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课件(2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课件(24张PPT)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一、秦的暴政
秦始皇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事业,实现了各项巩固统一的措施,并创立了郡县制等后世沿用的制度。但他的统治具有急于求成和暴虐的特点。
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田租即为地税,口赋是以人口为征收对象,杂赋是各色各目的临时征派。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
上缴国家
总收入
养家糊口
赋税沉重
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织不足衣服… ——《汉书·食货志》
骊山陵墓:秦始皇陵从嬴政即位的前246开始修建,修了30多年。动用徭役、刑徒72万余人。
秦始皇陵内部想象图
秦始皇陵外景图
据史书记载,当时全国人口有2000万。修骊山陵的有70万人;北击匈奴、筑长城的有30万人;移民戍守越族地区的有50万人,以上共计150万人。……秦朝常年在外服役的有二三百万人。
(秦朝)丁男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上吊)于道树,死者相望。
——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材料:逃兵役,夷三族。(杀父族、母族、妻族) ——《秦简》
材料:五人盗,赃一钱以上,斩左止(趾),又黥以为城旦;不盈五人,盗过六百六十钱,黥(qínɡ)劓(yì)以为城旦;不盈六百六十到二百廿钱,黥为城旦。 ——《秦简》
湖北云梦睡虎
地秦简法律
束颈的铁钳
铁桎(脚镣)
“赭(zhě)衣(囚服)塞路,囹圄(língyǔ)成市(监狱像市场)天下愁怨,溃而叛之。”
——《汉书.刑法志》
死刑
枭首:将犯人斩首后,将其首级悬木示众
弃市:在闹市当众处死
斩:分砍头和腰斩两种
车裂:五马分尸
定杀: 即将犯人投入水中淹死
生埋: 又称活埋或坑
绞: 用绳子将犯人勒死
抽胁:可能是指抽筋拔骨
肉刑
黥刑: 也叫墨刑,是在犯人脸上刺字
劓刑: 割去犯人的鼻子
刖刑: 斩去犯人的左右脚,或左右趾。
一人有罪,灭绝其宗族。族刑有时株连到父族、母族、妻族。
连坐
连坐 一人有罪,全家、邻里或有关之人同受刑罚。
族诛
残酷的刑罚
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诗书弃市......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史记·秦始皇本纪》
前213年焚书
前212年坑儒
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
——《史记·秦始皇本纪》
相关史事: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占卜类的书籍。他又将提出非议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史称焚书坑儒。
指鹿为马
秦二世更加残暴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
(1)将大量宫女殉葬,把修建墓室的所有工匠闷死在墓里。
(2)凶残的杀害自己的兄弟姐妹,任意屠杀文武大臣。
(3)对民众的剥削更为残酷,并恣意挥霍,四处巡游,穷奢极欲,使人民处于无法生活的境地。
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
公元前209年夏,有900多个农民被征伐去渔阳戍守长城
二. 陈胜、吴广起义
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
他们走到大泽乡时,遇上大雨,道路泥泞,无法前行,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律,戍守误期要被处死
失期三日到五日,谇;六日到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
按照秦律,戍守误期要被处死。
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陈胜和吴广认为,与其送死不如反抗,于是杀死押队的军官,对众人说:我们因遇雨误期,肯定要被杀头;即使去戍边,大多数人也会死去。
陈胜
吴广
陈胜将数百之众,
转而攻秦,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天下云集
而响应。
——《过秦论》汉 贾谊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砍了树木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
在他们的号召下,决心法抗秦朝的残暴统治他们举起反抗的旗帜,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
有人说“秦末农民战争是因为那场大雨,如果天不下雨能按期到达,就不会起义,秦朝就不会灭亡”, 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秦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即便陈胜吴广没有因雨误期,最终别人也会因为暴政而奋起反抗
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
1.砍削树木,做成兵器,举起反抗的旗帜。
2.攻占陈县,建立“张楚”政权。
3.各地农民纷纷响应,起义队伍不断壮大。
4.陈胜派主力向西进攻,直逼咸阳。
5.秦二世紧急调集大军进行反击。
6.起义最终失败,陈胜吴广相继被部下杀害。
咸阳
刘邦
项羽
起义军兵分两路:项羽率军7万解巨鹿之围,另一路由刘邦率领向西挺进。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战
项羽以少胜多
歼灭秦军主力
公元前207年
刘邦抓住机会,率军直抵咸阳。
公元前207年,秦朝的统治者投降,秦朝灭亡。威名显赫的秦朝,仅存在十几年就灭亡了。




VS
1、时间:
2、人物:
3、目的: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西楚霸王”项羽 “汉王”刘邦
争夺帝位
三、楚汉之争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 202年),名籍,字羽,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
刘邦(公元前256年—前195年),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 秦时任沛县泗水亭长,因释放刑徒而亡匿于芒砀山中。
后响应陈胜,吴广起义,自称“沛公”,不久投奔项梁,被封为武安侯。先项羽入关,攻克咸阳。
相关典故:
暗度陈仓、
鸿门宴、
四面楚歌、
乌江自刎
四面楚歌
《垓下曲》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霸王别姬
《夏日绝句》
——李清照(宋)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材料二: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史记·项羽本纪》
材料一:刘邦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史记·高祖本纪》
沐猴而冠
约法三章
原因:项羽刚愎自用,一味依赖武力;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
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垓下之围
乌江自刎
最终,刘邦的军队将项羽及部下包围在垓下,项羽兵败,突围后自刎。历时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以刘邦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刘邦、项羽先后领导了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这两次战争的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
战争目的
阶级代表
秦末农民起义
楚汉之争
战争性质
反抗暴秦
农民阶级
农民战争
争夺帝位
封建地主阶级
地主阶级为争夺皇位的战争
秦末农民大起义
秦的暴政
陈胜、吴广起义
1、时间
2、地点
3、结果
楚汉之争
1、背景
2、结果
4、意义
课堂小结
1、暴政的表现
2、秦二世统治更加残暴
课堂练习
C
A
1、据《史记》载:“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这说明
A.秦朝法律影响后世 B.法治思想始于秦朝
C.秦朝实行严刑峻法D.法律助推秦灭六国
2、秦朝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有( )
①农民缴纳大部分收获物作为赋税 ②征发农民去服兵役 ③征发农民去服徭役 ④农民缴纳一定数量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赋税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