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复习:物理量 符号 单位 测量仪器 变量基本实验电流、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实验目的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控制变量 控制电阻不变,改变电压 控制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电路图如何控制 电阻不变,用滑动变阻器调节导体两端的电压,从电压表上读出导体两端的电压值,从电流表上读出通过导体的电流 更换不同的电阻,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控制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即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观察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实验数据记录 实验 次数 电压(V) 电流(A) 电压 ÷ 电流 实验 次数 电阻(Ω) 电流(A) 电流 × 电阻1 1 0.20 5.0 1 2.0 1.00 22 2 0.40 5.0 2 4.0 0.50 23 4 0.80 5.0 3 6.0 0.33 24 6 1.20 5.0 4 8.0 0.25 2分析论证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电流和电压有关,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将实验数据通过图象的形式表示出来(如图所示)。通过图象可知电流的大小与电压成正比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电流和电阻有关,电流随电阻的增大而减小。将实验数据通过图象的形式表示出来(如图所示)。通过图象可知电流的大小与电阻成反比实验结论 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在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综上所述:导体中的电流,与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_________,与这段导体的电阻成_________。这个结论也就是__________。其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典例分析】小金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R0为定值电阻。他先后将5Ω、15Ω和25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a、b两点间,闭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示数(如下表)。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导体中的电流I与电阻R并不成反比的结论。电阻R/Ω 5 15 25电路I/A 0.6 0.3 0.2图中R0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请指出该实验设计不妥之处:__________________;在R替换变化过程中,R0两端电压变化是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重新调整、选择仪器后,请在答题纸相应虚线框中,画出你设计的电路图。小丽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她先后将5Ω、15Ω和25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A、B两点间,闭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示数(如表)。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电流I与电阻R并不成反比。电阻R/Ω 5 15 25电流I/A 0.6 0.3 0.2该实验中选错了什么器材:___________,请你写出应换用的器材_____________为保证实验正确进行,还需要___________,接在_____________。重新按正确的方式连接电路后,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电阻R/Ω 5 10 15 20 25 30电流I/A 1.20 0.60 0.40 0.30 0.24 0.20由表中数据可知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时________V,实验中先用5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再换10Ω的定值电阻时,某同学没有改变滑片的位置,合上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将_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此时应调节滑片使滑动变阻的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直到________________【随堂练】小刚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5Ω更换成10Ω后,他下一步操作是( )A.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B.将变阻器滑片向左移C.将变阻器滑片向右移 D.增加电池的数量变式:把10Ω换成5Ω,他下一步操作是( )如图所示电路图,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如何改变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从而得到多组电压、电流值( )A.保持R2的滑片位置不动B.保持R1的电压不变C.保持R1不变,调节R2的滑片到不同位置D.保持电路中的电流不变某同学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结论与图形相符的是( )A.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B.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增大C.电阻一定时,电压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减小D.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减小如图所示为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由图中信息可知( )A.导体的电阻为5ΩB.导体的电阻为1.5ΩC.导体的电阻随导体两端的电压的增大而增大D.导体两端电压为0时,导体的电阻也为0小金用如图所示电路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为了改变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设计了以下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方案个数是( )甲:换用可调节电压的学生电源接入MN乙:两节新干电池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入MN丙:两节新干电池先后与不同的定值电阻R’串联接入MN丁:两节新干电池先后与不同规格的小灯泡串联接入MN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小金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他使用的电路如图甲所示。实验前,小金将电压表直接连接在由两节干电池组成的电池组两端,测得电压是3V。实验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该实验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科改用图乙所示电路对实验进行改进,已知电流表的使用0-0.6A量程,电压表使用0-3V量程,滑动变阻器有“10Ω,2A”和“20Ω,1A”和“50Ω,0.2A”可供选择,图丁为小科实验后绘制的I-R图像。请根据电路图用笔画代替导线将实物图丙连接完整。图丁b点到c点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___________要完成实验,应选择的滑动变阻器为__________ 。小徐在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采用的电源电压为6V,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40Ω、0.6A”,保持电压表示数为2V。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往右移电流减小;电阻有二种组合,第一组1Ω 5Ω 10Ω,第二组5Ω 10Ω 15Ω,选用第______组可以完成实验;小徐根据所测得的三组数据大致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请根据图像描述电流与电阻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学上要得到“电流与电阻关系”的普遍成立的结论,你认为还需要进行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阻值为10Ω、15Ω、20Ω、25Ω的电阻进行实验探究,手中的器材有:电压恒为6V的电源、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 0~15V)、滑动变阻器(10Ω,1A)、滑动变阻器(15Ω,1A)。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如图所示为实物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电路连接完整。(滑动变阻器滑片向B滑动时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为获得第二次实验数据,小组同学断开开关,将电阻由10Ω更换为20Ω,将滑动变阻器移到最大阻值处,闭合开关,接下来的操作:_______________, 并记录下电流表示数:序号 电压(V) 电阻(R) 电流(A)1 4 10 0.42 20此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除了保护电路以外最主要的作用是什么?______;小组同学再次将电阻更换为25Ω电阻的阻值进行实验,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都无法完成实验,则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是______。伏安法测电阻实验内容:伏安法测电阻实验原理:根据R=,用电压表测出电阻两端电压U,用电流表测出通过电阻的电流I,即可求得被测电阻的阻值实验电路图实验器材:干电池两节、待测电阻一个、开关1个、电流表一只、电压表一只、滑动变阻器一个、导线若干。实验步骤:按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动到阻值最大的位置检查无错误后,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一位置,分别读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在表格中改变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再读数,记入表格中,如此再重复一次根据每组数据计算出电阻值,然后求三个电阻的平均值,即为被测电阻值实验记录实验次数 I/A U/V R/Ω R的平均值/Ω123实验注意事项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应处于电阻最大处,保证电路安全,防止开关突然闭合时,产生瞬间电流过大而烧毁电路电流表的选择应该根据电源电压值,未知电阻综合考虑后,采用试触法确定移动滑动变阻器调节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测多组数据,求平均值,减小误差【典例分析】小金同学用伏安法测未知电阻R的阻值,按照甲图进行电路图连接。仔细检查电路,发现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图甲错误的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一根连接导线;小金正确连接电路后,某次实验两电表示数如图乙、丙所示,则被测电阻R=_____Ω;实验过程中,电流表突然损坏,无法正常使用。小金观察各种器材,发现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R滑,利用电压表也能够测出未知电阻R的阻值,于是,小金只在原电路图基础上拆除了电流表,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A”端,读出电压表的读数,记为U__________,读出电压表的读数,记为U1计算未知电阻R的阻值为:R=___________。小陈做“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实验电路如图,被测小灯泡标有“2 V”字样,实验数据如表。实验过程中,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灯泡变亮,小陈是将滑片向_____调节(选填“a”或“b”) ;小陈进行了多次测量,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记录的数据,请帮助小陈算出小灯泡的电阻是________。为了测定一根“镍铬合金丝”的电阻R,提供下列器材:电源、电流表2只, 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开关、导线若干。请你利用这些器材设计实验方案。画出实验电路图写出实验的步骤并用测量值表示所测的电阻值。6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复习:物理量 符号 单位 测量仪器 变量电流 I A 电流表 因变量电阻 R Ω 自变量电压 U V 电压表 自变量基本实验电流、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实验目的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控制变量 控制电阻不变,改变电压 控制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电路图如何控制 电阻不变,用滑动变阻器调节导体两端的电压,从电压表上读出导体两端的电压值,从电流表上读出通过导体的电流 更换不同的电阻,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控制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即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观察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实验数据记录 实验 次数 电压(V) 电流(A) 电压 ÷ 电流 实验 次数 电阻(Ω) 电流(A) 电流 × 电阻1 1 0.20 5.0 1 2.0 1.00 22 2 0.40 5.0 2 4.0 0.50 23 4 0.80 5.0 3 6.0 0.33 24 6 1.20 5.0 4 8.0 0.25 2分析论证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电流和电压有关,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将实验数据通过图象的形式表示出来(如图所示)。通过图象可知电流的大小与电压成正比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电流和电阻有关,电流随电阻的增大而减小。将实验数据通过图象的形式表示出来(如图所示)。通过图象可知电流的大小与电阻成反比实验结论 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在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综上所述:导体中的电流,与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个结论也就是欧姆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I=。【典例分析】小金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R0为定值电阻。他先后将5Ω、15Ω和25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a、b两点间,闭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示数(如下表)。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导体中的电流I与电阻R并不成反比的结论。电阻R/Ω 5 15 25电路I/A 0.6 0.3 0.2图中R0所起的作用是保护电路;请指出该实验设计不妥之处:未控制电阻R两端的电压相同;在R替换变化过程中,R0两端电压变化是变大(变大、变小、不变);重新调整、选择仪器后,请在虚线框中,画出你设计的电路图。小丽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她先后将5Ω、15Ω和25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A、B两点间,闭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示数(如表)。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电流I与电阻R并不成反比。电阻R/Ω 5 15 25电流I/A 0.6 0.3 0.2该实验中选错了什么器材:定值电阻,请你写出应换用的器材滑动变阻器。为保证实验正确进行,还需要电压表,接在R两端。重新按正确的方式连接电路后,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电阻R/Ω 5 10 15 20 25 30电流I/A 1.20 0.60 0.40 0.30 0.24 0.20由表中数据可知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时6 V,实验中先用5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再再10Ω的定值电阻时,某同学没有改变滑片的位置,合上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将变大(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此时应调节滑片使滑动变阻的变大(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直到电压表的示数为6V。【随堂练】小刚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5Ω更换成10Ω后,他下一步操作是( C )A.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B.将变阻器滑片向左移C.将变阻器滑片向右移 D.增加电池的数量变式:把10Ω换成5Ω,他下一步操作是( B )如图所示电路图,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如何改变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从而得到多组电压、电流值( C )A.保持R2的滑片位置不动B.保持R1的电压不变C.保持R1不变,调节R2的滑片到不同位置D.保持电路中的电流不变某同学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结论与图形相符的是( D )A.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B.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增大C.电阻一定时,电压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减小D.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减小如图所示为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由图中信息可知( A )A.导体的电阻为5ΩB.导体的电阻为1.5ΩC.导体的电阻随导体两端的电压的增大而增大D.导体两端电压为0时,导体的电阻也为0小金用如图所示电路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为了改变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设计了以下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方案个数是( D )甲:换用可调节电压的学生电源接入MN乙:两节新干电池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入MN丙:两节新干电池先后与不同的定值电阻R’串联接入MN丁:两节新干电池先后与不同规格的小灯泡串联接入MN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小金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他使用的电路如图甲所示。实验前,小金将电压表直接连接在由两节干电池组成的电池组两端,测得电压是3V。实验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该实验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未控制电阻R两端的电压相同。小科改用图乙所示电路对实验进行改进,已知电流表使用0-0.6A量程,电压表使用0-3V量程,滑动变阻器有“10Ω,2A”和“20Ω,1A”和“50Ω,0.2A”可供选择,图丁为小科实验后绘制的I-R图像。请根据电路图用笔画代替导线将实物图丙连接完整。图丁b点到c点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 大 。要完成实验,应选择的滑动变阻器为20Ω,1A。小徐在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采用的电源电压为6V,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40Ω、0.6A”,保持电压表示数为2V。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往右移电流减小;电阻有二种组合,第一组1Ω 5Ω 10Ω,第二组5Ω 10Ω 15Ω,选用第二组可以完成实验;小徐根据所测得的三组数据大致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请根据图像描述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当电阻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科学上要得到“电流与电阻关系”的普遍成立的结论,你认为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更换不同电阻多次实验。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阻值为10Ω、15Ω、20Ω、25Ω的电阻进行实验探究,手中的器材有:电压恒为6V的电源、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 0~15V)、滑动变阻器(10Ω,1A)、滑动变阻器(15Ω,1A)。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如图所示为实物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电路连接完整。(滑动变阻器滑片向B滑动时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为获得第二次实验数据,小组同学断开开关,将电阻由10Ω更换为20Ω,将滑动变阻器移到最大阻值处,闭合开关,接下来的操作:调节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4V, 并记录下电流表示数:序号 电压(V) 电阻(R) 电流(A)1 4 10 0.42 20此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除了保护电路以外最主要的作用是什么?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小组同学再次将电阻更换为25Ω电阻的阻值进行实验,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都无法完成实验,则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是 换用滑动变阻器(15Ω,1A)。伏安法测电阻实验内容:伏安法测电阻实验原理:根据R=,用电压表测出电阻两端电压U,用电流表测出通过电阻的电流I,即可求得被测电阻的阻值实验电路图实验器材:干电池两节、待测电阻一个、开关1个、电流表一只、电压表一只、滑动变阻器一个、导线若干。实验步骤:按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动到阻值最大的位置检查无错误后,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一位置,分别读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在表格中改变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再读数,记入表格中,如此再重复一次根据每组数据计算出电阻值,然后求三个电阻的平均值,即为被测电阻值实验记录实验次数 I/A U/V R/Ω R的平均值/Ω123实验注意事项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应处于阻值最大处,保证电路安全,防止开关突然闭合时,产生瞬间电流过大而烧毁电路。电流表的选择应该根据电源电压值,未知电阻综合考虑后,采用试触法确定。移动滑动变阻器调节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测多组数据,求平均值,减小误差。【典例分析】小金同学用伏安法测未知电阻R的阻值,按照甲图进行电路图连接。仔细检查电路,发现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图甲错误的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一根连接导线;小金正确连接电路后,某次实验两电表示数如图乙、丙所示,则被测电阻R= 8 Ω;实验过程中,电流表突然损坏,无法正常使用。小金观察各种器材,发现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R滑,利用电压表也能够测出未知电阻R的阻值,于是,小金只在原电路图基础上拆除了电流表,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A”端,读出电压表的读数,记为U将滑动变阻器移到B端,读出电压表的读数,记为U1计算未知电阻R的阻值为:R=。小陈做“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实验电路如图,被测小灯泡标有“2 V”字样,实验数据如表。实验过程中,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灯泡变亮,小陈是将滑片向a调节(选填“a”或“b”) ;小陈进行了多次测量,请说明原因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少实验误差;根据记录的数据,请帮助小陈算出小灯泡的电阻是10Ω。为了测定一根“镍铬合金丝”的电阻R,提供下列器材:电源、电流表2只, 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开关、导线若干。请你利用这些器材设计实验方案。画出实验电路图写出实验的步骤并用测量值表示所测的电阻值。步骤: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连接电路时应断开开关;2.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A0的示数为I0,A1的示数为I1;3.计算R0两端的电压U0=I0R0;根据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R0两端的电压等于R两端的电压;4.根据R=可得R=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docx 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