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第10课 我们不乱扔(2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第10课 我们不乱扔(2课时)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第10课 我们不乱扔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感受干净整洁的美好环境带给人的愉悦,认识到保持公共卫生的重要性。
2.道德修养:知道保护公共场所环境卫生是公民的责任,是遵守公共场所规则、讲文明的表现。初步树立公共卫生意识。
3.责任意识:学习保护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的方法,养成爱护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的习惯,用自己的行动保护美好家园。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在对比中感受干净整洁的美好环境能带给人愉悦的感受,了解身边乱扔垃圾的不良行为,懂得保持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的重要性。(重点)
2.知道不乱扔垃圾、保护公共场所环境卫生是遵守规则、讲文明的表现。(难点)
3.懂得爱护公共场所环境卫生人人有责,初步树立保持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喜欢哪种情景
1.对比体验,喜欢哪种场景
(1)出示组照片:环境干净整洁的教室、体育场的看台、公园。
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里吗?如果我们每天在这里生活、学习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过渡引导:老师跟大家的感受是一样的。 当我们身处这样干净整洁又清新怡人的环境中时会感觉心情很舒畅,生活有幸福感。下面老师再请大家看一幅画面,看看你又有怎样的感受。
(2)出示动态场景:在刚才场景的基础上加入动画效果,场景中出现不断扔下各种垃圾的画面。
提问:这样的场景你们喜欢吗?为什么?
追问:大家都不喜欢充满垃圾的环境,这样脏乱的环境又是怎么造成的呢?
预设1:因为有些人没有好的卫生习惯,随便乱扔垃圾,把我们的环境给破坏了。
预设2:是有的人缺乏公共卫生意识,不懂得爱护我们周围的环境。
提问:这样脏乱的环境你们还愿意身处其中吗?在你的周边见到过这样的环境吗?
预设1:在我家旁边有个垃圾池,经常杂乱地堆放着很多垃圾,特别的臭,每次从那经过都得捂着鼻子。一到夏天就有好多的蚊子、苍蝇乱飞,特别影响街道的整洁和人的健康。
预设2:我家旁边的公园,在一些草丛和树林里有乱丢的垃圾,影响了公园的美观。有的人把垃圾扔到水里,滋生细菌,还污染了河水。
预设3:我家旁边有条小路上经常有人丢垃圾。虽然走小路可以抄近路,但我不愿意走,因为垃圾太多,不小心就会踩到垃圾,心里觉得很不舒服。
小结:通过刚才的体验,相信大家都有比较深的感受。干净整洁清新美丽的环境可以让我们心情愉悦,而垃圾满地、臭气熏天的脏乱环境大家都想办法躲避。每个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干净整洁的环境人人爱。(板书: 干净整洁人人爱)
2.问题讨论,干净整洁好处多
(1)出示问题。
①从刚才不同场景的对比体验中你有什么感想?
②如果让你选择的话,你会选择哪种场景?
(2)学生讨论。
(3)小结:通过刚才的对比体验,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干净整洁的环境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很重要。脏乱的环境不仅会影响人的心情,还会滋生细菌影响健康降低人的生活品质,我们每个人都喜欢干净整洁的环境。要想拥有干净整洁的公共环境,就要靠我们每个人来爱护,有了垃圾,我们不乱扔。(板书:我们不乱扔)
二、不乱扔不只是为了干净
过渡:同学们已经知道要保持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不能乱扔垃圾。那么,有了垃圾应该怎样处理呢?不乱扔垃圾仅仅是为了干净吗?下面让我们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分析吧。
1.情境分析,提升认识
(1)场景1:还应该带什么?
明天就要去郊游了,王勇特别高兴。晚上,他把明天用的东西都收拾好,装进书包里。他装了最爱吃的汉堡、水果以及水、湿纸巾、纸巾、野餐垫。你觉得他的物品准备齐全了吗?
提问:如果你是王勇,还会准备什么呢?
追问:为什么要提前带好垃圾袋呢?
预设:因为外出游玩会产生一些垃圾,垃圾不能乱扔,带个垃圾袋可以方便放垃圾,这样就不会因为一时找不到垃圾桶而着急了。
小结:没错,备个垃圾袋虽然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环保意识和公共卫生意识,这些都是需要从小培养的。
(2)场景2:这样做对吗?
玩了一上午,大家都累了,终于到了吃午餐的时间。王勇赶紧拿出野餐垫铺好,大家纷纷拿出好吃的东西吃起来,王勇把废弃包装袋和食物残渣等垃圾随手放进了垃圾袋里。这时王勇发现,小强把垃圾扔到了餐垫旁边的草地……
提问:王勇和小强两个人的行为一样吗?不一样在哪?说说你的看法。
小结:两个人因为卫生习惯不同,环保意识不同,所以出现了完全不一样的行为,良好的卫生习惯真的很重要。
(3)场景3:我该怎样做?
吃完饭,大家有的折纸飞机玩,有的捡树叶玩,还有的同学在做游戏。集合时间到了,大家纷纷背起背包,去排队了。王勇最后收自己的野餐垫时才发现刚才同学们野餐和玩游戏时制造了很多垃圾,都没有清理。这时王勇听到小强叫他:“王勇,快点儿!集合啦,要走啦!”
提问:此时你要是王勇,你会怎么做?
预设1:我会跟小强一起走,因为有可能会迟到,老师会批评。
预设2:我会先把垃圾快速收拾好再赶快去排队,要不然那一堆垃圾 太影响环境了,还会让别人说我们没素质。
提问:王勇就像第二位同学说的那样继续把这些垃圾清理了再去排队,并且还没有迟到,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预设:因为王勇经常收拾垃圾,有好习惯,也知道怎么收拾,所以能以最快的速度收拾好。
提问:从王勇的身上你看到了什么?
预设1:从王勇的身上我看到了他遵守规则的自觉性,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这种自觉性。
预设2:我从王勇身上看到的是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他是个很有责任心的人。
小结:通过刚才的分析,大家对不乱扔垃圾的问题都有了新的思考。懂得了不乱扔垃圾不仅仅是为了干净,也是为了树立公共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感。
2.案例分析,正面引领
引导:同学们,还记得上周在我们学校的红领巾电台上对二(2)班全体同学进行了表扬的事吗?这次表扬引起了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大家的议论。这是一件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再来回顾一下。
呈现事例:学校的运动会经过一天的比赛结束了。看台上二(2)班同学在班长的倡导下都主动收拾自己座位上的垃圾,清理完毕后每位同学都主动把自己的垃圾带走并扔到垃圾桶里。学校清场的时候,发现二(2)班的座位特别的干净整齐,一点垃圾都没有。
提问:学校为什么要在红领巾电台表扬二(2)班呢?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二(2)班同学哪点最值得你学习?
预设1:我觉得他们做得很棒,从小事可以看出他们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不给别人添麻烦,是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预设2:我觉得二(2)班每个人都是很有素质的人,是充满正能量的人,能自觉地遵守规则不乱扔垃圾,我们都应该向他们学习。
预设3:我想为他们这种行为点一百个赞,希望我们周围这样的人越来越多,我以后也要这样做。
小结:不乱扔垃圾的行为不仅仅是为了干净,也不仅仅体现一个人的卫生习惯,小小的行为背后更体现着一个人良好的文明素养。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守规则、有教养的人,大家都来倡导不乱扔垃圾的文明行为,努力成为一名具有文明素养的小公民。(板书:遵守规则不乱扔)
三、干净整洁靠大家
过渡:我们都喜欢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生活,干净整洁的公共环境与我们每个人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1.辩一辩,保持班级卫生是谁的事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件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并思考问题。
(1)视频再现情景:下课了,卫生监督员王晓东发现地面上有很多碎纸屑,王晓东就对离得最近的涛涛说:“涛涛,把你旁边的废纸捡一下吧,老师说要保持班级的地面卫生,不能乱扔垃圾。”涛涛不耐烦地说:“这又不是我扔的。你怎么不捡?再说了,不是还有值日生负责打扫吗?”
(2)提问:你们觉得涛涛做得对吗?为什么?
预设1:不对。因为班级卫生不光是值日生的事,需要班里每一个人来维护、保持,是大家的事。
预设2:不对。保持好班级卫生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不管废纸是不是你扔的,看到了就应该主动捡起来。
(3)小结:保持公共环境卫生与每个人都密切相关,每个人都要主动、自觉地去维护,这是我们大家的责任。
2.学一学,大家齐动手
(1)引导:最近老师观察我们班同学的表现,发现很多同学在维护公共场所环境卫生方面做得很好。老师采集了一些镜头,请大家一起来看一 看,他们是怎么做的,我们应向他们学什么。
(2)播放照片剪影,共同讨论。
①镜头1:教室环境干净整洁,墙上悬挂着卫生流动红旗。
提问:这面卫生流动红旗已经连续留在我们班好几周了,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预设1:因为大家每天都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的。
预设2:平时我们班每个人都特别注重维护班级环境卫生,看见地上有纸屑,同学们就会自觉捡起来,还会互相提醒不乱扔垃圾。
点评:同学们说得真好,保持教室的环境卫生要靠大家一起努力,只有人人努力,才能让流动红旗长期留在我们班。
②镜头2:王小飞同学走在大街上,手里拿着棒冰吃完后剩下的包装袋和小木棍,东张西望地在找什么……
提问:你们猜一猜,王小飞为什么拿着包装袋和小木棍不扔,他在找什么。王小飞当时是怎么想的?
预设:王小飞在想,垃圾不能乱扔,找不到垃圾桶,我就拿回家再扔到垃圾桶里。每个人都应自觉做到维护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
点评:王小飞同学知道维护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人人有责的道理,并能做到自觉,这点难能可贵。让我们为王小飞同学的自觉和自律行为鼓掌,希望大家都能这样做。
③镜头3:马林和郝昕两位同学在社区的健身乐园旁边的柱子上挂了几个小箱子,里边放着塑料袋和纸巾,方便遛狗的居民及时清理狗的便便,受到了居民的欢迎。
提问:你们知道这两位同学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吗?是谁让他们这么做的呢?
预设:应该没有人要求他们这样做,是他们自己想出的办法。这样可以使社区环境更清洁,他们真棒!
提问:他们的行为值不值得点赞呢?
小结:这两位同学能主动想办法,为维护公共场所的卫生环境出力,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的行为值得点赞,值得大家学习。
(3)讨论:在生活中,维护公共场所环境卫生,我们还可以怎样做?
预设1:我们外出郊游可随身带个垃圾袋,有了垃圾放在垃圾袋中不乱扔。
预设2:在公共场所不能随地吐痰,也不能把空的矿泉水瓶到处乱放。
预设3:垃圾一定要扔进垃圾 箱里,不能让垃圾散落在垃圾箱周围。
(4)小结: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极行动起来,把维护公共卫生当成自己的责任,大家一起动手、动脑,共同努力,我们的环境一定能长久保持干净整洁,我们的社会也会越来越美丽。带走的是垃圾,留下的是文明。(板书:共同维护靠大家)
四、总结全课,提高认识
1.提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我们不乱扔)这一课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干净整洁的环境能带给人身心愉悦的感受。乱扔垃圾的行为不仅破坏环境,还是一种不文明、不守规则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有爱护公共环境卫生的责任,要从小树立起维护公共环境卫生的意识,从自己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
板书设计
干净整洁人人爱
我们不乱扔 遵守规则不乱扔
共同维护靠大家
第2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发现身边不注意公共卫生的行为及其引发的不良影响,懂得爱护公共卫生的重要性,初步树立保持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的意识。(重点)
2.知道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公共场所环境卫生,愿意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难点)
3.做到在公共场所不乱扔废弃物、不随地吐痰、不在墙上乱涂乱画。
教学过程
一、观察生活,说说我的发现
谈话:课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留心观察了平时的生活,老师有很多可喜的发现,还拍了不少照片,下面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1.图片快闪:找到你赞赏的行为
(1)快速播放照片:照片内容是本班学生维护环境卫生,将果皮纸屑等垃圾主动投放到垃圾箱等行为。
(2)学生用手势点赞。
(3)提问:说说你为什么给这些行为点赞。
(4)小结:这些同学做到不乱扔垃圾,不仅维护了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还体现出较高的文明素养。
2.汇报交流:发现不讲公共卫生的现象
提问:通过日常观察,你发现有哪些不讲公共卫生的现象?
预设1:我看到街道的地面有瓜皮和痰迹。
预设2:公园里的石桌、石凳等被踩得脏兮兮的。
预设3:公共场所的墙壁上被乱涂乱画。
补充:老师在观察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讲公共卫生的现象,如马路上被随意丢弃的果皮、烟头,路边留下的宠物狗的粪便,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里留下的食物残渣和食品包装袋等(同时出示图片)。
思考:看到这些现象,你有什么想法呢?
预设1:公共场所环境脏乱,让人感觉非常不舒服。
预设2:把公共场所环境弄得又脏又乱的人,很不讲文明,素质低。
小结:公共场所是供大家工作、学习、娱乐、出行、休息的地方,脏乱的环境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困扰,不仅影响了公共卫生,也是缺少公德意识、不讲文明的表现。
二、辨别分析,知道这样可不行
引导:同学们对观察到的那些不讲公共卫生的现象非常不满意。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选择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深入讨论。
1.分析思考
(1)现象1: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和不清理自己的宠物狗在公共场所留下的粪便。
提问:这样做为什么不可以?
拓展:播放“小小一口痰有多少细菌”的视频。
追问: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会产生哪些危害?
小结: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和路边没有清理的狗粪便会传播病菌、影响公共健康,还特别地有碍观瞻,我们一定要杜绝这种行为。
(2)现象2:公共场所的墙壁上被乱涂乱画,公园里的石桌、石凳等被踩得脏兮兮的。
提问:这样做对大家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预设:会让人觉得很不整洁,看着不舒服;还会影响其他人正常的休息和生活。
追问:这样做仅仅是影响环境卫生吗?
小结:这样做不仅影响了环境卫生,还给大家的正常生活带来不便。如果大家都这样做的话,还会影响我们的社会风气和文明风尚,带来不好的影响。我们一定要管住自己,做到不乱涂乱画和乱踩。
(3)现象3:随意向窗外抛废弃杂物。
提问:这样做有什么不好?
播放视频:播放向窗外扔废弃杂物砸伤行人的案例。
追问:你想到过这样做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了吗?
小结:向窗外抛物,不仅影响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还可能对经过窗外的人造成安全隐患,如果砸伤人的话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我们千万不能这样随意地往窗外扔垃圾。
2.交流讨论
提问:如果大家不能管住自己,破坏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我们的公共生活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这对个人形象和社会风气会有什么影响?
小结:不讲公共卫生的行为不仅使公共场所的环境脏乱,影响我们的城市形象,还会降低我们的生活品质,传播疾病,影响健康,甚至还会危及他人的生命安全。这些不良行为还会影响到个人形象,我们一定要遵守规则、约束自己的行为,坚决抵制这些不良行为。(板书:不良行为要抵制)
三、学习方法,努力能做到
1.采访
采访路人,了解随地吐痰的原因。
播放受采访人的录音:“喉咙痒痒就咳出痰了”有痰不吐难受附近没有垃圾桶,所以就把痰吐在地上了。
讨论: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随地吐痰的危害,那么大家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想吐痰的问题呢?
预设1:如果想吐痰,一定要吐到垃圾桶里。
预设2:要随身带纸巾,如果没有垃圾桶,可以把痰吐在纸巾里,坚决不能乱吐。
追问:如果得了感冒,在咳嗽、打喷嚏、流鼻涕时应该怎样做呢?
小结:身处公共场所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痰要吐到垃圾桶或纸巾里。如果感冒了要戴好口罩,避开人员密集的地方,咳嗽打喷嚏不对人和饭菜,用手背和纸巾遮掩。学会正确的方法很重要。
2.交流
交流随便在公共场所的墙壁上乱涂乱画的原因。
预设:只是觉得好玩,不知道这样做不对。
提问:你有什么建议,可以提醒他们不要这样做呢?
出示:出示《中小学生守则》,它要求我们保持公共卫生。
强调:在公共场所的墙壁上一定不能乱涂乱画,不能把墙壁当画板。遇到乱涂乱画的现象,要及时提醒。
3.分享
分享维护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的好方法。
引导:除了我们刚才针对一些不文明现象找到的解决得办法外,生活中你还有哪些维护公共卫生的好方法呢?
预设1:当我们身处公共场所时,
大小便一定要去卫生间,
绝对不能随地大小便。
预设2:乘坐公交车或地铁时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不能在车厢里吃东西。
预设3:公共场所的座椅一定要爱护,不能随意踩踏。
小结:维护公共场所环境卫生要从小事做起,处处想到大家想到遵守公共场所规则和文明要求。学习正确的方法,用实际行动维护公共环境卫生,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传播公共文明的小使者。(板书:学习方法重维护)
四、规范行为,积极养成好习惯
1.问题讨论
(1)讨论:下面的说法对吗?
①我得到了维护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的小红花,以后就可以不做了。
②维护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不是做一天两天就可以了,而是要长期坚持做到。
预设1:我认为第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我们维护公共卫生不是仅仅为了得到小红花奖励,而是要把维护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作为重要的事去做,并且坚持做。这是我们小学生应该做到的。
预设2:我认为第二种说法是正确的。因为维护公共卫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是需要长期坚持的,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2)小结:维护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要坚持长期做。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
2.实践与自我评价
(1)出示:出示花瓣图案,花瓣上写有维护公共环境卫生的要求(如不随地大小便不随地吐痰,不在公共场所的墙壁上乱写乱画等)。
(2)涂色:同学们达到了花瓣上的哪一条要求,就给哪片花瓣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外,如果还有哪些方面做得好的,也可以补充到花瓣上。
(3)小结: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把爱护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的要求落实到自己的行中。到学期结束的时候,看看你能收获几片花瓣。(板书:落实行动养习惯)
3.总结概括
(1)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2)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维护公共卫生很重要,明确了维护公共工应该怎样做。相信大家一定能做到严格要求自己,处处遵守规则,做一名爱护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的文明小卫士。(板书:我能做到的)
板书设计
我能做到的
不良行为要抵制
学习方法重维护
落实行动养习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