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基础练习真题检测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基础练习真题检测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基础练习真题检测卷(试题)-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2021秋 红塔区期中)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家祭(jì) 节俭(jǎn) 辱骂(lǔ)
B.嫌(xián)弃 蔓(màn)延 鹰隼(sǔn)
C.趴(pā)着 勉强( qiǎng) 享(hēng)受
D.阔绰(zhuó) 挽(wǎn)起 诺(nuò)言
2.(2021秋 万山区期中)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太平盛世 人寿年丰 众星拱月 不计齐数
B.难以置信 无穷无尽 长途跋涉 千真万确
C.兵荒马乱 衰鸿遍野 相依为命 举世闻名
D.金壁辉煌 亭台楼阁 诗情画意 完璧归赵
3.(2021秋 万山区期中)与句子“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意思不同的一句是(  )
A.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怎么会怕廉将军?”
B.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更不会怕廉将军。”
C.蔺相如说,秦王他都不怕,难道还会怕廉将军吗?
D.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我只怕廉将军。”
4.(2021秋 漳平市期中)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  )
A.战士们怕烫似的马上躲远。
B.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C.但是白鹜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D.山上的桂花树开花时,那才是真的香飘十里。
5.(2021秋 万山区期中)下面的人物不是出自民间故事的是(  )
A.诸葛亮 B.田螺姑娘
C.梁山伯与祝英台 D.海力布
6.(2021秋 山亭区期中)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阅读课外书籍可以使我们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B.为了救乡亲们,使海力布牺牲了。
C.班长接受了虚心地同学们的建议。
D.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7.(2021秋 无棣县期中)下列顿号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看上去大约十一、二岁的样子。
B.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C.这天山上有的是成群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骆驼。
D.那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笼罩上了一层白茫茫的厚雪。
8.(2021秋 太仓市期中)关于怎样提高阅读速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更不要回读。
B.阅读时重点关注有趣的故事情节,其余部分可以快速跳过。
C.读得快还要想得快,要做到一边读一边想,抓住关键词句,才能及时捕捉有用的信息。
D.带着问题读也可以加快阅读的速度。
9.(2021秋 无棣县期中)下列哪个句子不能够表现“栩栩如生”这个成语的意思(  )
A.这些蜡像生动传神,跟真人一模一样,令人叹为观止。
B.表弟学起猴子来,那抓耳挠腮、挤眉弄眼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
C.读了这段文字,我仿佛看到了一位在泥泞中跋涉的老红军。
D.“鱼游到了你的纸上!”看着青年画的游鱼,围观的人们赞叹不已。
10.(2021秋 无棣县期中)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落花生》一课在表达上独具匠心,运用借物喻人的手法,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告诉我们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B.拿着“优秀学生”的奖状,我兴高采烈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加点词语的使用让我们感受到了文中“我”十分高兴。)
C.为了讲好故事,我们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再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也可以适当丰富故事的细节,这样讲得故事新鲜有趣。
D.为了提高阅读的速度,我们要集中注意力,尽量连词成句的读,遇到感兴趣的内容要反复品读。
11.(2021秋 通道县期中)用成语概括下面句子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陶渊明辞官回乡后,过着安逸的生活。他每天在园子里种种菜,喝喝茶,生活十分清静自在。
A.游手好闲 B.悠然自得 C.不思进取 D.无所事事
12.(2021秋 深圳期中)下面三句话中都有引号,它们的作用分别是(  )
①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
②习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鼓舞大家“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③圆明园中,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A.①表示着重指出 ②表示特定称谓 ③表示直接引用
B.①表示特定称谓 ②表示直接引用 ③表示着重指出
C.①表示着重指出 ②表示直接引用 ③表示特定称谓
13.(2021秋 舞阳县期中)下列句子中带点词语的解释,最正确的选择是(  )
新鲜:
①(食物)没有变质,也没有经过腌制、干制等;
②(花朵)没有枯萎;
③(空气)经常流通,不含杂类气体;
④(事物)出现不久,还不普遍。
(1)如今,手机已经不算什么新鲜玩意儿。
(2)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
(3)这苹果从树上摘下来,非常新鲜。
(4)温暖的阳光,新鲜的空气,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A.④③②① B.④②③① C.④①②③ D.④②①③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4.(2021秋 息县期中)借助语境看拼音写词语,做到正确、工整。
fēn fu    孩子们品尝美味的gāo bǐng     时,我又记起了母亲从前的dīng zhǔ    :教育我们不要lǎn duò    、说huǎng huà    ,要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15.(2021秋 巨野县期中)将句中画线部分换成一个词语。
(1)我们要努力学习,按道理应当这样。   
(2)一声炮响,声音很大,震动了天地,我们赶紧捂住自己的耳朵。    
(3)他讲的这件事让人不容易相信。   
(4)杨靖宇虽然多处受伤,但是他还是奋勇直前,不考虑自己的安危,猛然起身向敌人射击。    
16.(2021秋 峄城区期中)判断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2)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3)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    
(4)看!前面呼啸而过的东西是什么?那是流星体!   
17.(2021秋 乐陵市期中)比一比,再组词。
侵     消     哀    
浸     销     衰    
18.(2021秋 定襄县期中)将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下列问题。
①理    当     ②举    闻     ③饮水    
④呕心     ⑤诗    画     ⑥处心    
(1)词语“③”表达的意思与下面的    俗语意思相同。(填选项)
A.盼星星盼月亮
B.吃水不忘挖井人
(2)上面词语中有一对意思相近,但感彩不同,这对词语是    和    (填序号)
19.(2021秋 宁津县期中)字典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你不认识“奉”这个字,应该用    查字法或    查字法。它的部首是    部,再查    画。查完字典后,知道了“奉”的音节是    ,“奉”在字典的解释有:①给,献给(多指对上级或长辈);②接受(多指上级或长辈的);③尊重;④信仰;⑤侍候;⑥敬辞,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在“奉献”一词中,“奉”字应该选    。
20.(2021秋 富县期中)花落谁家。(选词填空)
赞赏 赞叹 称赞 赞美
(1)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    。
(2)老师一定会比母亲更加    我这次做的好事。
(3)不要吝惜你的语言,真诚地    别人吧!
(4)外国游人对秦兵马俑的制作    不已。
21.(2021秋 肇源县校级期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白鹭实在是一首    ,一首    。
(2)《珍珠鸟》中作者与小鸟建立了真挚的友谊,在与小鸟相处的过程中,作者深深地感悟到:信赖,   。
(3)唐代诗人虞世南曾写下一首借蝉来自比的诗,诗的题目是《   》,最后两句是:   ,   。
(4)我们前半学期学了民间故事《   》《   》,我还读过民间故事《   》《   》《   》等。
(5)《将相和》这篇课文里的“将”指的是    ,“相”指的是    ,“和”是    意思。
22.(2021秋 禹城市期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叙述的顺序是:①接受任务→②   →③   →④   →⑤跳下悬崖,其中重点写得内容是    (填序号),因为这些内容能够突出地表现英雄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
23.(2021秋 郏县期中)用相应的成语或俗语对应以下句子所描述的情景。
(1)今天的校园运动会,我们班夺得了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同学们一个个兴致高昂,精神饱满。    
(2)我的叔叔总是顾虑太多,胆小怕事,优柔寡断,以至于错失了大好良机。    
(3)这篇作文总体来说写得还挺好,唯一有缺憾的是结尾有些仓促。    
(4)北京故宫雄伟壮观,全世界都能听到名声。    
三.语言表达(共1小题)
24.(2021秋 乳源县期中)按要求写句子。
(1)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改为肯定句)
                           
(2)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修改病句)
                           
(3)根据“大方”一词的不同意思各写一个句子。
①(不吝啬)                            
②(举止自然)                            
(4)把成语“迫不得已”的意思用具体的情境表现出来。(不少于20个字)
                           
基础练习真题检测卷(试题)-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解答】A.有误,“节俭”的“俭”应读“jiǎn”。“辱骂”的“辱”应读“rǔ”。
B.正确。
C.有误,“享受”的“享”应读“xiǎng”。
D.有误,“阔绰”的“绰”应读“chuò”,读“chāo”时指抓起。
故选:B。
2.【解答】A.有误,不计其数:没办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故“不计齐数”的“齐”错误。
B.正确。
C.有误,哀鸿遍野: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形容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难民之悲惨景象。故“衰鸿遍野”的“衰”错误。
D.有误,金碧辉煌:形容建筑装饰华丽,光彩耀眼的样子。故“金壁辉煌”的“壁”错误。
故选:B。
3.【解答】句子“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意思是“秦王我都不怕,更不会怕廉将军”。由此可知,A、B、C正确。D.意思不同,意思是“秦王我都不怕,我只怕廉将军”。
故选:D。
4.【解答】A.没有使用修辞。
B.把“小珍珠鸟”比作“蓬松的球儿”,使用了比喻的修辞。
C.无疑而问,使用了反问的修辞。
D.夸大了桂花的香味,使用了夸张的修辞。
故选:A。
5.【解答】A.“诸葛亮”是历史人物,不是出自民间故事。
B、C、D出自民间故事。
故选:A。
6.【解答】A.有语病,在“和”后面加上“提高”,属于搭配不当的语病。
B.有语病,把“使”去掉,属于成分残缺的语病。
C.有语病,把“接受了”和“虚心”交换位置,属于词序混乱的语病。
D.正确。
故选:D。
7.【解答】选项A中顿号使用不正确,因为当数词连用表示估计时,中间不用顿号,所以“十一、二岁”中间的顿号应该去掉。
选项B、C、D顿号的运用正确,都是用于并列词语之间。
故选:A。
8.【解答】本题重点考查了学生对于阅读方法的了解。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有:(1)要连词连句地读,不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就可以读得连贯。(2)遇到不懂的词语先不用管,一口气读下去。(3)带着问题读也可以加快阅读的速度。“阅读时重点关注有趣的故事情节,其余部分可以快速跳过”说法不正确。
故选:B。
9.【解答】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A、C、D能够表现“栩栩如生”这个成语的意思。
B.表弟模仿猴子像不能表现“栩栩如生”。
故选:B。
10.【解答】A、B、C正确。
D.有误,遇到感兴趣的内容要不能反复品读,这样会影响阅读速度。
故选:D。
11.【解答】游手好闲:形容游荡懒散,好逸恶劳。悠然自得:形容悠闲而舒适。不思进取:不想努力上进,无所作为。无所事事:闲着什么事情也不干。用“悠然自得”概括题干最合适。
故选:B。
12.【解答】①引号表示着重指出。
②引号表示直接引用。
③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故选:C。
13.【解答】(1)“不算什么新鲜玩意儿”的“新鲜”意思是(事物)出现不久,还不普遍,故选④;
(2)“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的“新鲜”意思是(花朵)没有枯萎,故选②;
(3)“这苹果从树上摘下来,非常新鲜”的“新鲜”指(食物)没有变质,也没有经过腌制、干制等。故选①;
(4)“新鲜的空气”的“新鲜”指(空气)经常流通,不含杂类气体,故选③。
故选:D。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4.【解答】故答案为:
吩咐 糕饼 叮嘱 懒惰 谎话
15.【解答】(1)理所当然:按道理应当这样。
(2)震天动地:声音很大,震动了天地。
(3)半信半疑:不容易相信。
(4)奋不顾身:奋勇直前,不考虑自己的安危。
故答案为:
(1)理所当然;
(2)震天动地;
(3)半信半疑;
(4)奋不顾身。
16.【解答】(1)这是反问句,用反问的语气表达肯定的意思: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
(2)这是比喻句,把“身子”比喻为“球儿”。
(3)这是引用句,引用了俗语“紧走搭石慢过桥”。
(4)这是设问句,自问自答。
故答案为:
(1)反问;
(2)比喻;
(3)引用;
(4)设问。
17.【解答】故答案为:
侵犯 消灭 悲哀
浸泡 销毁 衰老
18.【解答】①理所当然;②举世闻名;③饮水思源;④呕心沥血;⑤诗情画意;⑥处心积虑。
①理所当然: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
②举世闻名: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③饮水思源:意思是喝水的时候想到水的来源,比喻人在幸福的时候不忘掉幸福的来源。
④呕心沥血:比喻费尽心血。多用来形容工作、事业、文艺创作等方面用心的艰苦。
⑤诗情画意:富有诗画的意境。形容自然环境或文艺作品给人以美感。
⑥处心积虑:长期谋划要干某件事(多含贬义)。
(1)词语③“饮水思源”的意思是喝水的时候想到水的来源,比喻人在幸福的时候不忘掉幸福的来源。表达的意思与俗语“吃水不忘挖井人”意思相同。故选B。
(2)上面词语中有一对意思相近,但感彩不同,这对词语是“呕心沥血”和“处心积虑”。故依次选④和⑥。
故答案为:
①所 然;②世 名;③思源;④沥血;⑤情 意;⑥积虑;
(1)B;
(2)④⑥。
19.【解答】“奉”的部首是“一”,除去部首还有7画,音节是“feng”。
奉献:意思是把实物或意见等恭敬庄严地送给集体活尊敬的人。“奉”给,献给的意思。故选①。
故答案为:
部首 数笔画 一 7 feng ①
20.【解答】赞赏:赞美赏识。赞叹:称赞。称赞:用言语表达对人或事物的优点的喜爱。赞美:称赞;颂扬。
(1)结合语境,应选填词语“称赞”。
(2)结合语境,应选填词语“赞赏”。
(3)结合语境,应选填词语“赞美”。
(4)结合语境,应选填词语“赞叹”。
故答案为:
(1)称赞;
(2)赞赏;
(3)赞美;
(4)赞叹。
21.【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课文《白鹭》是近现代诗人、作家郭沫若于1942年10月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以真诚的笔触描绘了白鹭的生态特征,赞扬了寻常的事物中蕴含着内在美,隐晦地借孤独而优美的白鹭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追求。全文语言优雅,蕴含深意,用词准确,语言质朴,没有一句直接抒情,却句句含情。原句内容是“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2)本题考查的是课文《珍珠鸟》是当代作家冯骥才于1984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描绘了在一丛绿意盎然、充满生气的吊篮里的一只鸟笼里,一只红嘴小精灵在快乐地飞来飞去的图景,谱写了一曲人与动物之间的爱的颂歌,同时也间接表达了信赖也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准则这一寓意。此文语言轻柔婉约,却也波澜跌宕,其情感浓郁,描绘细腻,朴素而有文采。
(3)本题考查的诗歌是《蝉》,全诗内容是:垂矮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4)本题考查的是对民间故事的识记和辨析。前半学习学过的民间故事有《猎人海力布》,还读过民间故事有《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5)本题考查的是课文《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将相和》这出故事宣扬的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将相和,平天下。
故答案为:
(1)诗 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2)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3)蝉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4)猎人海力布 牛郎织女 孟姜女哭长城 白蛇传 梁山伯与祝英台;
(5)廉颇 蔺相如 和好。
22.【解答】《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叙述的顺序是:①接受任务→②痛击敌人→③引上绝路→④顶峰歼敌→⑤跳下悬崖,其中重点写得内容是痛击敌人、顶峰歼敌和跳下悬崖。
故答案为:
痛击敌人 引上绝路 顶峰歼敌 ②④⑤
23.【解答】斗志昂扬:形容斗争的意志或情绪高涨旺盛。
畏首畏尾:形容做事胆子小,顾虑重重。
美中不足:事情虽然很好,但还有不够完善、不够理想的地方。
举世闻名: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根据语境(1)(2)(3)(4)依次填写:斗志昂扬、畏首畏尾、美中不足、举世闻名。
故答案为:
(1)斗志昂扬;
(2)畏首畏尾;
(3)美中不足;
(4)举世闻名。
三.语言表达(共1小题)
24.【解答】(1)考查反问句改肯定句。反问句改成肯定句可分为四步:①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去掉。③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④将句子梳理通顺。本题首先将否定词“不”去掉,将疑问助词“吗”去掉,最后将问号改为句号即可。
(2)考查修改病句。要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句子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后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畅、合理。此句语病为成分残缺,缺少宾语,可改为: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时节。
(3)考查词语造句。根据词语的意思,创设合适的语境进行造句。注意语境的完整与连贯,不要有错别字,语句要通顺。
(4)考查情景写话。先理解“迫不及待”的意思,然后结合题目要求进行合理的想象后写话。“迫不得已”的意思是出于逼迫,不得不这样。将人物不得不做这么做的情景写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
(1)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
(2)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时节。
(3)①爷爷是一个大方的人,总是会无私的帮助其别人。
②这个人仪表不俗,行为举止也落落大方,毫不拘束。
(4)在人证、物证俱在的情况下,他只好交待了事实真相。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