发生颜色、状态等变化,而没有产生新的物质,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2.常见的物理变化:三态变化 玉雕 竹编3.化学变化:如果物质在发生变化后有新物质产生,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常伴随物理变化。4.常见的化学变化:燃烧 酿酒 秋天落叶二、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物理变化表现出的性质2.常见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挥发性、溶解性、吸附性、磁性等。金属的延展性 砂锅的导热性 水的流动与三态变化3.化学性质: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4.常见的化学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金属活动性、酸碱性、稳定性等。蛇的毒性 可燃性 金属的活动性例1、在治疗新冠肺炎中,中药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中药煎制步骤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冷水浸泡 B.加热煎制 C. 取液弃渣 D.装袋保存例2、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铁钉生锈;酒精挥发 B.蜡烛燃烧;水的凝固点是0℃C.冰雪融化;酒精易燃烧 D.食物在夏天易变质;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例3、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其物理性决定的是( )A.氧气用于气焊 B.酒精用作燃料C.金刚石用来栽玻璃 D.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例4、下列是对酒精部分性质和变化的描述,用序号回答问题:①无色透明的液体;②易挥发;③易燃烧;④能溶解碘和酚酞等多种物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例5、下面是在学习“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时,小明和小科发生的争论,他们列举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1)小明认为“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如果发光、发热,一定是物理变化”。他列举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是________。(2)小科认为“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如果发光、发热,一定是化学变化”。他列举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是________。(3)小明和小科两位同学发生争论的原因是________。1.下列是家庭自制葡萄酒的几个主要步骤,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清洗葡萄 B.揉捻葡萄 C.装瓶发酵 D.过滤葡萄渣2.新疆棉绒长、品质好,是不少知名服装品牌的原材料之一。服装面料成分多样,通过燃烧能产生气味的方法来判断面料的成分,这是利用棉的( )A.化学性质 B.化学变化 C.物理性质 D.物理变化3.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A.硝酸银见光易分解,故保存在棕色试剂瓶——物理性质B.车胎爆炸——化学性质C.用生石灰干燥氧气——物理性质D.电灯发光——物理性质4.用我国自主研发的1号生物航空煤油的飞机首次试飞成功。生物航空煤油是以多种动植物油脂为原料,采用自主研发的加氢技术、催化剂体系和工艺技术生产。我国正积极研发餐饮废油(地沟油)和海藻加工生产生物航空煤油的技术。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此项技术有助缓解民用航空业的能源问题B. 生物航空煤油生产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C. “地沟油”流人餐桌会对食用者产生危害D. “地沟油”可以进行合理利用变废为宝5.氧气是我们不可缺少的物质。关于氧气的叙述有:①通常情况下,氧气无色无味;②氧气能支持燃烧;③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④氧气供给呼吸;⑤氧气可使铁制品生锈。(1)描述氧气物理性质的有___________。(2)描述氧气化学性质的有___________。(3)描述氧气用途的有___________。6.为应对新冠疫情,我们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还可以用75%的酒精溶液对手进行消毒。查阅资料发现:酒精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具有略带刺激性的特殊香味;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可用作燃料和消毒剂。请回答下列问题:(1)属于物理性质的有________ (回答一点即可);(2)属于用途的有________ (回答一点即可);(3)酒精燃烧属于________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7.下列物质的变化或性质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①食盐是白色晶体 ②氨气有刺激性气味 ③酒精挥发 ④酒精易挥发⑤蜡烛燃烧 ⑥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1.陶艺制作DIY深受大家的喜爱,其制作过程包括下图四个环节,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揉搓泥料 B.拉胚成形 C.晾干刻字 D.高温烧制2.在通常情况下,硫化氢是一种没有颜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比空气重,能溶于水在空气中点燃硫化氢气体有二氧化硫和水生成。下列叙述中属于硫化氢化学性质的是( )A.该气体没有颜色 B.该气体能够燃烧C.该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D.该气体有臭鸡蛋气味3.下列叙述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纯水为无色无味的液体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氧化镁C.铜绿受热时会发生分解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4.下列实验室中的交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酒精灯:“帽子哪里去了?我的燃料越来越少了”B. 胶头滴管:“谁做的?我的嘴怎么碰碎到试管里面去了?”C. 锥形瓶:“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D. 铁架台:“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了”5.下列描述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① 汽油是易燃物品;②蜡烛燃烧;③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④冰块熔化6.有两瓶无色液体,分别是水和酒精,请你根据它们不同的性质,写出区分水和酒精的两种方法。参考答案例1、B【解析】A.冷水浸泡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加热煎制涉及新物质的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符合题意。C.取液弃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装袋保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例2、B【解析】A、铁钉生锈属于化学变化,酒精挥发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水的凝固点是0℃属于物理性质,故B正确。C、冰雪融化属于物理变化,酒精易燃烧属于化学性质,故C错误。D、食物在夏天易变质属于化学性质,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误。例3、C【解析】A、氧气用于气焊是利用了氧气能够支持燃烧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选项错误;B、酒精用作燃料是利用了酒精能够燃烧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选项错误;C、金刚石用来栽玻璃,利用了金刚石的硬度大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选项正确;D、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利用熟石灰能够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选项错误,故选C。例4、①②④ ③【解析】物理性质是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能够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溶解性、挥发性和密度等,则上述性质中,属于酒精的物理性质的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易挥发、能溶解碘和酚酞等多种物质,故填①②④;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才能够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易燃烧、易锈蚀、易变质等,即上述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易燃烧,故填③。例5、(1)电灯通电时发光、发热(合理即可)(2)煤气燃烧时发光、发热(合理即可)(3)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都可能伴有发光、发热现象(合理即可)【解析】(1)电流通过灯泡时,不但发光而且发热,据此解答:(2)可以用煤炭燃烧、蜡烛燃烧、火柴燃烧等现象解答;(3)是否发光、发热,并不是区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依据,因为无论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都可能伴有发光发热现象。【解答】(1)小明认为“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如果发光、发热,一定是物理变化,”例如:电灯通电时发光、发热。(2)小科认为“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如果发光、发热,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煤气燃烧时发光、发热;(3)小明和小科两位同学发生争论的原因是: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都可能伴有发光、发热现象。1.C【解析】A.清洗葡萄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过程,故A错误。B.揉捻葡萄是形状变化,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故B错误。C.葡萄发酵成酒是葡萄糖分解生成了新物质酒精,为化学变化,故C正确。D.过滤葡萄渣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故D错误。2.A【解析】A、服装面料成分多样,通过燃烧能产生气味的方法来判断面料的成分,这是利用棉的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B、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3.D【解析】A.硝酸银见光易分解生成了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体现了硝酸银的化学性质,故错误;B.车胎爆炸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体现了物质的物理性质,故错误;C、用生石灰干燥氧气是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熟石灰,发生了化学变化,体现了生石灰的化学性质,故错误;D、电灯发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体现了物质的物理性质,故正确。4.B【解析】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危机日益凸显;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地沟油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某些物质经过处理后,可以变废为宝。【解答】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危机日益凸显;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地沟油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某些物质经过处理后,可以变废为宝。A、化石燃料面临枯竭,能源危机摆在人们面前,餐饮废油(地沟油)和海藻加工生产生物航空煤油的技术可以缓解能源危机。正确。B、以油脂为原料,采用加氢技术、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的煤油是一种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C、食用“地沟油”能够危害身体健康。正确。D、将废油(地沟油)和海藻加工生产生物航空煤油的技术,是废物再利用的技术,利国利民。正确。故选:B。5.① ②③⑤ ④【解析】(1)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沸点、密度、硬度等,故描述氧气物理性质的是①;(2)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②氧气能支持燃烧、③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⑤氧气可使钢铁制品生锈,都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都是化学性质;(3)④氧气供人呼吸,是氧气的用途。6.(1)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具有略带刺激性的特殊香味;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2)可用作燃料、消毒剂(回答一点即可)(3)化学【解析】(1)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助燃性、腐蚀性、毒性、脱水性等 物质的物理性质指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是否易融化、凝固、升华、挥发性、熔点、沸点、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2)所谓用途就是被利用的地方,根据题干描述分析;(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解答】(1)属于物理性质的是: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具有略带刺激性的特殊香味;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2)属于用途的有:可用作燃料、消毒剂;(3)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7. ③;⑥【解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质变化。 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是否易融化、凝固、升华、挥发,还有些性质如熔点、沸点等。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不稳定性、热稳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助燃性、还原性、络合性、毒性、腐蚀性、金属性、非金属性跟某些物质起反应呈现的现象等。【解答】 ①食盐是白色晶体 ,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②氨气有刺激性气味 ,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③酒精挥发 ,它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④酒精易挥发 ,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⑤蜡烛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⑥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属于化学性质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③;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⑥.故答案为:③;⑥1.D【解析】A、揉搓泥料只是泥料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B、拉胚成形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C、晾干刻字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D、高温烧制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2.B【解析】A、硫化氢是无色气体,颜色属于物理性质,故错误;B、硫化氢能燃烧,可燃性属于化故正确学性质,;C、硫化氢比空气密度比空气大,密度属于物理性质,故错误;D、硫化氢气味有臭鸡蛋气味,气味属于物理性质,故错误。3.C【解析】A、颜色、状态、气味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故错误;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氧化镁是一个过程,是化学变化,故错误;C、铜绿受热时会发生分解,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故正确;D、溶解性,密度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故错误。4. D【解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解答】A、酒精灯不盖灯帽挥发没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胶头滴管碰碎没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锥形瓶摔碎只是形状改变没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铁生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故选D。5. ④;②;③;①【解析】(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2)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所属物质类别的化学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热稳定性及一些其它特性。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是否易融化、凝固、升华、挥发,熔点、沸点、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解答】①汽油是易燃物品,描述的易燃性,属于化学性质;②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③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描述的颜色和气味,属于物理性质;④冰块熔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则: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④,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②,属于物理性质的是④,属于化学性质的是①。6.方法一:闻气味:有特殊气味的是酒精,没有气味的是水方法二:点燃:会燃烧的是酒精,不会燃烧的是水【解析】可以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角度思考区分水和酒精的方法。【解答】 方法一:闻气味:有特殊气味的是酒精,没有气味的是水方法二:点燃:会燃烧的是酒精,不会燃烧的是水。2022-2023学年上学期浙教版科学七年级“冲刺重高”讲义(三十)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