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室内课-篮球运动起源-简案1.课题:室内课-篮球运动起源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初步了解篮球运动起源(2)学生初步了解篮球运动是什么,规则是什么能力目标:(1)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简单复述篮球起源,规则4情感目标:(1)学生通过学习,激发起探索篮球运动的兴趣3.课型:新授课4.课时:第一课时5.教学重点:(1)篮球运动起源,发展,趋势,过程(2)篮球运动定义,基本规则6.教学难点:(1)篮球运动怎样从美国推广到世界(2)篮球运动基本规则怎样从不完善到逐渐完善,中间经历了哪些过程+7.教学过程:(1)师生问好(2)开门见山点明主题(本堂课的课题)(3)通过ppt,将整个课程思维导图做简要介绍(4)通过ppt,由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介绍篮球运动起源,发展,趋势和过程。15分钟(5)安排课中练习,题干——篮球最初的五项基本原则1、这个游戏的形式是用手来打一个圆的球体。2、球员不能带着球跑。3、任何球员可以在任何时候占据场上的任何位置。4、球员之间不得出现身体接触。5、目标物(球篮)应被水平地安装在球场地面的上方。老师进行分组,小组讨论——根据五项基本原则,如果你是篮球之父,你会如何设计篮球的基本规则,为什么。每组选出组长,回答问题(6)提问一到两组,对回答做出评价,并给出评价体系评价等级 回答内容 语言流畅一颗星 偏离主题 语序不流畅,逻辑不通顺两颗星 贴近主题,没抓住重点 语序流畅,逻辑存在部分问题三颗星 贴近主题,重点与答案一致 语序流畅,逻辑自洽(7)老师给出的答案:最初的十三条规则1、球可以用一手或两手掷向任何方向。2、球可以用一手或两手拍击以向任何方向运球(不能用拳头)。3、队员不能带着球跑。队员在接球或收球后只能将球传出或投出,如若球员在以一定的速度行进中接到球,可以适度放宽。4、球只能用手持着或是握在两手之间,不能用手臂或是身体的其他部分持球。5、通过任何方式用肩膀顶、拉拽、推、绊或是打对方队员的动作都是不被允许的,任何队员对该条规则的第一次违犯将使他被登记一次犯规,第二次违犯将使得他被取消比赛资格直到下一次得分产生,或如果该动作有明显伤害他人的意图,该球员在整场比赛中都不允许再被替换上场。6、犯规指的是:用拳头击打球,以及对上述规则3、4、5的违犯。7、如果任一队连续不间断地发生三次犯规,将使对方计一次得分。(“连续不间断”指的是:在该期间对方球队没有发生犯规)8、一次成功的得分发生在球被掷或被拍在地面上弹起从而进入并停留在篮筐中,防守方应避免触碰或干扰将进筐或已进筐的球。如果球停留在篮筐的边缘,防守队员触碰或摇晃篮筐使篮筐发生了移动,这将直接计为进攻球队的一次得分。9、当球越过界线离开场地,它应由非使球出界的队伍重新掷入场地并由第一个在场内触及球的队员控制。如果不能确定是谁使球出界,将由裁判员直接将球掷入场内。允许在五秒钟之内完成掷球入界,否则球权将被交给对方。如果任何一方故意延误比赛,裁判应当判罚一次犯规。10、裁判员的职责:吹罚犯规并记录犯规数目,当同一队三次连续的犯规发生时,需要知会主裁判。裁判员有权根据规则第五条的规定取消队员的比赛资格。11、主裁判的职责:对球的状态进行判定并负责比赛的计时,确认得分有效,记录得分以及履行主裁判通常需要履行的职责。12、比赛分为两个时长为15分钟的半节,每半节间有5分钟的休息时间。13、在比赛时间内得分最多的一方为比赛的胜者。如果比赛最终是平局,经双方队长同意,比赛可以继续进行直到任一队首先得分。12-15分钟(8)通过ppt,展示篮球规则简介,包括违例和犯规5-7分总(9)通过第二次课中练习,由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回答,由填空的形式作答,比一比看谁记得多1.篮球运动是( )年,由( )国人( )发明的。2.男子篮球是( )年,女子篮球是( )年,被列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3.篮球比赛分上下两个半时,每半时( )分钟,中间休息( )分钟。4.NBA是( )国的,是( )年成立的。5.CBA是( )国的,是( )年成立德。5-6分钟8.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讲了篮球运动起源,发展,趋势,过程;篮球运动定义;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则,同学们的课堂表现,同学们的接受能力。9.课后作业:思考一个问题:在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之后,国际篮联继续对规则做出修订。对一名队员的犯规数限制从四次增加到五次。而篮球运动在此时也暴露出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领先的一方总是试图在控制球时令比赛陷入停滞以保持领先,如果你是国际篮联的领导,你需要提出一个建设性的方案,你怎么样设计这个方案。5分钟10.(如果有时间)播放一个世界篮球发展史的视频。11.课后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