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新课标优质课】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课件+单元备课+课时教学设计+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市新课标优质课】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课件+单元备课+课时教学设计+视频)

资源简介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标教学达标暨教师素养展评活动-—单元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单元教学设计
授课人:
初级中学
二〇二二年十一月一日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单元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五四制八年级为《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版)中的第四学段(7-9年级)。依据本学段学生特点,设置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等五个主题。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认识“我与国家”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立志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单元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主题教育内容。
1.法治教育
认识国家主权的内涵,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知道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自觉维护国家安全。(新课标P37)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感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新课标P38)
3.国情教育
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树立“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观念,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坚定为远大理想而奋斗的理念。(新课标P41)
二、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
本单元引导学生从对社会的认识进一步扩展到国家层面,从国家利益、国家安全与国家发展等方面形成对国家的深刻认识,进而为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发展、投身国家建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奠定基础,也为八年级下册和九年级教材的展开奠定认识基础。
【教材内容】
1.内容分析
本单元由导语、第八课“国家利益至上”、第九课“树立总体国家安全”、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组成。第八、九、十课各设两框内容。
第八课第一框“国家好大家才会好”,主要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国家利益、国家利益的内容、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第二框“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从思想和行为上帮助学生懂得如何维护国家利益。
第九课第一框“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帮助学生认识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以及怎样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第二框“维护国家安全”,引导学生认识到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十课第一框“关心国家发展”,主要是引领学生关心国家发展,既感受国家的进步,激发自豪感,又正视现实中的问题,增加紧迫感,同时坚定对国家未来发展的信心;第二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引导学生认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树立正确的的劳动观念,激励青少年发扬实干精神,承担历史重任。
2.重点难点
(1)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版)对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确定 “国家利益至上”“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本单元教学重点。
(2)基于八年级学生知识储备、视野、社会阅历、经验、能力方面的现状,确定确定 “国家利益至上”“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本单元教学难点。
3.内容架构
三、学情分析
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我与国家”的关系,增强学生政治认同,提高责任意识。八年级学生认识能力和思维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能够开始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分析国家和社会现象。但是,他们的思想不成熟,社会经验比较欠缺,对国家发展关注不够,认识片面,长期生活在和平与安定的环境中,缺乏危机感和责任感。在“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国家发展”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的认识误区。比如,“个人利益高于国家利益”“国家安全是国家的事,与青少年无关”“只要好好学习,将来就不用劳动”等等,这些问题均需要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加以重点关注。
四、教学目标
1.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以恰当方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新课标P10);能够在生活和学习中,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新课标P11)
(2)道德修养:感知劳动创造的成就感、幸福感,领会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形成诚实劳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意识;初步了解职业道德规范,立志做未来的好建设者。(新课标P13)
(3)法治观念:了解法律对国家安全的保障作用,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新课标P14)
(4)责任意识:具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能够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捍卫国家主权。(新课标P16)
2.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树立正确的国家利益观,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能够主动为维护团结稳定的社会局面贡献力量。
○感受国家安全与个人生活的关系,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感受国家进步,激发自豪感;正视发展问题,增强发展信心;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发扬实干精神,承担历史重任。
(2)能力目标
○能独立思考和分析社会生活中不同人表现出的国家利益观念和行为,形成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价值判断和选择的能力。会说明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提高辩证思维能力;会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和冲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会判断损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提高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和能力。
○能全面认识国家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我国建设中的问题;能结合具体事例,思考分析劳动的价值和发扬实干精神的意义。
(3)知识目标
○了解国家利益的内涵外延,知道国家利益的基本内容,会说明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能从思想上和行动上两个方面说明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具体做法。
○了解国家安全的意义,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背景内涵和内容,知道我国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要求和举措;了解国家安全法等相关法律关于公民维护国家安全的相关规定。
○了解我国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发展问题;知道历史发展、国家成就是人民用劳动创造的,懂得劳动者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知道实干兴邦的道理,明确青少年要担负的历史重任。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学情、查阅相关资料、查阅党的二十大报告有关“国家利益”“ 国家安全”等有关重要表述、设计教学方案、设计课件、搜集教学素材等。
2.学生准备
自主阅读教材、感知教材,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网络、报刊等,查阅本单元相关法律、祖国发展成就及问题、案例和讨论素材,做好梳理与总结,以便与大家在课堂上分享。
六、教学策略
1. 立足核心素养,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将核心素养的培育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 注重教材栏目的创造性使用,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取舍。充分挖掘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典型教学资源,运用这些资源创设好教学情景,通过问题引领,让学触景生情,主动思考和领会。
3.紧跟时代步伐,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坚持时事进课堂,小课堂大社会,运用富有时代气息的鲜活内容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
4.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原则。本单元有些概念和理论比较难懂,因此必须通过老师的讲,把概念和理论讲清楚、讲明白,但避免填鸭式的硬灌输。
5.注重引导学生开展反思性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
七、教学评价
围绕本单元“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责任意识”四大核心素养目标,全面、客观、准确地对学生核心素养综合发展状况做出评价。灵活运用自我评价和他人(教师、家长、小组评价)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特别是要发挥学习小组的评价功能。通过访谈法、课堂观察全面了解学生对对本单元教学内容的认知水平。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存在的困惑。利用平时开放性作业进行评价,如政治小论文、手抄报等。最后,通过单元训练反馈情况进行评价。
八、教学安排
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第1课时 8.1《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
第2课时 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第3课时 9.1《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
第4课时 9.2《维护国家安全》
第5课时 10.1《关心国家发展》
第6课时 10.2《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第7课时 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复习
第8课时 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训练与评价
PAGE
- 4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标教学达标暨教师素养展评活动——课时教学设计
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
授课人:
初级中学
二〇二二年十一月一日
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本课内容为部编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学习主题共两个:
(1)法治教育主题:认识国家主权的内涵,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知道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自觉维护国家安全。(新课标P37)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主题:感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新课标P38)
【教材分析】
在全球联系日益密切、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如何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如何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和冲突,是摆在每个人面前重大而紧迫的现实问题。本框以“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为主题,旨在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国家利益的重要性,从思想和行为上帮助学生懂得如何维护国家利益。 本框包括两个目题:第一目“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从思想上引导学生认识到必须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二目“捍卫国家利益”,引导学生认识到要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必要时能够放弃个人利益,甚至献出生命,不仅自己不做有损国家利益的事,而且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国家利益观,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对初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能够开始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分析国家和社会现象。但是,他们的思想还不成熟,社会经验比较欠缺,对如何维护国家利益在认识上存在不少误区。比如,有人认为,只要是爱国,一切行为都是正当的,都应该肯定和鼓励;再有保守国家秘密的法治观念不够强,不能全面认识自己在保守国家秘密中所应承担的角色。
【教学目标】
1.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以恰当方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能够在生活和学习中,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新课标P10、P11)
(2)法治观念:了解法律对国家安全的保障作用,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新课标P14)
(3)责任意识:具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能够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捍卫国家主权。(新课标P16)
2.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树立正确的国家利益观,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能够主动为维护团结稳定的社会局面贡献力量。
(2)能力目标
○能独立思考和分析社会生活中不同人表现出的国家利益观念和行为,形成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价值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会说明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提高辩证思维能力;会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和冲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3)知识目标
○能从思想上和行动上两个方面说明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具体做法。
【重难点分析】
(1)“树立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是本框教学的重点。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在思想上树立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才会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转化为爱国之行。
(2)“捍卫国家利益”既是本框教学的重点也是本框教学的难点。由于社会阅历的原因,初中学生总觉得捍卫国家利益是国家的事、大人的事,缺乏相关的经验与体验,这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与质量。
【教学方法】
模块推进、情景体验、案例分析、活动探究、讨论分享等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学情、查阅党的二十大报告及相关法律、设计教学方案、设计课件、搜集教学素材等。
(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维护国家利益的案例和讨论素材,做好梳理与总结,加深对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理性爱国、公民的国家利益意识等问题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情景创设:多媒体展示佩洛西访台
(1)图片及文字材料:佩洛西图片及简介
南希·佩洛西,现任美国众议院议长。2022年8月2日,佩洛西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和严正交涉,窜访中国台湾地区 。
(2)视频: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华春莹答记者问
(3)图片:中方就佩洛西访台的8项反制措施及对佩洛西和家长的制裁
(4)问题引领:为什么要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和制裁措施?
2.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3.教师: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地区,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严重践踏一个中国的原则,严重破坏台海和平稳定,严重损害我国核心利益。中国采取反制措施及对佩洛西个人和亲属的制裁,彰显了中国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坚强决心和意志。维护国家安全、利益不仅是党和国家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神圣职责。如何维护国家利益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八课第二框《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设计意图:选取“佩洛西访台”这一焦点事件来创设情景,一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二是让学生感受到维护国家利益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增强学生使命感、责任感;三是让学生体会党和国家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强的决心和意志,增强民族自信;四是由社会到课堂,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
(二)教学流程
1.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树立正确的国家利益观,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能够主动为维护团结稳定的社会局面贡献力量。 (2)能力目标 ○能独立思考和分析社会生活中不同人表现出的国家利益观念和行为,形成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价值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会说明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提高辩证思维能力;会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和冲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3)知识目标 ○能从思想上和行动上两个方面说明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具体做法。
2.学生:自主阅读。
3.教师点拨:从核心素养角度提出培养要求。
1.多媒体展示:自学提纲
(1)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应树立哪些意识?(2)怎样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3)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有何关系?(4)怎样捍卫国家利益?
2.教师:提出自学要求。
3.学生:用5分钟浏览教材,初步感知教材内容。

多媒体呈现四大模块:
探究活动(一):“有一种自豪叫中国航天”
1.情景创设:多媒体展示:刘洋图片及个人事迹
刘洋,我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女性航天员,此次距离她上一次太空之旅刚好过去了十年。备战空间站任务,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远超想象,刘洋每天要在120多公斤的服装中工作七八个小时,体训结束后回宿舍还要举杠铃、练握力器。十年后作为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再次飞天,她坚定地说:“中国空间站,我即将乘舟而来我会一直心怀山海,眼有星辰,永葆初心,时刻准备为祖国出征,为航天事业奉献一生,一次次把祖国的荣耀写满太空。”
4.问题引领:从刘洋身上你能感受到怎样的情怀?
5.学生:思考后回答。
6.活动总结:我们在刘洋身上感受到了深深的爱国情怀。只有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才能在行动上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设计意图:将时政中的典型人物引入课堂作为探究背景,密切联系了社会生活,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增强教学生动性、新颖性、趣味性,更好地调动学生探究积极性。)
探究活动(二):“国家利益无小事,随手一拍需谨慎”
1. 情景创设:多媒体展示案例
2.问题引领:从该案例中,你应吸取什么教训?
3.学生:讨论交流回答。
4.教师:
(1)案例点拨:随手一拍是小事儿,但就是这样的一种随意的举动,都有可能泄露国家机密,损害国家利益。因此“国家利益无小事,随手一拍需谨慎”。那么哪些行为有可能会泄露国家机密呢?
(2)温馨提示:
(3)课堂拓展:“法治在线”
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有关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的相关法律及有关规定。(保守国家秘密法、国防法、反间谍法、国家安全法)
教师总结:我国许多法律对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做出了具体规定。不管是有心还是无心,泄露国家机密都要承担法律责任。因此,必须学法、懂法、守法,增强防范意识。
(4)课堂拓展:“危机意识不可少”
运用多媒体展示:从国内、国际两个方面展示危害我国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众多因素。
教师总结: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感受到泄露国家机密可能就在随手一拍,从而增强防范意识;通过温馨提示进一步提高学生自我防范的能力;通过法治在线拓展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利益的法治观念;通过课堂拓展“危机意识不可少”,进一步增强学生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紧迫感和危机意识。)
探究活动(三):“莫让爱国‘碍’了国”
1. 情景创设:多媒体呈现课堂讨论话题
2.讨论焦点:你认同四位居民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3.学生:分小组讨论,并选派小组代表发言。
4.教师点拨:
(1)当危害到国家利益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挺身而出,表达自己爱国热情。有的人却以维护国家利益、爱国为由,外资企业、砸涉事国品牌牌汽车、甚至打伤车主、砸烧该国商店等。这些做法极不理智,有些行为甚至是违法犯罪,受伤害的是自己同胞利益,危害的是社会安定和国家利益,这不是爱国,而是“碍”国。
(1)坚决拥护党和国家为维护国家利益所采取的措施;(2)珍惜难得发展机遇,努力学习,提高素质,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的大局;(3)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
(2)中学生表达爱国情感的建议:
(3)活动总结: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之情。
(设计意图:以 “佩洛西访台”为背景,设置讨论话题,让学生走进社会生活实际,用富有时代气息的鲜活内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增强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学生的思考、讨论与展示、争辩等活动,提升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价值判断和选择的能力;通过“中学生表达爱国情感的建议”,让学生懂得理性、务实、文明、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提升学生法治观念和践行能力。)
探究活动(四):“誓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
1.情景创设:多媒体展示黄旭华事迹
黄旭华,核潜艇之父,半生隐姓埋名,为中国核潜艇研制和跨越式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1958年,中国核潜艇工程正式立项,包括黄旭华在内的29个人,成为中国第一代核潜艇人。因为是国家最高机密,此后的30年,黄旭华隐姓埋名,就连父母亲、妻子和孩子都不知道黄旭华在做什么。期间,就连父亲、二哥相继病重去世,黄旭华都没能回家探望。
2.问题引领:结合上面的材料,说说应如何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3.学生:思考后,并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理由。
4.教师拓展、点拨:
(1)要正确做出选择,首先要明确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的关系。
(2)拓展提升:“国家有你,何其有幸”
(3)点拨指导: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负重前行。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一代代甘于奉献人们艰苦奋斗、不懈努力的结果。因此,当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黄旭华的感人事迹的阅读分析与交流,感悟模范人物的正确选择,发挥模范人物正向引领的作用,提升学生价值认同感,学会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与冲突;通过“国家有你,何其有幸”的拓展活动,既有伟人,又有凡人,既有过去,又有现在,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一代代甘于奉献人们的艰苦奋斗、不懈努力的结果,从而增强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
探究活动(五):“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1. 情景创设:多媒体展示戍边英雄图片及其事迹材料
2020年6月15日,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线挑衅。在前出交涉和激烈斗争中,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突入重围营救,奋力反击,英勇牺牲;战士肖思远,突围后义无反顾返回营救战友,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战士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冲散的战友脱险,自己却淹没在冰河之中。
2.问题引领:我们应向烈士们学习什么?
3.学生:阅读材料,思考并交流自己的看法。
4.教师点拨和拓展:我们要学习他们为国家利益而献身的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人民英雄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流尽最后一滴血;在和平时期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一批批优秀中华儿女也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都是民族的脊梁,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因此,为了国家利益,有时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
(设计意图:以中印冲突为背景创设探究情景,走进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为了国家利益,不仅仅是放弃个人利益的问题,必要时还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进一步增强学生捍卫国家利益的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
探究活动(六):“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1.情景创设:多媒体展示“生活在线”
(1)有人利用宗教从事民族分裂活动。(2)某网站地图中将我国台湾省标注为“中华民国”。(3)某服装企业以“新疆存在人权问题”为由,宣称拒绝使用新疆棉花。
2.问题引领:如果你发现了上面的现象,你会怎么办?
3.学生:交流分享。
4.教师点拨指导:上面的这些行为都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我们不仅自己不能做有损国家利益的事,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维护好国家团结稳定的大局,还需要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在线”情景创设,将学生引入现实的生活空间,通过学生的判断、分析、交流学会,从而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再次提升学生的担当意识,厚植爱国情怀。)
1.多媒体展示:反思行动要求
(1)组内交流:本节课你明白了哪些道理,懂得了哪些行为要求?(2)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网络,并运用展台与大家分享。
2.学生:小组交流,共同构建知识网络。
3.教师:运用课件引导学生共同梳理所学,盘点收获。
(1)素养展示
素养展示——明理(1)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政治认同、责任意识)(2)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损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任何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的追究。(法治观念)(3)国家利益是整体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是局部利益;从根本上说,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是一致的。(道德修养)素养展示——践行(1)无论何时何地,都应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了国家利益,有时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积极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的局面。(政治认同、责任意识)(2)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政治认同、法治观念)
(2)思维导图展示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课堂总结环节。通过核心素养展示,既能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核心观点,又能让学生检验自己核心素养发展水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对学习成果自我梳理和反思的空间,通过教师的点拨,进一步优化知识体系,为学生完善学习方案提供扶手。)
1.多媒体展示:习近平总书记二十大报告摘录
面对国际局势急剧变化,特别是面对外部讹诈、遏制、封锁、极限施压,我们坚持国家利益为重、国内政治优先,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展示不畏强权的坚定意志,在斗争中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牢牢掌握我国发展和安全主动权。
2.教师总结: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关系复杂多变,利益冲突不断加剧,西方世界正想尽一切办法遏制我国发展。建设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不会一帆风顺。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一定要牢牢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坚持以国家利益为重,擦亮双眼,发扬斗争精神,为维护国家安全、国家利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重要一环,通过阅读二十大报告摘录,让学生感受党和国家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定决心和意志;通过教师的总结,进一步激励学生增强责任意识,勇担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从而回归主题,升华情感。)
PAGE
- 2 -(共31张PPT)
欢迎走进《道德与法治》大课堂!
授课人:
初级中学
南希·佩洛西,现任美国众议院议长。2022年8月2日,佩洛西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和严正交涉,窜访中国台湾地区 。
外交部为什么要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和制裁措施?
部编版 道德与法治
8.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八上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树立正确的国家利益观,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能够主动为维护团结稳定的社会局面贡献力量。
【能力目标】
○能独立思考和分析社会生活中不同人表现出的国家利益观念和行为,形成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价值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会说明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提高辩证思维能力;会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和冲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知识目标】
○能从思想上和行动上两个方面说明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具体做法。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法治观念
责任意识
学有所依
自主感知
01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应树立哪些意识?
02
怎样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
03
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有何关系?
04
怎样捍卫国家利益?
旅程规划
模块四
践 行 篇
模块三
反 思 篇
模块一
思 想 篇
模块二
行 为 篇
探究01:有一种自豪叫中国航天
刘洋,我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女性航天员。备战空间站任务,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远超想象,每天要在120多公斤的服装中工作七八个小时,体训结束后回宿舍还要举杠铃、练握力器。十年后作为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再次飞天,她坚定地说:“中国空间站,我即将乘舟而来,我会一直心怀山海,眼有星辰,永葆初心,时刻准备为祖国出征,为航天事业奉献一生,一次次把祖国的荣耀写满太空。”
思考:从刘洋身上你能感受到怎样的情怀?
【思想】:①心怀爱国之情,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
1
合作探究——思想篇
探究02:国家利益无小事,随手一拍需谨慎
思考:从该案例中,你应吸取什么教训?
1
合作探究——思想篇
探究02:国家利益无小事,随手一拍需谨慎
1
合作探究——思想篇
1
合作探究——思想篇
保守国家秘密法 国防法 反间谍法 国家安全法
学法 知法 尊法
防范意识
法治在线
1
合作探究——思想篇
危机意识不可少
1
合作探究——思想篇
形势综览
【思想】:②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要树立和增强
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
丁:坚决抵制美国所有产品,烧了美国投资的工厂,为咱中国人解解气!
乙:我们应该强烈谴责佩洛西的行为,号召大家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强大!
丙:买美系车的都是卖国贼,把他们的车都砸了,让他们长点记性!
甲:我们拉上条幅,包围美国的大使馆,逼迫他们道歉!
同学们因佩洛西窜台感到无比气愤,并表达了如下看法:
小组讨论:你认同四位同学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1
合作探究——思想篇
探究03:莫让爱国 “碍”了国
当危害到国家利益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挺身而出,表达自己爱国热情。有的人却以维护国家利益、爱国为由,围攻外资企业、砸涉事国品牌牌汽车、甚至打伤车主、砸烧该国商店等。这些做法极不理智,有些行为甚至是违法犯罪,受伤害的是自己同胞利益,危害的是社会安定和国家利益,这不是爱国,而是“碍”国。
1
合作探究——思想篇
(1)坚决拥护党和国家为维护国家利益所采取的措施;
(2)珍惜难得发展机遇,努力学习,提高素质,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的大局;
(3)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
中学生表达爱国情感的建议
【思想】: ③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要增强维护
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合法有序地表
达爱国之情。
1
合作探究——思想篇
3
共同研学:怎样捍卫国家利益?
离家正壮年,归来已花甲!
2
合作探究——行为篇
3
共同研学:怎样捍卫国家利益?
探究04:誓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
黄旭华,核潜艇之父,半生隐姓埋名,为中国核潜艇研制和跨越式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1958年,中国核潜艇工程正式立项,包括黄旭华在内的29个人,成为中国第一代核潜艇人。因为是国家最高机密,此后的30年,黄旭华隐姓埋名,就连父母亲、妻子和孩子都不知道黄旭华在做什么。期间,就连父亲、二哥相继病重去世,黄旭华都没能回家探望。
结合上面的材料,说说应如何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2
合作探究——行为篇
国家利益
2
合作探究——行为篇
个人利益
(集体利益)
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
整体利益
长远利益
大多数人利益
局部利益
当前利益
少数人利益
根本上一致
难免产生矛盾


3
共同研学:怎样捍卫国家利益?
国家有你,何其有幸
2
合作探究——行为篇
3
共同研学:怎样捍卫国家利益?
国家有你,何其有幸
体育:中国女排
大国工匠:李万君
教师:张桂梅
医生:倒下的天使
2
合作探究——行为篇
【行为】: ①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着眼长
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
放在第一位。
3
共同研学:怎样捍卫国家利益?
探究05: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2020年6月15日,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线挑衅。在前出交涉和激烈斗争中,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突入重围营救,奋力反击,英勇牺牲;战士肖思远,突围后义无反顾返回营救战友,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战士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冲散的战友脱险,自己却淹没在冰河之中。
思考:我们应向烈士们学习什么?
【行为】:②为了国家利益,有时不仅需要放弃
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
2
合作探究——行动篇
3
共同研学:怎样捍卫国家利益?
2
合作探究——行动篇
3
共同研学:怎样捍卫国家利益?
探究06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生活在线:
(1)有人有人假借宗教之名大搞民族分裂活动。
(2)某网站地图中将我国台湾省标注为“中华民国”。
(3)某服装企业以“新疆存在人权问题”为由,宣称拒绝使用新疆棉花。
交流与分享:如果你发现了上面的行为,你会怎么办?
【行为】:③要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
行为作斗争。
2
合作探究——行动篇
国家安全举报电话
12339
国家安全举报电话
12339
3
共同研学:怎样捍卫国家利益?
3
内化于心——反思篇
(1)组内交流:本节课你明白了哪些道理,懂得了哪些行为要求?
(2)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网络,并运用展台与大家分享。
3
内化于心——反思篇
3
共同研学:怎样捍卫国家利益?
(1)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政治认同、道德修养、责任意识)
(2)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损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任何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的追究。 (法治观念)
(3)国家利益是整体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是局部利益;从根本上说,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是一致的。 (道德修养)
素养展示——明理
3
共同研学:怎样捍卫国家利益?
(1)无论何时何地,都应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了国家利益,有时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积极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的局面。
(政治认同、道德修养、责任意识)
(2)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法治观念、政治认同)
3
内化于心——反思篇
素养展示——践行
3
共同研学:怎样捍卫国家利益?
知识网络建构
3
内化于心——反思篇
3
共同研学:怎样捍卫国家利益?
我们坚持国家利益为重、国内政治优先,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展示不畏强权的坚定意志,在斗争中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牢牢掌握我国发展和安全主动权。
4
外化于行——践行篇
谢谢指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