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 金属材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2.能区分生铁和钢,认识金属与金属材料的关系。3.知道什么是合金,常见的合金有哪些,合金与纯金属有什么不同。教学重难点1.重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合金的概念与性质。2.难点:合金的性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投影]图片: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问题导入]提问:看到这些图片,你有何感受?[投影]金属的发展历史[设计意图]列举学生身边的金属制品,让学生认识合金的性质,并感觉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二、新课讲授知识点一 几种重要的金属学生活动一:认识金属的物理性质[提出问题]1.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或常用的金属制品,想一想它们各是用什么金属制成的?分别应用了金属的什么性质?2.你还知道金属的哪些性质?[投影]针对图片,提示学生从哪几个方面总结,教师有选择性地板书、投影。[交流总结]学生总结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熔点和沸点、硬度和密度等。(1)颜色: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有金属光泽(2)状态:常温下金属大多是固体(汞为液体)(3)熔点和沸点:一般较高(4)硬度和密度:一般较大(5)良好的性能:延展性、导热性、导电性学生活动二:认识金属的特性[反思感悟]1.为什么菜刀、锤子常用铁制而不用铅制?2.银的导电性比钢的好,为什么制作导线常用钢而不用银?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会出现什么情况?4.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为什么不镀金?[交流讨论]参阅课本表8-1 一些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展示交流总结][反思感悟]通过以上交流,你认为金属在使用中需考虑哪些因素?[设计意图]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或常用的金属制品及其性质,能够使学生感受深刻,从而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能力。知识点二 合金学生活动三:认识合金第一步:认识合金的概念[讲解与提问]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材料都是纯金属吗?介绍合金的概念。你对合金有哪些认识?学生边听边思考,认识合金。1.合金是一种混合物,2.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可以有非金属。第二步: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性质[提问]合金和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性质有怎样的差异?为什么我们生活中使用的金属材料大都是合金?合金的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相比有什么特点?[合作探究]提供给学生合金样品、几种金属1.观察铝片与铝合金、铜片与黄铜的颜色和光泽。2.将铝片在铝合金上刻画或将锡片在黄铜上刻画,比较硬度。3.将锡片和焊锡放在铁片上,加热铁片的中心部分,观察比较它们熔化的难易。第三步:归纳小结,学生汇报。合金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相比1.颜色更鲜艳,亮度更高2.硬度更大3.熔点更低[讲解]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反思合金的性能与组成它的纯金属相比在其他性质方面也有差异,原因是合金的组成及结构发生改变,其性质也发生了变化。第四步:拓展认识常见的合金[提问]你知道在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合金吗?说说它们分别具有哪些优良性能。[投影]投影展示常见的合金图片。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常见合金,重点介绍铁的合金分类、性质与对应的用途。[提问]了解了铁的合金分类、性质与对应的用途,你有何感受?[投影展示]教师出示图片和学生一起展望有发展前景的儿种新型合金材料(重点突出钛合金在生物医学材料上的应用,并介绍形状记忆合金。[设计意图]从生活入手,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从化学物质分类的角度认识合金是一种混合物。认识合金的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相比性质有很大差异,体会并认识物质组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实验的执行力度、安全性,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课堂小结本节课同学们要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知道什么是合金,常见的合金有哪些,合金与纯金属有什么不同。板书设计课题1 金属材料一、几种重要的金属认识金属的物理性质认识金属的特性二、合金认识合金的概念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性质常见的几种合金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