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15张PPT。第四单元第一课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三国两晋南北朝: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开篇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 两汉三国 两晋 南北朝隋 唐 中国历史社会的发展是在治、乱两个极点中呈波浪式前进,治为主流。一、东汉末年军阀割据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军阀割据农民起义(黄巾军)“千里无人烟”“白骨蔽平原”。二、官渡之战交战双方:战争特点:结果:公元200年袁绍和曹操以少胜多曹操胜利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时间:影响:思考:曹操为什么能打败袁绍?读书P75资料回答问题.1、袁绍刚愎自用,失于谋略,不肯听人建议3、曹操以诚待人,能宽容人2、曹操精于谋略,从善如流4、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官渡之战后形势图 龟虽寿(节选)——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有什么样的抱负?虽然年时已高,但壮志不减当年,想要实现统一的理想。想一想刘备带着张飞和关羽到隆中请一个人。请同学们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故事。三顾茅庐曹刘孙孙、刘联军刘赤壁之战曹军曹操军南下路线孙权军进军路线刘备军败退路线孙刘联军进军路线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交战双方:战争特点结果三、赤壁之战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和曹操以少胜多孙刘联军胜奠定三国鼎立基础时间:影响: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的曹操为何会失败?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惯水战。曹操骄傲自满。孙刘联军战术正确。当时统一全国的条件不成熟。(根本)四、三国鼎立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曹魏重视农耕魏国修建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的生产明显恢复和发展起来, “家家丰足,仓库盈溢” 。翻车三国的治理与开发屯田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蜀国的治理与开发吴-青瓷羊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吴国的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吴国船只孙吴开发江南 观点一:三国鼎立导致了其后三百多年大分裂局面的出现,毫无积极意义,是一种历史的退步。 观点二:三国鼎立结束了东汉末年众多割据势力混战的局面,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有积极意义,是历史发展的进步。 思考(书本P76): 从统一和分裂的角度看,三国鼎立是一种倒退;这是因为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国家分裂只会加剧地方矛盾,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从大规模的分裂和局部统一的角度看三国鼎立是一种历史的进步。这是因为东汉末年,十几个豪强势力的割据使东汉实际上已经是一个分裂的国家,三国中的魏国是在消灭了北方割据势力、实现北方统一的基础上建立的,吴国、蜀国也是如此。这样的局部统一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五、西晋的建立和统一1、背景司马懿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266年,司马炎2、建立3、统一280年,灭吴六、西晋的灭亡1、原因2、灭亡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统治腐朽皇帝弱智统治集团发生内乱民族矛盾激化266年~316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ppt 林俊杰 - 曹操.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