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社会各界的救亡图存运动【中职课件】(共2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4课 社会各界的救亡图存运动【中职课件】(共28张PPT)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所谓的救亡图存运动是指国家面临生死危难时发起挽救国家的行动。在近代中国,晚清开始,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外,外国人肆意践踏中国主权,瓜分中国领土;在 内,国家腐败无能,三座大山压得人民喘不过气,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恩格斯说过,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也是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的历史。
第14课 社会各界的救亡图存运动
一、太平天国运动
洪秀全
(1814.1.1—1864.6.1)
洪秀全1814年1月1日出生,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人。 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遂吸取早期基督教义中的平等思想,但因其受封建思想影响较大创立的拜上帝会仍旧有着十分严格的等级制度。
撰《原道救世歌》以布教,主张建立远古“天下为公”盛世。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称天王,1853年以南京作为首都,改名天京,1864年在天京自尽,太平天国在他去世后不久覆亡。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对清王朝乃至整个近代历史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产生背景 太平天国处于强盛时期 太平天国处于衰落时期
经济主张 主张消灭私有制 主张发展私有制
群众基础 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没有引起农民强烈反应
作 用 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革命斗争的发展 未能付诸实施,主张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对后人有启迪作用
反映了同一时代 的不同特点 标志着农民战争水平达到最高峰,违背社会发展规律 具有资本主义色彩,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潮流
相同点:1、都体现反封建; 2、都脱离实际,未能实施。
历史作用:反封建(打击清王朝)反侵略(打击侵略者)
对比《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曾 国 藩
(湘 军)
李 鸿 章
(淮 军)
特烈·华尔
(洋枪队)
小生产者
组织涣散
无科理论
中外反动联合
空想落后
天京变乱
拜上帝教
洋枪队
孤军北伐
战略失误
主观原因
(阶级的局限性)
客观原因
启示:沉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及启示
所谓“洋务”指一切涉外事务;诸如外事交涉、订条约、派遣留学生、购买洋枪洋炮、开矿办厂等与外国资本主义有关的事情。
“洋务运动”指清朝统治集团内部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从事这些活动的开明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二、洋务运动
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太平军反清
内外交困
洋务运动的背景
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恭亲王 奕?
曾国藩
洋人的枪炮威严,器械严明,队伍雄整,吾应虚心忍辱向他们学习,学洋枪洋炮,学火轮船。
上海
天津
福州
天津机器局
福州船政局
江南制造总局
以“自强”为旗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安庆
安庆军械所
军事工业名称 创办人
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
江南制造总局 李鸿章
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
福州船政局
江南制造总局 炮厂的机器房
安庆内军械所旧址
江南制造总局仿制的毛瑟枪
鸦片战争时期清军使用的竹制火铳
江南制造局生产的后膛钢炮
詹天佑
京师同文馆
京师同文馆是清末第一所官办外语专门学校,由恭亲王奕 和文祥于1861年1月奏请开办,并于1862年8月24号正式开办。
初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为目的,以外国人为教习,专门培养外文译员,属总理事务衙门。
该馆附设印书处、翻译处,曾先后编译、出版自然科学及国际法、经济学书籍二十余种。此外还设有化学实验室、博物馆、天文台等。
1902年,同文馆并入于1898年创建的中国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京师大学堂。
以“求富”为旗号,兴办近代民用工业
上海
汉阳
开平
开平煤矿
汉阳铁厂
轮船招商局
湖北织布局
武昌
民用工业名称 创办人
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
汉 阳 铁 厂 张之洞
湖北织布局 张之洞
轮船招商局
汉 阳 铁 厂
张之洞
筹 划 海 防
旅 顺
威海卫
北洋海军
福建海军
南洋海军
1894年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洋务运动失败标志: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兴办近代民用工业
引进西方国家先进科技,使中国出现第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清军的战斗力
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批近代新式人才,推动了中近代化教育的发展
创办新式学校;
选送留学生出国
筹划海防
洋务运动的进步性
1.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现)代化的这辆列车。”据此可见,他认为( )
A.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
B.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C.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D.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A
课堂测试
维新
实行新的政策
变法
改变政治制度
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变成君主立宪制
三、戊戌变法
1895年春《马关条约》的签订,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康有为和梁启超请求拒和、迁都、变法,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领域 内容 影响
政治
经济
文化
军事
裁撤冗官冗员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并发展农、工、商业
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有利于有维新思想的先进人士参与政治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有利于思想启蒙以及西方思想的传入
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触碰了顽固派的利益
戊戌变法的内容和影响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逮捕了维新派人士,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6人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惨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至此,戊戌变法失败。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封建势力进行阻挠破坏
开始
发展
高潮
结局
公车上书揭开序幕
创办报刊建强学会
百日维新实行变法
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学习西方政治。
背景
1.戊戌变法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作业
意义:
1、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进步性、爱国性。
2、戊戌变法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3、戊戌变法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 1853年,太平军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该政权定都于( )
A.永安 B.金田
C.天京 D.安庆
3.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了,其失败的标志是( )
A.领导集团内讧 B.清军攻陷安庆
C.湘军攻陷天京 D.洪秀全病逝
4.“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主张此观点的派别是( )
A.顽固派 B.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作业
C
B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