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9课《正确认识广告》精美PPT教学课件(第二课时)+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9课《正确认识广告》精美PPT教学课件(第二课时)+素材

资源简介

(共41张PPT)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提醒学生不是所有的广告都可信,引导学生认识虚假广告及其危害,教会学生简单的识别虚假广告的方法。
道德修养:着重培养学生处理广告信息的能力,不要轻信和盲从广告,做一个理性、聪明的消费者。
法治观念: 学会识别各类广告,懂得虚假广告的危害性。
健全人格:对广告有正确的辨析能力,能识别虚假广告、做到理智消费。
责任意识:案例分析,知道广告的内容不可全信,了解虚假广告的特点。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辨别广告的真实性,不盲目相信广告,警惕虚假广告。
难点:不轻信、盲从广告诱导,做理智的消费者。
新知导入
素材:“神医”频频变身份 虚假药品广告
1.在视频中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
2.在生活中,你的家人或是邻居朋友有没有被这样的“神医”欺骗过?
3.应该如何防范虚假药品广告?
新知讲解
广告有劝说购买的功能,为了达到让人购买的目的,很多广
告都会把商品夸得十全十美,好像你不买就吃亏了。
  你在广告的宣传下买过东西吗?你对广告的感受是怎样的呢?
小调查
 1. 你对广告的看法是?
  □非常讨厌  □讨厌  □无所谓  □喜欢  □非常喜欢
 2. 你喜欢广告中的什么?
  □画面好看     □音乐好听    □故事有意思     □里面说的话有意思
  □有我喜欢的明星  □广告教我知识  □有我没见过的产品  □没有什么让我喜欢
 3. 你相信广告吗?
  □完全相信  □大部分相信  □小部分相信  □说不好  □不相信
 4. 你如何判断广告宣传的真假?(可多选)
  □靠自己的感觉     □看产品名气      □看广告,也要看产品本身
  □看广告里是否有明星  □看广告里是否有专家  □听听别人的购买经验
我和广告的故事
说一说
  通过调查,你觉得广告对你有
什么影响?你买的东西和广告宣传
有差距吗?与大家分享你的经历。
分享购买经历
说一说
我觉得广告对我有影响。上学期我想买一双运动鞋,在众多的品牌中我唯独对X牌运动鞋情有独钟,因为我经常看到X牌运动鞋的广告,而且广告里的明星我特别喜欢。所以我就买了X牌运动鞋,质量也很好。
广告的确是增加了我们的购买欲望,但有的产品与广告相差甚远。上学期我也买了一双运动鞋,因为广告说这种运动鞋穿着舒适,经久耐穿,物美价廉,所以我就买了它,可收到货之后却大不一样,不但穿着不是那么舒服,而且不到一个月就坏了。
分享购买经历
说一说
  广告的内容不一定都可信,虚假广告就更不可信了。虚假广告要么是推销假冒、劣质商品,要么是直接骗取消费者的钱财,这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虚假广告不可信
素材:警惕广告陷阱
 广告里说,学习不好是由于记忆力不好,所以要使用增加记忆力的某某学习枕。你认为呢?
小讨论
虚假广告不可信
  班里某某同学买了后说记忆力是比原来好些,所以 我相信啊!
  我想让爸爸妈妈买来试一试,看实际效果再说。
  骗人的,我才不相信,广告夸大其词,提高学习成绩要靠努力啊!
  广告中大明星都说了,能不让人相信吗?
小讨论
你还听说过哪些虚假广告?
虚假广告不可信
案例一
某学习机广告被工商部门认定为典型的虚假广告。这则电视广告中含有“门门高分上名校”“内容好,成绩当然好”等不科学的保证。此外,广告中关于“某学生使用产品后成为学习状元”的内容,其真实性无法证实,构成虚假宣传,被处罚款五万多元。
虚假广告不可信
案例二
因虚假广告罪,被告人张某和李某被判刑。
  两人售卖床垫,谎称常年使用该床垫能根治很多疾病,并达到延年益寿的功效。不少人受广告蒙蔽购买了该床垫。
虚假广告不可信
虚假广告有哪些危害呢?你能从这些案例中总结一下吗?
虚假广告的危害
对消费者
1. 误导消费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商家
1. 破坏了自身的良好形象。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误导消费者,造成损失
延误病情,
危及生命
以劣充优,
造成事故
破坏自身形象
降低诚信值
企业受损
触犯法律
被判刑
虚假广告的危害
素材:虚假广告危害
  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广告主应当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第四条
知识窗
  我们要学会识别广告,不被广告牵着走。要想摆脱广告的控制,就需要了解广告的“秘密招数”。
广告的“秘密招数
好营养,好吸收!
  广告常用的招数有不断地
重复,目的是想加深你对商品
的印象。
简单重复
广告的“秘密招数”
  名人代言也是广告常用的招数之一,目的是想借助名人的超高人气增加商品的吸引力。
名人代言
广告的“秘密招数”
素材:瓜子二手车广告
利用贪便宜心理
利用贪便宜心理是一个非
常有效的广告招数,这样的广
告常常打着“打折”“买一送
一”“清仓大甩卖”的旗号。
广告的“秘密招数”
好多人都买了!
利用从众心理
利用从众心理也很容易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望。比如广告常常告诉你,多数人都买了,如果你不买,你就要落伍了。
广告的“秘密招数”
想一想
  你能想出破解这些“秘
密招数”的方法吗?
02
04
01
03
购物消费要综合考虑自己的需要和产品的质量
不要存在别人有我也要有的从众心理
对简单重复的广告抱有警
惕心理
货比三家,理智选择
05
不要轻易相信名人代言,他们自己可能也不会使用
06
打折产品要看清楚自己的需要和产品的生产日期等信息
想一想
我有小妙计
  面对广告的猛烈攻势,我
们要善于识别广告,做聪明的
消费者。
做聪明的消费者
       “彩色蘑菇”的诱惑
  现在,不少电视台开设了少儿频道。在这些频道中除了播放动画片以外,还播放各种儿童产品的电视广告,例如玩具、零食、光碟等。这些针对儿童的广告就像彩色蘑菇一样引人注目。不少孩子抵御不了这类广告的诱惑,要求父母为自己买广告产品,甚至自己打电话购买。
低龄儿童对电视节目抵抗能力比较弱,会轻易地相信广告里所说的一切内容,进而纠缠父母购买。商家之所以如此看重面向儿童的广告宣传,目的在于从小就牢牢抓住孩子的心。这不是一种满足孩子正常需求的行为,而是一种创造孩子消费欲望的商业策略。
  让我们拥有慧眼、聪耳,不被“彩色蘑菇”一样的商业广告所诱惑。
知识窗
素材:【知识解析】彩色蘑菇的诱惑
说一说
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小朋友们抵御“彩色蘑菇”的诱惑?
  面对这些“彩色蘑菇”的诱惑,我们要仔细斟酌,通过各种方式辨别广告的真假,不要冲动消费。
  抵御这些“彩色蘑菇”的诱惑,还可以将同类商品进行比较,查清这些产品是不是货真价实。
  抵御这些“彩色蘑菇”的诱惑,最好的办法就是请父母帮助判断。
  面对这些“彩色蘑菇”的诱惑,我们要考虑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不要随着性子想买就买。
抵御“彩色蘑菇”的诱惑
  
1
请父母帮助判断。
2
同类商品作比较。
3
根据实际需要购买。
4
……
说一说
(1)请父母帮助判断。
(2)同类商品作比较。
(3)根据实际需要购买。
(4)不与同学攀比。
(5)不轻信广告宣传。
(6)不用购物满足虚荣心。
少儿频道广告多,暗藏玄机是诱惑;
光鲜亮丽要警惕,少年儿童要辨析;
明白商家小伎俩,理性消费不上当;
慧眼聪耳从小有,善于识别乐长久。
知识窗
课堂总结
虚假广告的目的有推销假冒、伪劣商品,骗取消费者钱财;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广告我们不能全信。虚假广告危害广大消费者,往往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虚假广告是违法行为;广告的秘密招数:简单重复、名人代言、贪便宜心理、从众心理;面对广告的猛烈攻势,我们要善于识别广告,抵御广告的诱惑,做聪明的消费者。
板书设计
9.正确认识广告
作业布置
1.交流:虚假广告有哪些特点?你会如何辨别真假?
2.实践:总结抵御“彩色蘑菇”诱惑的好方法。
9.正确认识广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