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案】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学方案】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教案

资源简介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中的第六课“实现人生的价值”第二框的内容。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
第一目“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介绍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含义,阐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把握好这一点,才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第二目“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介绍了不同的社会地位、需要、不同的个体会有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学会辨别是非,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
二、教学目标
1.知道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含义,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懂得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2.能够联系实际分析如何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3.通过对本框内容的学习,学会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能够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教学难点: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四、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图片、文字或视频资料介绍并总结:
2020年上半年,中国人民齐心协力,在艰难中谱写了抗疫的雄浑篇章。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平息,凶猛的洪水又来袭。应急管理部统计,截至7月28日,主汛期(6月1日)以来,洪涝灾害造成江西、安徽、湖北等27省(区、市)5481.1万人次受灾,158人死亡失踪,376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4.1万间房屋倒塌,36.8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5283.3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444.3亿元。
截至 7 月 26 日,已有 6.9 万余人参与江西、湖北、湖南、江苏、安徽、河南等地区抢险救援任务。镜头里的他们,同心协力,抗疫、抗洪,都是危急关头的英雄。
观看视频:王家坝集体抗洪:舍小家为大家
(上图片是视频资料“【典型案例】王家坝集体抗洪:舍小家为大家”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
观看视频:抗洪一线最可爱的人
(上图片是视频资料“【典型案例】抗洪一线最可爱的人”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
总结:中华大地,从来都不缺英雄。所谓英雄,其实就是平凡生活中的平凡人,加上责任、担当、勇气、爱心,关键时刻选择了顾全大局,敢于牺牲。这节课要学习的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了解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一)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热点新闻讨论:
观看视频:吉林调查“平安经”事件—厅官著299元的书为何让人“不安”?
(上图片是视频资料“【典型案例】吉林调查‘平安经’事件—厅官著299元的书为何让人‘不安’?”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
讨论聚焦:
(1)你如何判断《平安经》这本书的价值?
(2)你认为,吉林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贺电为何会写出这样一本奇书、出版并高价出售?
(3)你如何看待一众学者、媒体热捧此书,写出“儒林巨制”“跨国传世的经类大作力作”这样的书评,大张旗鼓举办公益朗诵活动研讨会?
(4)为什么此事引起舆论哗然?网友们谓之“旷世奇书”“神书”的原因是什么?要求彻查此事与公权力的关系又是为什么?
分析:医生护士在抗疫一线,万千军民在抗洪一线,殊死奋战,护卫着亿万民众的平安,身为一省公安厅的局级领导干部却在念着平安经。网友们群情激愤,是因为明眼人都看得出,此书毫无文化含量和文学素养,被力捧的背后,说明作者和拍客们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都出了问题,背离了领导干部人民公仆的初心使命,背离了学者文人艺术为人民的创作法则,背离了媒体应该弘扬正确价值观导向的报道责任。如此《平安经》令人“不安”,就是因为一群原本应该有着最正确价值观的人,做出了最荒谬的价值选择。
总结:价值判断,就是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做出判断。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人们对事物的客观状况及其本质属性、发展规律作出判断,就是价值选择。社会存在在不同的人的头脑中有不同的反映,就会有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分析:一本《平安经》,有良知的人判断它,是复读经,哈哈一笑弃之;将利益和权威奉为第一的人看它,就是儒林巨制,恭敬谄媚逐之。为官一任,看苍生疾苦,心中有民的官员会时时悲悯、夙夜在公;心中有己的官员会时时存欲、忘记责任。握笔如刀,心有敬畏的文人会远离媚俗、为正义呼;唯利是图的文人则趋炎附势、堆文砌字。
吉林省成立调查组,贺电做出深刻检讨,群众出版社也检讨了自己的行为并将追究相关责任人,为官者权令智昏,读书人斯文扫地,每个人都将为自己曾经的选择付出代价。最重要的,他们在社会上造成的关于党政领导干部、关于专家学者、关于出版社的种种负面影响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消弭。中国人民扛过艰难的2020上半年,疫情、洪灾、脱贫攻坚、经济复苏……中国人民还要更加艰难地扛过下半年,众志成城才是大势,埋头苦干才是大势,让全国人民坚定地相信党、听党指挥、共克时艰更是大势中的大势。但是这群人却逆向而动,上演着社会百态中最荒诞的剧,影响着人民群众对党的判断和信心。
总结: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结合以下两则材料进行讨论:
材料1:繁简之争,你写汉字还是漢字?
繁体字支持者:繁体字能够保持书法美观性、便于与港澳台及海外华人交流。简化字“因简害义”“有损汉字的艺术美和规律性”,削弱了汉字的表意性,违反了“六书造字”的原则,不利于传承传统文化。
简化字支持者:文字是承载意义的一套符号系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辉煌成果,用简化字更能表达其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尽管部分繁体字相比简化字确实是“去古未远”,但从便利书写和高效传播的角度看,简化字才是适宜的选择。
材料2:我国人口政策的变化
为了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我国从1980年开始,实施独生子女政策,1982年将计划生育政策确立为基本国策。随着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越来越严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2016年1月1日起施行“全面二孩”政策。
总结:两则材料都说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的变化和条件的改变,一定事物的价值以及人们关于它的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人们对繁体字和简化字的认识和对人口问题的认识都会因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不同,都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因此,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这就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评价汉字的繁简之争,全面认识我国的人口政策,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
(二)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主体差异性
观看视频:为了共同理想,到延安去,到抗大去
(上图片是视频资料“【典型案例】为了共同理想,到延安去,到抗大去”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
总结: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在抗日战争中,作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表现不同,国民党反动派片面抗战、消极抗战,中国共产党则以最坚决的意志站在抗日前沿。不同的个体也有不同的选择,有的被奴化,有的投靠在日军或国军的所谓庇护下,更多的是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和爱国知识分子,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推动下,满怀抗日救国的热忱,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勇敢冲破日寇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层层封锁,千里迢迢来到抗大寻求抗日救国的真理,探索民族解放之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抗大成为锻造全民族抗日先锋的战斗堡垒。毛泽东指出:“抗大为什么全国闻名、全世界闻名,就是因为它比较其他的军事学校最革命最进步,最能为民族解放与社会解放而斗争”。
2.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观看视频:初心不变 奋斗不止 《人民艺术为人民》
(上图片是视频资料“【典型案例】初心不变,奋斗不止”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
(上图片是视频资料“【典型案例】人民艺术为人民”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
总结:中国共产党无论是在抗战中站在最前沿,还是在在建设中扎根人民中间,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都是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标准,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因此,即使没有国民党军庞大的队伍,无数爱国志士仍旧毅然追随他们追求民族解放之路;宁夏话剧团下乡演出为人民,百姓才会在塌方时用手电为他们引路;贺电之流写出荒诞之书,做出荒诞之举,网友才会群嘲。
3.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
讨论:回顾本节课所列举材料中的人物,探讨他们如何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利益三者的关系,思考自己应该如何做。
总结:抗疫中的医护人员、社区工作人员,抗洪中的战士,王家坝的村民,奔赴抗大的年轻人,宁夏话剧团的演职人员,他们将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平安经》涉及的众人则完全相反。
我们作为高中学生,应该以前者为榜样,以后者为警示,把个人、集体、社会利益三者的统一作为价值选择的标准。当个人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
课程小结:
4 / 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