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童话想象的魅力——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感受童话想象的魅力——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

资源简介

感受童话想象的魅力
——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
童话因为其生动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深受小学生 的欢迎。在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童话文本,《卖火柴的小 女孩》就是一篇童话故事,篇幅较长、内容丰富,在教学中, 教师应如何引领学生在阅读和感知童话故事的过程中体 会童话的想象魅力呢?下面笔者以该篇童话为例,谈一谈 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一、整体把握内容,全面感受童话的想象魅力
语文教材明确了每个单元教学的基本方向,教师要结
合课文的特点及学情,搭建相应的支架和阶梯。就《卖火 柴的小女该》这篇课文而言,教师要从不同的层面引领学 生感受童话的想象魅力。由于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学生难 以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的内容,这就给整体感受童话造成了 较大的障碍。教师可以在初读文本的过程中,引领学生从 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小女孩先后划着了几次 火柴”为切入口,引导学生梳理每一次划着火柴之后小女 孩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从文本丰富的细节中,分别提 炼出大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及与奶奶一起飞走了五个 方面的内容。小女孩划着火柴之后看到的东西,正是她在 现实生活中缺乏的东西。女孩因为家境贫寒,缺乏温暖、 食物、玩具和亲情的关怀,所以才会在划着火柴之后看到 不同的景象。在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内容之后,教师可以 引导学生从文本中跳出来,以整体性的视角重新审视文本 的内容,深刻理解作者从五个方面描绘划着火柴之后看到 的景象,全面地反映了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的基本生活需 求。这样的构思,体现了作者在创作童话过程中的全面 性,较为直接和客观地展现了人物悲惨的命运。
二、依托细节描写,细细品味童话的想象魅力
童话本身就是虚构的,离不开作者丰富而全面的想象,但童话的想象不仅体现在整体层面的内容上,还建立 在对某一方面具体而深入的描写上。因此,教师在学生整 体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要将学生的注意力逐步转移到 文本细节的描写上,从细节进一步感受童话的想象魅力。
以这篇课文中小女孩看到温暖的大火炉一段为例,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小女孩划着火柴之 后,看到了温暖的大火炉,那作者是不是就只写了一个大 火炉呢?如果是你,会想到哪些呢?”以此引导学生在自我 认知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展开合理的想象。随后,教 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内容,关注自己没有想到的 事物,引导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在与课文内容进行对比的 过程中,学生能深刻地感受到这段文字不仅展现了温暖的 大火炉,还对燃烧的火焰进行了细致的描写。由于小女孩 在现实生活中缺乏温暖,她在划着火柴之后就看到了温暖 的大火炉。这样的细节描写就凸显了童话表达的主题,因 此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关注文本表达的细节,进一步感受童 话的想象魅力。
三、借助故事背景,深刻感受童话的想象魅力
很多人对童话存在认知上的误解,他们认为童话都是写给孩子读的。其实,经典的童话不仅适合学生阅读,还 能够反映深刻的主题。《卖火柴的小女孩》是经典童话中的 范本,作者不仅以丰富的想象、细腻的描写刻画了一个命 运悲惨的小女孩的形象,还折射出一个非常深刻的社会主 题。教师从这一层面引导学生感受童话的想象魅力,可以 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
例如,在结束课程之际,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进行这样 的思考:“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个故事设定在大年夜的夜晚 和繁华的街道上发生?”由于学生已经对这篇童话故事的 内容和主题有了较为深刻的认知,他们在思考这一问题 时,就能够迅速地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清楚地意识到作 者之所以将故事发生的时间设定在大年夜的夜晚,将故事 发生的地点设定在繁华的街道上,就是想借助鲜明的对 比,突出所要表达的主题。有了这样的认知,教师可以再 次引领学生重新回归文本,品味描写小女孩划着火柴之后 想象画面的文段,从而感受文本主题。紧扣文本的主题 品读童话故事,学生不仅能关注童话故事的情节和人 物,还能把握童话故事创作的背景,从而对童话故事产 生更加全面的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