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历社复习专题06:我国四大地理区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年中考历社复习专题06:我国四大地理区域

资源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0年中考历社复习专题06:我国四大地理区域
一、单选题
1.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以下哪个不属于四大地理区域(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东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与①、④两大地理区域分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
A.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分界线 B.地势第二、三阶梯分界线
C.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 D.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2)确定③地区与其他①②④地区界线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经济因素
3.(2020七下·台州开学考)“南稻北麦”“南水田北旱地”均说明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南北差异,这种南北差异的地区分界线大体经过(  )
①1月0℃等温线 ②400mm年等降水量线 ③800mm年等降水量线
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⑤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⑥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A.①②③⑥ B.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④⑤
4.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D区域与其它三大区域界定的主导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气候 D.地形
(2)四大地理区域与这组景点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①——B——南方地区 B.②——A——南方地区
C.④——C——青藏地区 D.③——D——西北地区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的是(  )
A.A地区 B.B地区 C.C地区 D.D地区
5.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们在划分时只考虑了地理位置
B.四大区域是从宏观划分的,区域内部差异依然明显
C.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大体与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一致
D.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感觉不到区域的存在
6.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古代有不少诗词大家对我国的大好河山进行了描述,给后人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佳句。下列诗句与图中字母所示区域环境特征不相匹配的是(  )
A.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D.D——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7.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界线中,与图所示甲区域和其他区域的分界线相吻合的是(  )
A.人口地理分界线 B.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C.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2)我国自古就有“南稻北麦”、“南船北马”之说,它们指的是图中哪两个区域(  )
A.甲和丁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乙
(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绘的景象在下列哪个地区最常见(  )
A.甲地区 B.乙地区 C.丙地区 D.丁地区
8.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表述,正确的是(  )
A.①、②地区相比,①地区水能资源更为丰富
B.③地区气候干旱,特色农业是河谷农业
C.②地区气候湿润,种植业和淡水渔业发达
D.④地区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瓜果含糖量高
9.我国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接近(  )
A.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局部)
B.月等温线(局部)
C.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局部)
D.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10.下图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典型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每年6月份,在山东的平原地区,常见的景观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与丁区域的分界线是我国400mm年均等降水量线
B.乙区域光照充足,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种植
C.丙区域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D.丁区域冬季寒冷,溜冰、滑雪是常见的体育活动
11.我国东北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南方地区气候特征依次是(  )
A.干旱、冷湿、高寒、湿热 B.湿热、冷湿、高寒、干旱
C.高寒、干旱、冷湿、湿热 D.冷湿、干旱、高寒、湿热
12.有学者按自然地理特征,将中国分成如图所示的四块区域,并分别命名为“金色中国”、“银色中国”、“绿色中国”和“黄色中国”,读下图,完成下题。
四个区域的人类活动及其影响因素对应不正确的是(  )
A.“黄色中国”的传统民居窑洞——黄土广布、深厚且具有直立性
B.“金色中国”的坎儿井——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C.“银色中国”的内外交通不便——河网密布,著名的水乡
D.“绿色中国”的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到三熟——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13.(2019七下·余杭期中)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1)关于图中I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我国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②接近于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③我国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该线
④和我国旱地与水田分界线基本重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很多地理事物的分布都具有一定规律性,掌握这些规律,有助于更好的学习地理。图中箭头代表我国某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符合这一变化规律的是(  )
A.气温年较差变小 B.年降水量减少
C.夏季风增强 D.台风影响增多
14.秦岭—淮河一线在我国地理上是一条重要的分界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它把我国大致分成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②它是我国地理上的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
③它是年降水量800毫米的地理分界线 ④它是1月份平均气温0℃的地理分界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2017七下·桐乡月考)划分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依据是(  )
A.南、北方地形不同 B.南、北方气候不同
C.南、北方语言不同 D.南、北方植被类型不同
16.(2017七下·萧山期中)有关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②温带和热带的分界线 ③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④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⑤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⑥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A.①④⑤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③④⑤⑥
17.下列关于北方地区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北三省全部 B.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
C.甘肃、宁夏的全部 D.江苏、安徽两省的大部分
18.我国划分为四个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地形特征
B.气候差异
C.经济发展水平
D.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因素
二、填空题
19.每个大的地理区域都有显著的地理特征,但区域内   仍然明显,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地区。
20.人们根据不同的标准,把我国划分成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域、   、   等。
21.综合地理位置、   、   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   、   、   、   四大地理区域。
22.在中国地图上,按照   ,   年等降水量线和   边缘线,和一些实际情况,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区.
23.根据各地的   位置,自然和   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区区域,即   地区、   地区、   地区   地区.
三、综合题
24.读“我国区域划分图”,回答问题。
(1)在A,B,C,D区域中:耕地主要分布在   和   地区;牧区主要分布在   和   地区。(填写区域名称)
(2)B,D两地区以降水量线   mm为界限,A,B地区的分界线是   一线,该线也是暖温带与   带的分界线。
25.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及有关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划分A区域的主导因素是   。
(2)甲地的气候特征是   。
(3)乙地受气候影响,耕地为   ,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是   。
(4)丙地气候能反映出B区域的自然特征是   。因此,   成为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26.读“我国区域划分图”,回答问题。
(1)“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是   区域地形的显著特征。(填字母)
(2)D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农业类型(种植业)是   。
(3)C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农业类型(种植业)是   。
(4)四大地理区域中,平原面积较广的是   ;冬冷夏凉的是   。(填字母)
(5)大部分位于季风区的两个区域是   。(填字母)
(6)A区域作物熟制是   ,耕地类型是   。
27.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回答下列问题。
(1)②~①的植被变化规律是:草原——   ——荒漠;导致A,B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2)图中的区域分界线与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基本吻合的是   。(填写数码代号)
(3)D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本区域海拔较低的地区,分布着   农业。
(4)从农业生产类型来看,C区域主要从事   业。
(5)以下诗句描述的景象可能出现在B区域的是(  )
A.清明时节雨纷飞,路上行人欲断魂
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C.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D.玉米黄,高粱红,大地笼罩青纱帐
28.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图”,完成下列问题。
(1)“高原之舟”主要分布在   地区。(填序号)该地区是一个以   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
(2)“沙漠之舟”主要生活在   地区,(填序号)该地区是一个以   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该地区被称为“火洲”的盆地是   。制约本区发展农业的因素是   。
(3)②区域的传统服饰是   ,主要粮食作物   、   。
(4)③区域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其粮食作物主要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东北地区属于北方地区。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根据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 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进行分析解答。
2.【答案】(1)D
(2)C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①是我国北方地区、④是南方地区,南北方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是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故答案为:D。(2)观察可知,③地区与其他①②④地区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是我国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所以确定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因素。故答案为:C。
【点评】(1)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一月份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800毫米等降水量通过的地方,是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也是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2)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为界。
3.【答案】C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北差异的分界线是大体与秦岭—淮河一线重合。秦淮线不是亚热带和热带的分界线,也不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 ①③⑤⑥ 正确。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4.【答案】(1)D
(2)A
(3)B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知,D是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形成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2)从图中可知,①是南方地区的景观,②是西北地区的景观,③是北方地区的景观,④是青藏地区的景观;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的是南方地区的景观(水稻种植业发达),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5.【答案】B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A.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是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综合划分的,A不符合题意;
B.四大区域是从宏观划分的,区域内部差异依然明显,B符合题意;
C.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大体与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一致,C不符合题意;
D.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明显感觉到区域的存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是把秦岭—淮河线、青藏高原边缘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组合在一起形成的。以平原、丘陵为主,平均海拔多在500米以下。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6.【答案】B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关于图中四个地区的环境特征:A是西北地区,这里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B是北方地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指南方地区;C是南方地区,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特征;D是青藏地区,是长江与黄河等大河的发源地,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特征。
故答案为:B。
【点评】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为界。
7.【答案】(1)D
(2)B
(3)B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甲区域是青藏地区,它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也是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所以选D。(2)我国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是小麦,船是南方地区传统交通工具,马是北方地区的传统交通工具,读图可知,北方地区是图中的丙,南方地区是图中的乙。故答案为:B。(3)夏初,我国江淮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常常阴雨连绵。因为这时正值梅子黄熟的季节,人们习惯称之为“梅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就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景象。故答案为:B。
【点评】(1)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即第一、二级阶梯界线。(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主要粮食作物水稻。
8.【答案】C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特点。国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水能资源丰富,故A错误;西北地区属于灌溉农业,青藏地区属于河谷农业,故B错误;南方地区气候湿润,种植业和淡水渔业发达,故C正确;青藏地区主要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该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气温低,不适合种植瓜果。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根据自然条件、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等地理特征的差异把我国分成了四大地理区域,分别是北方地区,主要特征是冬季寒冷;南方地区,主要特征是降水较多,西北地区主要特征是干旱,青藏地区,主要特征是高寒。南北方分界以气候为依据,北方西北方分界以降水为依据,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以地形为依据分界。
9.【答案】C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局部接近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脉——阿尔金山以北。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主要是内蒙古高原,西部高山和盆地相间分布。
10.【答案】(1)C
(2)C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1)图中甲南方地区的竹楼,乙是青藏地区的布达拉宫,丙是北方地区的麦田,丁是秦岭—淮河线以南的丘陵、山地为我国主要产茶区;(2)甲区域与丁区域都属于南方地区;乙青藏地区光照充足,由于海拔高,气温低,主要是河谷农业;丙北方地区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丙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溜冰、滑雪是当地常见的体育活动。
【点评】(1)丙是北方地区的麦田,位于华北平原,所以选C。(2)甲是南方地区,乙是青藏地区,丙是北方地区,丁是东南丘陵,所以正确的是丙区域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11.【答案】D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由于纬度较高,气候特点是冷湿;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候干旱;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高寒是自然环境的突出特点;南方地区气候湿热。
故答案为:D。
【点评】根据自然条件、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等地理特征的差异把我国分成了四大地理区域,分别是北方地区,主要特征是冬季寒冷;南方地区,主要特征是降水较多,西北地区主要特征是干旱,青藏地区,主要特征是高寒。南北方分界以气候为依据,北方西北方分界以降水为依据,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以地形为依据分界。
12.【答案】B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黄色中国”的传统民居窑洞——黄土广布、深厚且具有直立性,不符合题意;“金色中国”的坎儿井——气候干旱,蒸发旺盛,符合题意;“银色中国”的内外交通不便——是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冰川广布,不符合题意。“绿色中国”的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到三熟——热量充足,降水丰沛,不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由“高”随之而来的另一个显著自然特征是“寒”。青藏高原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辐射强,晴天多,日照时间长,由于空气稀薄,气温低。
13.【答案】(1)D
(2)B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1)据图分析, 图中I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它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2)图中箭头代表我国某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符合这一变化规律的是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1)D。(2)B。
【点评】影响我国降水的主要来源是夏季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大,降水多;西北内陆地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降水稀少 。
14.【答案】B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由东北向西南大致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四大区域中,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河流有冰期与无冰期的分界线;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的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15.【答案】B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划分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依据是南、北方气候不同。故选择B。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划分依据的识记。
16.【答案】A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四大区域中,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零度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米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河流有冰期与无冰期的分界线;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的分界线;水稻、小麦杂粮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可见符合条件的是①一月份0℃等温线
④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 ⑤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⑥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了我国秦岭、淮河的地理分界线,常见的选择题。
17.【答案】B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方地区范围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是我国的北方地区。故选择B。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北方地区范围的识记。
18.【答案】D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我国四大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故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C、B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根据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
19.【答案】地理差异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在我国,每个大的地理区域都有显著的地理特征,但区域内地理差异仍然明显,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地区。
【点评】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20.【答案】经济区;文化区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人们根据不同的标准,把我国划分成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点评】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21.【答案】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点评】北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北方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22.【答案】秦岭﹣淮河一线;400mm;青藏高原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依据题意.
故答案为:秦岭﹣淮河一线;400mm;青藏高原.
【点评】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
23.【答案】地理;人文;北方;南方;西北;青藏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区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根据题意.
故答案为:地理;人文;北方;南方;西北;青藏.
【点评】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
24.【答案】(1)南方;北方;西北;青藏
(2)400;秦岭—淮河;亚热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耕地主要分布在处在东部季风区的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牧区主要分布在非季风区的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2)B,D两地区以降水量线以400mm为界限,A,B两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该线也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点评】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25.【答案】(1)地势地形
(2)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水田;甘蔗
(4)干旱;水源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A区域是青藏地区,这里与其他三个区域的划分依据是地形。(2)由图可知,甲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3)乙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耕地类型是水田,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有甘蔗等。(4)丙地气候能反映出B区域的自然特征是干旱,水源成了该地区发展经济的限制性因素之一。
【点评】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地理差异表现:(1)自然环境差异:地势: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的影响;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的影响。(2)人类活动差异:农业:东耕西牧,南稻北麦,主要原因是气候。人口、城市、交通线:东部密集,西部稀疏;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26.【答案】(1)C
(2)干旱;灌溉农业
(3)高寒;河谷农业
(4)B;C
(5)AB
(6)一年两至三熟;水田为主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四大地理区域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读图可知,A是北方地区,B是南方地区,C是青藏地区,D是西北地区。(1)读图可知,C是青藏地区,主体是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因此呈现出“远看是山,近看是川”的景观。(2)读图可知,D是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据海远,降水稀少,因此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农业类型(种植业)是灌溉农业。(3)读图可知,C是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农业类型(种植业)是河谷农业。(4)读图可知,四大地理区域中,平原面积较广的是B北方地区;冬冷夏凉的是C青藏地区。(5)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通过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以东属于季风区,以西属于非季风区。读图可知,大部分位于季风区的两个区域是A北方地区和B南方地区。(6)读图可知,A是南方地区,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区域内作物熟制是一年两至三熟;降水丰富,因此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故答案为:(1)C;(2)干旱;灌溉农业;(3)高寒;河谷农业;(4)B;C;(5)AB;(6)一年两至三熟;水田为主。
【点评】(1)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位置及景观特征,读图理解解答即可。(2)本题考查西北地区的位置、自然环境特征和农业类型,读图理解解答即可。(3)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位置、自然环境特征和农业类型,读图理解解答即可。(4)本题考查平原面积较广和冬冷夏凉的地理区域,读图理解解答即可。(5)本题考查大部分位于季风区的地理区域,了解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本题考查南方地区的作物熟制和耕地类型,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7.【答案】(1)荒漠草原;海陆因素
(2)④
(3)高寒;河谷
(4)种植
(5)D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1)据图可知,①②两地都位于西北地区,②~①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量逐渐变少,故其植被变化规律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导致A,B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为海陆因素。(2)图中的区域分界线④是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基本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与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基本吻合。(3)据图可知,D区域为青藏地区,其自然环境特征为高寒,海拔较低的地区,由于其气温较高,水源充足,发展了河谷农业。(4)C区域为南方地区,其农业生产类型为种植业。(5)B区域为北方地区的东北平原,故其具有“玉米黄,高粱红,大地笼罩青纱帐。”的特点。
【点评】(1)植被受降水的影响,我国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植被变化规律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2)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基本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与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基本吻合。(3)D区域为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其自然环境特征为高寒,海拔低的河谷地带是农业区。(4)南方地区,其农业生产类型为种植业。(5)B区域为东北平原,具有“玉米黄,高粱红,大地笼罩青纱帐。”的特点。
28.【答案】(1)②;高寒
(2)①;干旱;吐鲁番盆地;水源
(3)藏袍;青稞;小麦
(4)水稻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②为青藏地区,①为西北地区;③是南方地区,④是北方地区。“高原之舟”是指牦牛,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该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是一个以高寒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2)“沙漠之舟”是指骆驼,主要生活在西北地区,该地区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该地区被称为“干旱的宝地”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该地区被称为“火洲”的盆地是吐鲁番,因为这里的托克逊是我国降水最少的地区。制约本区发展农业的因素是水源,因为该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3)②是青藏地区,传统服饰是藏袍,适应了气温低,日较差的特点,主要粮食作物是青稞和小麦,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4)③区域是我国的南方地区,降水丰富,是重要的水田农业区,其粮食作物水稻。
【点评】(1)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特征“高寒”,高原之舟牦牛很好的适应了当地的环境。(2)西北地区气候干旱,自东向西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制约农业的因素是水源,多为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3)青藏地区是河谷农业,粮食作物为青稞、小麦。当地昼夜温差大,藏袍便于穿脱。(4)南方地区水热条件好,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0年中考历社复习专题06:我国四大地理区域
一、单选题
1.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以下哪个不属于四大地理区域(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东北地区 D.青藏地区
【答案】C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东北地区属于北方地区。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根据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 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进行分析解答。
2.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与①、④两大地理区域分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
A.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分界线 B.地势第二、三阶梯分界线
C.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 D.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2)确定③地区与其他①②④地区界线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经济因素
【答案】(1)D
(2)C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①是我国北方地区、④是南方地区,南北方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是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故答案为:D。(2)观察可知,③地区与其他①②④地区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是我国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所以确定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因素。故答案为:C。
【点评】(1)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一月份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800毫米等降水量通过的地方,是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也是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2)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为界。
3.(2020七下·台州开学考)“南稻北麦”“南水田北旱地”均说明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南北差异,这种南北差异的地区分界线大体经过(  )
①1月0℃等温线 ②400mm年等降水量线 ③800mm年等降水量线
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⑤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⑥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A.①②③⑥ B.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④⑤
【答案】C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北差异的分界线是大体与秦岭—淮河一线重合。秦淮线不是亚热带和热带的分界线,也不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 ①③⑤⑥ 正确。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4.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D区域与其它三大区域界定的主导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气候 D.地形
(2)四大地理区域与这组景点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①——B——南方地区 B.②——A——南方地区
C.④——C——青藏地区 D.③——D——西北地区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的是(  )
A.A地区 B.B地区 C.C地区 D.D地区
【答案】(1)D
(2)A
(3)B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知,D是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形成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2)从图中可知,①是南方地区的景观,②是西北地区的景观,③是北方地区的景观,④是青藏地区的景观;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的是南方地区的景观(水稻种植业发达),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5.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们在划分时只考虑了地理位置
B.四大区域是从宏观划分的,区域内部差异依然明显
C.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大体与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一致
D.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感觉不到区域的存在
【答案】B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A.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是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综合划分的,A不符合题意;
B.四大区域是从宏观划分的,区域内部差异依然明显,B符合题意;
C.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大体与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一致,C不符合题意;
D.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明显感觉到区域的存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是把秦岭—淮河线、青藏高原边缘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组合在一起形成的。以平原、丘陵为主,平均海拔多在500米以下。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6.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古代有不少诗词大家对我国的大好河山进行了描述,给后人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佳句。下列诗句与图中字母所示区域环境特征不相匹配的是(  )
A.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D.D——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答案】B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关于图中四个地区的环境特征:A是西北地区,这里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B是北方地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指南方地区;C是南方地区,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特征;D是青藏地区,是长江与黄河等大河的发源地,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特征。
故答案为:B。
【点评】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为界。
7.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界线中,与图所示甲区域和其他区域的分界线相吻合的是(  )
A.人口地理分界线 B.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C.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2)我国自古就有“南稻北麦”、“南船北马”之说,它们指的是图中哪两个区域(  )
A.甲和丁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乙
(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绘的景象在下列哪个地区最常见(  )
A.甲地区 B.乙地区 C.丙地区 D.丁地区
【答案】(1)D
(2)B
(3)B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甲区域是青藏地区,它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也是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所以选D。(2)我国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是小麦,船是南方地区传统交通工具,马是北方地区的传统交通工具,读图可知,北方地区是图中的丙,南方地区是图中的乙。故答案为:B。(3)夏初,我国江淮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常常阴雨连绵。因为这时正值梅子黄熟的季节,人们习惯称之为“梅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就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景象。故答案为:B。
【点评】(1)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即第一、二级阶梯界线。(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主要粮食作物水稻。
8.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表述,正确的是(  )
A.①、②地区相比,①地区水能资源更为丰富
B.③地区气候干旱,特色农业是河谷农业
C.②地区气候湿润,种植业和淡水渔业发达
D.④地区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瓜果含糖量高
【答案】C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特点。国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水能资源丰富,故A错误;西北地区属于灌溉农业,青藏地区属于河谷农业,故B错误;南方地区气候湿润,种植业和淡水渔业发达,故C正确;青藏地区主要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该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气温低,不适合种植瓜果。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根据自然条件、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等地理特征的差异把我国分成了四大地理区域,分别是北方地区,主要特征是冬季寒冷;南方地区,主要特征是降水较多,西北地区主要特征是干旱,青藏地区,主要特征是高寒。南北方分界以气候为依据,北方西北方分界以降水为依据,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以地形为依据分界。
9.我国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接近(  )
A.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局部)
B.月等温线(局部)
C.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局部)
D.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答案】C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局部接近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脉——阿尔金山以北。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主要是内蒙古高原,西部高山和盆地相间分布。
10.下图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典型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每年6月份,在山东的平原地区,常见的景观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与丁区域的分界线是我国400mm年均等降水量线
B.乙区域光照充足,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种植
C.丙区域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D.丁区域冬季寒冷,溜冰、滑雪是常见的体育活动
【答案】(1)C
(2)C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1)图中甲南方地区的竹楼,乙是青藏地区的布达拉宫,丙是北方地区的麦田,丁是秦岭—淮河线以南的丘陵、山地为我国主要产茶区;(2)甲区域与丁区域都属于南方地区;乙青藏地区光照充足,由于海拔高,气温低,主要是河谷农业;丙北方地区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丙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溜冰、滑雪是当地常见的体育活动。
【点评】(1)丙是北方地区的麦田,位于华北平原,所以选C。(2)甲是南方地区,乙是青藏地区,丙是北方地区,丁是东南丘陵,所以正确的是丙区域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11.我国东北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南方地区气候特征依次是(  )
A.干旱、冷湿、高寒、湿热 B.湿热、冷湿、高寒、干旱
C.高寒、干旱、冷湿、湿热 D.冷湿、干旱、高寒、湿热
【答案】D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由于纬度较高,气候特点是冷湿;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候干旱;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高寒是自然环境的突出特点;南方地区气候湿热。
故答案为:D。
【点评】根据自然条件、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等地理特征的差异把我国分成了四大地理区域,分别是北方地区,主要特征是冬季寒冷;南方地区,主要特征是降水较多,西北地区主要特征是干旱,青藏地区,主要特征是高寒。南北方分界以气候为依据,北方西北方分界以降水为依据,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以地形为依据分界。
12.有学者按自然地理特征,将中国分成如图所示的四块区域,并分别命名为“金色中国”、“银色中国”、“绿色中国”和“黄色中国”,读下图,完成下题。
四个区域的人类活动及其影响因素对应不正确的是(  )
A.“黄色中国”的传统民居窑洞——黄土广布、深厚且具有直立性
B.“金色中国”的坎儿井——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C.“银色中国”的内外交通不便——河网密布,著名的水乡
D.“绿色中国”的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到三熟——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答案】B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黄色中国”的传统民居窑洞——黄土广布、深厚且具有直立性,不符合题意;“金色中国”的坎儿井——气候干旱,蒸发旺盛,符合题意;“银色中国”的内外交通不便——是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冰川广布,不符合题意。“绿色中国”的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到三熟——热量充足,降水丰沛,不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由“高”随之而来的另一个显著自然特征是“寒”。青藏高原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辐射强,晴天多,日照时间长,由于空气稀薄,气温低。
13.(2019七下·余杭期中)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1)关于图中I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我国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②接近于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③我国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该线
④和我国旱地与水田分界线基本重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很多地理事物的分布都具有一定规律性,掌握这些规律,有助于更好的学习地理。图中箭头代表我国某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符合这一变化规律的是(  )
A.气温年较差变小 B.年降水量减少
C.夏季风增强 D.台风影响增多
【答案】(1)D
(2)B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1)据图分析, 图中I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它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2)图中箭头代表我国某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符合这一变化规律的是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1)D。(2)B。
【点评】影响我国降水的主要来源是夏季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大,降水多;西北内陆地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降水稀少 。
14.秦岭—淮河一线在我国地理上是一条重要的分界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它把我国大致分成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②它是我国地理上的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
③它是年降水量800毫米的地理分界线 ④它是1月份平均气温0℃的地理分界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由东北向西南大致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四大区域中,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河流有冰期与无冰期的分界线;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的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15.(2017七下·桐乡月考)划分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依据是(  )
A.南、北方地形不同 B.南、北方气候不同
C.南、北方语言不同 D.南、北方植被类型不同
【答案】B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划分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依据是南、北方气候不同。故选择B。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划分依据的识记。
16.(2017七下·萧山期中)有关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②温带和热带的分界线 ③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④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⑤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⑥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A.①④⑤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③④⑤⑥
【答案】A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四大区域中,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零度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米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河流有冰期与无冰期的分界线;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的分界线;水稻、小麦杂粮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可见符合条件的是①一月份0℃等温线
④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 ⑤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⑥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了我国秦岭、淮河的地理分界线,常见的选择题。
17.下列关于北方地区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北三省全部 B.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
C.甘肃、宁夏的全部 D.江苏、安徽两省的大部分
【答案】B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方地区范围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是我国的北方地区。故选择B。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北方地区范围的识记。
18.我国划分为四个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地形特征
B.气候差异
C.经济发展水平
D.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因素
【答案】D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我国四大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故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C、B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根据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
二、填空题
19.每个大的地理区域都有显著的地理特征,但区域内   仍然明显,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地区。
【答案】地理差异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在我国,每个大的地理区域都有显著的地理特征,但区域内地理差异仍然明显,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地区。
【点评】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20.人们根据不同的标准,把我国划分成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域、   、   等。
【答案】经济区;文化区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人们根据不同的标准,把我国划分成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点评】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21.综合地理位置、   、   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   、   、   、   四大地理区域。
【答案】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点评】北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北方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22.在中国地图上,按照   ,   年等降水量线和   边缘线,和一些实际情况,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区.
【答案】秦岭﹣淮河一线;400mm;青藏高原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依据题意.
故答案为:秦岭﹣淮河一线;400mm;青藏高原.
【点评】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
23.根据各地的   位置,自然和   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区区域,即   地区、   地区、   地区   地区.
【答案】地理;人文;北方;南方;西北;青藏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区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根据题意.
故答案为:地理;人文;北方;南方;西北;青藏.
【点评】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
三、综合题
24.读“我国区域划分图”,回答问题。
(1)在A,B,C,D区域中:耕地主要分布在   和   地区;牧区主要分布在   和   地区。(填写区域名称)
(2)B,D两地区以降水量线   mm为界限,A,B地区的分界线是   一线,该线也是暖温带与   带的分界线。
【答案】(1)南方;北方;西北;青藏
(2)400;秦岭—淮河;亚热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耕地主要分布在处在东部季风区的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牧区主要分布在非季风区的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2)B,D两地区以降水量线以400mm为界限,A,B两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该线也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点评】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25.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及有关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划分A区域的主导因素是   。
(2)甲地的气候特征是   。
(3)乙地受气候影响,耕地为   ,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是   。
(4)丙地气候能反映出B区域的自然特征是   。因此,   成为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答案】(1)地势地形
(2)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水田;甘蔗
(4)干旱;水源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A区域是青藏地区,这里与其他三个区域的划分依据是地形。(2)由图可知,甲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3)乙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耕地类型是水田,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有甘蔗等。(4)丙地气候能反映出B区域的自然特征是干旱,水源成了该地区发展经济的限制性因素之一。
【点评】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地理差异表现:(1)自然环境差异:地势: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的影响;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的影响。(2)人类活动差异:农业:东耕西牧,南稻北麦,主要原因是气候。人口、城市、交通线:东部密集,西部稀疏;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26.读“我国区域划分图”,回答问题。
(1)“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是   区域地形的显著特征。(填字母)
(2)D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农业类型(种植业)是   。
(3)C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农业类型(种植业)是   。
(4)四大地理区域中,平原面积较广的是   ;冬冷夏凉的是   。(填字母)
(5)大部分位于季风区的两个区域是   。(填字母)
(6)A区域作物熟制是   ,耕地类型是   。
【答案】(1)C
(2)干旱;灌溉农业
(3)高寒;河谷农业
(4)B;C
(5)AB
(6)一年两至三熟;水田为主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四大地理区域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读图可知,A是北方地区,B是南方地区,C是青藏地区,D是西北地区。(1)读图可知,C是青藏地区,主体是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因此呈现出“远看是山,近看是川”的景观。(2)读图可知,D是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据海远,降水稀少,因此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农业类型(种植业)是灌溉农业。(3)读图可知,C是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农业类型(种植业)是河谷农业。(4)读图可知,四大地理区域中,平原面积较广的是B北方地区;冬冷夏凉的是C青藏地区。(5)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通过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以东属于季风区,以西属于非季风区。读图可知,大部分位于季风区的两个区域是A北方地区和B南方地区。(6)读图可知,A是南方地区,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区域内作物熟制是一年两至三熟;降水丰富,因此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故答案为:(1)C;(2)干旱;灌溉农业;(3)高寒;河谷农业;(4)B;C;(5)AB;(6)一年两至三熟;水田为主。
【点评】(1)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位置及景观特征,读图理解解答即可。(2)本题考查西北地区的位置、自然环境特征和农业类型,读图理解解答即可。(3)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位置、自然环境特征和农业类型,读图理解解答即可。(4)本题考查平原面积较广和冬冷夏凉的地理区域,读图理解解答即可。(5)本题考查大部分位于季风区的地理区域,了解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本题考查南方地区的作物熟制和耕地类型,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7.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回答下列问题。
(1)②~①的植被变化规律是:草原——   ——荒漠;导致A,B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2)图中的区域分界线与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基本吻合的是   。(填写数码代号)
(3)D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本区域海拔较低的地区,分布着   农业。
(4)从农业生产类型来看,C区域主要从事   业。
(5)以下诗句描述的景象可能出现在B区域的是(  )
A.清明时节雨纷飞,路上行人欲断魂
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C.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D.玉米黄,高粱红,大地笼罩青纱帐
【答案】(1)荒漠草原;海陆因素
(2)④
(3)高寒;河谷
(4)种植
(5)D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1)据图可知,①②两地都位于西北地区,②~①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量逐渐变少,故其植被变化规律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导致A,B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为海陆因素。(2)图中的区域分界线④是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基本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与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基本吻合。(3)据图可知,D区域为青藏地区,其自然环境特征为高寒,海拔较低的地区,由于其气温较高,水源充足,发展了河谷农业。(4)C区域为南方地区,其农业生产类型为种植业。(5)B区域为北方地区的东北平原,故其具有“玉米黄,高粱红,大地笼罩青纱帐。”的特点。
【点评】(1)植被受降水的影响,我国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植被变化规律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2)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基本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与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基本吻合。(3)D区域为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其自然环境特征为高寒,海拔低的河谷地带是农业区。(4)南方地区,其农业生产类型为种植业。(5)B区域为东北平原,具有“玉米黄,高粱红,大地笼罩青纱帐。”的特点。
28.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图”,完成下列问题。
(1)“高原之舟”主要分布在   地区。(填序号)该地区是一个以   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
(2)“沙漠之舟”主要生活在   地区,(填序号)该地区是一个以   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该地区被称为“火洲”的盆地是   。制约本区发展农业的因素是   。
(3)②区域的传统服饰是   ,主要粮食作物   、   。
(4)③区域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其粮食作物主要是   。
【答案】(1)②;高寒
(2)①;干旱;吐鲁番盆地;水源
(3)藏袍;青稞;小麦
(4)水稻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②为青藏地区,①为西北地区;③是南方地区,④是北方地区。“高原之舟”是指牦牛,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该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是一个以高寒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2)“沙漠之舟”是指骆驼,主要生活在西北地区,该地区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该地区被称为“干旱的宝地”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该地区被称为“火洲”的盆地是吐鲁番,因为这里的托克逊是我国降水最少的地区。制约本区发展农业的因素是水源,因为该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3)②是青藏地区,传统服饰是藏袍,适应了气温低,日较差的特点,主要粮食作物是青稞和小麦,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4)③区域是我国的南方地区,降水丰富,是重要的水田农业区,其粮食作物水稻。
【点评】(1)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特征“高寒”,高原之舟牦牛很好的适应了当地的环境。(2)西北地区气候干旱,自东向西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制约农业的因素是水源,多为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3)青藏地区是河谷农业,粮食作物为青稞、小麦。当地昼夜温差大,藏袍便于穿脱。(4)南方地区水热条件好,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