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资源简介

初中物理公式
指引 公式 物理量中文和符号的对应 该公式的物理量的单位 单位转化
1.速度 v:速度 t:时间 s:路程 (一)速度v:米每秒m/s 时间t:秒s 路程s:米m (二)速度v:千米每小时km/h 时间t:小时h 路程s:千米km 1 m/s=3.6 km/h 1 min=60 s 1 h=3600 s 1 km=1000 m=1X103 m
2.密度 ρ:密度 V:体积 m:质量 (一)密度ρ:千克每立方米kg/m3 体积V:立方米m3 质量m:千克kg (二)密度ρ:克每立方厘米g/cm3 体积V:立方厘米cm3 质量m:克g 1 kg/m3=1X10-3 g/cm3 1 g/cm3=1X103 kg/m3 1 kg=1000 g=1X103 g 1 g=1X10-3 kg 1 mL=1 cm3=1X10-6 m3 1 L=1 dm3=1X10-3 m3 1 L=1 dm3=1X103 cm3
3.重力 G:重力 m:质量 g:常数 重力G:牛N 质量m:千克kg 常数g:牛每千克N/kg 1 g=1X10-3 kg 1 t=1X103 kg
4.压强 p:压强 F压:压力 S:受力面积 压强p:帕斯卡Pa 压力F压:牛N 受力面积S:平方米m2 1 cm2=1X10-6 m2 1 dm2=1X10-3 m2
指引 公式 物理量中文和符号的对应 该公式的物理量的单位 单位转化
5.液体压强 p:压强 ρ液:液体密度 g:常数 h:高度 压强p:帕斯卡Pa 液体密度ρ液:千克每立方米kg/m3 常数g:牛每千克N/kg 高度h:米m 1 g/cm3=1X103 kg/m3 1 cm =1X10-2 m 1 km=1000 m=1X103 m
6.浮力 F浮:浮力 G物:物体重力 F拉:拉力 浮力F浮:牛N 物体重力G物:牛N 拉力F拉:牛N
7.阿基米德原理 F浮:浮力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密度 g:常数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浮力F浮:牛N 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牛N 排开液体的质量m排:千克kg 液体密度ρ液:千克每立方米kg/m3 常数g:牛每千克N/kg 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立方米m3 1 g/cm3=1X103 kg/m3 1 mL= 1 cm3=1X10-6 m3 1 L=1 dm3=1X10-3 m3
8.功 W:功 F:力 s:力方向上的距离 功W:焦耳J 力F:牛N 力方向上的距离s:米m 1 cm =1X10-2 m 1 km=1000 m=1X103 m
9.功率 P:功率 t:时间 W:功 功率P:瓦W 时间t:秒s 功W:焦耳J 1 kW=1X103 W 1 min=60 s 1 h=3600 s
指引 公式 物理量中文和符号的对应 该公式的物理量的单位 单位转化
9.功率 P:功率 F:力 v:速度 功率P:瓦W 力F:牛N 速度v:米每秒m/s 1 kW=1X103 W
10.杠杆平衡条件 F1: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 动力F1:牛N 动力臂L1:米m 阻力F2:牛N 阻力臂L2:米m 1 cm =1X10-2 m
:阻力臂
11.定滑轮 忽略绳重和摩擦 竖直放置的定滑轮 F拉:拉力 G物:物体重力 拉力F拉:牛N 物体重力G物:牛N
11.定滑轮 s绳: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物:物体移动的距离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绳:米m 物体移动的距离s物:米m 1 cm =1X10-2 m
12.动滑轮 忽略绳重和摩擦 竖直放置的动滑轮 F拉:拉力 G物:物体重力 G动:动滑轮重力 n:与动滑轮相关的绳子段数 拉力F拉:牛N 物体重力G物:牛N 动滑轮重力G动:牛N 与动滑轮相关的绳子段数n:无单位
12.动滑轮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绳:米m 物体移动的距离s物:米m 1 cm =1X10-2 m
13.机械效率(杠杆、滑轮、斜面) W有:有用功 W总:总功 η:效率 有用功W有:焦耳J 总功W总:焦耳J 效率η:无单位
指引 公式 物理量中文和符号的对应 该公式的物理量的单位 单位转化
14.比热容 Q:吸收热量、放出热量 c:比热容 m:质量 Δt:温度变化量 吸收热量、放出热量Q:焦耳J 比热容c:焦每千克摄氏度J/(kg ℃) 质量m:千克kg 温度变化量Δt:摄氏度℃ 1 g=1X10-3 kg
15.热值(燃料完全燃烧) (固、液燃料) (气体燃料) Q放:放出的热量 m:质量 V:体积 q:热值 放出的热量Q放:焦耳J 质量m:千克kg 体积V:立方米m3 热值q:焦每千克J/kg、焦每立方米J/m3 1 g=1X10-3 kg 1 mL= 1 cm3=1X10-6 m3 1 L=1 dm3=1X10-3 m3
16.炉子效率 (用燃料烧水) Q吸:吸收的热量 Q放:放出的热量 η:效率 吸收的热量Q吸:焦耳J 放出的热量Q放:焦耳J 效率η:无单位
17、热机效率(汽油机、柴油机、发动机) W有:有用功 Q放:放出的热量 η:效率 有用功W有:焦耳J 放出的热量Q放:焦耳J 效率η:无单位
指引 公式 物理量中文和符号的对应 该公式的物理量的单位 单位转化
18.串联规律 I:电流 U:电压 R:电阻 P:电功率 电流I:安培A 电压U:伏特V 电阻R:欧姆Ω 电功率P:瓦W 1 mA=1X10-3 A 1 μA=1X10-6 A 1 kV=1X103 V 1 mV=1X10-3 V 1 MΩ=1X106 Ω 1 kΩ=1X103 Ω 1 kW=1X103 W
19.并联规律 I:电流 U:电压 R:电阻 P:电功率 电流I:安培A 电压U:伏特V 电阻R:欧姆Ω 电功率P:瓦W 1 mA=1X10-3 A 1 μA=1X10-6 A 1 kV=1X103 V 1 mV=1X10-3 V 1 MΩ=1X106 Ω 1 kΩ=1X103 Ω 1 kW=1X103 W
20. I:电流 R:电阻 电流I:安培A 电阻R:欧姆Ω 1 mA=1X10-3 A 1 kV=1X103 V
欧姆定律(纯电阻电路) U:电压 电压U:伏特V 1 MΩ=1X106 Ω 1 kΩ=1X103 Ω
指引 公式 物理量中文和符号的对应 该公式的物理量的单位 单位转化
21.电能(电能表) W:消耗的电能 圈数:电能表转动的圈数 参数:电能表上的参数 消耗的电能W:千瓦时kW h 电能表转动的圈数:圈r 电能表上的参数:圈每千瓦时r/kW h 1 kW h=3.6X106 J
22.电能 电功 W:消耗的电能、电功 U:电压 I:电流 t:时间 消耗的电能、电功W:焦耳J 电压U:伏特V 电流I:安培A 时间t:秒s 1 kW h=3.6X106 J 1 min=60 s 1 h=3600 s
22.电能 电功(纯电阻电路) W:消耗的电能、电功 U:电压 I:电流 t:时间 R:电阻 消耗的电能、电功W:焦耳J 电压U:伏特V 电流I:安培A 时间t:秒s 电阻R:欧姆Ω 1 kW h=3.6X106 J 1 min=60 s 1 h=3600 s
23.电功率 P:电功率 t:时间 W:电功 (一)电功率P:瓦W 时间t:秒s 电功W:焦耳J (二)电功率P:千瓦kW 时间t:小时h 电功W:千瓦时kW h 1 kW=1X103 W 1 W=1X10-3 kW 1 min=60 s 1 h=3600 s 1 kW h=3.6X106 J
指引 公式 物理量中文和符号的对应 该公式的物理量的单位 单位转化
23.电功率 P:电功率 U:电压 I:电流 电功率P:瓦W 电压U:伏特V 电流I:安培A 1 kW=1X103 W
23.电功率(纯电阻电路) P:电功率 I:电流 R:电阻 电功率P:瓦W 电流I:安培A 电阻R:欧姆Ω 1 kW=1X103 W
23.电功(纯电阻电路 P:电功率 U:电压 R:电阻 电功率P:瓦W 电压U:伏特V 电阻R:欧姆Ω 1 kW=1X103 W 1 kV=1X103 V 1 mV=1X10-3 V 1 MΩ=1X106 Ω 1 kΩ=1X103 Ω
24.焦耳定律 Q:放出的热量 I:电流 R:电阻 t:时间 放出的热量Q:焦耳J 电流I:安培A 电阻R:欧姆Ω 时间t:秒s 1 mA=1X10-3 A 1 μA=1X10-6 A 1 MΩ=1X106 Ω 1 kΩ=1X103 Ω 1 min=60 s 1 h=3600 s
25.光速、频率、波长的关系 c:光速 λ:波长 f:频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