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课件(26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课件(26张)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导入新课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
有人说:“日本近百年来奇迹般的成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近毁灭性的失败,都同时孕育在明治维新中。”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学习目标
1.知道日本明治维新的原因和内容。
2.理解明治维新对日本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认识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
幕府锁国,内忧外患
01
一、幕府锁国,内忧外患
材料一:四民分业,士农工商。
——管仲《管子》
材料二:明治维新前日本封建等级示意图(见右图)
Q1:材料一、二有何共同点?这种共同点与日本历史上的哪一事件有关?
都把民众按照职业分为士、农、工、商四类;
大化改新
一、幕府锁国,内忧外患
源氏镰仓幕府
(1192-1333)
足利室町幕府
(1336-1573)
德川江户幕府
(1603-1868)
材料三: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实际上天皇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国家权力基本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部编教材《世界历史·上册·P53—54》
材料四: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天皇是名义上的君主,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德川幕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同中国、荷兰进行有限的贸易。锁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部编教材《世界历史·下册·P14》
幕府统治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幕府锁国,内忧外患
材料五:1853年7月8日,海军准将马修·佩里在江户港抛锚,转交了菲尔莫总统的一份信,信中要求经商特权,开放港口提供煤炭等必需品和保护失事船上的美国人。……1854年2月,当他再次来到日本时明确表示,要么签订条约,要么交战,二者选择其一。日本被迫让步,并于3月31日签订了《神奈川条约》。条款规定,开放港口……1858年签订了《通商条约》。……同美国签订这两个条约后不久,日本又同荷兰、俄国、英国和法国缔结了类似的条约。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美国等西方列强打开日本国门,民族危机加深,幕府统治发生动摇
黑船来航,美国舰队登陆日本
一、幕府锁国,内忧外患
材料六:开港通商后,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许多手工工场倒闭。当时日本的黄金价格低于世界市场的黄金价格,外国人用白银套购黄金,造成黄金大量外流,引起物价飞涨。农民、城市贫民和下级武士的处境不断恶化。
——部编教材《世界历史·下册·P14-15》
材料七:幕府确定了开国政策后,主张将外国势力赶出去的运动急剧高涨,发生了袭击外国人和外国船只的事件……另一方面,民众生活越来越贫困,农民在各地掀起要求社会改革的武装斗争,城市的居民也捣毁米店要求降低米价。
——《东亚三国的近代史》
材料八:19世纪初,以丝织业为首的手工工场已有显著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到1854年,全日本雇佣工人10名以上的手工エ场已有300多家……幕府为维护封建领主经济,竭力压制和阻止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王斯德《世界通史》
社会矛盾尖锐
清廷战败,前车之鉴
02
二、清廷战败,前车之鉴
材料一:清国之乱虽甚, 然视鄂罗斯、英吉利掠取其地之策, 亦可明其取我邦之地之伎俩也。唯我邦一向有备, 见清之被侮, 更应慎矣。
——日本·广瀚旭庄
材料二:中国拘泥于古法, 日本应在未败之前, 学到西洋之法。
——日本·倔田正睦(1858年谈话)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两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前车之鉴
倒幕还权,新建政府
03
三、倒幕还权,新建政府
面对空前严重的内忧外患,德川幕府束手无策,遭到越来越多人的反对。一部分中下级武士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动倒幕运动。
在德川幕府统治的200多年里,武士构成了统治阶级的基础。在他们的上面,是天皇、将军和各藩的首领“大名”。有的武士接受了良好的文化教育,成为有知识和教养的人,担任幕僚和行政官员。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武士阶层也出现分化。下级武士生活困窘,不少下级武士为维持生计,开始从事商业、手工业,有的当医生、作家,有的沦为浪人。一些有文化和政治经验的中下级武士不满幕府的统治,希望在社会改革中求得生机。他们成为倒幕运动的中坚力量。
三、倒幕还权,新建政府
倒幕运动(19世纪三四十年代—六七十年代)
1865年尊王攘夷运动向武装倒幕转化;
1866年萨摩、长州结盟打败德川幕府;
1867年,睦仁天皇(明治天皇)继位;
1868年1月,倒幕派在京都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支持天皇亲政,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木户孝允等掌握了政权,建立新政府,强令德川喜庆“辞官纳地”。
四境战争(1866.06)
幕府军15万人
长州军4000人
德川喜庆
睦仁天皇
三、倒幕还权,新建政府
德川庆喜不承认“王政复古”,以武力反扑,于1868年1月3日晚,幕府军与新政府军在京都的鸟羽、付见接火,史称“戊辰战争”。5月3日德川喜庆交出江户城,结束了幕府统治,改年号为“明治”。11月初,平定东北诸藩叛乱;1869年春,天皇出征北海道;6月27日攻占幕府残余势力的最后一个据点五棱郭,戊辰战争结束。同年,天皇及政府机构迁到东京。
戊辰战争
明治天皇迁都东京时,列队渡过多摩川的景象
倒幕运动是明治维新的前提
明治维新,脱亚入欧
04
四、明治维新,脱亚入欧
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
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二、上下一心,盛行经纶。
三、官武一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使人心不倦。
四、破除旧有陋习,以天地之公道为依归。
五、广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业。
——《五条誓文》
《五条誓文》——明治维新的政治纲领
四、明治维新,脱亚入欧
Q2:阅读P15-P16第二子目的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改革方面 具体内容
政治
军事
经济
社会生活
“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
“富国强兵”,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经济,推行地税改革。
“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四、明治维新,脱亚入欧
1871年,日本出访的船只
为了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明治政府在1871年派出了由48人组成的使团到欧美进行考察。他们在20个月的时间里走访了12个国家,从对西方文明的震惊继而转为狂喜。他们大大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并决定根据日本的国情效法西方,进行改革。
1873年,这个考察团回到日本,并发动了十月政变,改组明治政府。这个考察团的核心成员伊藤博文和大久保利通等人还借此把持了政府的权力,让大批有识之士进入了政府,在日本全面推进改革的思想,为日本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英】乔治·威尔斯【美】卡尔顿·海斯《全球通史》
四、明治维新,脱亚入欧
1878年,东京银座点亮第一个电灯
身穿西服举办西洋音乐会
1872年,日本第一条铁路通车
1869年,日本建造的第一艘轮船
三府七十二县
1872年,富冈缫丝厂成立
四、明治维新,脱亚入欧
《大日本帝国宪法》颁布仪式
1899年,明治政府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了日本近代君主立宪制的天皇制度。宪法规定:大日本由万世一系的天皇统治,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天皇作为国家元首总览一切大全,总理大臣和国务大臣组成的政府只对天皇负责。日本的天皇制度后来变成军国主义天皇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于1946年,颁布新宪法,规定天皇是国家的象征,没有实际统治权。
帝国国会议事堂
四、明治维新,脱亚入欧
明治维新时期的课堂
明治时代教育普及率
明治政府推行四年制义务教育,改革教育内容,使自然科学占教学内容的一半左右。在国家财力紧张的情况下,短短数年内兴办了26000所小学校,并在合并原幕府开办的学校基础上,成立了包括文、法、理、医学科的综合性大学东京大学。一批著名的私立大学也纷纷开办。
庆应义塾大学
日本第一所高等学府
“东方的伏尔泰”福泽谕吉
四、明治维新,脱亚入欧
材料一:经过长期的外交努力,1894年,他们说服英国和美国在五年之内结束其治外法权领事裁判权。同年,日本人出人意外地赢得了侵略中国的胜利。从此以后,不再有任何理由将日本看做是一个劣势国家,其他列强也步英、美之后尘,很快放弃了他们的特权。到1899年时,日本已获得对其国土上的所有外国人的法定裁判权,在这种情况下,它成为亚洲第一个砸碎西方控制的锁链的国家。
Q3:阅读P16最后一段并结合两则材料,谈谈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
国家 时间 经济年平均增长率
日 1868-1873 32.2%
英 1851-1873 3.3%
美 1861-1873 5%
德 1861-1873 3.8%
材料二:1851-187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
积极: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
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消极: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
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下表是世界近代史上一次重要改革的主要内容,这次改革是( )
A.大化改新 B.彼得一世改革 C.明治维新 D.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政治方面 “废蕃置县”,实现中央集权
经济方面 “殖产兴业”,大力兴办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文化方面 “文明开化”,学习西方科技文化、思想教育以及生活方式
军事方面 “富国强兵”,实行征兵制,将“武士道”精神灌输给军人
课堂练习
2.20世纪初,日本大街上随处可见留着短发、穿西装的男子;家长有义务送学龄儿童接受教育,不服从者将受罚。这现象得益于日本明治维新( )
A.提倡“文明开化 B.实行废藩置县 C.推行地税改革 D.建立新式军队
3.1871年,明治政府派岩仓使团出访欧美。使团成员认识到“英国之制作,其基本在于煤铁”“国之生利益者,最重工业,而应以纺织为第一”。这一认识推动日本在改革中( )
A.废除农奴制,开启近代化 B.“殖产兴业”,发展近代经济
C.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D.颁布宪法,确立了共和体制
4.1868年,日本确立“海军建设为当今第一急务”;1873年,聘请34名英国海军教官来日执教;1878年,日本自主制造的“清辉号”军舰访问欧洲。这些史实说明日本( )
A.确立民主共和制度 B.面临尖锐社会矛盾
C.推行“富国强兵”政策 D.掀起瓜分世界狂潮
课堂练习
5.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由于日本具有向伟大的中国文化世界借用某些东西的悠久传统,因而,19世纪在同样地借用西方世界的东西时,发生的冲突较少、痛苦较小。”这看重分析的是日本明治维新的( )
A.有利因素 B .发展过程 C.具体内容 D.重要地位
6.现代日本学者指出:明治推新提倡西方技术与日本方法相结合,而拒绝了西方的精神特质。结果给国家带来1945年的灾难。这主要是因为明治维新( )
A.加强中央集权 B.推行殖产兴业 C.提倡文明开化 D.保留军国主义
7.19世纪后期,日本明治政府规定:任何儿童就学年限不得少于3年。同时,又颁布《教育敕语》,宣扬“忠于天皇”是最高的道德规范。这反映了明治维新( )
①以中国文化为学习对象 ②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
③保留了封建制度的残余 ④有利于文化教育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