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拒绝欺凌,为成长护航》主题班会教案【教学背景】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仍频频发生,并呈现隐秘化、多样化和残忍化趋势,已经严重影响了受害孩子的身心健康。四年级的孩子正在不断形成和完善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可以使他们树立正确的观点,从而从根源上减少校园欺凌的发生,营造适合青少年成长的校园环境。【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认识校园欺凌的概念、产生原因、具体类型,并明白校园欺凌带来的危害之大。2.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过程不断暗示学生“校园欺凌百害而无一利”的观点,使学生自觉抵制校园欺凌。3.能力目标:掌握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的正确方法,提高自我的防欺凌能力,学会保护自己。【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的正确方法。难点:科学认识校园欺凌的含义,不做施暴者或旁观者。【教学形式】师生问答,感悟启发分享,情景代入,游戏教学【教学准备】收集案件、视频等资料,制作课件【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主题 1.热身操:你是我的好朋友。 2.带领学生走近真实案例,初步感受校园欺凌。 1.分享对这些真实案例的看法,初步感受校园欺凌的可怕之处。 用真实的案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校园欺凌的可怕。认知主题 1.宣传短视频讲解校园欺凌的概念。 2.以判断正误的形式引导学生记忆校园欺凌的具体含义。 3.出示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校园欺凌的主要角色。 4.带领学生认识校园欺凌中四种常见类型,并出示相关图片,请学生根据名称给图片“对号入座”。 5.以施害者为例,分析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 1.观看完校园欺凌普法宣传片,明确校园欺凌的概念。 2.听老师的题目,用手臂比划“圈”或“叉”来判断对错。 3.认识校园欺凌中的各种“角色”。 4.在观察图片中牢记校园欺凌的四大类型。 5.思考施害者对校园欺凌这一行为明知故犯的原因。 让学生明确校园欺凌的具体概念,学会判断四大类型的校园欺凌行为,明白施暴者的欺凌行为的产生原因及行为动机。体验主题 1.给出具体例子,让学生分别从受害者和施害者的角度出发,分析一下校园欺凌对双方可能造成的危害。 2.和学生探讨从源头遏止校园欺凌的方法。 3.情景代入:当有人对自己进行校园欺凌时,该怎么办?当自己目睹校园欺凌时,又该怎么办? 4.玩一个反应小游戏,让学生边玩边记基本应对措施。 1.代入自己到受害者和施害者的身份,思考校园欺凌对自己可能有什么影响。 2.思考如何让校园欺凌不在自己身上发生。 3.思考遇到情景中这样的情况,自己该怎么把自己受到的伤害降到最低。 4.在反应小游戏中牢记基本应对措施。 通过代入,让学生真切体会校园欺凌的危害,进一步为学生树立校园欺凌“百害无一利”的观点,并学会在具体的情况中正确处理校园欺凌,从而保护自己。拓展主题 1.带领学生宣读保证词。 1.宣读保证词。 通过保证的仪式感,牢记拒绝欺凌的观念于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