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14 名句名篇默写
★知识划重点★
名句名篇默写的误区及矫正方法考生默写(选择)名句,常常失误。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种原因,兹例析如下(括号内为正确的字):
一、同音字混淆致误。如:
1.故木授(受)绳则直,金就励(砺)则利。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暗)花明又一春(村)。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汗)青。
4.别有忧(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二、字词音义两近致误。如:
1.生当做(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晖)。
3.飘飘乎如移(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4.秦人不遐(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三、字词音形两近致误。如:
1.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晴)。
2.文武之道,一张一驰(弛)。
3.桃李不言,下自成溪(蹊)。
4.猝(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四、习惯语序干扰致误,即把名句中某词误作现在常用的双音词。如:
1.江山代有人材(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战士军前半生死(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3.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歌诗)合为事而作。
4.两情若是长久(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五、有相同字眼干扰,使甲句和乙句上下句乱串门。如:
1.“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与“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2.“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与“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3.“君子一言,快马一鞭。”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4.“三岁为妇,靡室劳矣。”与“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练习划重点★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的《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行路作比,形象的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2)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下片,表达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2)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突出的直抒胸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周瑜轻松从容大败曹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3)《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认为政治主张不同是他与司马光议事不和的原因,他本不想勉强解释,却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而详细写出自己的理由。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诗人开篇借“风”“猿”来渲染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接下来写诗人漂泊不定的诗句是“________”。
(2)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反问的语气指出从师学习的标准是“道”,而与年龄无关。
(3)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强调,当政者要在百姓基本物质生活得到保障后,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来教化百姓。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听了子路的志向后笑了笑,他认为“__________”,而子路的话却毫不谦让。
(2)在《阿房宫赋》中,作者批判秦朝统治者对人民掠夺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挥霍掉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洵感慨,六国若能用赂秦之地“_________”,用事秦之心“___________”,合力抗秦,则秦国也会担心害怕。
6.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白居易《琵琶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描写听众沉浸在音乐境界中的情景,侧面烘托了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
(2)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悲痛之情。
(4)李清照《声声慢》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词句是说凄苦的哀愁浸满了作者心灵。身世之痛,家国之痛,孤独之病等等,作者的愁太多太多了,又如何包括得尽,概括得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在《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荀子在《劝学》中也提到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直抒胸臆,表现诗人高洁傲岸、蔑视权贵、追求个性自由特点的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对于“环境和人”的关系有着深刻的认知,荀子说“________________,不扶而直,____________,与之俱黑”,就是这个道理。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
(2)在《静女》中,通过动作的细节描写写出男主人公在赴约时因见不到女主人公而十分焦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所想象的与百姓一起享受太平盛世的具体行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居则曰:‘_______________。’如或知尔,_______________?”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认为,如果由他来治理夹在大国中间、有军队来攻打、又有饥荒的千乘之国,等到三年,便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一再追问孔子,孔子才说出对子路“哂之”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诫后世统治者如果不能汲取秦覆灭的教训就会重蹈覆辙。
(3)在《六国论》中,苏洵就“弊在赂秦”的观点可能引发的疑问而设问:“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斯在《谏逐客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偶句形象地说明了“真秦之声”。
(3)《谏太宗十思疏》中体现开始做事情的人很多,但坚持到最后的却很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借新鲜的桑叶来比喻女子青春年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岳阳楼记》 中,“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苦己为人的精神品格。
(2)唐代的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借月亮表达对友人的关切。
(3)龚自珍《己亥杂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 生动形象地诠释了中华民族无私奉献的传统美德。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来信中对自己冠之以“拒谏”的罪名加以反驳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认为这不算拒谏。
(2)《谏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诗经》“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在表情达意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3)苏洵在《六国论》开篇就提出自己的中心论点,然后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个分论点分别进行论证,论证思路严密,论证结构清晰。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概述学生时代不平凡岁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操《短歌行》中用精彩的譬喻感叹人生短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政治理想与其他弟子有所不同,所以当孔子刚开始询问他时,他回答“___________”。曾皙所述之志与孔子“少者怀之,朋友信之,老者安之”的愿望不谋而合,这使得孔子不禁发出感叹:“_____________”。
(2)《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要虚心接受他人意见的一句是:“_______”。
(3)《答司马谏议书》中“_______,_______”两句,可以说是王安石的行事准则,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括。
(4)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杜牧在《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两句卒章显志,向当朝的统治者敲响警钟。
专题14 名句名篇默写答案
★知识划重点★
名句名篇默写的误区及矫正方法考生默写(选择)名句,常常失误。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种原因,兹例析如下(括号内为正确的字):
一、同音字混淆致误。如:
1.故木授(受)绳则直,金就励(砺)则利。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暗)花明又一春(村)。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汗)青。
4.别有忧(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二、字词音义两近致误。如:
1.生当做(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晖)。
3.飘飘乎如移(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4.秦人不遐(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三、字词音形两近致误。如:
1.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晴)。
2.文武之道,一张一驰(弛)。
3.桃李不言,下自成溪(蹊)。
4.猝(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四、习惯语序干扰致误,即把名句中某词误作现在常用的双音词。如:
1.江山代有人材(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战士军前半生死(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3.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歌诗)合为事而作。
4.两情若是长久(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五、有相同字眼干扰,使甲句和乙句上下句乱串门。如:
1.“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与“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2.“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与“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3.“君子一言,快马一鞭。”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4.“三岁为妇,靡室劳矣。”与“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练习划重点★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的《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行路作比,形象的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2)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下片,表达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的字词有:跬、至、萧、酹。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2)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突出的直抒胸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周瑜轻松从容大败曹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这次地 怎一个愁字了得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有:“佛”“祠”“樯橹”。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3)《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认为政治主张不同是他与司马光议事不和的原因,他本不想勉强解释,却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而详细写出自己的理由。
【答案】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 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 于反覆不宜卤莽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的字词有:覆、拨、卤莽。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诗人开篇借“风”“猿”来渲染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接下来写诗人漂泊不定的诗句是“________”。
(2)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反问的语气指出从师学习的标准是“道”,而与年龄无关。
(3)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强调,当政者要在百姓基本物质生活得到保障后,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来教化百姓。
【答案】风急天高猿啸哀 万里悲秋常作客 吾师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要注意字形,如“啸”“常”“谨”“悌”。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听了子路的志向后笑了笑,他认为“__________”,而子路的话却毫不谦让。
(2)在《阿房宫赋》中,作者批判秦朝统治者对人民掠夺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挥霍掉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洵感慨,六国若能用赂秦之地“_________”,用事秦之心“___________”,合力抗秦,则秦国也会担心害怕。
【答案】为国以礼 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封天下之谋臣 礼天下之奇才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的字有:锱,铢。
6.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白居易《琵琶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描写听众沉浸在音乐境界中的情景,侧面烘托了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
(2)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悲痛之情。
(4)李清照《声声慢》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词句是说凄苦的哀愁浸满了作者心灵。身世之痛,家国之痛,孤独之病等等,作者的愁太多太多了,又如何包括得尽,概括得了。
【答案】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的字词有:舫、唯、须臾、佛狸祠、鸦。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在《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荀子在《劝学》中也提到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直抒胸臆,表现诗人高洁傲岸、蔑视权贵、追求个性自由特点的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对于“环境和人”的关系有着深刻的认知,荀子说“________________,不扶而直,____________,与之俱黑”,就是这个道理。
【答案】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白沙在涅 蓬生麻中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的字有:臾,摧,涅,蓬。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
(2)在《静女》中,通过动作的细节描写写出男主人公在赴约时因见不到女主人公而十分焦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所想象的与百姓一起享受太平盛世的具体行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明明如月 何时可掇 搔首踟蹰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的字词有:掇、搔、踟蹰、沂、舞雩、咏。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居则曰:‘_______________。’如或知尔,_______________?”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认为,如果由他来治理夹在大国中间、有军队来攻打、又有饥荒的千乘之国,等到三年,便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一再追问孔子,孔子才说出对子路“哂之”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吾知也 则何以哉 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 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的字词有:吾、哉、勇。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诫后世统治者如果不能汲取秦覆灭的教训就会重蹈覆辙。
(3)在《六国论》中,苏洵就“弊在赂秦”的观点可能引发的疑问而设问:“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六国互丧 率赂秦耶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如下字的书写:礼、鉴、率、赂。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斯在《谏逐客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偶句形象地说明了“真秦之声”。
(3)《谏太宗十思疏》中体现开始做事情的人很多,但坚持到最后的却很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 击瓮叩缶 弹筝搏髀 有善始者实繁 能克终者盖寡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如下字词的书写:“毋”“瓮”“缶”“髀”“繁”“寡”。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借新鲜的桑叶来比喻女子青春年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的字词有:沃若、蛾眉、谣诼、淫、犹。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岳阳楼记》 中,“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苦己为人的精神品格。
(2)唐代的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借月亮表达对友人的关切。
(3)龚自珍《己亥杂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 生动形象地诠释了中华民族无私奉献的传统美德。
【答案】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的字有:忧,愁。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来信中对自己冠之以“拒谏”的罪名加以反驳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认为这不算拒谏。
(2)《谏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诗经》“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在表情达意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3)苏洵在《六国论》开篇就提出自己的中心论点,然后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个分论点分别进行论证,论证思路严密,论证结构清晰。
【答案】辟邪说 难壬人 有善始者实繁 能克终者盖寡 赂秦而力亏 不赂者以赂者丧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的字词有:辟、壬、繁、寡、赂。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概述学生时代不平凡岁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操《短歌行》中用精彩的譬喻感叹人生短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答案】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的字词有:携、峥嵘、稠、譬、拨。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政治理想与其他弟子有所不同,所以当孔子刚开始询问他时,他回答“___________”。曾皙所述之志与孔子“少者怀之,朋友信之,老者安之”的愿望不谋而合,这使得孔子不禁发出感叹:“_____________”。
(2)《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要虚心接受他人意见的一句是:“_______”。
(3)《答司马谏议书》中“_______,_______”两句,可以说是王安石的行事准则,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括。
(4)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杜牧在《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两句卒章显志,向当朝的统治者敲响警钟。
【答案】异乎三子者之撰 吾与点也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度义而后动 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有:“撰”“壅”“鉴”。
5 / 13
展开更多......
收起↑