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芣苢》《插秧歌》 ——回响在历史中的劳动之歌 齐读下面的诗句,看看它们共同描绘的是什么内容: 1、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2、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劳动情形) 鲁迅曾在《门外文谈》幽默地论及诗歌起源于劳动,他说:“我们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其中有一个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下来,就是文学。” 劳动与诗歌的关系 芣 苢 诗经 周南 第一首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duō)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luō?)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 (jié)??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 xié?)之。 《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 “五经”之一:<<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关于《诗经》 ——地位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 总集。 内容: 形式: 手法: 收入 时期的诗歌 首。 汉以前被称为 或 。 《诗经》是我国古典诗歌 的源头。 诗歌 从西周到春秋 305 《诗》 《 诗三百》 风 雅 颂 赋 比 兴 四言为主,重章叠唱 现实主义 诗经六义 民间乐歌 宫廷乐歌 宗庙乐歌和舞歌 “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包括一般陈述和铺排陈述两种情况。 “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 风 雅 颂 赋 比 兴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赋) —— 男子对女子刻骨铭心的思念,以至度日如年精神恍惚。 例如,《硕鼠》一诗中,就是运用了比的表现手法,通过描写令人憎恶的老鼠,将奴隶主贪婪残忍的本性表现的淋漓尽致。为什么不直接表达而要用比呢?运用比拟表达喜爱的事物,可以使它栩栩如生,给人亲切之感;用它表现丑恶的事物,可以使它原形毕露,给人厌恶之感。 关 关 雎 鸠, 在 河 之 洲, 窈 窕 淑 女, 君 子 好 逑…… —— 以雌雄二鸟和鸣起兴,表达男子对女子真挚、热烈的追求。 一、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芣苢(fú yǐ)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duō)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luō?)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 (jié)??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 xié?)之。 如何读? (1)注意把握好诗歌节奏。 (2)注意轻重音:助词适当轻读,动词适当重读。 (3)读出劳动的欢欣和热情。 二、译——翻译诗歌,或者改写成散文 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起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下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一片一片摘下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一把一把捋下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提起衣襟兜起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掖起衣襟兜回来。 三、品——与诗人同行 分组探究: 1、你觉得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要表达一个什么主题? (第一小组) 2、诗中“采、有、掇、捋、袺、襭?”这六个字的顺序能够更换吗?试结合诗歌分析原因。 (第二小组) 成果展示: 第一小组: (内容)这是一首集体劳动的赞歌,描写了人们集体采摘芣苢的过程,表达了劳动者喜悦的心情。 (主题)开始是泛言采摘,最后是满载而归,欢乐之情也从这一过程中表现出来。诗歌反复地描写劳动的过程,形象地表现了劳动成果的由少至多,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字 甲骨文 小篆 含义 展现了什么劳动场景 请找出诗歌中的动词,揣摩其中意味。《芣苢》 字 甲骨文 小篆 含义 展现了什么劳动场景 采 有 掇 捋 袺 襭 请分别找出两首诗歌中的动词,揣摩其中意味《芣苢》 采摘芣苢 越采越快 越采越多 收获满满 (劳动过程) (劳动欢乐) 采摘 取得 获得 拾取 摘取 从茎上成把取下 提起衣襟兜东西 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 第二小组: 答:(动词)不能更换顺序。(1)这首诗用词连贯,是按劳动情景的推进来写的。(总写原因)(2)人们从一开始的呼朋引伴“采之”、“有之”,拉开了劳动的序幕。之后,到一片片的“掇?(duō)之”,一把把的“捋之”,再到手提衣襟“袺? (jié)??之”,掖起衣襟“襭?( xié?)之”。(具体分析)(3)这是一个由少到多、由慢到快的完整劳动过程,即越采越多,直至满载而归,所以顺序不能更换。(总结)注意答题技巧 【南宋】杨万里 第二首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插秧歌 (宋) 杨万里 zā móu dōu jiǎ zhāo shà shì 诵读诗歌,体味诗意。 思考并讨论: 全诗描绘了什么画面? 抛秧接秧图 拔秧插秧图 雨中插秧图 呼唤早餐图 农夫应答图 育苗 抛秧 插秧 施肥、杀虫 品读诗歌,小组合作 1.结合种水稻的基本步骤,看看杨万里的《插秧歌》具体描写了哪些场景? 2.作者在首联连用四个动词“抛”“接”“拔”“插”,用的非常精彩,作者为什么要连用这四个动词,请尝试赏析。 3.“笠是兜鍪蓑是甲”一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简要说明其表达效果。 4.第四联是田夫回答田妇召唤的话,但第三联中又写田夫“只不答”,这该怎么理解? 结合种水稻的基本步骤,看看杨万里的《插秧歌》具体描写了哪些场景?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抛秧接秧图 拔秧插秧图 雨中插秧 呼唤早餐图 农夫应答图 作者在首联连用四个动词“抛”“接”“拔”“插”,用的非常精彩,作者为什么要连用这四个动词,请尝试赏析。 答:勾勒出一幅紧张繁忙的劳动场面:全家老少一齐出动,各尽所能,配合默契。农谚说“不误农时”,插秧关系到来年收成的好坏。因此,每逢插秧季节,不论男女老少都要起早贪黑,投入到劳动中去。诗中正是根据这一特点,用了四个动词“抛”、“接”、“拔”、“插”准确地刻画出这家老小低头插秧、全神贯注的神态。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思考:本联使用了什么手法? 有什么作用? 值此农忙季节,偏又遇到阴雨连绵,这使得本来就紧张繁忙的插秧劳动更增添了几分艰辛。尽管雨水倾洒,农家老小戴草笠,披蓑衣,但仍然被雨水淋得浑身湿透。然而,此时他们却仍然插秧不止,这就更加衬托出一个“忙”字:即使下雨也不能停歇。也许这种场面感动了诗人,诗人才把这个“龙口夺食”的场面,与一场紧张激烈的战斗联系起来,巧妙的叠用两个比喻,把草笠比作头盔,把蓑衣比作铠甲,化静为动,造成一种紧张的,似乎生命攸关的气势,从而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如何理解这里的“只不答”,从这四句能看出劳动人民怎样的品质? 1、农夫的反应:他依然低头弯腰的忙活着,连抬头说句话的功夫也没有。这里“只不答”并非一声不吭,而是没有直接回答农妇“歇”或者不“歇”。 2、事实上,他一边干活,一边回答了他不能“歇半霎”的原因:秧苗刚栽下去,根还不牢固,再说还没有栽完,怎么能“歇半霎”呢? 3、他手里的活不能停下,而且还叮嘱农妇:你先去回家照看一下家鹅和雏鸡。这一句看似平淡无奇,顺手拈来,实则精当自然,妙不可言。它使全诗意境得以拓展,主题得到深化。由插秧到家务事,真是忙上加忙,从而劳动者的艰辛和劳苦全都表现了出来。 田夫抛秧田妇接, 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 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 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 照管鹅儿与雏鸭。 动作描写,画面:繁忙的工作,表现劳动的紧张和忙碌情景。 语言描写:抢抓农事,唤食不歇,珍惜劳动成果。 插秧歌 比喻,将斗笠比作头盔,将蓑衣比作战甲。生动形象的烘托了水田如战场,插秧如作战的繁忙紧张的气氛。 细节:侧面描写:劳作的专注。 小结: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人 。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mào、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此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有《诚斋集》传世。 本诗鲜明的反映了“诚斋体”的特点,再读本诗,尝试归纳“诚斋体”的主要特点。可以从诗的内容、形式、语言特点等角度入手。 1、从内容上来看,直接从现实生活中撷取生活场景,因而既形象自然,又新鲜风趣,富有生活趣味。 2、从语言形式来说,想象奇特,但是不用奇奥生僻的字句,却用浅近明白的语言和流畅直至的章法,近于口语,生动活泼。 3、从感情来看,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最大程度地投射在客观事物上。 同样是描写劳动的场景,《芣苢》和《插秧歌》有什么不同? 比较阅读: 对比: 篇目 劳动场景 感情 《芣苢》 《插秧歌》 一群女子采芣苢的场景 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抛秧接秧图、拔秧插秧图、雨中插秧图、呼唤早餐图、嘱咐妻子图 形象地表达了劳动的紧张与辛苦,流露出诗人对劳动和劳动者的赞美 1、《芣苢》句式整齐,节奏明朗、轻快,自然流露出劳动的悦;“采”“有”“掇”等一系列动词的变换,细腻地描绘出劳动的过程,富于诗情和画意。清代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这首诗读来好似“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 可从“内容、感情、表达技巧”等方面赏析: 2、《插秧歌》运用民歌手法,选取日常劳动场景,描绘一家四口趁着农时冒雨插秧的紧张生活,他们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干得热火朝天而秩序井然。诗作表现出农家生活的辛苦与农事的繁忙,富于生活情趣,字里行间洋溢着吃苦耐劳、勤奋乐观的精神。 3、两首诗各具不同的艺术魅力。《芣苢》重章叠唱,回环往复,令人神往;《插秧歌》善用口语,浅白流畅。富有自然、新鲜的意趣。 悟——与诗人同感 1、中华民族有热爱劳动的优良传统,读了此诗,谈谈你对劳动的认识。 2、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该树立怎么样的劳动观呢? 拓展:“劳动光荣”专题研讨会 习主席寄语: 只有劳动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 劳动是艰辛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劳作,我们要勇于在艰苦的劳动中净化灵魂、磨炼意志、坚定信念。 1、认识:无论是欢愉的劳动场面,还是劳动者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都表明劳动从来都是我们这个民族生生不息的不二法门。 如果只关注生活质量,不关注生活质量的来源,就会脱离生活实际,走进空虚和腐朽没落。关注生活中的劳动者,才能真正认识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正是一位位普通而伟大的劳动者,创造了生活的物质条件,开拓了生活的智慧空间,让我们能够幸福生活。 在新的时代,劳动的领域愈发宽广。袁隆平辛勤育种,张秉贵热心服务群众,钟扬探求生命的边界,这些都是劳动者杰出的代表。在我们生活的社会里,有无数的大国工匠在精磨手艺,有无数的科研工作者在深度探索,有无数的小人物在敬业奉献。所有这些劳动者,支撑起了我们这个时代! 2、我的劳动观(示例): 伟大而平凡的劳动者支撑起了我们这个时代,我有必要给予身边的劳动者最积极的评价,有必要对每一件小事的意义都做积极的探索,关注每一位劳动者的职业品质、专业精神。自己也要积极养成参与劳动、热爱劳动、追求劳动的好习惯,打心底赞美劳动。 要在这个时代传递正能量,从自己投身的职业做起,从自己热爱的事业做起,从细节之处做起,并且积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理清自己的思想认识,在多样丰富的日常生活中努力成长为一个热爱劳动的人。 2019年全国卷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劳动的青春最美丽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劳动的青春最美丽》。 青春是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青春是抒写诗情画意的篇章,每个人有不同的青春靓色,但我觉得劳动的青春最美丽。(观点) 大家知道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与劳动息息相关。希腊盲诗人荷马说,“劳动是人类命运。”也就是说,人类的一切都离不开劳动。 (引用论证) 中间部分用三个分论点进行横向论证: 1、劳动能创造财富。 2、劳动能净化人的灵魂。 3、劳动还能创造辉煌。 结尾,总结全文: 劳动,应是人类最亲密的动词!劳动,应是人类最珍惜的伴侣。 (呼吁老师同学热爱劳动、尊重劳动)。 因为奋斗的青春最光荣,劳动的青春最美丽!(扣题)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我有机会和大家探讨“劳动”的内涵和意义,感到很荣幸! 我们知道,劳动有脑力与体力两种。脑力劳动,我们都很勤奋,甚至全社会也不懒,即使那些麻将馆里、甚至澳门的赌场里的赌棍们也在冥思苦索。 我要说的是,现在有很多人轻视体力劳动。这跟整个社会的风气有关。所以,我要理直气壮地提出:在当今这个时代,我们尤其应当大力倡导热爱与尊重体力劳动的风气。下面,我凡说到“劳动”一词,如果没有特别强调另有所指的话,都指体力劳动。 我们很多朋友出生在劳动人民家庭。劳动人民的家庭是真正幸福的家庭,真正值得骄傲的家庭。劳动成就了我们一个个美满的家庭,劳动成就了我们繁荣昌盛的国家。这一点,西方舆论也承认。曾有一家西方的著名媒体看到我国如今的强盛是上个世纪50后、60后的勤奋劳动换来的,看到时代的演变,感叹“世界上最勤奋的一代人已经老了”。最近几十年来,我国劳动人民用辛勤的汗水浇灌了中国经济之树,使它根深叶茂,越长越高。我们现在多少90后乃至00后等,才有大树底下好乘凉的机会。 劳动开创了幸福生活的源泉。最近几十年我国的城镇化进展那么快,一段时间里,许多城市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地拔地而起,没有千千万万农民工进城当建筑工人是不可设想的!是农民工兄弟这支主力军,将设计师、工程师的设想变成现实!一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离开农民工的劳动,是不可能实现的。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奋程度,很多所谓发达国家的人们难以望其项背!他们那些人是怎么想的?他们恨不得劳动一天、休息三天!所以他们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成就难以理解。 我们是劳动人民的后代,热爱劳动的传统与本色不能丢!我们的基因里有爱劳动的图谱。从小爱玩煮饭、洗衣等的游戏。下班时间,看到父母劳动归来,我们通过递鞋子这样简单的劳动来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看到父母干活满头是汗,我们会递上毛巾,或者恨不得上去帮一把。我们在课本中读到作家梁晓声学生时代走进他妈妈做工的街道工厂,为妈妈与那些工人的劳动条件与拼命干活的情景所震撼!我们对《慈母情深》那篇课文的印象是那么深刻! 我曾在乡下一所旧学校的墙上看到“教育必须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标语。我从所受到的教育中,懂得了劳动的重要性。我看到一本小说题为“工作着是美丽的”。劳动确实光荣,也确实美丽。我有时在家里煮菜做饭,而后吃起来觉得特别有味。我们复兴中学组织的卫生流动红旗竞赛,将思想教育与实际劳动相结合,我们积极参与了,会觉得班级得到的红旗上有自己发出的一分光! 信息社会的发展,脑力劳动不可或缺,但是所有的奇思妙想必须要与体力劳动相结合,否则再杰出的灵感终归是纸上谈兵。作为学生,我们当然是脑力劳动为主,但我们要多给自己寻找与创造体力劳动的机会。科学研究证明:适当的体力劳动是脑力劳动最好的休息。我们应当在思想上崇敬劳动,情感上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人民。即使将来我们主要从事脑力劳动,也要热爱体力劳动!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欢迎与大家深入探讨这一话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